人生四十始悟语文.docx
- 文档编号:24809157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72KB
人生四十始悟语文.docx
《人生四十始悟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四十始悟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四十始悟语文
人生四十始悟语文
年过四十,遥望来时路,回首语文事,多多少少懂了些。
这才明白,语文人的成长并成熟都是浸染在时光里的,和语文紧紧联系的阅读、思考、设计以及课堂实践,都是需要和岁月一起沉淀、发酵后才升腾绚丽的。
年少不读语文心,读懂已是不惑年,触摸着今天语文树上萌生的嫩叶花苞,我幸运我的枝头曾经颤动过那样低矮黯淡的语文流痕。
那些青涩幼稚的语文思绪,如块块卵石,慢慢铺展开去,无数次地磕绊、磨砺着我的行走,却终于真诚地托举我朝向语文的真实方向。
阅读,垫起教学的高度
刚上讲台的这几年,我教得很勤苦,早出晚归,时间和精力全都倾注在教学和管理上。
但我很少读书。
我以为,勤抄教参,多考试,多批改,多校对,语文如此重复。
我忙忙碌碌,却从未想过要把阅读变成生活方式,要找回生命灵魂的呼吸。
阅读的回归,和我的一堂高中语文公开课有关。
xxxx年的秋天,在浙江丽水举行的浙南片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我执教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根据教参解释,文章写了汪曾祺先生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批判和否定。
我就此理解上了一堂颇为满意的课,那一句“虾米熬白菜,嘿”的朗读更是激起了阵阵掌声。
可没多久,我无意中读到了史紹典先生对《胡同文化》一文的解读。
“他没有对胡同文化进行批判的,完全没有批判的意思。
对胡同文化,他有一种依恋、一种感伤、一种怀念,还有一种无可奈何。
”原来,《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北京胡同》这本摄影集写的“序言”。
这本摄影集就叫《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本身,有一种强烈的保护北京特有胡同的情绪。
“它是在批评、批判胡同文化吗?
”这几行字,杂志上印得不大,却是那么显赫地晃动在我眼里,晃着晃着就化成了这样一声棒喝:
“你有读书吗?
”因阅读而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让史老师成为了文本作者的知音,我则羞愧至极,为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更为那无数个流去了的不阅读的日子。
教学的孱弱其实就是阅读的苍白。
钱梦龙老师说:
“语文教学其实也是语文教师自身读写状态的生动展示。
”“有些语文教师平时除了几本‘教参’几乎什么书都不读,什么文章也不写,一心想在教学方法上花样翻新,以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舍本逐末的追求,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
”书香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语文教师,失去了阅读的基石,黯淡了思考的灵魂,把自己一味封闭在狭小的教参空间,必然会流失生命的气息,他的课堂,也必然走失灵魂。
茨威格说: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他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安静下来的我,开始利用教学外那些边边角角的时光去读书。
读鲁迅,读余华,读蒋勋,读木心,读博尔赫斯,《论语》《庄子》,唐诗宋词……哲学的,文学的,美学的等等。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
“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同样,没有阅读,也就没有教师的精神成长。
细读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钱梦龙、于漪、孙绍振、王栋生等等名家教育著作,汲取教育智慧,找回教育理想和激情,更好地理解教师职业,理解人生意义,再付诸教育实践,我们,才能成为优秀的自己。
于漪老师说:
“要创造语文之美,担当教学之责,归根结底,教师要读书,要打厚实的业务底子,增强文化底蕴。
读书短缺,给教学带来的损伤难以用数字计量。
”语文老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是上好语文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之关键。
没有阅读,停止了知识的增值,我们是不能保持教学活力的。
渐渐的,我开始摆脱教参,学会独立阅读,形成个性化阅读经验,我对语文的理解也越来越明晰,对课堂教学的拿捏越加准确。
