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于供应链下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以艾欧史密斯为例毕业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4726601
- 上传时间:2023-05-31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179.53KB
完整版基于供应链下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以艾欧史密斯为例毕业论文.docx
《完整版基于供应链下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以艾欧史密斯为例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基于供应链下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以艾欧史密斯为例毕业论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基于供应链下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以艾欧史密斯为例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
以A.O.史密斯为例
专 业:
11物流管理
所在学院:
商学院
指导教师:
王翯华
职 称:
讲师
2014年12月28日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以A.O.史密斯为例
摘要
随着全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新月异,供应链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供应商作为供应商的“源头”,其绩效的高低严重影响供应商的效率。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等手段,探究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理论,基于A.O史密斯公司现状,提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借助AHP研究方法完成影响因素的排序,最后应用模糊TOPSIS方法进行A.O.史密斯供应商的绩效评价,以期达到能够为供应商提高绩效,增加供应链赢利的目的。
关键词:
供应链;供应商绩效;AHP;模糊TOPSIS
目录
摘要2
第一章绪论4
1.1研究背景及意义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4
1.2.1关于供应链的研究5
1.2.2关于制造业企业供应商绩效评价的研究5
1.2.3关于层次分析法(AHP)在供应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6
1.2.4关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供应商绩效评价中应用研究7
1.2.5小结7
第二章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基本概述11
2.1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的含义11
2.2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评价12
2.3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动态管理12
2.4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关系管理12
2.4.1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概念12
2.4.2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内容13
2.5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质量管理14
2.5.1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概念14
2.5.2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措施15
第三章A.O.史密斯公司供应商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17
3.1A.O.史密斯公司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介绍17
3.1.1A.O.史密斯公司简介17
3.1.2供应商的生产绩效17
3.1.3供应商的技术绩效17
3.1.4A.O.史密斯公司供应商评价存在问题分析17
第四章A.O.史密斯公司供应商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19
4.1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9
4.2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19
4.3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21
4.3.1AHP方法介绍21
4.3.2AHP计算过程及结果22
第五章A.O史密斯公司供应商绩效模糊评价25
4.1模糊TOPSIS方法介绍25
4.2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27
4.3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分析29
第五章结论30
参考文献31
致谢32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新月异,以及客户期望值的逐渐提高,区别于“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水平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最后到消费群体的“链”。
由于相邻合作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因此当把所有企业依次连接起来时,便形成了供应链。
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地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受益。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意义上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将土崩瓦解,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间竞争的主流趋势。
众所周知:
对于技术性一般的企业,其采购成本比例在30%-80%之间;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其采购成本比例一般为10%-30%;对于多年成熟的简单技术,采购成本比例可能高达90%。
在发达国家,原材料采购成本一般占产品单位成本的40%-60%,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外购件成本占销售额的50%以上,而且30%的质量问题和80%的产品交货期问题是由供应商引起的。
供应商的选择成为同类型制造商竞争的杀手锏,供应商在交货、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好坏都影响着制造商的成功。
除此之外,供应商是整个供应链的“源头”和关键环节,他们处在企业供应链的最上端,如果供应链的最上游出现了问题,下游即使付出艰苦的努力也难以做到最优。
因此供应商绩效评价是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的首要问题,对供应链的绩效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关于供应链的研究
李娜娜2014年进行了基于中断风险的弹性供应链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供应链中断风险的频率越来越大,供应链中断风险的管理逐渐成为学者和企业关注的热点,而如何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损失成为人们切实关心的问题。
文章从提升供应链弹性的角度来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首先明确了供应链弹性的概念,然后对供应链弹性、鲁棒性、柔性进行了辨析,最后提出了提升供应链弹性的措施。
王福生,王蕾2014年进行了基于期权契约的乡镇中小型农业超市二级供应链研究。
为保障农民利益,并且使农超合作二级供应系统更好地协调发展,本文对目前我国农业超市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农民向乡镇中小型超市购买期权的契约模式,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并且给出了改善供应链应满足的期权契约参数。
1.2.2关于制造业企业供应商绩效评价的研究
