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4739600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61.84KB
XX县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县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附表:
项目投资估算表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某县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某县某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4项目提出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某县某镇位于某县城南14.5公里处,濒临黄河,与东平县、平阴县隔河相望,与铜城街道办事处、刘集镇、姜楼镇为邻,辖区内有铜(城)鱼(山)路与单(庄)王(营)路贯穿南北东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主要山脉有鱼山、曲山,其中鱼山海拔82.1米。
全镇共辖6个管理区,54个行政村,版图面积6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全镇总人口3.0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为25723人,占总人口的86%,镇驻地总人口为5800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为3600人,占驻地总人口的62.1%。
全镇生产总值达10.47亿元,人均GDP达到3.5万元,其中工业企业产值6.3亿元,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滞后,某镇镇域内暂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使近年来当地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原来分布于各个村庄的露天水沟现在都慢慢变成了臭水沟,气味难耐,高温天气更是臭气熏天,这些严重影响了城镇卫生,影响生态和人居环境,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生活污水排放沟渠分散而不集中,四处溢流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雨季更为严重,农业废弃物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某镇辖区各村的村容村貌。
按每人每天产生120L生活废水计算,整个某镇域内每天有3600多吨生活废水散布在辖区各自然村内,而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严重污染了当地村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重民生、顺民意的基础工程,是努力优化农民生活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德政工程。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农村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广泛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的方式进行污水的处理。
鉴于某县某镇农村生活污水的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针对生活污水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改善当地农村落后的环境条件。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名称:
(2)资格证书编号:
(3)资格等级:
(4)发证机关:
(5)法人代表:
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11号)
(5)《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
(6)《市政工程设计管理标准》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8)《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
1.4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为:
根据某县某镇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结合污水处理近、远期实施计划,对本项目的建设规模、选址、处理工艺及污水收集系统等方面给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合理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对项目后期运营进行预测,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
(1)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工程项目;
(2)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3)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
(4)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
(5)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6)作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运营的工作依据。
1.5项目概况
1.5.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于某县某镇鱼北村东北。
1.5.2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487.44万元。
项目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700m2;人工湿地面积23850平方米;建设污水主管网2000m,铺设分户收集管10000m。
1.5.3建设内容
本项目占地150亩,项目新建人工湿地1处,设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为5000m3/d。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购置设备设施如下:
(1)人工湿地:
项目建设人工湿地23850平方米,包括表明流人工湿地20250平方米,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600平方米。
(2)土建工程:
包括办公管理用房1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格栅间1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集水井1眼;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3)设备设施:
格栅、提升泵、水力管道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配套设备设施。
(4)管网部分:
按照设计要求建设主管网约2000米;根据住户需要建设铺设分户收集管约10000米。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或指标
备注
一
建设规模
1
项目占地面积
亩
150
2
项目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700
3
人工湿地面积
平方米
23850
二
项目污水处理能力
m3/d
500
三
劳动定员
人
5
四
项目总投资
万元
487.44
1
工程费用
万元
457.41
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5.84
3
预备费用
万元
14.20
五
建设期
年
1
六
资金筹措
申请上级补助390万元
自筹资金97.44万元
2需求分析
2.1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日趋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农民面貌均发生较大变化,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农村用水量和排水量逐年增加,水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对水资源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使污水达标后排放,最大程度降低城市污水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日益重要,同时,解决以往农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造成的其他问题。
国家对污水治理、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对控制城镇水污染、促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都做了政策性和法律性的规定。
《城市污水处理机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明确指出;“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
2.2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排水规划
2.2.1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某镇位于某县城南14.5公里处,濒临黄河,与东平县、平阴县隔河相望,与铜城街道办事处、刘集镇、姜楼镇为邻,辖区内有铜(城)鱼(山)路与单(庄)王(营)路贯穿南北东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全镇共辖6个管理区,54个行政村,版图面积6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全镇总人口3.0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为25723人,占总人口的86%,镇驻地总人口为5800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为3600人,占驻地总人口的62.1%。