阅读上去了,思想深邃了,眼光独到了,教学也就灵动了。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巧借插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孔乙己》我从“记”字切入直逼看客冷漠的人性……《松鼠》《皇帝的新装》《琵琶行》等教学公开课,都让我充分领略到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
要在课堂上飞翔,首先要在阅读中沉淀,飞翔与沉淀,都有奔向天空和大地的力量。
而且,读书,让我能更美好能平静地热爱这个世界,微笑面对人生的坎坷苦难。
人的心境得以改良,你的课堂也因而润泽。
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是充斥着思想的河流。
”惭愧的是,身处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还是读得太少,诲得不精,写得空洞,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粗俗、鄙陋、愚钝,我们浮躁功利,我们日趋平庸。
我们更需要提醒。
待到春风进驻心灵,再望望世外繁华,我庆幸,在经历一段贫瘠与尴尬后,在人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我能及时地在书中找回自己的呼吸。
因为阅读,我才会找到真正的灵魂,找到了语文教学的土地和河流。
融,是最好的教学悟性
听新教师的课,我常常会遇到很多熟悉的朋友。
比如课堂导语是某名师最常用的,比如问题设计是某个经典课例里的,比如课堂活动是另位名师独门招数里的。
总之,我在他们的课堂里,会和多位老朋友邂逅,甚至那过渡语、讲解词,都觉得如出一辙。
就像一副七巧板,拼凑了所有亮丽的色彩,试图搭出最有型的图案,只是结果总不尽如人意,课还是被上得七零八落,酸苦难言。
照理,这样的老师是很爱学习的,这从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名师教学痕迹就可以感受出来,那为什么课堂教学还是难言成功呢?
学而不融,用而不化,曾经我就是以这样的姿势行走在语文教学路上。
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人是很容易对自己产生认可感的。
学生喜欢,家长认可,同事们也觉得不错,加上学生分数也排名领先,我就觉得教书也就是这样一回事了。
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学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于我都是很遥远的事情,或者不相干的。
很少读书,很少思考,几无写作,教学最初的时间就这样心安理得地在看似忙忙碌碌中过去。
偶尔我也会找来很多名师的课堂设计,为了我的公开课。
1996年,我调入浙江省永嘉中学教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是我高中教学的第一堂公开课,参考了语文杂志上的一个新颖的教学设计,我像模像样地在我的课堂上复制了出来。
“本着学习——实践原则,以班为单位组织景泰蓝制作管理者协会。
协会设生产部、财务部、公关部三部门,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到自己感兴趣的部门去大显身手。
”很快,学生们热情高涨,身为“董事长”的我则不失时机地对全体“员工”提出“了解景泰蓝(制作)”的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认识说明对象及特点。
而后请各部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份“可行性报告书”:
生产部要论证设立生产班组的规划,财务部要论证不同生产班组的工人的工资比差,公关部则要完成首期广告宣传的创意。
部长发言,员工质疑,水到渠成,就这样在盎然趣味中分别完成了对说明顺序、说明详略、说明特征的理解,又让学生得到了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真可谓“一举多得”。
课是上成了,但要我说出如此上课的依据和理由,我是说不出其中多少的,只觉得外形亮丽的“创新”课堂最能调动氛围,而对教学中隐含的文本文体特征和言说形式却少有感知。
说到底,就是自己没有悟透语文教学的规律,没能在汲取和借鉴中充分融会贯通。
今天想来,模仿是最初的姿态,融成新的有力量的自我才是最好最完美的学习。
教鲁迅的《祝福》,很多人都爱用“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一新颖生动的比喻来切入教学。
确实,如果说春天可以代表女人的幸福和青春的话,那么祥林嫂就从未享受过美好的春天:
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祥林嫂,脸上没有春天的光,骨子里没有春天的气,心灵里全是春天的梦,生命中终没有春天的缘。
懂得了这一比喻的贴切,再联系祥林嫂一生的悲剧,这个一直被禁锢在严酷的寒冬里的女人其实还有其他的比喻表述,不必非得要“春天”满课堂。
温州22中青年教师叶方碧在一个下雪的日子教学《祝福》,由眼前雪到文中雪,再由文中雪到人物命运之风雪,最后拓深“雪”的思考,信手拈来窗外飞雪,再巧手连缀,祥林嫂,这一被无边风雪裹挟的多余人和草芥就更深刻地植入学生心中。
与春天绝缘,只与飞雪相伴,这不正是对“没有春天的女人”一句的最好汲取和妙用吗?
