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钟祥市.docx
- 文档编号:24804150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63.22KB
湖北省钟祥市.docx
《湖北省钟祥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钟祥市.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钟祥市
湖北省钟祥市
南湖治理与保护综合规划报告
(审定本)
钟祥市水利工程设计院
二0一八年十月
批准:
审查:
校核:
项目负责人:
马秀芹
主要编写人员:
马秀芹杨斌曹银银
1湖泊概况
1.1概述
1.1.1自然形态与地形地貌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所处东径为112°07′18″~113°00′08″,北纬30°42′13″~31°36′45″。
版图面积4488km2,汉江自北向南流经全境,河东、河西山区分别有向中部倾斜的大洪山和荆山山脉,占全市总面积的23%,高程一般为200~1000m;中部多为汉江河谷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30%,高程多在50m以下。
全境南北长100.6km,东西宽83.5km。
钟祥市地处大洪山区与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东北部为大洪山,西部为鄂西荆山支脉。
长江支流汉江由北至南贯穿中部,形成肥沃的汉江河谷平原。
高程在500米以上的高山区面积为36.1km2,占总面积0.8%;高程在200~500米之间的低山区面积为408.3km2,占总面积9.3%,高程在50~200米之间的丘陵地带面积为2450.7km2,占总面积的34.5%。
最高峰为大洪山的斋公岩1051米(黄海),最低处为南部旧口熊桥仅32米。
其山区、丘陵、平原的划分如下:
张集、客店、东桥东部、洋梓、九里东北部、盘石岭、大口林场、胡集、冷水北部地带属山区;长寿、长滩、洋梓、郢中东部、东桥大部、磷矿西北部、冷水西南、贺集属丘陵区;转斗、丰乐、文集、柴湖、罗集、旧口、石牌、郢中西部、九里、伍庙属平原区。
南湖属河湖相沉积潟湖,是汉江侵蚀与刮涡旋湖泊,也是汉江岸边洼地湖。
湖的四周为平原,湖面呈不规则矩形状,岸线线条较规则。
湖底形态呈平底锅型,湖岸较平坦,湖泊内有自然岛屿32座。
按湖区水域自然泄流径,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平缓倾斜地貌。
1.1.2社会经济概况
1、人口发展
2010年底市域总人口104.1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0.92万人,流动人口3.18万人。
城区常住人口22.5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7.19万人,流动人口5.33万人。
2、经济发展
2011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亿元,是2006年的2.45倍;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1亿元,是2006年的5.2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亿元,是2006年的3.6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0亿元,是2006年的2.55倍。
第一产业:
钟祥是全国小康建设百强县市和全国十个小康建设示范县市之一,农村小康建设连续四年名列全省第一,农村储蓄总额、人均储蓄额和农村拖拉机保有量、农机总动力均居全省县(市)第一,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果品产业示范县市等荣誉称号。
全市农业综合实力连年居全省前列,粮、棉、油、肉类总产量和农业增加值曾进入全国五十强和全省十强。
现已形成粮食、棉花、油料、牲猪、鸡鸭、水果、蔬菜、食用菌等8大主导产业和华联、康辉、金林、华田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
主要农产品有:
水稻、小麦、蚕豌豆、玉米、黄豆、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蔬菜、柑桔、梨子、葡萄、红枣、桃子、茶叶等;主要林产品有:
油桐、油茶籽、松脂、板栗、香菇、黑木耳等;主要畜牧产品有:
猪、牛、羊、兔、鸡、鸭、禽蛋等;主要水产品有鲜鱼和虾蟹等。
201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27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42.19万亩,比上年增长0.5%;棉花种植面积20.36万亩,比上年下降1.3%;油料种植面积69.48万亩,比上年增长0.3%;蔬菜瓜类种植面积18.41万亩,比上年下降4.1%。
粮食总产量83.69万吨,比上年增长2.5%;棉花总产量1.55万吨,比上年增长7.4%;油料总产量12.41万吨,比上年增长2.8%;蔬菜瓜类总产量63.67万吨,比上年下降10.7%。
全市生猪出栏115.78万头,比上年增长2.3%;家禽出笼1356万只,比上年下降0.3%;禽蛋产量3.65万吨,比上年增长12.6%;水产品产量12.1万吨,比上年增长10.0%。
第二产业:
截止2010年底,钟祥市工业增加值76.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44.3%;实现销售收入278.19亿元,其中磷化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1.9亿元。
