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如何引导写作文.docx
- 文档编号:24793898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53KB
一年级孩子如何引导写作文.docx
《一年级孩子如何引导写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孩子如何引导写作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孩子如何引导写作文
一年级孩子如何引导写作文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会五种立意法:
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实施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
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
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二)句子训练。
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
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
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
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
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
篇是由段组成的,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
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五、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
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
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
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一、对于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首先不要逼孩子写.具体到细节就是不限定题材、不限定字数、不考究用词、不强迫孩子改正常识性的错误.尤其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帮助孩子去写一些超越孩子认知范围的所谓完美的文章.这一个阶段就是让孩子养成写的习惯,哪怕一天只写出我很高兴,或者我很悲伤就值得高兴,因为孩子已经开始写了,既然开始写了,那就会写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er二、可以先引导孩子讲作文开始,等孩子讲的逐渐顺畅起来的时候,再进入写作阶段,这样会避免孩子编写故事和记录事情的时候出现不适应的感觉.不过千万别沉湎于孩子讲的很精彩就满足了,因为从说到写其实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差别太大了,有些孩子讲故事犹如花团锦簇一般,可谓精彩纷呈,但是一落笔就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依然是几个贫乏的词汇,拼来凑去,和说的文章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三、写作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读书,有声读物、绘本读物、童话、百科要交叉混合,不但能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和识字量,而且让孩子能初步掌握一些词汇的运用方法,这才能逐步让孩子能对写作产生兴趣,其实很多孩子不愿意去写,大多是因为识字量小,词汇比较贫乏,造成孩子无米下锅的困窘,进而对写作产生厌倦.四、孩子最开始的作文,思路很狭窄,经常使用固定的格式开头和结尾,让我也很困扰.于是我开始引导孩子想一些不一样的开头,每次她只要运用新颖的开头,不管合适不合适,我都会大力夸奖她的想法有创意,后来孩子就很愿意尽量去想一些不一样的开头和结尾方式,写一些不一样的开头和结尾,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孩子肯思考还怕写不出好文章吗?
六、最开始写作文另一难题就是,孩子对人物、静物还有环境描写差强人意,孩子总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怎么写.我给孩子想出的办法是加强对环境的观察能力,采取递进式的方法,逐渐丰满对物体、环境的描写.比如说,我会拿出一块蛋糕,让孩子逐级描述,从这是一块蛋糕开始,一步步描述到这是一大块美味的奶油蛋糕、哇,这块巨大的蛋糕颜色鲜艳,味道鲜美,好诱人啊等等等等,和孩子一人一段交替描述,不但能诱发孩子的描述欲望,还能让孩子借鉴你的方法,丰富自己的描写手段,简单且行之有效.孩子甚至从单纯的描述蛋糕,发展到从蛋糕联想到四川灾区的孩子,真是意外的收获.风景人物的描写也是如此,关键是挖掘孩子的观察能力,发现细节,丰富描写手段.。
写从说中来,由于一年级学生词语积累得还不够丰富,学会的表达方式也很限,只有从一句话开始进行逐步训练,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能通过在生活中的细心观察据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方式.1、课前造句.采用造句的形式训练说话,可以依据语文天地里要求学生仿写的句子.用最近所学的优美词语造句.比如:
美丽、觉得、欢乐、用常见句式造句.________有有……有……还有……有的……有的……还有的……因为……所以……2、课前听写句子.听写力争做到每节语文课前三五分钟,帮助学生专门准备一本本子用于听写句子.听写的作用在于解决积累问题和让学生运用问题.采用听写优美句子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好句.老师可在课外找一些好句,读一句让学生写一句,然后故意把其中的好词用拍手代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填,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听写的句子从短句入手,一开始以写景的为主,逐渐以人物的神态动作为主.让学生自己写的词语以形容词和动词为主,多是写景中的颜色和形态,人物中的表情和动作等.比如:
春天来了,我看到了的小草,的花儿,的小树.二、循序渐进,螺旋式引导孩子写话.1、写话和课文内容相结合.比如:
学了《元宵节》,可以设计一段写话训练:
元宵节,我和在一起.爸爸,妈妈,我,大家都.元宵节一过,大人们要开始,小学生要准备.2、写话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平时多引导学生观察日常活动,有指向性的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任何平时校园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能写成作文.而且要给学生规定不能和别人的答案一样,比比谁的答案最有创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3、写话和看图结合起来.先让学生说好一句话,写好一句话.再围绕一个意思说几句话,并能写下来,不会写的字能用拼音代替.写一句话,可以用一定的句式训练,内容以单元为主.比如:
学了春天这个单元,我找了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引导孩子进行写话练习.师:
仔细观察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图画?
生1:
这是春天.生2:
这是夏天.师:
我们可以说是春天的一天,也可以说是夏天的一天.天气怎么样呢?
