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意识的深层解读.docx
- 文档编号:24750159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4.30KB
三毛流浪意识的深层解读.docx
《三毛流浪意识的深层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毛流浪意识的深层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毛流浪意识的深层解读
摘要
三毛,一个在港台,大陆及海外华文读者中享有盛誉的知名作家,一个被无数青少年热爱,迷恋的传奇女子。
一个历尽磨难依然乐观向上的沙漠女侠。
在48岁那年,忽然戏曲性地结束了自己浪漫,传奇的一生。
她的死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三毛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的足迹却踏遍50多个国家,出入了多种文化空间,可以说流浪的生活成为了她创作不竭的源泉。
迄今,众多的研究者多结合三毛的身世和经历来探讨三毛的流浪意识,评析三毛的艺术风格,探寻三毛作品中的异域文化,异域形象。
采用心理学视角探寻三毛流浪的心理动因可以深刻的揭示三毛的生命价值。
三毛选择流浪的显在动机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对自然和异族文化的一种热爱。
究其深层原因,是为了追求人性的完美和圆满,憧憬爱情的完美与永恒及期盼无拘无束的生活空间。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三毛生命中流淌的自由和爱,那是三毛对生命本原的寻求,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索。
关键词
三毛流浪意识热爱动因
Abstract
SanMao,oneinHongKongandTaiwan,themainlandandoverseasChinesereadersoftheprestigiouswell-knownwriters,amyriadadolescentlove,infatuatedwiththelegendarywoman.Asufferingstilloptimisticdesertwoman.Attheageof48,allofasuddendramaticendtotheirromantic,alegendarylife.Thecauseofherdeathisstillamystery.Herlifewasshort,butherfootprintsareallover50manycountries,accesstoavarietyofculturalspace,cansayavagabondlifeshebecameaninexhaustiblesourceofcreation.Sofar,manyresearcherswithherbackgroundandexperiencetoexploreherwanderingconsciousness,ofherartisticstyleinSanMao'sworks,toexploretheexoticculture,foreignimage.UsingpsychologicalperspectiveWoolsRoamsaboutpsychologicalmotivationcanprofoundlyrevealsherlifevalue.Sanmaoselectionstraysignificantlyinmotivationisanescapefromreality,tonatureandthealiencultureofakindoflove.Investigateitsreason,isthepursuitofperfecthumannatureandperfect,longingloveperfectionandeternityandlookforwardtoremainfreelivingspace.Fromthiswecanfeelherflowingfreeandloveoflife,thatislifeofSanmaotoseekrecourse,totheultimatemeaningoflife.
Keywords:
SanMaoWanderingconsciousnessArdentlyloveMotivation
前言
『她能在沙漠中把陋室住成了行宫,能在海角上把石头绘成万象,她仍浪漫,却被人间烟火熏成了斑斓动人的古褐色。
』-晓风評三毛。
她的浪漫不是不切实际的,而是能从流浪的生活中找到回归人群的力量,使流浪变得不是一种离群索居的行为,而充滿了浓厚的人情味。
我之所以选择以三毛为题材,不单单是被她的创作、特殊的生活体验所吸引,更是这个人:
是对一个天生的流浪者感兴趣。
无论是描写生活中的琐事、心灵情感的变化,总是有着浓浓的「三毛味」,一种温柔敦厚、三毛特有的风格。
多年的异地生活使她培养了豁达的胸襟,是流浪者特有的涵养、也是她真性情的表現。
我认为「流浪」才是三毛真正的名字。
我想探讨流浪意义、三毛为什么流浪以及三毛流浪的本质和意义。
一、流浪意义解读
流浪,是三毛心中不醒的梦。
流浪意识从古至今就存在于文学中,代表性的是留放边疆、被贬的文人,另一个便是旅者,三毛正是典型的后者。
然而流浪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是对于现实生活枷锁的逃避?
亦或是对迥然不同的异乡生活的向往?