钟祥市按照县域经济民营化的思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其中金汉江公司的纤维素制品、新宇公司的振动电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博士隆公司的铆钉制品、新美香公司的脱水食品、广源公司的系列饼干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与此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化建、中粮集团、德力西公司、雨润集团、汇源集团、希望集团、山西晋煤集团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来钟祥市投资,兴建了湖北大峪口、中粮祥瑞、鄂电德力西、雨润盘龙、钟祥汇源、钟祥希望、晋煤金楚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
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磷化、机电、纺织、建材、食品、轻工等产业,其中磷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全市工业中比重不断增加,成为钟祥市在全省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
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市场实现零售总额4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0%;乡村消费市场实现零售总额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5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全市外贸企业累计可实现出口73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9.2%。
全年招商引资总额64.31亿元,同比增长46.7%。
其中市外境内资金61.26亿元,同比增长48.3%;引进境外资金4352万美元,同比增长20.9%。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全年货物周转量159988万吨km,比上年增长6.7%;旅客周转量98866万人km,比上年增长8.5%。
货运量1100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客运量21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73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8万户,比上年下降2.5%;移动电话用户43.8万户,同比持平。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
旅游总收入15.05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门票收入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9.13亿元,比年初增加3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34.72亿元,比年初增加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6.81亿元,比年初增加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3.0%。
3、南湖经济情况
南湖湖区人口2.5万人,灌溉面积2.0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旱地0.5万亩。
可通过南湖排灌站提水灌溉农田。
南湖渔场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是钟祥市最大的鱼种培育、鱼苗繁殖和商品鱼生产基地。
全场共有人口1586人,其中职工194人,渔民有1392人。
2009年,南湖渔场进行了改革,所有符合条件的非农工和农工都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到龄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目前由劳动部门发放退休费。
渔场拥有资产总额1201.2万元,其中流动资产810.8万元、非流动资产390.4万元。
由于城市工业污水大量排入,增加了渔场生产成本的支出。
2009年全年生产成鱼产量805.4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1.7万元。
主要支出为生产费用320万元(渔民捕捞费105万元、鱼种费80万元、维修费30万元、管理人员工资47万元等);职工的养老保险100万元;机关工作人员工资67万元等。
1.1.3河流水系
钟祥属汉江水系,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34亿m3,汉江过境水道长144km,过境径流量多年平均482亿m3,平均流量1493m3/s。
有大小河流23条,总长836.6km,总流域面积5985.5km2,分布在汉江左右两侧9条支流上。
有大小湖泊35处,蓄水总量5828万m3,泉眼59眼,其中温泉12处,平均自溢量2294万m3。
1.1.4水文气象
钟祥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1.6mm,最高为1980年的1654.3mm,最低为1966年的567.5mm。
多年平均气温15.9℃,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88.4mm,全年日照时数1930.8~2114.3,无霜期262天。
1.1.5南湖基本概况
南湖地处汉江中游左岸,紧邻汉江,位于钟祥市城区郢中街道办事处东南近郊。
湖面东至东岳种畜场,西抵南湖农场,北到七里街。
地跨东经112°35′~112°47′,北纬31°07′~31°09′,南湖南北长5km,东西宽3.1km,平均宽度2.44km,湖岸线总长21.7km。
据2012年全省“一湖一勘”数据,该湖泊平均水面面积11.8km2,平均水深2.91m,湖底高程30.1m,储水量3496万m3。