生:
天晴.天气很好.师:
天气很好,我们还可以说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这一天哪些动物出来玩了?
生:
小鸟、小蝌蚪、小鱼.师:
你还能给谁取不同的名字吗?
生:
我想叫小鱼“鱼宝宝”.师:
他们各自在做着什么呢?
“小鸟在.”生:
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师:
还可以怎么说?
生:
小鸟在天上飞翔.生:
小鸟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师:
小蝌蚪在做什么?
“小蝌蚪在,好像.”生1:
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在做游戏.生2:
小蝌蚪在水里捉迷藏,快乐极了.生3:
小蝌蚪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追来追去,好像在找妈妈.师:
小鱼在做什么?
比比谁说的和前面的不一样.“小鱼在,心里.”生1:
小鱼在水里做操.生2:
鱼宝宝在荷叶下乘凉.生3:
小鱼儿在像伞一样的茶叶下说悄悄话,商量怎么去参加舞会.师:
什么样的舞会?
什么时候的舞会?
(春天的舞会)一直用填空的方式按一定的顺序引导孩子写话,孩子们一直都在丰富的想像中,寻找最美的最恰当的语言来描述这幅春天的图画.三、分割好所写内容,分步引导.1、分割内容,分步填空.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比如正月二十三的春台会,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日子,前后要热闹三四天,孩子们都喜欢朝会,喜欢热闹的气氛,春台会的什么多,再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吃过什么?
玩过什么?
着重说自己觉得最感兴趣的事情.又分为先看别人是怎么玩的?
然后自己也去玩了,再说自己的感受.一共分割成三大部分,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说,再助孩子能以填空的方式写出基本的内容.2、仿写.以生活为内容,仿写课文.比如以春台会为内容,仿写《水乡歌》.春台会什么多?
人多.手牵手,脚跟脚,大街小巷挤满人.春台会什么多?
小吃多.烧烤糖果冷串串,人人都在尝一尝.写话训练中,一定要有一定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强调字数与用词的丰富性.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用搭台阶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语言,学会表达,就能感受写话的乐趣,找到成功的阶梯.。
我在培养孩子写作文这一块,首先我们是在之前就开始去累积,什么叫累积?
我们在很早的时候,还没进入一年级就开始进行了阅读。
阅读这方面,因为孩子很小,我不像很多的家长给孩子看的是孩子喜欢的一些带图的书。
很多家长可能会这样做,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吸引力。
但我自始至终给孩子选读物的时候,首先是这个年龄段真正需要去掌握的一些语言,那么还有这里面很多的故事与文章,并不是很多带小故事形式的绘本。
我们当然也学习这种,但不会把这个当成主粮,因为在此之前经典是很重要的主粮,那么我们更多在阅读文字类的书籍。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是:
我们一天会读一篇或两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独立把文字读完,文字读完以后,我们要从中找出3个词和1个句子,就是她认为很好的词或句子记录下来,我们准备了一个专门来记录这个的本子,我们记录了大约有一年的时间,那么这个本子就很厚了,每天记录一个日期,上面写3个词1个句子,不管阅读的是什么,是一篇还是两篇,中间的过程首先是要把它找出来,接着你把这个句子也写在上面。
因此,我们在做作文之前,就做了很多这样的铺垫。
从前不会写字的时候,很简单,我们做的是口头记录,孩子就把这个词或句子念给我听或画出来,这就是很早以前的一个铺垫。
在这个铺垫的过程中,第二铺垫就是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是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基本上放学的路上比较多,就随时随地去框一个场景,比如说:
我们和孩子在路上走,我就故意说,我们来照一个相,就拿你的手去框,那么你可以去框天边的一个景色,也可以框路边某一个洒水的车子,也可以去框一个大的货车,路上有很多的车子、人、或某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或某一个景物,我们随时随地会去框,只要我框得这个范围之内,孩子就去写,在她写得过程当中,我就在听,这就是口头。
她通过她的口头表达,我就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能表达,对吧!
只是说她表达得还不太流畅。
因为一年级嘛,刚学写字,可能是生字还不太会写,要用拼音去代替等等这方面,那么口头上这个思维的东西不能变,她就必须要经常去练习。
我们要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还会教孩子怎么去看图?
我们今天这个框,框出来后,我们首先要从远至近,一副图上面你先看到的是景,从远处看到近处,这个事你可以去写。
如果今天写一个场景,小红去公园摘一朵花,被某一个叔叔或阿姨看到了,怎么样?
就是一幅图上面可能是这样的,那么你先写什么?
描述的是一个场景,是什么样的季节、什么样的天气。
你首先是要描写远处再到近处,从远及近,然后接着你再从细节再定位到人物,人物在干什么?
只要你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这个人物他在干什么,他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然后他们之间的相互对话,他们在说什么,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对话,最后你想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一个很简单的文章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时间、地点、人物,对吧?