王栋生先生在《不跪着教书》中提到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风格,一味“抄”课“借”课“仿”课,或许会有一时之绚丽,但绝不可能为你绽放永恒的光亮,遑论风格。
信息时代,我们确有很多机会得以“遇见”名师大家,他们的教育思想,他们的教学课例,都会给我们许多触动和启迪。
但是,我们切不可肆意搬运,机械模仿。
我们必须理解,我们学的绝非某一课的教学,我们学的是这一学科的教学,是关于教育的教学。
这样,我们就不能只观其形,而是一定要深入名家的文字深处和课堂背后去思考,去抓其神,明白精彩之所在。
最好的学习,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得到画画之法教学之技。
名师上这课很精彩,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我们要想透。
名家的教学理论很深刻,怎么样融在我们的教学过程里,我们要思考并实践。
外在的“形”我们要悟,内在的“神”,也就是名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我们更要理解。
融,最终是要学会“形”“神”结合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展示出来。
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非常经典,孙绍振老师评价说,钱先生的教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就解决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体性的关系,提出了把学生自发的主体性提升到自觉层次的操作性程序”。
2015年在福州举行的“钱梦龙语文教学研讨会.新西湖笔会”上,因会议需要,我尝试着模教钱先生《愚公移山》课例,更觉经典在前,怎么样的复制其实都难以模其神韵。
“常常看到许多老师学着钱老师的方法去设计教学,但是总觉得是邯郸学步,原因不在于组织的技巧和方式,而在于这些教学活动设计背后的立意和动机。
”名师的课堂行为是其内在素养与外在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透“形”禅“神”学名师才能真正滋养并发展自我。
融,是最好的教学悟性。
学习名师大家,绝不是单纯的“复制”、“粘贴”。
向名师学习,需认真研读,需提高自身素质,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以习得精髓,融会贯通,直至创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悟透了这一点,努力钻研,渐渐地我教出了有自己风格的《老王》《湖心亭看雪》《始得西山宴游记》等课。
老老实实教语文
“门外的奢华,不是你要的奢华。
”当我真从心底里接受钱梦龙老师屡次告诫的“要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的语文观时,我把我的QQ签名改成了这样的一句话。
我在门外的奢华里盘桓有时,却终能及时回头,走向本真、淳朴又丰富精彩的语文天地之中,这是我语文教学路上之大幸。
在很多朋友眼里,我是一个出名较早的人。
可是站在今天的河岸,眺望最初的流淌,真心觉得那几节助我脱颖而出的语文公开课其实写满了稚嫩,灵动有余深刻不足,轻巧过多厚重欠缺,最重要的是,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感悟并不能在青春的课堂上感觉出来。
教学凭的是小聪明,靠的是所谓悟性,但语文的大智慧却是难以一窥。
我第一堂走红全县的语文课是《说“话”》,这篇文章举几位伟大人物的礼貌佳话为例,告诉我们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要做到语言美,要说文雅、和气、谦逊的话。
文本属于听说课型文本,我就用唐伯虎祝寿的故事巧妙导入,又创设了许多生活化的说话场景,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从课型角度来说,《说“话”》一课如此教学定位应该是准确科学的,但年轻的我却总会放大“课堂活动”的效果,以后的语文课上,都只想着创设出有趣幽默的活动,如音乐注入、画片展示、故事拓展、课堂表演等等,以此制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郑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开篇第一句就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课堂上,我也很快引导学生去眺望茫茫宇宙,几个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恒星”“星云”“银河系”等,生动地演说着各自的特点。
《祝福》课变成了法庭审判会,《雷雨》课化作了感情辩论场,《林黛玉进贾府》是电视剧播放,《蒹葭》里则缠绕着邓丽君轻柔的歌声……课堂追求效果自然没错,但因此损耗了语言的学习和文本的阅读却是当时年轻的我不能觉察的。
自我陶醉中的人,是最难被说服的,那些精心打造出来的“新颖活泼”一度是多么令我满足。
xxxx年10月,钱梦龙老师听我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美文朗读,音乐伴奏,母爱赞美,现场很多老师都不知不觉地被我的课堂感染至落泪。
