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案例.docx
- 文档编号:24773974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54KB
学前教育学案例.docx
《学前教育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案例
学前教育学案例
实例1:
蜗牛真的有嘴吗
课间操结束后,我正准备着第二个活动的教具。
忽然,李雨跑来报告:
“李老师,赵文汗、许超还有„„他们把蜗牛带到教室里来了。
”听到喊声的小朋友一下子把赵文汗等几个手拿蜗牛的孩子围了起来。
“哪儿呢?
我看看,让我看看„„”我本想开始已准备好的教育活动,但看到孩子们对蜗牛如此感兴趣,脑海里有闪过另一个念头,这是多么好的观察认识蜗牛的机会呀!
索性,我让孩子们把蜗牛分放在桌子上,让大家都看。
这下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
只听张希超说:
“以前我也玩过蜗牛。
”有的问:
“好玩吗?
”还有的说:
“蜗牛有触角。
”“蜗牛有眼睛。
”„„许文思大声的问:
“蜗牛喜欢吃什么呀?
”这下,大家又议论起蜗牛喜欢吃什么来了。
有的说蜗牛喜欢吃土,有的说蜗牛什么都吃。
有的大声反驳说:
“蜗牛没有嘴,它不会吃东西。
”又听聪聪反驳道:
“有,会吃!
如果蜗牛没有嘴,不会吃东西,它怎么活呀!
”“就是,不会吃东西它怎么长大呢!
”有人附和着说。
“没有,就是没有,你看见过蜗牛的嘴吗?
”“你看见过蜗牛吃东西吗?
!
”一时间大家不知道怎样回答,教室里安静了许多。
又是李雨,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老师,那你说,蜗牛有没有嘴呀?
”我没有马上回答,沉默了一会说:
“我们怎样做才知道蜗牛有没有嘴呢?
”有的说等蜗牛从壳里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可是等了半天蜗牛的头就是不出来!
有的孩子着急得想把壳砸开来看看,但孩子们都舍不得,怕把蜗牛弄死了。
“老师,咱们把蜗牛养起来,明天我给它带点好吃的,如果它吃了,就说明它有嘴;如果不吃,那肯定就是没有嘴。
”经张炜浩这么一说,孩子们都喊着说:
“对!
老师,咱们把小蜗牛养起来吧!
”我也正有此意。
说真的,我还从未见过蜗牛吃东西呢。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找来矿泉水瓶,给蜗牛安了一个临时的“家”,并且说:
“回家后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小时侯有没有养过蜗牛。
”
第二天,果然有给蜗牛带吃的,赵文汗和陈思还为蜗牛造了新“家”——一个罐头瓶,另一个是瓷罐,里面还放了一寸高潮湿的土,还告诉我说他爸爸小时候就用这种办法养过蟋蟀。
这样,我们班的自然角又多了两个“居室”。
我还为孩子们做了一个记录卡,便于孩子们把观察到的蜗牛吃东西的情况记录下来。
每天孩子们来园和自由活动时,都有孩子去看上它们几眼,瞧一瞧蜗牛是否把自己带给他们的好东西给吃掉了。
可是,两个多星期过去了,在小蜗牛“吃”的记录卡上,孩子们重复着同样的符号“×”。
在这期间,家长们不止一次的向我问起关于蜗牛的一些情况,有的家长还亲自看一看小蜗牛。
一天晚饭后,董一高兴地嚷起来:
“快来看呀,蜗牛真的有嘴!
”孩子们和我一起跑到小蜗牛的家。
董一兴高采烈地说着:
“你们看,早晨我给小蜗牛放了一片莴笋叶,叶子上没有洞。
现在,叶子上有好多洞洞一定是蜗牛吃的!
”我们一看,真的,不但叶子上有洞,叶子的边缘也是残缺不齐的。
瞧,董一马上找来大红彩笔,在好多“×”的下面划了一个大大的“√”,接着,又用绿色的彩笔画上一片嫩绿的边缘有齿、中间有洞的叶子。
看着刚才的一幕,我和孩子们都笑了。
(高建云老师)
实例2:
让小花瓣长大
幼儿喜欢迎春花,她从院子里拾来几朵落下的迎春花,带回班里,来到自然角,放在一个容器里。
教师以为她要放在这里要小朋友欣赏,一问才知道,她想要小花长大。
教师:
“你是把美丽的迎春花放在这里让小朋友欣赏吗?
”
幼儿:
“不是。
”
教师:
“那你想拿它做什么呢?