起因、经过、结果,它都是需要一个要素在里面的。
那么你想写的这个很简单,可能两句话但要说明一个道理,中心思想是什么,就要给孩子不断地去从这方面浓缩,再去把她所有的话去对应,他会对应这个框,他框在这个框里面。
首先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这样孩子的话才不会散。
很多孩子就不断在讲废话,那么从一开始教孩子一个规范,那么他就不会不断地在这方面重复讲某一句话,然后呢、我们然后呢、再然后呢……。
包括现在我家孩子三年级了,有时候她给我讲话,我都要听,我仔细听的时候,我会暗示她。
因为有时候有些口头禅她不断地讲,这个时候我会暗示她,这句话重复了三次,她就知道,她马上就开始用很规范性的语言往下去讲。
她今天想要和我描述这件事情说明的是什么,她想编一个故事,给我描述的这件事情,她想要说的是什么,这几个步骤中间她又是用什么样的词把它连起来,而不是天天讲“然后呢、我觉得、然后呢、我再觉得……”。
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形成逻辑思维。
因此这样做就不能够让孩子很清晰地知道某一段完了,某一句话完后要打一个标点符号。
这个就需要我们去引导一下,在学校可能老师的引导,孩子在这一块儿,他听完后还不知道怎样来做。
我们其实就很简单,在我们阅读的过程当中,因为我们是一篇一篇的文章,你就可以告诉他,这个叫开头、这个叫自然段,每一段开头是要空两格的,孩子马上就看明白了。
你首先要学会告之他,这个段落是怎么分的,有一个开头,有一个结尾,有一个中间。
首先要学会一比一的比例,开头、内容、结尾,最少有3个部分构成吧。
就最简单的,孩子一看就明白了,至少能够把这几点写明白,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过于太高,孩子在他的脑海里,他自己的东西很少,他很难把一些东西串起来,当他涉及到比较多的时候,甚至能够把经典的全部东西串在文章里。
我记得我们家孩子在三年级开学时写的一篇作文,她引用了《老子》里面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一段话,老师看完了都觉得很好,但老师还不知道是出自哪里的话,只是打出来说。
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好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写作文有难度,常常觉得没什么可写。
针对这一情况后,分析其中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孩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首先,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因为写作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对写作残生了兴趣他就会积、主动去做。
当你的孩子要写作文时,您可以运用恰当的词语对孩子进行表扬,让他享有成功的喜悦。
假如写看图说话的作文时,给孩子讲故事,启发孩子将画面上有和没有的东西通过想象完整、准确地表述出来。
鼓励孩子多讲多说。
最后要求孩子把说的写下来。
其次,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家长可以通过订阅适合孩子阅读的刊物,带孩子到书店选购他喜欢的书籍来增加孩子的阅读量。
每天规定孩子的读书时间,家长有时间的话可以参与到其中,和孩子一起阅读,以期交流各自的看法。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用心观察事物。
作文的内容要从生活中来,通过带孩子到公园去,引导他用心观察动物的外表和生活习性,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外部形态。
有了这些积累,写作文就有东西可写,孩子写作文就不觉得困难了。
如何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在低年级提倡写话写日记。
日记可以写心情日记、叙事日记或者观察日记。
尤其是观察日记,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去写,让孩子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写话要强调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写话或写日记都不必限制字数。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建议可将不认识的字或者词语用图画代替。
也可以写完日记后配上一幅图画。
孩子们初入学,对图的兴趣远远高于对文字的兴趣。
以此带动,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
========================================================
1、在低年级提倡写话写日记。
日记可以写心情日记、叙事日记或者观察日记。
尤其是观察日记,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去写,让孩子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写话要强调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写话或写日记都不必限制字数。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建议可将不认识的字或者词语用图画代替。
也可以写完日记后配上一幅图画。
孩子们初入学,对图的兴趣远远高于对文字的兴趣。
以此带动,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
2、在中年级提倡仿写和创写片断。
在中年级应该重视两方面的方法指导:
一是选材的指导。
要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于平凡的小事中选取不平常的角度。
二是写法的指导。
我一直认为应该而且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方法,但不要孤立地就方法教方法。
我写了一篇文章《倡导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其意就是注重方法指导。
会写是乐写的前提。
成功更是成功的基础。
不要让孩子们做盲人摸象,该出手时老师必须出手。
这才能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低年级和中年级是学生产生写作兴趣的关键。
教师应该重视这一学段的兴趣培养。
3、注重评价激励,让学生多展示。
评价很重要,尤其是小学生。
在很大程度上小学生的学习是为老师学的。
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表扬要真诚,表扬要及时,表扬要公开。
另外,还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激励;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读日记,或者文章,进行点评奖励;还可以评选小作家、小文学家等;最后可以适当进行物质激励。
总之,这些手段都是调动初学写作的人的积极性。
4、重视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
好的语文老师应是字字珠玑,语语精彩,事事皆可做文章。
我认为,语文老师本身应该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可以出现错别字,(甚至不可以写错笔顺)不可以说一句病句,不可以听到学生出现语言文字上的错误而不置可否。
要尽力使班级形成这样一种文化氛围。
对待错别字和病句要像看到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我们提倡鼓励、表扬、赏识,但是不是纵容、放纵、放松。
涉及到打基础的教学同样不可以有半点马虎。
这是一种习惯,久之成为一种风气,也就是现在倡导的文化。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小学阶段应该为孩子打好正确的、坚实的根基,才有日后的文采飞扬。
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虽不致出口成章,也应该做到字斟句酌。
写文章,就是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还有自己亲身碰到的写下来,只要有意义,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
心里怎么想,纸上就怎么写。
把有趣的写下来,把感人的写下来,就是好作文。
一、认真地阅读语文课本,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就能出口成章了。
每天花一定时间朗读课文,要有表情地朗读,好段落,精彩的语句要背出来、默出来。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各种书都要读,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把好的章节、段落摘抄下来。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中华经典美文。
二、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是习作的基础。
(1)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