1余秋雨谈流浪
对流浪者而言,生活中有太多的伪坐标,那些看似重要的事物控制着我們、很难摆脱。
余秋雨曾在演讲中说道:
『唯有离开,让我们那些摆脱假座标。
但我们不可能完全离种原有的生活,旅行就是一拯种救。
旅行带著我们离开过于狭隘的专业座标和过于狭隘的人生座标。
』[11]“在旅途陌生的探索中,总能出现询问机会”,他解释:
“让人重新体悟伟大和渺小,侏儒也变成巨人、巨人也成为侏儒,生命如此无常,但人生的脚步却又能沉重而豪迈的踩在上,唯有陌生的叩问才会达到人生的把握”。
余秋雨说,只要走过,就已与生命相关,就有血脉上的关系,因此旅行能让人寻找更多关爱点,因而提升人生品味。
他鼓励读者不断出去走,学习中国古代被贬的官,在被动旅行中寻找主动,也可以选择在集体旅行中寻找孤独、在休闲旅游中寻找体悟。
2文轩关于流浪的几个深层解读:
[17]
1.流浪是体悟人生、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
文轩说:
“一个少年成长在现实与梦幻间。
他选择了潇洒与浪漫。
他决定以梦为马,度过他的成长阶段。
契合点:
神秘、梦想、出走、流浪、浪漫情调、眺望远方、恋情的萌动、对陌生世界的向往与冲动……”文轩对文学不断地进行哲学根柢的追问,从而在其创作中主动、完全和完美地建构起流浪情节。
文轩说:
“当下中国,浪漫主义一脉的文字几乎荡然无存,而成长中的少年其天性就是倾向浪漫的。
”又说:
“流浪是浪漫主义者的大情趣。
”这正暗示了文轩的一个念头:
少年成长必然要经历流浪,流浪是体悟人生、认识社会的一种方式。
2.因为对现实状况的不满而产生逃亡冲动,企图去寻觅美好的世界,這是种背叛行为。
文轩认为:
因为对现实状况的不满而产生“逃亡冲动”,企图去寻觅美好的世界,這是种背叛行为。
浪漫主义者大概比任何人都更加偏爱流浪,因为流浪最能实现浪漫情调,满足浪漫主义者心里上与美学上的需要。
浪漫主义者终于失去了对人类社会的耐心,并且彻底失望,认定在人类社会永不可能寻找到他们称心如意的归宿。
㈢三毛自身流浪意识
『流浪是种选择,也许它的源头是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但当流浪走
出迥异于以往的道路后,在行者的身心淬炼与心灵缠绵之际,它终能
成就了自身是一個无悔的选择。
』[12]流浪对于早期的三毛而言,既是反抗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青春成长的过程。
从少女时期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雨季不再來』,充满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青少年特有的迷惘和感伤。
到经历了『撒哈拉的故事』、『温柔的夜』、
『哭泣的骆驼』等,三毛回顾道:
『这样如白驹过际的十年,再提笔,笔下的人,已不再是那个悲苦、敏感而又不负责任的毛毛了。
』。
从一开始对社会的反抗,到后来流浪成了扩大生命的幅度。
不再是因為內心的空虛或渴望远离喧嚣的情绪而被迫流浪,三毛甘愿在世界各地学习各种的生活方式、见识不同的人文风情,她在被动的流浪中找到了主动,因此流浪变成了一种成长、一种让三毛生命更为深刻的成长方式。
对三毛而言,流浪就是她心里的一亩田。
她的足迹遍及了世界各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她在撒哈拉沙漠的所见所闻。
撒哈拉,一片无垠的黃沙,有温柔有险峻、有海市蜃楼的淒美华丽而这片沙漠对三毛的意义非凡,她和丈夫荷西就是在此完婚的,而她也认定撒哈拉沙漠是她前世的故乡。
在当代文坛中,我们很少看到像三毛这样的例子:
一个女子只身游历各国、选择走一条很少人走过甚至是没人走過的路、走出一个不平凡的人生,并用笔记录了所见所闻。
这么做不是为了找寻写作题材,而是体验人生。
足迹踏遍撒哈拉、加纳利岛、西班牙、沙漠,于是她找到了。
流浪,便成了她一生的职业。
总结以上资料,我们可以了解流浪的意义是抛开生活中虛假,看似重要、实际上琐碎的事物。
流浪是一种认识社会、体会不同生活的途径,又或者源自于对现状的不满,渴望去找寻一个理想的、摆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流浪也是种选择,一开始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然而在经历了身心上的淬练与成长,流浪确实能够使我们的视野更广阔、成为一个无悔的选择。
二、三毛流浪的动因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
。
。
。
。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三毛的这首《橄榄树》描绘了流浪的诗意与美丽,但其流浪的情结却早在童幼年时就已孕育。
