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鼻祖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读后感.docx
- 文档编号:24768799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94KB
赛博朋克鼻祖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读后感.docx
《赛博朋克鼻祖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博朋克鼻祖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读后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赛博朋克鼻祖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读后感
赛博朋克鼻祖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读后感
热爱赛博朋克的朋友一定都看过电影银翼杀手,那么你知道它的原著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没看过没关系,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书评了解一下吧。
篇一
梅塞说,我确实是个骗局。
天空是摄影棚搭出来的,上面还有颜料的痕迹。
石头是软橡胶做的,打在人身上不疼。
你看不到这一切,是因为你离得太近了;你必须像那些仿生人一样,离得很远很远,他们有更好的视角。
他们干得很好,从他们的眼光看来,这次大揭发很有说服力;但他们将不能理解,为什么任何事情都没有改变。
为什么你还在这里,我也还在这里。
我想,第十八章的这个段落可以作为对书名的明确回答:
“不会。
”
反过来,倒是应该问一句:
人类还会梦见真的羊吗?
我本以为这是一个机器人怎样变成人的故事。
我早该想到迪克不会玩这种温馨滥套的。
这是一个人怎样变成机器人的故事。
说一下背景。
这个背景和电影有些不同。
时间是1992年(后来版本改成2021,因为1992年过去了……),地点是旧金山。
WWT毁灭了世界——但不是像辐射里那样全灭。
战争是手术式打击,大部分地区没有直接遭到攻击,除了有一天早晨人们醒来发现猫头鹰都死了。
放射尘逐渐扩散,人类被驱赶着不断迁移,直到有一天人们已无处可去——但放射尘也稀释到不再致命的程度。
于是人们和放射尘一起苟延残喘。
世界政府鼓励人们移民火星,想出了每个移民者搭送一个仿生人(android)仆人的主意,实际上是19世纪60前的南方庄园主-黑奴和60后的西部大开发家园法案的合体。
仿生人越做越接近人类,政府的广告也越做越炫。
但是真正的环境我们不知道,因为书里没有一个人去过火星——有的是身体条件太差,有的是智商不合格,有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去。
除了八个仿生人。
他们是结伙逃亡到地球上的。
冒着被赏金猎人“退役”的危险。
每个价值一千美元,这是一笔巨款。
在被大部分人遗弃之后,地球被垃圾(Kipple)淹没了。
kipple这个词是迪克原创的,那种会躲藏在角落、会自我繁衍、会最后把一切秩序淹没的恶性垃圾。
在荒废的海洋里,唯一能把人类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宗教:
梅塞主义(Mercerism)。
它借助“移情盒”让使用者的体验融入梅塞本人——以及同时使用移情盒的其他人——之中,让大家还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产生对彼此的怜悯和相爱。
而这一切的背景是威尔伯·梅塞本人的一段经历:
苍老的梅塞在攀爬一座无穷无尽的山峰,四周飞来的石子一次次击中他,每当他接近山顶时,只能看到另一个新的山峰。
基督与西绪弗斯。
梅塞主义把这种移情也延伸到动物上。
养一只动物成为了每户人家的责任,成为了苟延残喘的地球上唯一的攀比;每个人都随身携带一只小盒子,以备某一天走大运发现一只昆虫什么的。
“西德尼目录”——载有全部动物价格的购货目录——成了唯一的杂志;虽然大部分的动物后面都只剩下一个小小的E。
Eforextinct。
主人公,二流赏金猎人里克·戴卡德(RickDeckard),生活并不快乐。
他的妻子厌倦了生命,甚至故意把情感发生器调节到深度抑郁的状态。
他邻居的母马快要产小马驹了,而他的羊早已死了,现在只有一只电子羊在冒充。
但是现在,局里的头号猎人在抓捕仿生人时身负重伤,剩下六个都落在了他身上。
六千美元。
也许够买一只鸵鸟的首付。
如果仿生人的主题是咱一般人写的话,最强的无非写成是无间道之科幻版:
本来以为是人的结果是机器,本来以为机器的结果是人,等等。
这条线迪克也用了,可是用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显然他要的并不只是无间道式的老套戏剧冲突,他要问的是,人和机器的区别在哪里。
戴卡德用的仿生人测试是Voigt-Kampff移情测试,看的是受试者能否移情到其它人或者动物身上;尤其是当动物受到伤害时被试者会不会表现出真正的惊恐或厌恶。
仿生人只能尝试假装这种反应,但一直没有成功。
我们曾经用脑容量来定义人,当仿生人的智能超越了人类后,移情能力成为了人的新定义。
问题来了:
移情的对象是什么。
爱你的亲属(孔子)?