”
幼儿:
“我喜欢迎春花,我想把它泡在水里,让她长大。
”
孩子此时的需求和兴趣正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时机。
教师同意并支持她的做法,每天她一起观察。
几天以后,他们发现小花瓣烂了。
“为什么小花瓣泡在水里会烂呢?
”孩子们进行了讨论,认为有根的东西才能长。
实例3:
胶水
随着进行曲的响起,孩子们陆续收起了手头的玩具。
我走到美术角的架子旁,忽然发现放胶水的碗没有向往常那样摞在一起,而是一字摆开。
每碗中都有一些胶水。
“这是谁干的,收玩具了,怎么胶水倒的每碗都是,过会儿会干的。
这多浪费呀!
”这么想着,我皱起了眉头,喊了一声:
“是谁的胶水呀”随着问话声,尹军不声不响地站在我的身旁。
我刚想埋怨她几句,转念一想,也许她有什么理由,不妨问问。
于是,尹军细声细气地讲起来:
“我想每碗都倒上胶水,让小朋友用完一个在用一个,不用老倒了。
”多么善良、美好的一颗童心!
原来她要帮助小朋友,为小朋友制作美术作品提供便利条件。
另外,孩子这样做,也是因为我怕美工角的胶水被孩子洒得哪儿都是,每次都由我抽空倒造成的。
我被尹军的爱心感动了,也为她爱动脑筋而高兴。
但我注意到,尹军考虑到小朋友用着方便,却不知道胶水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蒸发干的道理。
如果让她把胶水倒回去,她虽然可以做到,但肯定不理解胶水为什么不可以倒在每只碗里(敞开的),因为她没有看到结果。
另外,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使她创造性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关心小朋友的情感受到压抑。
于是,为了鼓励孩子们互相关心,大胆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集体中表扬了尹军,同时又向她及全班小朋友提出了观察任务:
“我们看看过
一、"两天,倒在碗里的胶水会怎么样?
”有的小朋友不用观察就知道胶水会干,而有的孩子还真得跑过去看。
当然,最后的结果孩子们都看到了。
后来,我们把胶水桶换成了瓶,放在美工角让幼儿自己倒。
向尹军倒胶水这样的小事,本是孩子自发的行为。
如果我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思考就予以否定,不仅会挫伤尹军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还会使她失去一次主动学习的机会。
如果这样的活动总是没有被老师发现,不受重视,得不到很好的引导,那么,像尹军这样的孩子也许只会听从成人的摆布,而没有自己的主意。
这显然不利于她今后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行为,发现幼儿的成长需要,给予有效的指导。
这样才能在保护幼儿自信心的基础上促进其发展。
(陈立老师)
实例4:
种草
一天上午,孩子们在草坪上玩得正欢。
我发现宁宁蹲在草坪边,很专注地看着一根毛毛草(即狗尾草)。
她用手轻轻摸着小毛毛,用小嘴吹了吹,又把小脸贴近毛毛草,和它说着悄悄话,好像在哄一个小动物。
然后,她在草坪边的土地上堆了一个馒头大的土堆儿,很小心地把毛毛草插在土堆上,用力拍了几下,还找来几块小石子倚在小草周围。
她站在身后退几步,用欣赏的目光看了看,转身发现我在看她,就赶快跑过来自豪地说:
“老师,你看我种了一棵毛毛草。
”我好奇地弯下腰仔细看了看说:
“这棵草毛茸茸的真可爱,种在这里能活吗?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能!
我要让他长成一个大毛毛。
”我拍了拍她的肩说:
“那好,老师和你一起盼着它快长大。
”回活动室时,她还恋恋不舍地回头望了几眼。
转天,宁宁因为新入园不久还不太适应环境,哭闹着不让妈妈走,老师怎么劝也无济于事。
我灵机一动,伏在她耳边悄悄说:
“你种的毛毛草如果听见你哭,它会生气的。
不信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她一听真的不哭了。
我们去看小草,发现小草已经倒下了。
她赶忙蹲下身去扶。
可手一松毛毛草又倒下了,她又去扶„„她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也没能让毛毛草站立起来。
我只好告诉她,小草已经死了。
看着她那无奈的神情,我心想,这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对生命的体验。
于是,我告诉她:
“我和你重新种,好吗?