湖内有3处湖底较低,为皇堤、潭家湾、污水处理厂,湖底高程分别为20.91m、28.65m、30.10m。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防洪蓄涝
南湖堤防及外排闸站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运行40余年,老损严重,除少数大中型闸站经过更新改造外,其他均无投资来源。
湖泊防洪蓄涝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南湖水面萎缩,调蓄湖容减小;人工围湖,建设占湖极其严重,使湖面减少,功能衰退。
2、主要入湖、出湖河流河道断面窄小、淤积严重,行洪不畅;防洪能力不足,有些河段基本没有堤防,稍遇较大洪水,湖区及上游部分区域洪水泛滥;
3、现有湖堤大部分堤段的堤顶欠高,堤身单薄,部分堤段顶宽不足1m,迎水面无护砌,浪坎严重。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湖泊的防洪、蓄涝功能的发挥;功能严重衰退。
1.2.2形态保护
规划基准年南湖湖泊形态保护无工程措施,无政策措施。
1.2.3水资源开发利用
该湖泊由于承担着南湖渔场的养殖任务,投肥导致水源污染严重,养殖与生态存在较大矛盾,现状是养殖效率大于生态保护,故亟待规范。
1.2.4水污染防治
南湖水体污染、水质下降。
城市生活污水和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工业废水及雨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湖泊;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村畜禽养殖造成面源污染;渔业投肥养殖加剧湖泊内源污染。
1.2.5生态系统
由于南湖污染中度富营养化,水生态较差和很差,南湖水生态退化严重。
1.2.6监测
1、无勘界定桩,无法掌握湖泊保护范围内岸线开发利用动态状况。
2、水文及水环境监测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没有建立有机联系,各自的监测评价相对孤立,难以全面反应湖泊整体状况,基本没有水生态监测。
1.2.7管理
1、管理机构缺失。
目前,水利、水产、建设等部门不同程度的参与涉湖管理,没有专管机构。
2、管理设施、制度及措施缺失。
湖泊基础设施较差,也没有相应管理制度及措施,导致《条例》规定的条款落实困难。
1.3开展湖泊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1、2012年5月30日,《条例》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于同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湖北省又以(鄂政发〔2012〕90号)文发布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湖泊保护与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条例》和《实施意见》的出台旨在加强湖泊保护、规范开发利用行为,坚决遏制湖泊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趋势,全面改善湖泊生态系统,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实现可持续利用。
而且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科学编制湖泊保护总体规划和湖泊保护详细规划。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武汉经济圈以及钟祥市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建设使钟祥市区域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为了遏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填湖、围湖现象,约束经济社会发展对湖泊无序开发利用需求,确保湖泊数量及水面面积不萎缩,必须开展湖泊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及控制范围,尽快落实湖泊形态保护基础设施及监测设施,使得有基础条件实施《条例》提出的保数量、保面积的要求。
3、为了解决我市湖泊水质日益恶化、水污染事件频发、水量调度矛盾突出等问题,必须通过湖泊保护规划,明确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职责及考核目标,分解各级政府及涉湖各部门职责,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通过开展湖泊日常巡查与监测,实现“美丽钟祥、长寿之乡”的长远目标。
2湖泊现状评价
2.1湖泊防洪排涝
2.1.1洪涝灾害及治理概况
1935年7月,汉江决堤,南湖被淹,冲毁湖区农田45.3公顷,淹死87人,400多户农房被洪水冲塌,2000多人无家可归。
1954年冬,湖泊冰冻长达1个多月,结冰厚度50多厘米,是南湖历史上最严重冰冻灾害,湖区渔民一冬无法正常捕雨作业。
1973年,南湖遭遇历史上最严重干旱,湖水濒于干涸,当年渔业减产6万多千克,湖区4个作业队绝收。
湖泊的治理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原名笪家湖,位于城南而名南湖。
于1935年大洪水时,汉江溃口,原笪家湖畔的公议集、杨家集、范家集、尤家集一带的农田村庄淹没成湖,湖面扩大至近33km2。
第二阶段:
1958年,筑堤建闸,兴办南湖农场,到目前湖水面积减少至11.8km2。
湖泊经过多年整治,杜绝汉江水倒灌,湖泊水面趋于稳定。
第三阶段:
南湖引排系统有8条河渠,其中入湖河流6条,出湖河流2条;入湖较长河流有护城河长15.6km;九湾河长19.9km;南水引排渠,长4.2km;还有4个涵闸、5个电排站以引补和排泄湖水。
2.2.2防洪工程现状
南湖防洪工程存在如下问题:
(1)南湖水面萎缩,调蓄湖容减小;人工围湖,建设占湖极其严重,使湖面减少,功能衰退。
(2)主要入湖、出湖河流河道断面窄小、淤积严重,行洪不畅;防洪能力不足,有些河段基本没有堤防,稍遇较大洪水,湖区及上游部分区域洪水泛滥;
(3)现有湖堤大部分堤段的堤顶欠高,堤身单薄,部分堤段顶宽不足1m,迎水面无护砌,浪坎严重。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湖泊的防洪、蓄涝功能的发挥;功能严重衰退。
2.2.3防洪排涝现状评价
南湖排涝标准偏低。
根据《防洪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等规范,对于一般城市,城中湖泊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1d暴雨1d排至控制高程。
南湖区主要排涝闸站共有11处,除楚商国际产业城电排站外,均建于七八十年代,除部分设施通过更新改造外,大部分闸、站的设施老化,急需更新改造;已通过更新改造的闸站虽说进行了部分增容,但其排涝设计标准仍然是按农作物耐淹程度(10年一遇一日暴雨,3日排至农作物耐淹深度)来确定其设计排水流量。
洪涝灾害仍然严重。
城区湖泊有南湖和莫愁湖,两湖由护城河连通,城区分南、北排区,莫愁湖与皇庄电排站联合主排城北片,南湖与南湖电排站联合主排城南片。
南湖电排流域面积为167km2,皇庄电排流域面积为63.8km2,南北片流域面积合计230.8km2。
2.2湖泊形态保护
2.2.1南湖形态现状
南湖原名笪家湖,位于钟祥市东南城郊区,紧邻汉江河谷。
跨北纬31°07′~31°09′,东经112°35′~112°38′,该湖于1935年大洪水时,江堤溃决造成冲积扇和渊塘形成了水面面积达37.7km2湖泊,经近40多年的水利建设,杜绝了江水倒灌,湖水趋于稳定,湖面相应减小,湖滨呈现大片荒滩,从而为退湖垦殖创造了条件,到目前湖水面积不断减小。
南湖湖内水位一般在40.50m左右,水位在42.00米时,湖岸边长约21.7km,最大宽度3.1km,面积12.00km2,平均水深2.91m,最低湖底高程20.91m,储水量3496万m3。
共有三处湖底较低,为皇堤、潭家湾、污水处理厂,湖底高程分别为20.91m、28.65m、30.10m。
湖底形态呈平底锅型,湖岸较陡,湖泊内有自然岛屿32座。
南湖是汉江流域最大的湖泊之一,富含各类水生动植物资源,有鳜、鲂、鳢、鳗等经济鱼类57种,水生植物43种,水生禽类19种,还栖息有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禽。
靠南湖西筑堤长361.3米,围0.89km2渔池,建一水闸连通大湖。
2.2.2南湖现状形态保护评价
1935年汉堤溃口,南湖水面面积达33km2;1958年,筑堤建闸水面减少,南湖水面面积达13.25km2;2012年全国水利普查和“一湖一勘”调查,南湖水面面积达11.8km2;由此可见,南湖面积锐减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由江湖阻隔、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所致,尤其是围湖垦殖,20世纪90年代以来,退田还湖政策落实,使湖泊萎缩的态势得到遏制,尤其是《条例》实施以来,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对湖泊的保护,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湖泊保护措施,各级水行政部门也加大了湖泊的执法力度,大规模的填湖、围湖现象得到了一定遏制。
2.3湖泊水资源保护
2.3.1南湖水资源保护现状
1、水资源
南湖位于平原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977mm,全年日照时数1757小时,无霜期262天。
南湖正常储水量约为2650万m3,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约10796万m3,南湖水资源丰富,水量交换率较高。
2、水质
钟祥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对南湖的水质进行了调查监测。
按照丰、平、枯水期三个时段,对湖心、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见附表5。
湖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13年9月至11月间对南湖进行了补充监测,监测成果为:
总氮1.62mg/L,总磷0.11mg/L,透明度0.0.25mg/L。
3、南湖入湖污染物排放现状
(1)点源污染
虽然南湖点源污染较小,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成为了城区的纳污体,亦将导致南湖水质下降。
(2)面源污染
无法实现彻底截污及雨污分流,城市雨水是南湖主要面源污染来源。
(3)内源污染
内源污染有主要为长期淤积的底泥累积了大量污染物,持续不断释放污染物到水体中,造成水质污染。
2.3.2湖泊水资源保护现状评价
南湖湖水,水质劣V类水的湖泊,中度富营养。
主要超标项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2.4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
2.4.1南湖水生态现状
1、湖泊富营养化现状
南湖综合营养指数为50.5,采用综合营养指数评价法对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南湖轻度富营养湖泊。
2、湖泊水生生物现状
南湖的主要水生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
浮游植物种类43种,优势种主要是平裂藻类,丰度2.094*108Ind./L;浮游动物种类20种,优势种主要是刺簇多肢轮虫,丰度1610Ind./L;底栖动物种类3种,优势种主要是雕翅摇蚊幼虫;水产品优势种主要是花白鲢,年产量500万斤。
2.4.2南湖水生态状况评价
南湖水生态状况评价如下:
综合营养指数评价为轻度富营养;叶绿素a评价为中度富营养;藻类营养指数评价中污染;浮游动物指示种评价为α-β-中污带;底栖动物生物学污染指数评价α-中污;水生态评价结果较差。
2.5湖泊监测
2.5.1南湖监测现状
1、岸线监测现状
目前南湖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从事岸线巡视和监察作业。
2、水文-水环境-水生态监测现状
南湖建立了水文自动监测站点,但不能提供长系列连续性的监测数据,且监测项目不全,采用人工巡测的形式,不定期采集水样分析,监测频次不定,监测项目不全,监测手段落后,很难达到规范要求;水生态监测各地尚无技术力量开展此项工作,历史资料处于空白状态。
2.5.2湖泊监测评价
1、岸线监测时效性较差
由于南湖岸线监测缺乏数字化和信息化系统,无法准确掌握湖泊保护范围内岸线开发利用的类型及分布状况、岸线占用和分割水面情况,从而难以对水域岸线进行有效的保护。
特别是对于南湖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占湖填湖情况无法实时甄别并发出预警,往往是占湖填湖情况发生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被管理部门发现,监管效率低,无法把违法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2、监测体系过于分散
南湖水文、水环境和水生态监测各自遵循各自的监测体系,监测断面、监测频次各不相同,时间连续性不一,相互之间没有建立有机联系,数据之间不配套,使得各自的监测评价相对孤立,无法进行系统分析,达不到量质并重的要求,从而很难全面反应南湖整体状况。
3、水文、水环境和水生态监测能力不满足现实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南湖水污染趋势日益严重,监测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
(1)监测断面严重不足,监测站点数量、种类均难以满足需求。
水文监测站点建设情况稍好,但水环境和水生态监测站点布设严重滞后,尚未全面覆盖各水功能区。
(2)监测项目不完整。
水环境监测也很难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常规24项指标,水生态和富营养化指标的监测尚未普及,叶绿素、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鱼类、大型水生植物等的分析和鉴定处于空白状态。
监测手段落后,水文和水环境监测有少量自动监测站点,主要以人工巡测为主,监测信息时效性较差。
监测频次随机性较大,监测数据零散,没有连续长系列的数据积累;监测时间分配不合理,季节变化对水文、水环境和水生态都有强烈影响,现有各监测体系的监测时间不能有效涵盖一年中的各季度。
(4)信息传输和共享机制不健全
信息化体系和传输手段落后,导致信息传递时效性较差。
各湖泊监测机构的监测成果很难进行资料共享。
(5)预警和应急监测水平偏低
水文、水环境和水生态预警系统尚未建成,无法有效整合分析水量、水质、水生态、气象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无法对湖泊水安全实施有效的监测预警,也不具备湖泊水污染应急监测能力。
2.6湖泊管理
2.6.1南湖管理现状
南湖位于钟祥市城区东南郊,是汉江中游南岸的第一个大型湖泊,现由钟祥市南湖渔场经营管理。
南湖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无归口管理单位。
1956年成立南湖渔业队,始有管理机构。
1964年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由湖北省水产厅管理。
1976年下放钟祥,南湖渔业队改称南湖渔场,从此归口县(市)政府水产局管理。
南湖渔场坚持集体所有制,下辖四个渔业队、三个养殖队、一个苗种繁育基地、一座300吨级冷库。
四个渔业队呈半月形沿湖居住。
南湖渔场历史悠久,是钟祥市最大的鱼种培育、鱼苗繁殖和商品鱼生产基地。
全场共有人口1586人,其中职工194人,渔民有1392人。
2009年,南湖渔场进行了改革,所有符合条件的非农工和农工都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到龄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目前由劳动部门发放退休费。
渔场拥有资产总额1201.2万元,其中流动资产810.8万元、非流动资产390.4万元。
由于城市工业污水大量排入,增加了渔场生产成本的支出。
2009年全年生产成鱼产量805.4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1.7万元。
主要支出为生产费用320万元(渔民捕捞费105万元、鱼种费80万元、维修费30万元、管理人员工资47万元等);职工的养老保险100万元;机关工作人员工资67万元等。
2.6.2南湖管理评价
1、管理机构缺失。
目前,水利、水产、建设等部门不同程度的参与涉湖管理,没有专管机构。
2、管理设施、制度及措施缺失。
湖泊基础设施较差,也没有相应管理制度及措施,导致《条例》规定的条款落实困难。
3总体规划
3.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3.1.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以维护湖泊生命健康和可持续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强化湖泊保护,依法规范湖泊开发利用行为,坚决遏制湖泊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趋势,湖泊污染及富营养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2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遵循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把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