爱你的邻人(基督)?
爱全部的人类(墨家)?
爱可爱的动物(PETA)?
爱一切的万物(庄周)?
梅塞主义的准则是所有的人和动物,但不包括仿生人。
反正它们也没有移情的能力。
He或She是指代动物的合适代词,蕾切尔(RachaelRosen)正是因为用it指代动物而漏了马脚;反过来,仿生人虽然假扮成he或she,其实只是it。
它们是梅塞的弃民,哪怕逃亡领袖贝提(Baty)依靠着药物反复尝试创造融合的体验,但就算是它,连“同情自己的同类”这一条都没能做到;危险最终到来时,它依然抛下同伴殿后自己先跑。
可是你眼中看到的不是它,而是她。
驱策你行为的不是理性,而是表象影响下的情感。
你是人,你能移情,那你就要被移情所害。
另一位猎人李希(PhilResch)的办法很简单,“先上床,再开枪”。
但戴卡德无法接受。
他的移情延展到了仿生人身上。
Whynot?
她们看起来比正常的人类还要好。
但最后他做到了,因为他终于发现了仿生人中的非人性,找到了把它们剔除出移情范围的理由。
我不知道这是人性的颂歌还是人性的丧钟。
对仿生人完全冷酷的李希无疑是更好的赏金猎人——但谁是更好的人呢?
为什么李希的全部出场章节里,我们都在怀疑他是不是真人呢?
一个不爱你的人,你能够去爱吗?
一个不爱任何人的人,你应当去爱吗?
全书最震撼的一个场景应该是第十八章。
电视里,一个没被揭穿的仿生人“破解者·友好”BusterFriendly(我相信这个名字不是随便取的)正在揭穿所谓的世纪大骗局——梅塞主义是假的,梅塞这个人并不存在,移情盒里的一切都是在一个被人遗忘的摄影棚里由一个无人知道的演员演出来的。
两个仿生人贝提“夫妇”正在观看,另一个仿生人普瑞丝则边听边用一把小剪刀剪掉一只蜘蛛的腿——“要那么多条腿干什么啊?
四条腿肯定也能跑。
”
这只蜘蛛是房间主人,低能儿伊西多(Isidore)发现的。
他喜欢上了普瑞丝,甚至意识到她是仿生人、意识到它们为了自保根本不在乎伊西多的命运之后都在帮助它们。
因为他是低能儿,在这个世界上他没有朋友。
可是在看到普瑞丝剪断蜘蛛的腿的时候,他终于崩溃了。
恍惚中他冲向了移情盒,见到了梅塞。
梅塞对他说了本文开篇的那些话。
你看不到这一切,是因为你离得太近了;它们看不到那一切,是因为它们离得太远了。
人类并不是理性的,无法站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去看一切。
你会做很多明知错误的事情,明知荒谬的事情。
这值得骄傲吗?
但这是唯一能拿来骄傲的东西了;我们所拥有的特质一定是、必须是好的特质。
骄傲使我们活下去。
骄傲使我们在面临彻底的绝境时,不会像一个仿生人那样完全放弃。
“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这个滥套到极点的同义反复,其实真的是生存的动力。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连这移情能力也丢掉。
那就再找些别的特质吧。
最后一段如下:
很久以前科幻世界上看过的一个故事,老掉牙的火车变轨问题的一个变体。
现在不是两个轨道了。
只有一条轨道,远方有10个小孩在玩,而你身边有一个小孩。
你不动作的话,火车会把那10个小孩撞死;或者你可以把身边的小孩推下铁轨,火车撞到人就会停下来,远处的10个小孩就会得救。
这和原始的形式在逻辑上是等价的。
但是我还没有见过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把小孩推下去。
也许是否看得见,真的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我们都熟悉一个现象:
对某种事物的判断,第一印象往往是完全受感官支配的,但时间拖得越久,理性判断的成分就越大。
于是我们习惯地认为,情感和感官直接相连,是低级的;而理性则是花时间处理“原始”资料的后果,是高级的。
但是为什么未经处理的原始材料反而会产生更强烈的冲击,并且往往淹没了理性呢?
不合理啊。
后来有一次聊天时忽然觉得,情感和理性思考都是直接导向判断,不见得非要谁高级谁低级。
事实上,也许“情感”反而更“高级”——如果我们把情感理解为“打包”的生存策略的话。
毕竟在EEA里面,快速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无法对每一个环境都先理性分析再做出抉择。
简单的情景,本能反应可以解决(见了狮子就跑),不着急的场景可以理性分析。
但是复杂而紧迫的场景呢?