在三毛3岁的时候,就迷恋上了著名漫画家乐平先生《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三毛这个人物形象,命运里好像早已注定了她的人生和那个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小男孩,小流浪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四处流浪、四海为家。
1967年秋天离开熟悉的故国家园,远渡重洋到万里之处的西班牙游学至1991年元月忽然辞世,三毛在异域他乡度过了长达20多年的流浪生涯。
从“西风不相识”的欧洲大陆到风沙漫漫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从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岛屿到牛羊成群的中南美洲高原,大半个地球都留下了三毛漂泊的身影,足迹遍及59个国家,三毛算是一个“真正生活过的人”。
作家痖弦说一生漂泊流浪的三毛是“穿裙子的尤里西斯”,三毛至爱的丈夫荷西称三毛为“异乡人”,三毛的朋友桂亚文称她为“红花独行侠”。
三毛本身的装束:
“吉卜赛女人式的衣裙,黑发分成两把左右垂落的辫子”也带着一份流浪的风情,成千上万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女性读者把三毛作为一个流浪的形象在接受她,甚至崇拜她。
在当代人的意识里,三毛已经成了流浪的代名词。
流浪,既是三毛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三毛的一种生命状态。
流浪成了三毛文学创作的基本条件,也直接构成了三毛作品的重要容,成就了三毛的文学地位。
那么促进三毛流浪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
我们从三毛的生活和作品加以分析,根据心理学的有关原理,我们把它分成两大类:
显在动机和潜在动机。
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㈠探寻三毛流浪的显在动因
显在动机,是个体之外的各种刺激。
这些刺激包括物质因素。
流浪的显在动机即是流浪人进行流浪的直接心理驱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由各种事件,物象的触动,引起心理的波动以至于造成心理失衡状态,从而产生一定强度的情感,借用某种方式排遣这种情感以恢复心理的平衡。
[1]这是一种明显有迹可寻的心理动力过程。
排遣情感的方式依个人的情况,性格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毛选择的方式是流浪。
我们从三毛的生活、经历、作品等出发,把三毛流浪的显在动机分为三个层面:
1.逃避现实
三毛喜欢泰戈尔的小诗: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
这可以说是历尽悲喜,浪迹天涯的奇女子三毛一生最好的写照。
三毛是个表面看似强大,心十分脆弱的女子。
每遇生命中的挫折,痛苦,不幸的时候,她要么自闭在家,要么放逐异乡,要么直闯天堂,并不是她自己设想的那样坚强地面对。
初中二年级时,三毛曾因数学老师的当众体罚,感觉心灵受辱。
从此就不顾一切地“逃学”在家。
父母无奈只有让她休学在家。
在<<蓦然回首>>中三毛曾这样描述:
“我的天地,只有那幢旧式的房子。
父亲,母亲,放学归来的姐弟,而这些人,我是决不主动接触的。
向街的大门,是没有意义的。
对我,街上没有可走的路……”。
但在家的三毛并没有因为躲避世人的眼光而心神宁静。
受辱失学的创痛,自我与社会的相摒,让年少的三毛身心疲惫。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会消失的,消失得无影无踪,活着的不再是我,我已不复存在了,我会消失……”[1]。
十三岁的三毛割腕自杀,幸而被及时发现,但她的手腕上缝了28针,成了自闭少年时代的一个印记。
在画家顾福生先生的鼓励、肯定下,走出自卑、自闭的三毛本可以安静的生活,可情窦初开的她却又跌落到了感情的漩涡里。
信誓旦旦、共定鸳盟的画家原来早有妻室家小,三毛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几度寻死觅活。
相偕前往印刷厂挑喜贴的德国未婚夫心脏病猝发死亡。
当爱人一锤一锤地钉入棺木,心如死灰的三毛在朋友家第二次自杀。
从死神手里被再度拉回的三毛,带着伤心与失败的印记“逃离”了让她触景生情的,开始了她一生长达二十二年的流浪生涯。
