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有多重 人教新课标二下.docx
- 文档编号:24741492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99KB
二年级数学有多重 人教新课标二下.docx
《二年级数学有多重 人教新课标二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有多重 人教新课标二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有多重人教新课标二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有多重(人教新课标二下)
教材简介: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4~105页。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质量,逐步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
2.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3.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体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4.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估计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每组一个健康秤、一张体重情况统计表、三组物品(两个书包、两袋球、两袋药)、弹簧秤、天平。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有多重。
(板书课题)
二、展开活动,体验数学
活动
(一):
赛一赛,玩一玩。
师:
小朋友们喜欢赛跑吗?
生:
喜欢。
师: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这样的比赛,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每组推选一名跑得最快的同学上来比赛。
今天的比赛要增加一个难度,让他们每个人背一个同学比赛,(选出两名同学)咱们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决定谁先来挑选。
(学生选出同伴,开始比赛。
)
师宣布获胜组为一组。
师:
二组为什么失败了?
生1:
他们背的方法不合适。
生2:
范××很轻,房××太重了。
师:
请你们俩交换过来再背一背,感受一下对方合作伙伴的体重。
(学生活动并说一说自己的实践感受。
)
师:
要知道他们俩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
生3:
最好的办法是用秤称一称。
[评析: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最大的兴趣莫过于小比赛、小活动。
一上课这个赛跑的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一种亢奋的状态。
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精神高度兴奋的状态下,进一步体验、感受了小伙伴的体重,初步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
]
活动
(二):
称一称,理一理。
认识健康秤。
师:
下面我们就比一比,看谁猜得准,称得快。
先来猜猜范××的体重,猜3次,看谁猜得最准、最接近。
生4:
20千克。
生5:
25千克。
生6:
27千克。
实际的称一称,让学生学会看健康称。
师:
×××猜得最接近,范××的体重是24千克,再来猜猜房××的体重。
学生猜体重,并称一称,看一看。
师:
通过刚才的猜一猜、称一称,我们确实发现了房××的体重重,范××的体重轻,其他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重?
生:
想。
师:
以小组为单位,先猜一猜小朋友的体重,再称一称,小组长把称得的结果用你们小组最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所有小朋友都称完后,小组的成员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体重。
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最好。
(小组活动)
汇报交流。
一组:
我们是用同学们的号码记录的,26~30千克的同学是1号、2号……。
二组:
我们是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的。
(交流小组同学的体重情况)
三组:
我们是画“”的方法记录的。
(交流小组同学的体重情况)
……
师:
老师根据各个小组的汇报把我们全班小朋友的体重也记录了下来。
(出示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统计表),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表。
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统计表
师:
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7:
我知道了26~30千克的人数最多。
生8:
我知道了20~25千克的人数和31~35千克的人数差不多一样多。
生9:
50千克以上的人数最少。
生10:
我知道了全班一共有36人。
生11:
我知道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有的是一样的,有的是不一样的。
生12:
我知道了二年级同学的体重大多数都是在26~30千克的范围中。
……
师:
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生13:
我想说我们快快长大吧。
生14:
我想说50千克以上的同学,你们应该减减肥了,胖了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好处。
生15:
我想说胖了并不代表健康,要想减肥,少吃肉,多吃些蔬菜,还要多做一些运动,多多锻炼。
……
师小结:
小朋友们说得可真好,通过刚才的猜一猜、称一称、背一背的活动,我们已经对小朋友的体重有了很深的体验了,那么对于轻的物体、其他的物品你能很快地判断出谁轻谁重吗?
[评析:
让学生自己称一称、理一理,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成为整个活动的主角。
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通过猜一猜、称一称、背一背、记一记,不但进一步体验了物体的质量,而且学习巩固了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从而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及估计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小组合作的意识。
]
活动(三):
比一比,说一说。
师:
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三组物品(两个书包、两袋球、两袋药),每组物品都有1号袋和2号袋,请你用最简单、最快的方法分出每组物品中谁轻谁重。
(小组活动)
汇报交流每个组比较的结果。
生16:
我们组比较的结果都是1号物品重、2号物品轻。
师:
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比较出来的吗?