譬如一个族人受了伤落在后面,帮他逃跑会拖累自己的速度,可能威胁自己的生存。
这时是帮还是不帮?
友谊、同情、爱、怜悯什么的,都是在这种场合下才能发挥用场。
用演化博弈论或许可以找到一个最优策略,但是古人当然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做。
被自然选择留下来的也许只是简单的几个原则: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
或者,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其实就是打包了的理性,是对于复杂收益方程的一个快速的近似解,恐怕从某种意义上,这个策略比单纯的理性还要高级。
难怪很多时候,这个解的优先级是高于具体的理性分析的——尤其是时间紧迫下的第一反应。
当然,这个推理会导出一个奇怪的结论:
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他超常的脑容量给了他强大的理性来支配世界,反倒是他比其它动物具有更丰富的情感。
不过换个角度,这个结论其实也不那么奇怪——如果我们不再不恰当地把人类情感移情到动物身上的话。
在很抑郁的状态下啃完英文原版,更加抑郁了。
最后蟾蜍那一段尤甚。
手头这本DELREY的英文原版是从commonroom里面捡来的,囧。
定价6刀。
翻了半天没找到印刷年……从末页沙拉那之剑的广告推测是95年。
篇二
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BladeRunner),可能要比原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DoAndroidsDreamofElectricSheep?
)更有名,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作者菲利普•迪克在美国乃至全球科幻文学界的巨擘地位。
事实上,菲利普•迪克的作品从不为科幻而科幻,毋宁说,他借科幻的外壳探讨了一些关乎人类生存核心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不分想象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
所以这部1968年出版的作品,虽然设定的具体时间、历史和科技背景不同程度地与当下脱节,读来却不显过时,反而颇具前瞻性和普世性。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时间设定为1992年(此书1980年在美国再版时,时间改为2021年),彼时美苏核战争终于终结了地球的生命,人类通过殖民外星球苟延其残存的命脉,而一部分对地球怀揣恋母情结的人类则留在地球,终老、等死。
里克•德卡德便是其中一位,守护一个经常陷入抑郁症以至时时需要通过高科技调节情绪的老婆,从事一份收入菲薄做起来既危险又很不带劲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猎杀从外星球逃亡地球的仿生人。
这些仿生人被大规模生产以便殖民地开拓工作,由于不满为人类奴役,他们的出逃使他们个个留下了暴力抗法的案底。
大凡科幻小说总要再造和重置“世界观”的设定,《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也不例外。
从“软件”上来讲,本书与一般科幻小说比起来并无太多出新的地方,无论是各种高科技新发明,或者人类社会组织,看起来都相当笨拙粗糙,所谓科幻小说可以预见未来的具体技术进步,在本书中是看不到的。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本书的“硬件”,仿生人包括后来各种版本的克隆人大逃亡常常被人们演绎或者释读成摆脱奴役追求自由的人权宣言,但本书并不意在探讨这些东西。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看上去像是在追问仿生人有没有灵魂,但这一追问反复出自行家里手的赏金猎人里克•德卡德之口,他进而感觉自己迥异于常人因而显得很“不正常”并陷入情感困惑的绝境。
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视到菲利普•迪克的写作意图:
仿生人有没有灵魂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认为仿生人没有灵魂,并使觉得仿生人没有灵魂这一论调未必可靠的德卡德感到“不正常”,简言之,划定“正常”与“不正常”的标识与界限究竟何在。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由是获得一种超越科幻的哲学意义,使我们将注意力从思考的对象——仿生人——转移到思考的主体——我们自己。
而我们最终发现,决定我们认识仿生人、并划定相关标准和界限的东西,同时也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角度,而这种东西未必是可靠的。
小说中有一处写到德卡德因被怀疑为伪装成真人的仿生人,而被逮捕押解到一个与其所在的原警察局完全不同的警察局,局长告诉他仿生人的记忆是以技术手段被移植进大脑的,也就是说,仿生人从不自知是仿生人而他的所有经历只是晶体再造技术的虚拟成像。
震惊中德卡德打电话给原来的上司然后被告查无此人,打电话给老婆结果可视电话上出现的是个陌生女人。
虽然最后表明这一切是仿生人陷害德卡德的阴谋,警察局也是仿生人用以自保建造的与世隔绝的封闭设施,但在我们读来,这一刹那的幻灭感足可使我们怀疑自己是否也是一个被植入了记忆晶片,把虚拟成像当成真实经历来体验的仿生人。
于是这本《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除了别具一种“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的辩证色彩,也制造了一个混淆真实与虚幻、当下与记忆的“平行世界”,这个“平行世界”的存在打破了单一世界唯一存在的合法性,因而,单一世界据以存在的体系和价值观也颇可成疑得近乎摇摇欲坠了。