易庆丰2007年在其论文中主要研究的是面向汽车制造业的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文章以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为依托,采用了模糊层次数学法设计出一套针对汽车制造型企业的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将企业发展的经济指标和敏捷性指标相结合,提出了顾客满意度、供应链敏捷性、供应商关系、供应链创新发展能力和财务价值五个主要衡量指标,并将各个指标具体化,形成一个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为汽车制造型企业的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及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最后,还利用该模型模拟测试了国内某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的敏捷性,得出综合评分以及改进建议,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蒋国瑞,易庆丰2008年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汽车制造业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
文章介绍了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的形成背景,分析了汽车制造业建立敏捷供应链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的现状,设计了一套适宜现阶段汽车制造业敏捷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汽车制造业敏捷供应链绩效实证评价,结合某企业实际情况,验证了这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关璐奇2012年在其硕士论文中进行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运营的绩效评价研究。
论文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提出了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内涵和特点,细致的论述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并提出装备制造业企业运营的内涵、主要功能目标、构成要素以及判断其合理性的主要标志。
1.2.3关于层次分析法(AHP)在供应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曾立雄,阎子刚,朱强2007年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运输服务供应商选择评价与决策模型,评价结果客观、公正,通过实例分析也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AHP方法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中选择出综合指标最优的供应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增加了决策的科学性。
方秦盛2009年研究了关于A企业的供应商的选择评价问题,首先这里的的A企业是一家澳大利亚独资企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空调设备的制造与设计,主导产品是大巴空调和地铁空调。
他的观点是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然后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选择评价最优的供应商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在文中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并说明了理由。
何满辉,逯林2013年在论文中主要研究的是物流供应商的选择评价问题,由于传统的熵值和熵权计算公式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熵权计算公式,同时把专家的主观权重和样本自身产生的熵权相结合,通过一定的方式混合加权作为不确定属性的权重,运用了层次分析法(AHP)。
董明望,周志龙二人2011年针对传统的供应商选择程序的不足,提出在VB环境下设计供应商选择评价系统,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应商选择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这样可以提高决策者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赵恒2010年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评估供应商的方法,使用AHP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模糊指标进行评定,再应用加权综合型算法权重和模糊矩阵进行合成,最后得到各个供应商最终评定值。
沈雁,聂清,袁庆达三人2008年指出逆向物流如果采用与正向物流相同的存储配送模式必然难以实现成本有效性。
文中介绍了全新的理念:
收集商管理库存(CMI),并建立了一套CMI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实例,建立以ANP理论为基础的选择模型,并利用SuperDecision决策软件求解。
求解过程显示,应用ANP方法对候选企业进行筛选掉序,解决了评价指标中间层次各因素的相互影响以及不同层次间反馈作用的问题,可以帮助决策者简便、有效地决策。
1.2.4关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供应商绩效评价中应用研究
李贵春,李从东,李龙洙2004年三人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文章在综合分析现有的SCM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SCM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同时,给出了SCM绩效评价的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梁国华,杨琦,马荣国2007年三人研究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他们提出提出了按照价值-目的-目标-标准和指标的逻辑思路的指标构建方法,具体分析了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农村公路所体现的价值观的对应关系,并确定了6个评价领域。
结合延安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推演出了延安市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陈志祥2004年进行敏捷供需协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通过供应链敏捷响应策略的分析,结合对企业的实际调查,按照供需协调的物流协调、信息流协调、资金流协调和工作流协调四大领域,建立了基于敏捷供应链管理的敏捷供需协调绩效评价的分层、分类考核的多指标绩效指标体系,并对各种指标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计算方法。
李建玲,李岱松2012年研究共性技术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基于AHP法,结合TOPSIS思想构造了一种满意度的评价模型,对共性技术联盟运行绩效进行评价。
孟建峰,梁磊宁2014年研究基于BSC的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传统的矿建工程绩效评价主要从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评价,评价指标单一并缺乏系统性,基于此,文章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为指导,结合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的特殊性,设计了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高绩效的战略地图,并据此构建了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战略和绩效评价的有效衔接,促进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
1.2.5小结
从上述综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内外的专家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由于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绩效评价的实践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
因此本课题将重点放在分析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绩效评价的问题上,以期望为A.O.史密斯公司的供应商绩效评价和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1.3研究内容及思路
图1技术路线图
1.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的理论研究
Ø查阅文献,完成对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概念的界定研究,并完成供应商选择评价的理论研究;
Ø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关系及质量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2.A.O.史密斯公司供应商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Ø在对A.O.史密斯公司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完成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Ø借助AHP方法完成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3.A.O.史密斯公司供应商绩效模糊评价