生16:
药品我们是用天平比较的,1号我们称了称是4克,2号重2克。
书包和球我们用弹簧秤来称,称出1号重,2号轻。
生17:
我们组和他们比较的方法不一样,称药品时,我们把1号和2号袋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中,1号托盘压了下来说明1号比2号重。
生18:
老师:
我不同意×××(生16)的说法,小球用弹簧秤称,指针根本显示不出来,因为它们太轻了,不能用弹簧秤,应该用天平。
生19:
比较两袋小球根本不用称,用手掂一掂就能掂出来谁重谁轻。
师:
说一说你们组比较的方法。
生19:
我们组用天平比较两袋药,用手掂出两袋球,书包用天平称,1号重1千克,2号不到1千克。
师: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这三组物品的质量。
在比较物品的时候,能用手掂出来的用手直接掂一掂就行了,比如比较两袋小球的质量;不能用手掂出来的,我们再选用合适的秤来称一称。
[评析:
要用最简单、最快的方法得出比较的结果,就要对这三组物品的质量比较方法进行全面选择、筛选,同时也是对测量工具的进一步认识、使用。
在这里比较的结果是次要的,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进一步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主要的。
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物体轻重的感知。
]
三、全课总结
师:
这节课你感觉怎样?
生20:
我感觉很有意思,很好玩。
生21:
我感觉这节课很轻松,很开心。
师:
你有什么收获?
生22:
我学会了怎样来称物体。
生23:
我知道了用什么工具来称物体。
生24:
我知道了全班同学的体重。
生25:
我学会了怎么比较谁轻谁重。
……
师:
你能评价一下你自己学得怎么样,评价一下你们小组学得怎么样吗?
……
[评析:
从学生的小结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快乐、开心,体会到了他们那种愉悦的心情,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在动手、动脑中锻炼了自己,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不正是“生活数学、快乐数学、活动数学”的最好写照吗?
]
【总评】
“有多重”这部分教材安排在了第七单元的后面,考虑到这是一节有关质量单位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趁热打铁,我们把这部分内容放在了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后面来进行教学。
这里是在前面对克和千克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质量,学生比较物体轻重,并结合活动渗透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根据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探究性比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一系列丰富有趣的、现实的、具有针对性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活动着、交流着、快乐着。
这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体现了“活动数学”的新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用三个有趣的小活动串连起来:
赛一赛,玩一玩(赛跑比赛);称一称,理一理(体验质量,渗透统计);比一比,说一说(比较物体的轻重),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
每个活动的设计都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每个活动的设计无不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情绪高昂,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如:
一开始赛跑的小比赛,背一背,称一称,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比一比,这些活动有趣、新颖,内容生动、有吸引力,贴近学生的身边生活。
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获得了直接经验,丰富了感性认识,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扮演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活动数学”的教学理念无不渗透在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角落。
2.“活而不乱”,凸显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虽然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体,但在教师的严密组织下,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多个活动的设计都是在小组合作中来完成,显得“活而不乱”。
如“称一称,理一理”这一环节,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先提出要求:
“先猜一猜小朋友的体重,再称一称,小组长把称得的结果用你们小组最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所有小朋友都称完后,小组的成员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体重。
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最好。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分工合作,有的猜,有的称,有的记,之后再互相背一背……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
他们学会了怎样与他人分工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小组合作的意识。
学生在这种有秩序的合作中畅所欲言,你猜我称,你说我听,你讲我评,“我们是用同学们的号码记录的”“我们是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的”“我们是画‘√’的方法记录的”“我们组……”“我们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在有序的小组合作的前提下相互交流,相互倾诉,学生的主体思想驰骋在自由交流的空间里,批判性的思维、创新的思维在此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得以凸显。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数学。
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数学活动时时处处都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事实上从学生在整节课中的表现我们已经看到教师成功了。
从一开始的赛跑比赛中,我们就看到了学生迫不及待地背起合作伙伴进行比赛,听到了他们兴奋的“加油”声;在“称一称,理一理”中,他们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自主地去学习,毫无顾忌地交流;在“比一比,说一说”中,他们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无不体现出那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最后的评价环节从他们不经意的话语中(“我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很开心,很轻松”“我学会了……”“我知道了……”),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如此的积极、向上,体会到了他们那种愉悦的心情,他们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在交流中锻炼了自己,在快乐中增强了自信。
总之,本节课教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学生在整节课中有序地活动、交流并快乐着。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EducationalInstitutio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数学有多重 人教新课标二下 年级 数学 多重 新课 标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