三毛的这种远离都市和家园的自我放逐行为,其实也是一种逃避—逃避现实,逃避心灵的苦痛。
撒哈拉沙漠透明的星空,荷西甘甜的爱情,加纳利群岛世外桃源的生活使流浪中的三毛暂时逃离了现世的烦恼。
然而才过了六年的幸福生活,至爱的丈夫荷西却不幸溺水而亡。
荷西的死将三毛再次抛向滚滚红尘。
在父母的苦苦哀求下三毛回到。
但是在久负盛名,给她带来了各种演讲、、座谈、饭局。
这些给三毛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她再次选择逃离—继续流浪。
2.崇尚自然
作家向黎称三毛是个“阅读的女子[1]”。
在三毛的笔下,神奇美丽的撒哈拉大沙漠,平静祥和的加纳利群岛,雄壮辽阔的中南美洲高原,这些千变万化,神采各异的美丽景物,无一不是她壮阔的世界之旅中动情描绘的对象。
三毛像个出色的导游,带我们进入为之兴奋和惊叹的异域民族、色彩斑斓的自然风光世界。
生活在繁华喧嚣之地的三毛,的确是一个极其热爱和崇尚自然的人。
在三毛的眼里,工业化的大都市是她害怕停留和渴望逃避的地方,被她称之为“滚滚红尘”。
黄沙漫漫、海涛渺渺、青草凄凄的大自然才是她愿意长住的场所。
这种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的热爱、痴迷使得三毛作品中荒芜人烟的撒哈拉大沙漠和牛羊成群的中南美洲高原无不带着无限神秘和美的风味。
三毛作为一个崇尚自然的女性,自然的生活成了她人生的最高追求。
流浪是她接近自然、融入自然最直接的途径。
而对自然的书写,则是她与自然对话的最好方式,在这种书写的过程中,敏感的心灵以在情感的律动,感应着自然万物。
在这种融合境界中,三毛已脱开了物身人形,超越了时空域限,获得了精神生活的充分自由。
热爱自然的本性构成了三毛创作的源泉,她热爱大自然的一切,有黄沙漫漫的大沙漠,有美丽清秀的湖泊,它们都是三毛的追求的目标。
为此,她义无返顾的选择了流浪。
三毛曾说“我脱离了那一栋栋方盒子,把自己交给了森林、湖泊……”她爱一切美的人事景物。
粗劣荒芜的撒哈拉在她眼里却洋溢着一种壮阔而寂寞的诗意美:
黑色沙漠是“一片黑色低矮平滑的火山沙砾造成的乐园”(《逍遥七岛游》);白色沙漠是“烈日下细致的雪景”(《收魂记》);“清晨,沙漠像被水洗过的干净”(《搭车记》);在她的笔下拉芭玛岛田园式的乡居生活及中南美洲明静高远的大草原也是如诗如画:
“满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像迷雾似的笼罩着这寂静的平原,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人家,零零落落的散布在绿得如同丝绒的草地上。
细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头吃草,……”[2],“那片草原和水啊,在明净的下,神秘的出现在眼前,世外的世外,为何看了只是觉得归乡”,“我爱的族人和银湖,那片芳草连天的乐园,一生只能进来一次,然后永远等待来世,今生是不再回来了。
”可见三毛把自己的心灵交给了自然,并在自然中寻觅着宁静,她便把自己推向流浪,成为一个流浪人。
3.热爱异族文化
三毛的作品中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她把异域他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以及人的精神风貌都穿插在她的故事中,使她的故事带有一种使人难以忘怀的异域情调。
这些异域风情的描写,既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增长了人们的见识,又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于是,我们不仅跟着这位精神导游体味着他国的风情,领略着异域风光,而且透过她感悟着自然人性的崇高之美,追求人性圆满的悲怆之慨,无不为她那种随心所欲地把生命高原举在尘世之上的无所不喜的壮阔所震撼。
三毛的文章容新奇,多写奇特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流浪生活,展现异族文化。
而这主要是源于对异族文化的热爱。
三毛说:
“分析起来,这种对异族文化的热爱,就是因为我跟他们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以至于在心灵上产生了一种美丽的感动[1]”。
正是因为这种感动,促使她不停地去流浪。
从而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对于远方的长路,“三毛那样喜气洋洋的孤军深入,不独要辛苦的迎对撒哈拉沙漠和沙哈拉威,而是欢喜不尽那些比沙漠和阿拉伯人更其不毛之地的今之中东文化和西洋文化。