基于模糊TOPSIS方法并结合AHP方法所得指标权重完成供应商绩效的综合评价。
第二章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基本概述
2.1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的含义
供应商指的是向主要公司提供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以及其他产品的企业,供应商不但可以作为独立的生产企业,还能够作为一类流通企业。
在供应链中,供应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原材料,供应商的经营绩效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直接的影响,会影响到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产品的交货期与提前期、库存水平以及客户满意度等,直接关系到整条供应链的绩效。
从微观上讲,供应商管理是对供货产品的供货期、价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从宏观上讲,供应商管理还涉及到对原材料市场的分析和调查、选择、评价和有效运用供应链,从而实现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
从宏观意义上讲,在本研究中所探讨的供应商管理指的是针对供应商展开的一系列选择、分析、评价、开发与控制的管理活动,企业供应商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获取生产资料的水平,能够对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进行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供应商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战略层面两个方面。
第一,供应商管理在技术层面上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库存效率、控制或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交货期等等。
第二,供应商管理在战略层面上能够对企业有限的资源以及供应链上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总体实力,进而促进企业的集成化和规模化发展。
总而言之,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1)开发潜在的供应商;
(2)维护与发展现有供应商的良好关系,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获取满足企业生产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4)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或服务;
(5)确保供应商提供最优的服务和及时送货。
要想判断一个企业开展供应商管理水平的髙度,评价的标准在于供应链中,该企业能不能采取主动,而且获得持续性的竞争和发展优势,是否能够采取措施促进供应链的持续发展。
2.2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评价
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按照企业开始时间点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生在确定企业的供应商之前,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在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另一种是发生在确定供应商之后,在和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其目的是促进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文中的供应商评价是指第一种情况,根据企业对供应商的具体要求和期望,结合供应链具体情况,考察备选供应商的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力,对相关的因素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商,与其建立供应链下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2.3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动态管理
供应商动态管理主要是以供应商综合评价为基础,对供应商评级进行调整,对供应商进行正向和负向的激励,以保持供应商队伍的活力,提高供应商竞争能力,优化供应商的整体构成。
供应商动态管理一般以供应商评价为基础,日常考核与定期评比相结合,应用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出供应商的不同评分,将供应商分成不同的级别,并对供应商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实现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
此外,还可以强化供应商的质量观念,主动提高服务水平有的学者认为要坚持供应商能进能出的原则,对已纳入的合格供应商进行定期的动态评价,以保证合格供方的动态优良性。
树立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观念,在选择评价供应商时,选择并保持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增值率的优质供应商,因此在供应商选择评价后,对取得进步的供应商的进行鼓励,对退步的供应商进行必要的惩罚。
目前,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淘汰激励、订单激励、价格激励和声誉激励等。
通过供应商综合评价,建立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制度,实现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对供应商进行优胜劣汰,保持优质的供应商队伍。
2.4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关系管理
2.4.1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概念
SRM是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
正如当今流行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用来改善与客户的关系一样,它是一种用来改善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管理理念。
即如何与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实现业务往来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运作,如何既经济又准确地获得最好的策略资源,如何与其结成长期、稳固的战略伙伴,使供应商及其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自己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甚至是投放市场的过程中,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缩短产品开发、生产和投放市场的周期。
目前,理论界对供应商关系管理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这主要是因为供应商管理在实践中发展很快,从传统竞争关系到现代的竞争合作关系,企业在关系管理方面有了很大创新。
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对其定义如下:
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通过对采购方一供应方资源和竞争优势的整合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成本的最小化而与供应商建立某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采取一定的手段(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协同技术等信息技术)维护发展这种关系实现共赢的管理模式。
实际上,它是一种以“扩展协作互助的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双赢”为导向的企业资源获取管理的系统工程。
2.4.2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内容
1、供应商信息
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建立,涉及到广泛的基础信息,例如:
供应商现行的、过去的,潜在的基础资料(规模,组织结构,人员素质,联络方法,地址,交通);有关供货品种、价格、品质、周期等方面的信息;供货状态与历史数据,实际采购、供货情况的详细记录;潜在的供应品种,能力等;审核、评估的、改进的记录;重要的沟通、事件处理(例如联络、退货、争议等)记录;双方合作的项目,未来的发展计划;双方交流的文件(例如合同、变更、设计资料、品质标准等);供方的相关计划安排、设计状态、进度等信息;对状态趋势的预测等等。