在此基础上,仿生人是否有灵魂这个问题可以拿出来重新探讨,真人与仿生人的区别标准同样需要重新勘定。
但这还不是全部。
小说中影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默瑟主义”,表明作者菲利普•迪克写作本书有其强烈的现实关照。
“默瑟主义”是一种混合了耶稣负荆救赎人类和西绪福斯推石上山永远受苦的半宗教半神话的信仰体系,信众通过它感受人类大同的理念,但结果证明记载这个信仰的影像只是核战争前好莱坞电影棚中制造的假象。
尽管后来不断有证据证明对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质疑纯属一些人的别有用心,但在菲利普•迪克写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的上世纪60年代,这一质疑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批判意义。
其时美国同时与苏联和越南打着一冷一热两场战争,而在美国国内,关于少数族裔人权、民权、女权、反战和性革命,以及稍后的学潮,正如火如荼地酝酿和上演着。
无论是暴力斗争抑或言语辩论,互贴标签以区分“敌我”再自然不过,但没有人能真正沉下心来思索这些标签在标举自己的主义时兑了多少水掺了多少假。
仅举当时风行一时的“智力测试”,便被出自不同用心不同阵营的人用来证明黑人的智力低于、等于或者高于白人,所有人都热衷于制造“非我族类”,而其科学性是在所不问的。
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中,这种由一叶障目的标签制造的等级和分裂无处不在,仿生人分枢纽5型、6型……N型,以表明其市场价值,而真人则分正常人、轻度特障和重度特障,后两类人无移民资格甚至被剥夺了生育的权利。
是的,我们睁眼看世界但无不戴着一副眼镜,这副眼镜深浅不一颜色各异决定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但我们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副眼镜的存在。
写到这里,我想起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又一个和菲利普•迪克一样把世界看得通透的作家)在小说《血色子午线》中关于“真理”的论述:
“世界的真理,但凡你没有从降生那一刻起就看着它,它就只会以当前的面目出现在你面前”。
这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自问:
我们的经历是否是植入大脑的虚拟影像?
所有现存关于历史、哲学、艺术、政治、意识形态……的叙述,是否只是这一影像的投射?
就此而言,我们这些所谓的真正的人类,是否是另一重意义上的仿生人?
篇三
Allthosemomentswillbelostintime.Liketearsinrain.
——RidleyScottBladeRunner
这句出自经典电影《银翼杀手》的台词被许多人铭记,可是作为其原著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中却没有这一句话。
但这并无所谓,电影和小说营造的并非同一个世界,讲述的也不完全是同一个故事,唯一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同样的经典。
这部作品令人惊讶首先的是它短小的篇幅,190页的长度对于长篇小说而言确实较短,但绝对篇幅并没有意义,令人惊异的是,作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所完成的事情:
1、一个压抑颓废的世界
本书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科幻黄金时期尚未完全衰落,而新兴的科幻风潮方兴未艾之时,威廉·吉布森曾总结说,黄金时代的作品“其作者大多怀有清晰无比的历史概图,过去好像雕刻在刚硬的橡木之中。
”而新一代的科幻(以赛博朋克为代表)“它以不甚确定的历史为起点,作者似乎想通过作品传达一个观点:
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迪克作为赛博朋克作品的先行者,在这时代交替之时的作品,就同时具有两个时代作品的特点。
像许多黄金时代的作家一样,迪克定了一个完整的近未来世界观:
因美苏两国核战争而导致地球生态灾难,大部分人类不得已移居火星,这样的设定在冷战时期的科幻作品里屡见不鲜(比如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亦或是情绪控制器和永无间断的电视节目(与布拉德伯里的另一部作品《华氏451》颇有相似之处),以及人类开发仿生人为人类工作的大背景,等等等等。
但是,在如此宏大的世界背景之下,迪克却只选择刻画了世界的一个切面,作为映现整个世界的片段。
整个故事仅仅发生在旧金山这一座城市,地球其它地方的情况一概不知,而遥远的火星殖民地也只有仿生人的回忆中留下了一鳞半爪。
整个故事没有关于人类未来的宏大思考,只有一个孤独的赏金猎人在破败的建筑中穿行。
从这个意义上说,迪克无疑是属于新时代的。
2、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
故事的主人公里克·德卡德是一位赏金猎人,负责追查私逃到地球上的仿生人并将其杀死(或称为“关掉”)。
而这一次,他面临的是六个全新型号的仿生人,他们可能以任何方式藏匿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身份,而留给德卡德的时间,只有二十四小时。
将故事压缩到一个很短的时间中,并设定一个很紧急的目标,可以持续保持叙事的动力,许多当代的畅销作品(如丹·布朗的系列作品,杰夫里·迪弗的作品)都采用了如此方式,迪克显然深谙其道,介绍完世界背景,任务正式开始,剧情便不断地翻转,谁是仿生人,谁又不是?