根据实地勘察了解,该镇目前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农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无统一规划设计,不成体系,辖区内村庄形成了多处露天水沟;并且雨水、污水合流排放,多处露天水沟慢慢变成了臭水沟,严重影响了城镇卫生,影响当地生态和人居环境。
2.2.2污水排水规划
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制,雨水流入村内坑道、池塘,污水纳入污水处理管道,保护农村水体和环境卫生。
2.3项目需求分析
按某镇辖区内每人每天产生120L生活废水计算,整个某镇域内每天有3600多吨生活废水散布在辖区各自然村内,而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严重污染了当地村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随着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而农村的发展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逐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改善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亟需解决。
2.4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2.4.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人工湿地是由基质、水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在有机物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湿地植物的根系将氧气带入周围的土壤,但远离根部的环境处于厌氧,形成处理环境的变化带,这就加强了人工湿地去除复杂污染物的难处理污染物的能力。
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靠土壤中的微生物,但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硫、磷等依赖于土壤和植物的作用。
凭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工程建造和运行费用低、水质净化效果的诸多优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参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符合鼓励类第二十三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第2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
某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是贯彻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当地发展规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4.2有利于促进某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某镇农村人居环境。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建设目标。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后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洁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2.4.3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某镇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某镇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使当地地表水及附近合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村庄内的坑塘、水体变黑发臭,成为露天污染池,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地下水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某镇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与身体健康水平,而且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发展。
从当地乡村发展上开看,对于某镇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染势在必行。
2.4.4有利于增强地区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污水处理作为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对于改变某县某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将会大大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项目的引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建设规模
3.1项目设计规模
3.1.1生活污水量预测
(1)镇区规模
根据当地的人口资料,现某镇辖区所在地的常住人口为3.01万人。
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某镇辖区人口综合增长率为3%,预计2020年某镇人口规模将达4.04万人。
(2)生活污水量预测
本项目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年限为2010年-2020年,按人均生活污水量0.12m3/d计算,预计2020年某镇全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4848m3/d。
3.1.2污水处理规模
根据某镇的生活污水总量的预测情况,本项目某镇人工湿地的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设计为5000m3/d,按照设计要求建设主管网及分户收集管。
3.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占地150亩,项目新建人工湿地1处,设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为5000m3/d。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购置设备设施如下:
(1)人工湿地:
项目建设人工湿地23850平方米,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20250平方米,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600平方米。
(2)土建工程:
包括办公管理用房1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污水预处理车间1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集水井1眼;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3)设备设施:
格栅、提升泵、水力管道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配套设备设施。
(4)管网部分:
按照设计要求建设主管网约2000米;根据住户需要建设铺设分户收集管约10000米。
4厂址选择
4.1厂址选择
4.1.1厂址选择原则
(1)污水管线尽可能的短且布置合理。
(2)中途提升泵站尽可能少,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的优势。
(3)靠近城镇受纳水体,处理后污水排放便利。
(4)有充足的用地,便于远期发展。
4.1.2厂址选择
根据某镇总体规划,厂区选择在某镇鱼北村东北,该厂址具备以下优势:
(1)该处现状场地较为开阔,有利于远期发展,并且污水厂厂区不用涉及拆迁。
(2)靠近农田,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方便。
(3)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高程布置上可以利用城市地势,从而减小了管道埋深,减少了中途提升泵站,节约初期减少投资和常年运行费用。
(4)供水、供电方便,交通便利。
4.2场区自然状况
4.2.1地质状况
某县的地貌是微波起伏、类型不同的黄泛冲积平原。
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为1/7000-1/9000。
拟建场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分布连续,厚度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均匀,地层承载力较高,无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场区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物的建设。
4.2.2气象条件
某县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
具体数据如下:
⑴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
14.4℃
极端最高气温:
41.1℃
极端最低气温:
20.7℃
最热月平均气温:
31.1℃
夏季平均气温:
25.6℃
⑵气压
年平均气压:
1013hpa
极端最高气压:
1043ghpa
极端最低气压:
999.6hpa
⑶湿度
年均相对湿度:
64.6%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76%
⑷风向、风速
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SSE风,15%
年次主导风向及频率:
S风,14%
年平均风速:
3.4米/秒
最大风速:
25.1米/秒
年静风频率:
20%
⑸雨量、雪量
年平均降雨量:
563.3mm
年最大降雨量:
985.8mm
年最小降雨量:
309.0mm
降雪天数:
67天
最大积雪深度:
130mm
年平均日照:
2300小时
年平均无霜期:
236天
4.2.3水文条件