可是,钱老师告诫我说:
“母爱是要回到文字中读出来的。
你看,‘她就悄悄地转身回去’,你看,‘她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咀嚼这样的句子,母亲才清晰可见,母爱才真切感人。
”这一提醒直击我正得意不已的内心。
原来,感动的氤氲有了,文字的气韵却少了,而实际上,语文教学,就是引领学生经由语言文字走向美好的精神世界。
“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
”这样一句素朴看似浅显的话语,蕴含着语文教学多么丰厚的内涵和哲理,尤其在喧闹芜杂又亟缺语文水分的当今,更是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金声而玉振,这是老师数十年语文教学思想返璞归真后的智慧凝结。
老师追求的语文课堂,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的课,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的语文课,是着眼于“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学生实现发展的真实的语文课。
其途径,有且只有一条,即“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
老老实实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让语文回归,守住语文的本真。
这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遵从,这是对语文教学本真的追寻。
我们太急躁了,我们太功利了。
走了很远,忘了初心。
羡慕奢华,忘记守正。
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语言文字的本质特征上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这样,老老实实地进行,扎扎实实地展开,本色教语文,认真教语文,使语文回归本真状态。
老老实实地教语文,真真切切地学语文,用北大陈平原教授的话来说: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就像广东人煲汤那样,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
问题在于,心态要摆正,不能太急。
”理解了语文教学的本真,遵循着语文教学的规律,我的课堂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的教学视野开阔中有着语文的坚持。
教语言,教文本,教学生,教生命,教美好,教真实,简简单单,本本分分,把语文教学还给语文。
我不再计较一堂课有多么完美,而是专注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多少得到。
依着语文本质而教,课堂上不再追逐繁华喧闹,而是静待花开。
《春酒》一课,一个标题挖掘出浓厚情感;《我的老师》一课,四句抒情句破译文本密码;《祝福》一课,静静地陪伴学生读小说;《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细细品读人物语言和标点……说也奇怪,人安静了,教老实了,我的教学思想却更活跃更多元了,许多以前怎么也读不出读不懂的,也开始向我展示出它的迷人和深刻了,教学设计中也时有灵感相伴。
静水流深,方见其真,老老实实地教语文,并不会削减、降低你语文思维原有的灵动和精巧,相反,循语文本真而前行的教学路上,更有丰富斑斓在召唤。
教真语文,真教语文。
老老实实,不是拒绝发展不求创新,而是不让语文被异化被扭曲,这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学科尊严和教学坚守力。
让语文走向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老老实实,是在守住语文教学的魂。
这该给裹挟在纷繁复杂的语文乱象中的我们多么深刻的指引!
于漪老师最近在《解放思想,释放语文教学的活力》一文中写道:
“什么叫教育?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既要教育有用之用,掌握语言文字理解运用的技能技巧;又要注重无用之用,引领学生沉浸在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中,鉴赏、品味其中奥妙,享受吮吸成长养料的快乐。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语文,是对生命的滋润。
感谢语文,给岁月以绚烂美丽。
感谢岁月,给语文以清澈深刻。
年逾不惑,方悟语文,是人生幸事。
至于能否走到诗意和远方,则不在我的考虑中。
我只想如此踏实又轻盈地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给生命以不辜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生 四十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