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例如许多由MRPH发展出来的ERP系统),虽然包括了有关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和功能,但这些信息通常不够完整,不足以充分支持复杂完善的管理功能,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首先要对上述的基础信息加以完善的管理。
2、关系与沟通
关系与沟通,包括人之间的,以及组织之间的,这不仅仅是对有关的对象相关信息的系统管理与应用,也包括对多种多样的沟通渠道(例如各种基于网络的新型通讯/互动方式,电子信件,实时通讯,视频会议,远程的小组协同工作等)的直接集成与支持,以及对业务、事件、计划的跟踪管理等。
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中,不一定独立的实现这些功能,而是与相应的企业信息系统结合。
3、业务流程与业务类型
除了传统的采购业务之外,供应商关系管理需要关注所有与供方相关的业务,如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协调,共同开发计划,对供方设计过程的直接参与,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法与渠道,意外处理的流程等。
近些年来的趋势是,作为“客户”的买方越来越深入供方的业务流程,例如通过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模式,使二者之间的供需业务如同在一间公司内的生产计划和送货安排一样及时和有效,甚至将买方的原料仓与供方的成品仓合为一体。
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将企业内部的工作流与供方的工作流直接衔接,以及直接处理跨越二者的综合业务,形成跨越组织界限的高效率的业务流程。
4、项目管理
与供应商合作的简单方式,是直接采购。
而今天一个典型的供需合作,往往不限于单纯采购供货,还包括以项目方式提供服务,合作开拓/开发产品或服务项目,乃至指导协助供应商进行的改进计划,督察供方内部为需方进行的项目,例如设计开发等。
因此,供应商关系管理包括项目与计划管理的功能。
5、决策管理与支持
业务决策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数据和规则。
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应当提供准确、及时与充足的数据以及分析手段,并有效地实现与管理企业设定的规则,使得决策变的更加有效、透明和易于控制。
6、信息技术
与供应商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是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所追求的基本功能。
企业的CRM与SRM应当包含接口功能,支持标准化的数据交换与业务规则,二者分别与上游及下游的伙伴的系统连接,就构成了完整的,企业间集成的SCM管理系统,这可以说是对所谓“B2B”电子商务的一个操作性诠释。
对于小型的,产品简单、供应关系单纯的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难度可能不会充分体现出来,而稍大型的,产品构成复杂,尤其是注重竞争优势,品牌营销策略的企业,常需要与大量分散的供应商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此时,一个良好的,动态更新,充分共享,支持地理分散的应用与协同工作,并能提供各种统计分析、信息发掘或计划项目管理、业务规则管理与决策支持工具的供应信息系统可帮助各个层次的业务人员迅速准确地了解需要的信息,高效率地做出决策或反应。
2.5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质量管理
2.5.1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概念
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绩效范围内,对符合或超过现有或未来客户期望或需求的能力的管理。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质量管理有较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开展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出发点是供应链的有效性,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应当基于供应链的全局性来对供应商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企业应当结合产品的生命周期,根据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其质量进行有针对性旳监督与控制,利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和评价。
(2)质量管理应紧紧围绕供应商展开,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及制程品的质量是评价供应商质量的主体。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不必监控生产的所有流程,但是要把握重点关键环节,尤其要监控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供方提供的服务及最终产品的质量等。
(3)供应链上的各个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彼此之间的隶属关系,每一个供应商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关系的建立是依据合同或者战略合作关系,彼此之间就质量问题签订协议或合同,从而控制质量问题。
如果合作的企业之间发生了质量纠纷,则可以通过合同的约定诉诸于法律,或者通过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
(4)在地理位置上,不同的供应商具有位置分散的特点,从而开展供应商质量的有限管理和控制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及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来联系其各个企业,从而进行有效的质量沟通,从而增加了供应商服务的成本。
(5)企业所面临的供应链环境是出于动态变化环境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客户需求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是在时刻发生变化的,这就要求供应商必须具备应对时刻变化的质量问题的能力,需要企业建立灵活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在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与供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共同分担风险。
而企业之间共同解决问题,以及共担风险的重要性也强烈体现在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思想中。
2.5.2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措施
企业有职责协助供应商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达到供方质量管理目标,在此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缩短交货期。
企业对供方的供货准时性非常重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对价格的考虑,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经营。
督促供方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使企业对客户需求反应的敏捷度不断增强,这也是所有供应链质量管理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
(2)压缩产品成本。
通用电器的杰克韦尔奇总裁曾经说过:
”企业必然会被淘汰出局,如果既不能做到产品质量世界最高的同时也不能做到售价世界最低。
”因此,高质量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就应体现在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协助供方压缩产品成本,并与之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3)持续提升供方的交货质量。
企业实施供应商质量管理,期望达到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获得优质的交货产品,进而获得终端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
而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必须保证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高水平。
然而,很多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认为达到最佳的供货质量可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从而只要求提供的产品符合材料规定表的要求。
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基于 供应 供应商 绩效评价 史密斯 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