惊心动魄的追逐,敌友莫辨的紧张,两方对类的斗智,使得整个故事异常精彩,令人欲罢不能。
3、一次人与机器的碰撞
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一直是各种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话题,而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则更为长久。
因此,人类与机器人的相处,就成了科幻小说永远的母题之一。
阿西莫夫曾经把机器人类型的作品分为“令人恐惧之机器人”和“惹人同情之机器人”两类,而迪克对仿生人的处理,则巧妙而平衡地游走于这两类之间。
作为杀死看守,从工作空间脱逃至地球,随时准备杀死追捕自己的赏金猎人以及其他人类的犯罪者,仿生人无疑是令人恐惧的;但作为惧怕孤独,渴望自由,被当做产品使用,仅有四年寿命的逃亡者,它们亦是惹人同情的。
迪克对仿生人的处理和刻画极为微妙,仿生人智慧、强大,同时也孤独、被排斥,某种程度上,迪克笔下的仿生人有些像安妮·赖斯笔下的吸血鬼,残忍、优雅,只能生活在暗处,却拥有独特的魅力。
往往,一个机器人被读者喜欢,是因为它具有了人性和爱,但仿生人却没有人类意义上的爱(事实上,鉴别人类和仿生人的机理正是仿生人无法像人一样对生命产生移情作用),迪克在这里毫无粗暴而简化的处理,仿生人与人类不是奴役或被奴役的关系,相反,仿生人是作为一种与人相近而又完全不同的种族来到人类的面前的,任何简单的思考方式,不论是同情或是憎恶,无疑都不可能在迪克的世界观下(其实也正是我们的实际情况)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
4、一段隐喻未来的箴言
书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设定,即默瑟主义和共鸣箱,通过共鸣箱,所有的人类可以连成一体,附身于一个叫默瑟的人身上,来进行一种神秘主义体验,以此净化心灵。
这个被认为可以行神迹的默瑟,行走于高山之上,被乱石砸中,掉入深渊,周而复始,同时,根据默瑟主义的教义,万物都会因热力学第二定律而腐朽和基皮化,唯有对默瑟的信仰可以拯救这一切。
很显然,默瑟是对耶稣的模仿,默瑟通过自己的牺牲而拯救人类,这是其最表象的意义。
但是,通过共鸣箱(电视的隐喻)而得到的神秘体验,正如从媒体中得到的感动一样,本身不过是一种虚拟体验,默瑟的救世主形象亦是一种拟像,他的拯救也不过是虚拟的拯救、被创作出来的拯救,迪克以预言和先知式的隐喻来表达现代性的困境。
作为仿生人的罗伊十分讨厌默瑟主义,因为无法与默瑟进行链接正是仿生人与人类的最大区别所在,也是“人类还有爱”这一古老谎言的最后遮羞布,因此,当得知所谓的默瑟只是好莱坞影棚拍摄的一个短片(此处疑似指设阿波罗登月,待考)时,他感到极大的快慰。
但迪克可不只是在讽刺而已,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他让默瑟在两个主角伊西多尔和德卡德面前直接现身,承认自己是虚假的,却当面行了神迹……这是悖谬吗?
不是的,这正是迪克自己的回答。
当德卡德漫步于高山之上,感觉到自己就是默瑟时,一切昭然若揭:
默瑟给德卡德的青蛙和给伊西多尔的蜘蛛都只是电子仿品罢了,但这依然是神迹,这并无碍于默瑟的教导。
黑塞在《荒原狼》里借莫扎特之口说:
“要学会从劣质走音的收音机里聆听亨德尔的圣乐,要学会在绞刑架下的微笑。
”迪克的观点亦复如是,面对由拟像组成的纷乱世界,也要细心聆听,即使世界只是一个骗局,也不要放弃希望。
如此短的篇幅,却承载了如此重的分量,迪克对作品用心之深,构思之巧,笔力之深,可见一斑。
[赛博朋克鼻祖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读后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朋克 鼻祖 生人 梦见 电子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