某县区域地表水系与灌渠,支渠纵交错,相互沟通,对境内地下水起到人工补络作用厂址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貌单一,地形平坦,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河水的渗透,主要排泄方式为大气蒸发和工农业用水及缓径流。
根据该场地附近的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水质呈弱碱性,基本为重碳酸氯硫酸一钾钠钙镁型,对混凝土不具备分解性腐蚀作用和结晶性腐蚀作用。
4.3配套条件
(1)供水
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及道路、车辆冲刷用水,采用自来水并打机井一眼配合使用。
(2)排水
本项目设置有完善的排水渠道,生活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管网汇集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合格标准后排入农田作为灌溉用水。
(3)供电
项目用电由某县市政供电供给,可从区域就近引线至变配电室,经变压后供场区使用,满足项目日常用电需求。
(4)采暖
办公管理用房等可采取安装壁挂式空调的方式,满足项目的冬季采暖需求。
5项目建设方案
5.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5.1.1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国家和山东省的环境保护及污水处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协调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关系,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5.1.2规划原则
项目规划建设要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贯彻生活污水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现统一布局、优化配置和区域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
(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
(2)工程建设与当地规划的发展相协调,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效益。
(3)根据污水水质及处理程度的要求,选用技术先进、工艺成熟、处理效果好、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的工艺流程。
(4)工程建设必须考虑近、远期结合,全面规划,通过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方案,确保合理建设,根据资金筹措情况分期分阶段逐步实施,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减少基建费用和运行成本。
(5)同时减少污水处理厂配套的厂外工程,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效益。
(6)充分考虑厂区绿化,改善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5.2总体目标
本项目通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建设,提高某县某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人居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1)生活污水收集率
到2011年,生活生活污水收集率达90%,2020年,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100%。
(2)生活污水处理率
到2011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2020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5.2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是由基质、水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在有机物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湿地植物的根系将氧气带入周围的土壤,但远离根部的环境处于厌氧,形成处理环境的变化带,这就加强了人工湿地去除复杂污染物的难处理污染物的能力。
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靠土壤中的微生物,但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硫、磷等依赖于土壤和植物的作用。
以下是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机理:
(1)SS:
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
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
(2)有机物:
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
(3)N、P:
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5.3污水水质
(1)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工程。
按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范围,可认为某镇生活污水水质状况如下:
COD250—350mg/l(项目取中间值300mg/l,需监测核实);BOD150--250mg/l(取中间值200mg/l);SS200—300mg/l(项目取中间值250mg/l);NH3-N30—40mg/l(取中间值35mg/l),P8—10mg/l(取最大值10mg/l);水量按照5000m3/d设计。
(2)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
一般镇区均需要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如某镇二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则污水处理厂出水应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
COD60mg/l;BOD30mg/l;SS30mg/l;NH3—N15mg/l,P1mg/l;水量按照5000m3/d设计;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人工湿地的处理压力要小得多,且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处理效果不如垂直流人工湿地,本项目暂不深入分析此项。
5.4工艺设计要求
5.4.1出水要求
某镇生活污水最终出水进入排灌渠,排灌渠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体要求,因此人工湿地出水应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为:
COD100mg/l;BOD30mg/l;SS30mg/l;NH3—N15mg/l,P1mg/l。
5.4.2处理效率
某镇(拟)采取以挺水植物系统为住的潜流湿地类型,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在正常情况下,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染去除率为:
COD>80%;BOD85--95%,可达到10mg/l;SS<20mg/l;NH3—N>60%,P>90%,农药及细菌>90%。
因此东升镇生活污水流经人工湿地后,其水质为:
COD<72mg/l;BOD<20mg/l;SS<20mg/l;NH3—N<14mg/l,P1mg/l,符合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中的二级标准。
5.5处理工艺
考虑到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普遍不高,预处理可不设稳定塘,只设格栅间、集水井;因SS浓度相对高,为避免发生堵塞,可置多孔管和三角堰,并定期取出填料清洗,可有效防止堵塞;工艺流程如下:
5.6工艺方案参数设计
5.6.1多孔管基本参数
多孔管可采用管式五孔管(φ25×5/76),单孔孔径25mm,有效孔径76mm,可有效防止堵塞。
5.6.2集水井基本参数
集水井设计规模为5000m3/d,约折合208.3m3/h,按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h计,集水井容积应为312.5m3,考虑到集水井进水口应高于地面20—50cm,集水井初步设计为L×B×H=10m×8m×5m。
5.6.3泵参数
型号125-230C,流量237.6m3/h,两台,一用一备。
扬程7.3m,转速1480(r/min)功率11KW,效率74%,工作时间24h/d。
5.6.4人工湿地基本参数
(1)湿地面积的预计
计算公式:
As=(Q×(lnCo-lnCe))/(Kt×d×n)
其中As为湿地面积(m2)
Q为流量(m3/d),假定流量为5000m3/d。
Co为进水BOD(mg/l),假定进水BOD为200mg/l。
Ce为出水BOD(mg/l),假定出水BOD为20mg/l。
Kt为与温度相关的速率常数,Kt=1.014×(1.06)(T-20),T假定为25,则Kt=1.357。
d为介质床的深度,一般从60-200cm不等,大都取100-150cm,项目取120cm。
n为介质的孔隙度,一般从10-40%不等。
表5—1人工湿地面积计算表
孔隙度
10%
20%
30%
40%
湿地面积(m2)
70701
35351
23567
17675
可见,填料床孔隙度的大小对人工湿地面积的影响较大。
一般项目预计介质的孔隙度为30%,则人工湿地面积约为23567m2,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面积约为20167m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面积约为3400m2;本项目人工湿地面积在项目平面设计中具体计算。
(2)水力停留时间计算
计算公式:
t=v×ε/Q
其中t:
水力停留时间(d)
v:
池子的容积(m3),容积为V=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县某镇 人工 湿地 污水处理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