种到咱们班的自然角里去,比一比谁种的草长得快。
”她很高兴。
我找来工具,她并没有用。
我挖出一棵根上带着许多泥土的草,故意在她面前抖了抖根上的土,可她并没在意我的动作,依然揪了一根毛毛草。
我们一起把草中在自然角里,每天浇水。
刚开始几天,宁宁种的毛毛草还能挺直身子站着。
可是,从第四天开始,它的身体边开始向一边倾斜,颜色也逐渐变黄。
这些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宁宁没有发现。
八、九天之后,周一吃完早饭,我和宁宁一起去浇水。
她拿着水杯突然焦急地说:
“我的毛毛草怎么又倒了?
”又用手去扶它,结果小草和上次一样站比起来了。
她看了看我种的小草说:
“老师,你种的小草怎么不倒呢?
”这是,我们旁边已经围满了小朋友。
我想,孩子们都想知道我种的草为什么还活着,何不让他们动脑筋寻找问题的答案呢?
于是,我用铲子小心翼翼地把草挖出来,然后让全班幼儿观察比较。
孩子们争着回答。
有的说颜色不一样,一个黄一个绿;有的说宁宁的毛毛草没有叶子,老师那棵小草的叶子多;有的说长得不一样高„„我抖了抖草根,一些泥土纷纷落下来。
宁宁抢着说:
“这棵草有根。
”我笑着问她:
“你的草有根吗?
”她不好意思地说:
“有。
”我有问她:
“你的小草种活了没有?
”她看看倒下的毛毛草,忽然伏在我耳边告诉我:
“我的毛毛草好像睡着了。
”我不忍心伤害她那颗幼稚的心,轻轻点了点头。
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
兴趣是孩子的老师,孩子对事物有了兴趣就要去探究。
孩子通过探究获取的知识经验,要比我们成人口授给他们的深刻得多。
实例5:
反光
一天,李老师正比比划划地说着话。
室内的墙壁、屋顶上出现了一个晃动的小光点。
孩子们感到奇怪,便开始寻找光源。
忽然,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并小声说:
“老师的手。
”这时,在我的暗示下,李老师把手放在有阳光的桌上,一正一反地翻转几下。
孩子们也都跟着学起来,边翻手边找墙上的小光点。
可是,反复几次之后,孩子们自言自语道:
“怎么回事?
没有呀?
”于是,他们得出结论:
“李老师的手能发光。
”其实,他们没有注意到李老师手腕上的手表。
后来,我把挂在墙上的大圆镜摘下来,在阳光下转动了几下。
孩子们见到了光点,都高兴地去抓影子。
待孩子们尽兴后,我问:
“什么在阳光下能反射出光点?
”“镜子。
”“为什么李老师的手能反射光点呢?
”孩子们无言以对,因为他们已有的经验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不知道手表上很光亮的金属也可以反光。
为了使孩子们不断获得这方面的经验,后来我就非常留心抓住可生成这方面教育的机会。
一次喝水时,孩子们偶然发现,不锈钢水杯通过阳光照射可以反射出光点。
经过几次尝试后,孩子们得出了“圆的就可以反射出光点”的结论。
根据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又在科学的实验区中增加了长方形的镜子。
刚开始由于操作角度不对,有些孩子用长方形镜子仍然照不出光来。
他们就向我要回圆形的镜子玩。
在其他幼儿操作的启示下,我让他们再试一试。
他们开始注意到长方形的镜子也能反射出光点。
这与幼儿原有的认知经验产生了矛盾。
在以后的不断探索中,孩子们发现,像镜子、金属这样“光亮”的东西都能反光。
孩子们有了这些经验后,我又提出了“为什么李老师的手能反射光”这个老话题。
这时,很多孩子都想到李老师的手上一定有能闪亮的东西。
这东西是什么呢?
一天,李老师又让她的手“发光”了。
孩子们终于看到了真相。
可是,又过了几天,孩子们在喝水时发现不锈钢水杯无论如何也发射不出光点。
“为什么今天水杯不能产生光点了呢?
”我适时地提出了问题。
(孩子们没有注意到那天是阴天)由此引出的一系列探索活动,又使幼儿发现了产生光点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阳光。
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这样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深化的。
实例6:
葫芦的秘密
早晨迎接孩子们入园时,睿睿妈妈从书包里拿出了什么东西递给他,又把我叫到一旁说:
“李老师,我们睿睿特别爱看动画片《葫芦兄弟》。
前几天去姥姥家带回一个小葫芦,喜欢得不得了,天天塞在袖子里,连睡觉都抱着。
今天说啥也要带来。
”可不是嘛,整个上午,睿睿都小心翼翼地把小葫芦塞在袖子里,时不时悄悄拿出来掂掂、看看,又塞进袖子里,午睡时也是如此。
我心想,他这是在干什么呢?