”(《温柔的夜》)。
在三毛的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异域文化风俗:
芳邻的有借无还却还理直气壮(《芳邻》);沙哈拉威女人怪异的洗澡方式(《沙漠观浴记》);玛黛拉方村巨大无比的肉串(《玛黛拉游记》);十岁就出嫁的娃娃新娘(《娃娃新娘》);特里费岛上的嘉年华会;拉歌美拉岛上的“鸟语”(实为“口哨”)(《逍遥七日游》);沙哈拉威人把照相机看作“收魂”的可怜可悲(《收魂记》)。
诸多这样的风俗文化,莫不令人大开眼界,倍感新奇。
而这些又是三毛以第一主人公“我”描写出来的。
这是因对异族文化的热爱而发自心的声音。
有了这份执着,三毛便一无反顾的选择了流浪。
用自己的流浪生活书写了一个叛逆浪漫,传奇多情,勇敢清朗的跨时空、跨文化的自我流浪的形象。
流浪还成了三毛独特生命体验的外显。
正如伟大文学家郭沫若所言:
“生命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
”三毛的文学正是由流浪组成,记载着自己所热爱的异族文化。
㈡三毛流浪潜在动因剖析
所谓潜在的动机[2],即在动机是指因活动本身具有吸引或讨厌的性质而引起的追求或回避的动机。
是一种“需要”,即因个体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部紧状态和不舒服感。
动机就是由这些需要构成的。
需要使人产生欲望和驱力,引起活动。
流浪的潜在的动机是流浪人能朦胧地感觉到自己流浪的原因,却又无法清楚了解它的存在状态的深层心理因素。
其性质是深潜的,藏的,往往还与显在动机形成某种矛盾,相悖的态度。
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一般表现为心情感的驱动。
这种驱动便是一种潜在动机,它一旦掌握了选择人,便有可能通过他而外化为惊人的可感解形象。
比如一个人精神之所以会压抑或者扭曲,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生活压力,或者是情感出现波折。
精神压抑,精神扭曲就是心理驱动力选择的一种生命方式。
生活压力、情感波折便是深层的心驱动,是一种潜在的动机。
三毛选择流浪作为了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
可她的潜在动机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心理问题。
这里我们做以简要的分析;
1.追求人性的完美与圆满
著名哲学家E·贝克曾说:
“在人身上的那种要把世界深化的动机,是我们生命的最大渴求,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着自己的那种茫然无措和无能为力的情感,沉浸到一种真实可靠的力量的自我超越之流中去。
”对于三毛来说:
“我的苦痛,是我一直追求自己的升华。
”这种升华是一种自我的实现和超越。
终其一生,三毛一直追求一种理想和谐的人生境界—那便是人性的完美与圆满。
她一直在爱中追寻,在爱中失落。
别人评论她说:
“在她的真性情中,体现的最鲜明的就是爱。
她爱天地间的一切,爱身边的每一位朋友,爱的深时常常掩不住泪与笑,即使在公共场合也是如此。
[1]”但她的爱出自于一种对人性的追求。
可这种执着热烈的爱却不能在现实中实现。
于是她便选择了“逃离”,用流浪的人生来抚慰失爱的痛苦,实现自己的博爱。
即使对于陌生人,三毛也用她的赤子之心与人道主义精神播洒着爱的甘露。
孤苦无依的老兵,落后无知的撒哈拉威女人,被弃的瑞典老人,洪水中的异国游客……都接受过她真诚的爱。
三毛用她饱蘸浓情的妙笔,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出一幅幅爱的图画,向千千万万读者诉说着人性的光辉。
然而无差别的博爱在人世间的实现又是多么的渺茫。
三毛的爱也因此显得有些掩不住的苍白与一相情愿。
在《哑奴》中,面对那个世代为奴受尽折磨的奴隶,三毛的平等对待与一条毛毯怎么看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在现实与自我的冲突中,三毛陷入了一种困境。
这种困境驱使她流浪,在流浪中实现自我的超越与进步,试图脱离她一直厌恶的现实的庸俗,将人类的情感美化、崇高化。
在人性的高度上实现情感的交流,展现世界与人性美好纯洁的一面,达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与完美。
在这种不断的追求中,三毛毫不犹豫的将自身也抵押进去,抛弃世俗的欢乐与享受。
执意在流浪中享受幻想中的美好与纯洁友谊,在流浪中坚守自己纯美的人格。
2.憧憬爱情的完美与永恒
三毛曾说:
“谁喜欢做一个漂泊流浪的旅人呢?
