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入语.docx
- 文档编号:24731309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60KB
故都的秋导入语.docx
《故都的秋导入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导入语.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都的秋导入语
故都的秋导入语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故都的秋导入语
这是故都的秋导入语,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故都的秋导入语第1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
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
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
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
大家理解得非常好!
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
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整体感知
1.美学家说: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
(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
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
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
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
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
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
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如:
《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
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分析鉴赏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
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
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
(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
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色的角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
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
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
(分两组找,讨论)
①明确:
色:
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
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
(颜色的格调)
明确:
冷色调。
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
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
冷清。
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
声:
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
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
静。
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
反衬。
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
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
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
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
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
更加孤独,凄冷。
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
“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色秋声里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
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
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
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
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
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
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
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
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一下客观的景。
展示画面二
(预设学生回答)
小院晨景:
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
院中之人:
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
主观感受:
清闲、寂寞、悲凉。
明确:
同学们回答不错。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
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
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
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
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小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画面的意境。
(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国民x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无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内外和谐。
(板书:
“以情驭景”)
故都的秋导入语第2篇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先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
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赞美之情。
接着设置五个总纲性问题:
①故都的秋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②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③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漠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调的香山红叶,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写没有写,为什么?
⑤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
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
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导入语第3篇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真正步入审美鉴赏的殿堂。
我将《故都的秋》定位为散文鉴赏课,课型为一节。
教学时以学过的古诗文感受入题。
再总提第一段使学生入境,美读设置问题:
文本描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
总提五幅秋景图。
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师生互动探究生成开放型课堂,始终以散文的文体特点为基点和生长点,通过品读联想、合作探究等方法进入散文的鉴赏层次。
最后以第12段的议论提升思想,明确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引申出写作背景。
纵观整个上课过程,本节课有这样一些优点:
第一,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品味语言入手,去解读全篇。
体现了语文的语言性。
评课的教研员老师说我这一点把握的不错。
第二,注重了诵读教学,通过诵读加深对语言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身品味语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课堂提问,激发探讨兴趣,促进引发多数学生积极的活动愿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能促进人际活动,加强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反应。
第四,注重了合作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共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对教学流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清晰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则课前学生基本没有预习,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
二则课堂上品读时间不充分,教学不循常规,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
突然上多媒体体课,学生觉得很新鲜。
看来我自得的设计“亮点”──直接进入描写“故都的秋”文字部分,再进行瞻前顾后的文本鉴赏,学生不适应,学生习惯了逐段推进的鉴赏模式,这种突出重点段落的方式,学生仍然含混不清。
据此,我想教学时首先增设了两个问题:
①诵读一二自然段,思考: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各有什么特点,先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
②品读最后两段,运用比喻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有什么好处?
解决之后,再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品读,然后,结合前面的四个问题,明确划分成四组各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三则说五幅画面的时候面面俱到,本来是想详说三个画面的,后来时间一紧,都是详的没有深入,略的讲的有点罗嗦。
评课老师也说出了这一点。
我想今后上课我想尝试新的方法,把第一个画面讲透讲深,然后分四组让学生分别讨论余下的画面。
真正能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再则高潮和收尾部分较为仓促,给人虎头蛇尾之嫌,没有受到精心设计的功效。
发现还是自己太过理想化,“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的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
教学是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的整合文本资源和学生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再据此设计教学,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跑堂课现象,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方式。
总之,我尝试按散文文体规律“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思想去组织教学,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点上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现在静下心来反观发现,我的设计不符合职高学生的接受心理,没有探究透彻,有人为拔高之嫌。
教育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决非是一个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故都的秋导入语第4篇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
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
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
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
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
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
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
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
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
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
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
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
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
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
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
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
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
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
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
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
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种外物是“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
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美”是主观的。
但这种主观是表面的,实则是客观的。
这种客观性说明,文章所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与全人类的某种情感相契合,否则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孙绍振教授分析这篇文章时有一句话:
“凡属于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发内心欢愉的体验,直面生命的衰败,启示生命的周期,逼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
”这的确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种生命的启示,让我们去体会生命的存在。
但我觉得似乎还不够,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学说。
他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的源动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还有“求死”的本能。
也就是说,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某种“求死”的倾向,而这里的外物的衰败恰恰激发了人的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种程度的满足,也就引发了美感。
当然,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太难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
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
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
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
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
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
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
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
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
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
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
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
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
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都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