起床后,睿睿又从袖子里拿出小葫芦,对佳佳说:
“你看葫芦能动了,里面真的有葫芦娃了吧?
”这时,孩子们都好奇地围过来,睿睿又说:
“我现在只有一个宝葫芦,我想让我的宝葫芦为我孵出更多的葫芦兄弟。
”我这才明白,原来睿睿天真地以为,把葫芦放在袖子里能孵出葫芦宝宝。
我采取了旁观的态度,没有道破这个秘密。
第二天,我发现睿睿又把葫芦放到了袖子里,还是重复着以前的动作。
几天过去了,我从睿睿的情绪里察觉到他有些失望,他似乎感觉到探索的结果与他预想的结果并不一致。
我悄悄走近他说:
“睿睿,你干什么呢?
”他拿出小葫芦对我说:
“动画片里的宝葫芦有七个兄弟,我也要更多的葫芦兄弟。
可是,我孵了好长时间怎么还不见葫芦娃出来呀?
”我说:
“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我俩的对话吸引了不少小朋友。
这时,我有意摇了摇小葫芦,孩子们听见葫芦里发出了响声,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里面有小珠子。
”“是小豆子”。
“不对,不对,是葫芦籽,它能长。
”我借机说:
“里面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呢?
“很多孩子说打开看看。
征得睿睿得同意,我们把葫芦打开了。
看到露出的白花花的葫芦籽儿,孩子们高兴极了。
葫芦籽儿能长出什么?
怎么才能长?
我请小朋友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书。
后来,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饮料罐、小盘子,还有的带来了装满土的花盆,土上撒了一层沙子,据说是家长介绍的经验,这样发芽快。
于是,我和孩子们开始了种植葫芦的探索和尝试„„
种子发芽了,睿睿的那份激动和惊讶,那份细心呵护就甭提了。
春天来了,我们把葫芦苗移到窗前的园地里。
如今葫芦藤已经爬上了二楼窗子的护栏,我们期盼着尽早结出小葫芦来。
实例7:
漱口
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确立。
对主管孩子生活的老师来说,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尽管平时我们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
但总有个别孩子和你“捉迷藏”,能逃则逃,逃不脱则敷衍了事。
怎样让幼儿体验到漱口的重要性呢?
一次早餐后,我找了两个白盘子放在桌上,其中一个盘子里面装满了水。
孩子们看见我的举动,都投来疑惑的目光。
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我说:
“一会儿吃完饭,飞飞这个组的小朋友到这儿来漱口。
”饭后,那组小朋友接好漱口水走进了教室。
我让他们把漱口水吐在盘子里,然后让全班小朋友过来观察。
他们议论开来:
“这两盘水不一样,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
”“那个盘子里的水里有东西了。
”我问:
“这些东西藏在哪儿啦?
”他们说:
“藏在小朋友的嘴里,因为这是小朋友漱口的水”,“藏在舌头底下”,“是粘在牙上的”,“藏在牙缝里的”
孩子们观察完,我边把那个装着漱口水的白盘子放进了水房。
等下午孩子们去水房喝水时,佳佳小朋友捂着鼻子说:
“水房里是什么味,真难闻。
”“水房里会有什么难闻的味呢?
”我边说边随她走进水房,这时,那里围着几个小朋友,正在议论着。
孩子们指着盘子问:
“是什么呀?
真臭。
”原来漱口水已经变臭了。
见孩子们一脸的惊讶,我问:
“你们想一想,这些东西在嘴里会怎么样?
”孩子们有的说:
“也会变得这样臭,生出许多细菌来。
”有的说:
“嘴里有了细菌,牙齿就会生病。
牙齿病了可难受了,什么东西也不想吃。
”还有的说:
“原来我们的牙齿就是这样被弄坏的!
那吃完饭快把嘴漱干净。
”有一位小朋友说:
“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吃完饭后也一定要漱口。
”其他小朋友也附和着说:
“我也告诉他们,要不然他们也会牙疼的。
”自从那次观察活动后,孩子们漱口再也不用老师提醒了。
通过这件小事,我觉得把日常生活中抽象的知识和道理,转化成直观的、易被幼儿接受和体验的东西,其效果要比老师空讲大道理强得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把教育要求巧妙地转化为幼儿的切实需要。
这样,幼儿才能真正体验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把这认识变成自觉的行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教育学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