”(《万水千山走遍》)“我不是刻意流浪……我不愿意流浪,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在另外一种形式的生活中安定下来。
”(《梦里花落知多少》)这说明三毛流浪的现实因素的背后正寻求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
爱情是三毛生命的中心,至真至纯完美永恒的爱情是三毛人生理想不可或缺的支柱。
在一贯的观念中,女人代表感性,无意识。
男人代表理性意识。
正如拜伦所说,爱情是男人的部分,却是女人的全部。
这对于三毛,无疑是正确的。
早熟的三毛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神秘朦胧的单恋,生生死死皆为情。
在《当我二十岁时》一文中,三毛坦言:
“在那个年纪,如果没有爱情,就是考试得一百分,也会觉得生命交了白卷。
”。
惟有爱情,才能撑得起三毛的梦想,才能撑得起三毛的人生。
三毛也曾说:
“《滚滚红尘》中的韶华是在的她,在灵魂的她,韶华一生的追寻,不过两件事:
一是情感的归依。
二是自我表现生命的展现。
”。
在雨季时期,由于感情受挫,选择流浪。
在流浪中找到自己真爱的荷西,他们在漠漠黄沙中安下爱巢。
在三毛看来,撒哈拉是她的天堂。
这段日子该是她生命中最幸福而灿烂的时光,即便是沙漠中物质贫乏,气候恶劣。
她不再流浪,开始了稳定的生活。
《沙漠中的饭店》中的三毛兴味盎然地经营家庭生活,做饭给荷西吃,《结婚记》中三毛与荷西打鱼买鱼,《素人渔夫》中的三毛为饭店女招待员占荷西的便宜而醋意大发,……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三毛旺盛生命力的焕发与对生命由衷的喜悦。
“曾在雨季里走过的少女,终于挥别了踩在雨地里的年头,走进了沙漠。
沙漠的和风雨把她结结实实的变换成‘铜红色的一个外表不很精致,而表面已有风沙痕迹的三毛’”[1]
流浪,因为爱情;稳定,也是因为爱情。
1979年中秋,荷西在一次潜水中意外丧生。
三毛痛不欲生,恨不能随荷西而去,“多少个夜晚,多少次梦回,我躲藏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乎成狂。
”(《不死鸟》)尽管这样,三毛为了年迈多病的双亲,“没有选择地做了暂时的不死鸟”表示“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杯,还是让我来喝下吧!
”。
为了逃避苦痛,三毛再次踏上流浪的征程,从她游记散文《万水千山走遍》我们可以看出,她在36岁时的中南美洲之旅已经是健康的极度透支,旅途的劳累艰辛和高原反应让她几次晕倒在旅店中。
自杀前一年的之行几乎让她永远留在高原。
三毛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用流浪来诠释自己的爱情。
3.期盼无拘无束的生活空间
在小学的一次作文课上,三毛描写自己的志愿:
“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的如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1]。
三毛曾说:
“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的生活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
”。
《撒哈拉的故事》中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出发,“每一次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迎接和挑战,而人生的美好就在这种未知。
”三毛认为“童年时最使她感动的,是看到街头庙口的野台戏及各种马戏班的杂耍。
成年后到了西班牙,看见吉普赛人在没有音乐的广场上跳着舞,家人一旁击掌以代节拍,她心头想‘我的血液里就是这种人,就是这种人!
’。
”这句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浪 意识 深层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