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docx
- 文档编号:24741557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72.13KB
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docx
《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会考篇目知识点归纳
一、《沁园春-长沙》
1、关于“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
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
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的字数在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如《沁园春》共114字,属长调。
2、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3、重点知识: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本整句为了填词的需要,变动了词序。
据词义,其正确的词序应怎样?
答:
正确的词序应该是:
深秋时节,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只见)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B.“湘江秋色图”如何描绘?
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答:
抓住典型,点面结合,多种角度,铺陈描画。
作者选取了山林、行船、雄鹰、游鱼等最能体现秋色的典型,各作为一个点,再用“万类”概括面,从视觉的不同角度远望—近看—仰观—俯视;不同色彩:
“红遍”“碧透”;不同形态:
“层林”“漫江”“争流”“击”“翔”等,描写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构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哲理图画。
此段描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
“遍”写枫色之广,“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奇,“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湘水之清,“争”写行船之奋,“击”写雄鹰之健,“翔”写鱼儿之乐。
锤炼之妙,令人拍案叫绝。
4、背诵本词《沁园春长沙》。
★
二、《劝学》
1、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字卿。
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他推崇孔子,崇尚仁义礼乐,却又主张“性恶论”而与孟子一派分道扬镳。
其“性恶论”更成为法家思想的基石,所以,他的两个学生韩非子和李斯都是法家人物。
荀子的文章,已演变成专题政论文,格局严整,说理精细,逻辑周密,尤其善于使用比喻,使文章既严饬整肃,又生动形象。
《荀子》的专题论文是议论文格局成熟的标志。
2、文言文知识:
A.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是名词用作动词。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
B.特殊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A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
C.固定用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
D.一词多义。
(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
以为妙绝《口技》---------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
(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
(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4)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
(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
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
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
3、背诵古文《劝学》。
★
三、《师说》
1、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
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3、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4、语言积累。
A.师
(1)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①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2)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①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②作“从师”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③“师道”,偏正关系------------------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
B.之
(1)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②“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④音节助词,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③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C.其
(1)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③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2)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反问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难道)
5、背诵古文《师说》。
★
四、《获得教养的途径》
1、注意音形义:
狭隘 跋涉 闲暇 慰藉 麻痹 望洋兴叹 戕害(伤害) 给予 符箓 真知灼见 出类拔萃 炽热 彷徨 按部就班 倘若 余暇 何妨推陈出新 一概而论 桑梓(故乡) 甄别
四、《想北平》
1、作者介绍:
老舍 (1899~1966) ,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2、解题:
(1).“想”。
(标题的“想”为什么不换成“写”?
)
明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
“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想”表明作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
文章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
“我真爱北平。
”但马上又说: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2).“北平”。
(学生研读1-3节思考,作者笔下的北平是怎样的北平?
他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
从1-3节中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
是“我的北平”(第一节);“我爱我的母亲……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等(第二节);“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第三节)
3、研读课文4—6节,回答问题:
(1)“写什么”(作者笔下北平的特点) 动中有静布局合理 贴近自然
(2)“怎样写”
a. 衬托手法:
巴黎热闹 <——> 北平安静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
美国的橘子 <——> 北京的玉李
b.语言特点:
幽默诙谐,京腔十足,通俗明白,鲜明生动。
如“差点事儿”,“挤得慌”,“带霜的玉李儿”,“还不愧杀”等蕴含极其深刻思想的话语经老舍说出,却是极平常普通,通俗易懂,显示了语言大师举重若轻的功力。
(3) “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平,老舍觉得很难:
“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
他又不愿“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
如果只是机械的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有味道了,因此,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地位,他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突出北平的特点,表明北平与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关系,表达“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4) 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明确: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
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五、《赤壁赋》
1、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
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2、关于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以苏轼成就最大。
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
3、课文正音。
属(zhǔ)客 窈窕(yǎotiǎo)斗(dǒu)冯(píng)虚御风 棹(zHào)和(hè)歌愀(qiǎo)然 扁(piān)舟 无尽藏(zàng) 相藉(jiè)
4、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
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
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
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箫声起,悲意生。
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
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
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
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5、词语知识。
(一)重点字词
①一词多义
(1)如A 纵一苇之所如 (往)B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好象)
C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比得上)D 如期完成 (按照)
(2)属A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通“嘱”,劝酒)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C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隶属)
D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E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F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3)适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4)逝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5)曾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译为“连……都……”)
(6)苟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7)虽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8)固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②通假字
(1)举酒属客 (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凭”)
(3)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4)山川相缪 (通“缭”)
(二)特殊句式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
(2)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三)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
八、《最后的常春藤叶》
1、简介作者: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与契诃夫(俄)、莫泊桑(法)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突出的特点是以幽默的笔调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
又因为他多写下层社会人们的辛酸,故“含泪的微笑”(寓庄于谐)就成为其作品的风格。
2、文本研读: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
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
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2)、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
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3)、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提示:
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明确:
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4)、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
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
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
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
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5)、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
说明原因。
明确:
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
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6)、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
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明确:
欧·亨利式的结尾。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
意外结局”。
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
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7)、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明确:
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的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
烁着人性的光辉。
(也可结合全文进行拓展思考:
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了)
3、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笑”。
九、《六国论》
1、字词:
赂(lù) 率 (shuài,全都,一概)暴(pù,暴露) 厥 (jué,他的) 洎 (jì,及、到) 为(wéi,治理)国者无使为(wèi,被)积威之所劫
2、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
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
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
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
《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3、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文体: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A)政论: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B)史论:
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史论。
4、课文分析:
A.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会考 篇目 知识点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