因此,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中心的需要。
(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文章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
我们平时习作,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比较了解的题材,最好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有真实感的材料。
只有这些真实可信的材料,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选择典型的材料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指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
因此,选材尽量选择那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
生活中不是缺少“新与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我们平时要耐心观察,注意在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新颖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够达到寻美习作,以文炼人的目的。
三、精心安排写作材料。
(1)并列法。
即在表现文章中心是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乱空间的位置,围绕中心来连缀相关的生活片断或事件,按事情的性质选择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采用有详有略的方式并列地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
(2)对比法。
即用相互对立的,或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而显示出人和事的真假、善恶、美丑,使人与事的形象鲜明,特征突出。
(3)递进法。
即围绕一件事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以及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安排材料。
这种方法是我们习作时常用的组材方法。
(4)详略法。
即在表现一个中心时,对于几个类似的材料,有详有略地安排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组织作文材料,不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为表现中心服务,要切合不同文章的内容和体裁的需要,把材料合理地安排到文章中去。
四、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
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
(1)用总分法。
(2)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3)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4)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5)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6)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除了前面所讲的方法外,为了使文章具体生动,我们还应注意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有观察细致,才能把观察的景物具体生动地表述出来。
五、表达真情实感。
(1)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
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
(2)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
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
而真情实感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的。
(3)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
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
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
六、写好文章开头和结尾。
(1)写好开头常言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新颖的开头,不仅能使你笔下生花,而且能增加文采,吸引读者。
①交待四要素开头法。
即开头简单交代时间、地占、人物和事件。
②开门见山开头法。
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
直接表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帅全文。
③描写景物开头法。
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
④提出问题开头法。
即文章的开头先提出问题让人思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⑤倒叙开头法。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⑥抒发感情开头法。
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
⑦揭示中心开头法。
有的文章一开头就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
⑧介绍背景开头法。
根据文章的内容需要,除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外,还介绍事情发生前的形及相关的情况。
提纲挈领常变化,多读多写乐自然。
(2)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①自然结尾法。
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
一续编故事儿童的心灵充满智慧与幻想,洋溢着个性与灵动。
如何激发学生睿智、灵性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去想,自己去创。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结合课文,让孩子续写文章结尾,不但能丰富孩子想象力,更能锻炼孩子今后写作能力。
如一年级下册的《蚂蚁和蝈蝈》课文结束后,我们可以这样来延伸课文:
不久又一个夏天来,这回蝈蝈看见蚂蚁会说些什么呢?
……让孩子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及时释放孩子的说写欲望。
选出好的作品在班里读一读,更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断提高孩子的写话兴趣,形成良好的氛围。
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
从课本出发,拓展学生思维,不拘一方,更可天马行空。
让孩子读出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张扬自己的个性。
以续编故事的形式,生动有趣,为孩子解开束缚思维的枷锁。
二.句型练习
(一)要写出一句正确的话,教师还必须进行句型指导。
首先让学生认识句子的“四素”,即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练写之初,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
如: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什么时间?
什么人?
什么地方了做什么?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要写“四素”句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在一年级下册的练习中有“三素”训练。
例子:
鱼儿在小河里游。
人物换成了动物:
鱼儿;地点:
小河里。
事件:
游。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句子要素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首先可以完成书上练习。
即
(1)燕子在____________。
(2)蜜蜂在____________.(3)布谷鸟在____________。
(4)_________在__________。
另外教师还可以再出题,加入时间逐步训练学生写“四素”句。
反复练习,可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练写“10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孩子 如何 引导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