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docx
- 文档编号:24726872
- 上传时间:2023-05-3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4.97KB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docx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试重点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即事物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事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信息的属性
1.普遍性。
一切事物都同时具有信源、载体和信宿三重性。
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信息。
2.多样性。
3.可识别性。
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可加工性。
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5.与载体的不可分性。
信息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对载体的独立性。
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
我们将信息内容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的信息称为第一类信息,将信息内容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的信息称为第二类信息。
7.可传递性。
信息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可共享性。
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
信息资源是非消耗性的资源,可以多次开发,反复使用。
10.强时效性。
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在特定条件下执行特定的任务时产生的,所以这些信息必须与执行的任务及环境密切相关,超越了时间界限,情况有了变化,原有的信息就没有价值了。
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
知识具有社会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社会性是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
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动态性事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
信息与数据
数据是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且可被接受者(人或机器)识别的物理符号。
这些物理符号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信息是数据所包含或反映的内容,而数据则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就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分析和提供利用的活动。
信息管理的要素
1.信息管理的对象
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或者说是狭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广义的信息资源,更不是信息活动。
信息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对信息活动的管理不能简称为信息管理。
2.信息管理的主体
狭义的信息管理主体是指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机构。
广义的信息管理主体是指所有参加信息管理活动的个人和社会组织。
3.信息管理的活动内容
信息管理不同于信息活动,是信息活动的一个子集。
从信息的角度来归纳和表述,信息管理包括信息搜集(或称信息收集)、信息组织(或称信息整序和存储)、信息研究(或称信息分析)和信息提供利用(或称信息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
从狭义的信息资源的角度来归纳和表述,信息管理包括信息资源配置(或称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信息资源组织(或称信息资源整序与存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资源提供利用四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管理的性质
1.社会性
信息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活动。
信息管理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
信息管理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2.专业性
信息管理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专业性主要表现在知识性、技术性和学术性等方面。
3.服务性
信息管理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和分析不是其最终目的,而最终目的是将搜集、组织和分析后形成的信息产品提供给信息用户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
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将信息资源与信息用户联系起来,科学地管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
信息管理的具体任务
1.“化分散为集中”是信息搜集的任务
2.“化无序为有序”是信息组织的任务
3.“化量大、质杂为浓缩、质优”是信息研究的任务
4.“化收藏为利用”是信息提供利用的任务
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
1.信息源管理阶段
信息源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信息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以手工为主。
2.信息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
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强调将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对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及相关要素进行综合管理。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管理学学科理论研究
2.信息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3.信息管理技术方法研究
4.信息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信息管理学的体系结构
信息管理学包括理论信息管理学、信息管理技术方法学和应用信息管理学。
理论信息管理学包括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信息管理学应用理论。
信息管理技术方法学包括信息管理方法学和信息管理技术学。
应用信息管理学包括专门信息管理学、专科信息管理学和部门信息管理学。
信息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务和精神财富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应的人才和技术,是与信息活动相关的资源的总称。
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用来创造财富的各种信息。
信息与广义的信息资源的关系
信息与广义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交叉部分代表可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信息,即狭义的信息资源;信息圈中未交叉的部分代表不能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信息;信息资源圈中未交叉的部分代表信息人才和信息技术。
信息与狭义信息资源的关系
信息与狭义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即信息包含信息资源。
只有能被人类所利用、能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信息才能成为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
1.信息按生产者的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
出现的原因:
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人们所利用的信息因其生产者的构成、知识结构、社会地位、名气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信息价值。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就必须研究和分析信息资源按其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表达式:
y(x)=c/x^a(其中,x是论文数量;c为某主题领域的特征常数;y(x)为写x篇论文的作者占作者总数的比例;a为参数,它在特定的学科领域是一个常数,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波动,一般在1.2~3.5间变化。
)
反映的基本事实:
任何信息资源的生产者的自然分布基本上遵循特洛卡定律。
形成机理:
一个学科的发展,是以该学科是否出现新理论、新观点为条件的,并且这些观点出现的多少与快慢,直接反映了该学科的发展速度。
应用:
首先,由于特洛卡定律给出了信息生产者与生产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由此掌握信息生产者的分布层次,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在信息检索时,以著者为线索进行检索,编制著者索引等;其次,洛特卡定律揭示了信息生产者的能力规律,我们可以由此判断科学劳动成果的规模,优化科学劳动组织,提高科学劳动效率,如展开杰出人物评选。
2.信息表述中的词频分布规律——齐夫定律
表达式:
f*r=c(其中,f为词的频次,r为词的等级序号,c为围绕一个中心数值上下波动的常数。
)
反映的基本事实:
任何和信息资源中使用的词汇的频次基本上遵循齐夫定律。
应用:
编制词表、自动标引、文档组织、加权标引等
3.专业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出现的原因:
文摘杂志增长速度太快,报道过于集中而出现反复,文献过于分散而出现遗漏;为了探索文摘杂志的完整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
概念:
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领域文献(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序,然后将其分成“核心”区和另外几个区,其中每个区刊载该领域文(论文)总量相等,那么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
n:
n^2:
…的关系,n为布拉福德常数,n>1.(n约为5)
表达式:
应用:
确定核心期刊,有利于指定阅读、指定优化馆藏和期刊选购;指导动态馆藏维护,确定读者阅读的重点范围,从而合理调整期刊类型和数量。
学科常熟度比较,反映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叠程度;判断检索工具的优劣。
信息增长规律
信息老化规律
信息用户的定义
广义的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交流活动汲取信息的个人或团体。
狭义的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机构获取信息的个人或团体。
信息用户的必备特征:
一定的信息需求、一定的信息利用能力
用户信息需求的概念
简单地说,用户的信息需求就是用户对信息的需要和要求。
具体地说,用户的信息需求就是信息用户对信息内容、数量和形式的需要和具体要求。
用户信息需求的层次
1.深层信息需求,即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
2.中层信息需求,即用户认识到的信息需求。
3.表层信息需求,即用户表达出的信息需求。
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因素
1.环境因素:
社会政治因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教育水平、名族特点和文化传统、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
2.组织因素:
组织的性质、组织的规模、组织的结构、组织的运作机制、组织文化
3.个人因素:
用户的职业和任务、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年龄和性别、爱好和专长、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用户的信息提问定义
用户的信息提问就是指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用语言或文字将自己的信息需求向信息提供者表达出来的过程。
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的吻合程度
1.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一致
2.信息提问大于信息需求
3.信息提问小于信息需求
4.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交叉
5.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无关
提高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吻合程度的措施
1.加强用户教育水平
2.让用户以文字形式提问
信息交流的概念
简单地说,信息交流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反馈。
具体地说,信息交流是社会活动中信息借助于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递通道而实现的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传递与反馈行为。
信息交流与信息传递、信息传播的区别
信息交流,是相互影响的双向性信息传递或信息传播。
信息传递,是指通过一定的媒体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的一点向另外一点移动的行为。
信息传递的过程具有单向性。
信息传播,是指通过一定的媒体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的一点向另外多点移动的行为。
信息传播的过程具有发散性。
信息交流的构成要素
1.信源,也可以称其为信息发送者或信息原来持有者,是指参与信息交流的个人和社会组织。
能够产生、持有信息而且有可能发送、传递信息的任何个人、团体都可以成为信源。
2.信宿,即信息接受者,或接受信息的人或物。
在社会信息管理活动中,通常把一切可以接受并且需要信息的人称为信息用户。
3.信道,就是信息交流的渠道、通道。
它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物理过程。
信道是传送信息的介质。
4.信息符号,信息是通过代表食物的代码——符号来传达的。
符号是一种代表思想的通用记号或标志,是用以表达思想、进行指挥或者表达愿望的一种标记、行为和姿态等。
符号是人类认知和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手段。
信息传递的类型
1.多向主动信息传递:
信息发送者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对信息进行处理后传递给整个社会或事先没有确定的接受者。
特点:
信息传递面广、服务范围大;最新信息的传递比较及时;信息传递的针对性不强。
2.单向主动信息传递:
信息发送者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将信息主动地传递给事先确定好的信息接受者。
特点:
针对性强;提供信息非常及时;服务对象单一、服务范围不广。
3.多向被动信息传递:
信息发送者根据广泛的接受者的要求,向他们提供信息资料的传递。
特点:
事先没有确定的接受者,只有广泛的接受者,从而服务范围较广;传递信息的速度较慢;信息传递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4.单向被动信息传递:
信息发送者根据个别信息接受者提出的课题和要求而进行的信息传递。
特点:
信息传递范围校;信息传递针对性强;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
信息反馈的概念
信息反馈就是指信息发送者把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后,再将信息接受者所产生的反应或利用后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传递发生影响的过程。
信息反馈的作用
1.提高信息交流的质量与效果
2.促进信息发送者的工作和研究
对信息反馈的要求:
及时、准确、适度
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型
影响信息交流的因素
1.社会因素:
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法规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
2.语言文字因素:
自然语言因素专业语言因素、检索语言因素
3.交流过程因素:
信息发生中的因素:
信息时滞、语言的转化、形式化、干扰
信息传递中的因素:
信道容量、传输过程干扰、信息还原、传递方式
4.信息接受中的因素:
接收需求、接收能力
5.信息安全因素:
信息污染、信息泄密、信息破坏、信息侵权、信息侵略
信息搜集的概念
有关机构和个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将系统内外各种形态的信息采出并汇集起来的过程。
信息搜集的程序
1.确定搜集方针
2.制定搜集计划
3.搜集工作实施
4.反馈用户信息
信息搜集的主要方法
1.直接观察法:
无控观察法(现场记录)、有控观察法(实验方法)
2.社会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网络调查
3.文献法
信息组织的含义
对搜集到的信息按其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有序化,然后进行重新组织与控制。
信息组织的工作内容
1.信息揭示:
也称信息标引,是对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其他形式特征进行选择、概括和提炼的过程。
2.信息描述:
也称信息著录,是根据一定的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随信息外在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
3.信息序化:
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为有序的信息的过程。
4.信息存储:
将经过组织的信息以某种结构存储在一定的载体上或是一定的空间内。
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
1.信息揭示方法(主题分析、主体标引、主体审核)
分类法:
等级体系分类法、分面组培分类法、混合式分类法
主题法:
(以自然语言中的词语或规范化的词语作为揭示文献主题的标识)标题词法、单元词法、关键词法、叙词法
信息形式特征揭示方法
2.信息描述方法
文献信息著录
MARC格式(CNMARC格式中的字段被划分为十个块)
DublinCore标准(3类,15个元数据)
3.信息序化排序方法
代码序化法、字顺序化法、时序法、地序法、重要程度序化法
4.信息储存方法
信息在载体上的储存:
书序存储、随机存储、混合存储
信息实体在空间商的存储:
存储空间的划分、信息实体的排列
网络信息组织的方式
1.搜索引擎方式
2.主题树方式
3.图书馆编目方式
4.数字图书馆方式
5.虚拟图书馆方式
信息管理技术的定义
信息管理技术就是指用于信息获取、组织、处理、存储、检索、传播、传递和保障信息管理安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统称。
信息管理技术对信息管理的影响
1.扩展信息管理社会功能
2.变革信息管理工作模式
3.促进信息管理流程再造
4.提高信息管理综合效益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
1.遥感技术
2.计算机技术
3.多媒体技术
4.人工智能技术
信息组织与存储技术
1.文件组织技术
2.数据库技术
3.超文本技术
4.信息压缩技术
5.光盘存储技术
信息检索与传播技术
1.光盘信息检索技术
2.联机信息检索技术
3.因特网信息检索技术
4.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
信息传输与安全技术
1.信息通信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广义地说,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管理技术设备、信息管理方法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整序、存储、加工、传递和提供利用的有机整体。
狭义地说,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利用各类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能够进行信息的收集、整序、存储、加工、传递和提供利用的计算机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的分类
1.按物理结构
集中式信息管理系统,由一台主机带若干终端,运行多用户操作系统提供多个用户使用。
分散—集中式信息管理系统,用微机或工作站执行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软件,通过局域网与一台或几台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机和信息处理交换中枢的小型机乃至大型机相连。
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由微机、工作站充当客户机,负责执行前台功能;由一台或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多台微机、工作站、小型机或大型机充当服务器,负责执行后台功能。
2.按层次性分
国际信息管理系统、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地区信息管理系统和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3.按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深度分
业务信息处理系统,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各单位进行一般业务处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对一定范围内的信息集合进行选择、记录、排序与存储,以便用户采用科学手段与技术从中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信息分析系统,是一种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它是为决策者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处理管理事物的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1.纵向的信息管理遵循Anthony模型
战略层:
由组织的高层领导者和资深管理者构成,主要负责组织目标与长远房展政策的制定。
管理层:
由组织的中层领导构成,主要负责组织目标的具体实现,对组织内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调度和利用,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制定组织的预算并对工作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
作业层:
由底层的普通员工古城,他们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地完成预定的工作。
2.横向的信息管理遵循树状模型
管理里是可以分层的,因此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
3.纵向结构一体化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能够实测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并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组织全局的角度出发辅助组织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组织的行为,帮助组织实现其规划目标。
特点:
1.MIS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2.主要应用于结构化问题的解决。
3.主要考虑完成例行的信息处理业务,包括数据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生产和销售的统计等。
4.以高速度低成本完成数据的处理业务,追求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率。
5.目标是要实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协调的工作环境。
6.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驱动力。
7.设计系统时,强调应用科学的、客观的信息处理方法,并且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纵向结构:
数据处理部分、分析部分、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
2.横向结构:
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划分为横向的子系统
3.纵横结构:
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综合。
信息管理人才的概念
广义地说,信息管理人才泛指具有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所有能源。
狭义地说,信息管理人才专指在专职的信息管理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收集、组织、研究和服务等业务工作及其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包括信息管理技术开发、信息管理学研究与教学人员。
信息管理人才的类型
1.信息管理研究人才,指从事信息管理学理论、方法和实践活动研究的人才。
2.信息管理教育人才,指给他人传授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3.信息管理技术人才,指各部门、各行业从事信息管理技术开发与维护的人才。
4.信息管理业务人才,指利用各种信息技能与信息管理系统,搜集、组织、分析和提供信息的人才。
5.高层信息主管CIO,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
信息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
1.信息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
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和心理品格等。
2.信息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3.信息管理人才的智能结构
(丰富的实践经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业务调控能力,一定的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
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1.确定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2.明确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3.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4.完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5.实行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
信息服务业的概念
信息服务业是搜集、整理、分析、传递和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
或者说,信息服务业通常是指直接从事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交流,并以信息产品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
信息服务业的构成
1.从提供的信息服务业务来看,信息服务业由信息存储业、信息传播业、信息咨询业、信息传递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授业等构成。
2.从行业的经济性质角度来看,信息服务业由公益性信息服务业和产业性信息服务业构成。
3.从提供的信息内容来看,信息服务业由专业型信息服务业和综合型信息服务业两大行业构成。
4.从信息服务范围和对象来看,信息服务业由内部信息部门与公共信息服务部门构成。
信息服务业的特点
1.信息服务业是脑力劳动的部门
2.信息服务业是利用信息处理工具来提供服务的特殊行业
3.信息服务业是针对信息这一劳动对象开展服务的部门
4.信息服务业的劳动产品是依附于各种载体上的信息
5.信息服务业师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服务行业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
1.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发展动力:
来自于社会信息需求的拓展与深化,来自于社会信息意识的形成与增强
2.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完善的支撑体系
基本条件:
信息服务技术、人才、经费
根本保证:
信息服务政策、法规、管理
3.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
1.信息服务业行业较多,但发展不平衡
2.信息服务机构类型多样,但缺乏统一管理
3.信息服务队伍规模较大,但结构欠佳
4.信息服务技术更新较快,但现代化程度较低
5.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
6.信息服务市场正在形成,但发育不全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1.网络化趋势
2.产业化趋势
3.集团化趋势
4.社会化趋势
5.国际化趋势
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
1.信息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
2.信息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配置信息管理人才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信息管理人才
规范用人制度,合理使用信息管理人才
完善竞争机制,充分机理信息管理人才
3.信息服务机构的质量管理
4.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
信息服务业的宏观调控
国家有关部门结合市场要素对整个信息服务业进行调控、引导及政策实施等管理活动。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1.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结构
2.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管理体制
3.加强信息服务的法制建设
4.完善信息活动的道德规范
5.培育和规范信息服务市场
6.建立有利于信息管理人才合理流动的人才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管理学 考试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