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docx
- 文档编号:24725885
- 上传时间:2023-05-3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KB
完整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docx
《完整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爱莲散人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
“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
“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
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
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
“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
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
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如: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如:
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
先借他物他事说起。
如:
苏廷页《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
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
如:
杨万里《伤春》中: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
“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
《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扬州”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
孟郊《洛阳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
第三句点题的如:
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此诗起手突兀,用的是逆入法)
第四句点题的如:
刘长卿《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还。
”
有的诗全篇不点题,然而句句又都切题。
如牡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二、关于诗的“承”
古典诗歌不仅“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
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
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文本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应该是体察诗歌结构的不二法门。
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曾说:
“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由此可见“承”在诗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因绝句的内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或即事发感,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
写景: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起句写下,承句写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叙事:
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
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
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起句交待了人物“故人”、地点“黄鹤楼”、承句接着交待了时间“三月”、事情“下扬州”。
也有叙述人的先后行为的。
如:
僧志南:
“古木荫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三、关于诗的“转”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
它不仅使诗歌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
古人所说的诗词之妙,“妙在衬跌”。
承,是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
一般是从前一境界的写景或叙事,转入后一境界的抒情、议论或推理。
若全篇平铺直叙,必然呆滞刻板,缺乏生动之气。
所以说“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
”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由叙事转议论。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写景转推理。
”
李白: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由写景转抒情。
四、关于诗的“合”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
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刘勰〈文心雕龙〉)”“神光所聚(刘熙载〈艺概〉)”的“诗眼”和“词眼”所在。
诗词的结句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结和暗结两种。
一是直接抒情、言志、阐理。
另一种是“以景语结情语”(张炎)。
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
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阐发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
从章法上讲,第三句为主。
从内容上讲,第四句为主。
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
所以此句最当用力,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上。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在第四句表达出自己为政清廉,如冰清玉洁一般的自豪感。
起承转合是作诗的常格。
也可打破常格,出奇制胜.这当由诗人根据内容需要而作选择。
据刘熙哉《隋唐嘉语》载:
“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
’及云: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及喜曰‘名下固无虚士’”薛道衡此诗,格法变化迥异常规,是为活法。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亦属活法的成功范例。
吕居仁《夏均父集序》中说:
“学诗当学活法。
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又不背于规矩也。
”沈德潜《说诗语》中说:
“诗贵性情,亦需论法。
杂乱无章,非诗也。
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
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
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
试看天地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何处着得死法。
”
五、关于句式
为什么说第三句“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推舟矣”?
从诸多古人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四句一般都是一义贯之,也就是一句话分作两句话来说。
两句间的关系有单句式的,而更多的则是复句式的。
单句式中常见的是主谓关系:
上句只说出主语(谁、什么),下句说出谓语(干什么、怎么样)。
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复句式的有:
1、并列关系:
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2、顺承关系: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如: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张祜《赠内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3、补说关系:
下句对上句补充说明或归结。
如: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4、选择关系:
说出两种可能的情况,让人选择。
如: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5.递进关系:
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如: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山衢道中》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
6、转折关系:
上句和下句的意思相反。
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听弹琴》
7.条件关系:
上句提出一种条件,下句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结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作》
8.假设关系:
上句提出假设,下句说出结果。
如: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李益《江南曲》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9、问答关系:
上句提问,下句作答。
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0、因果关系:
一句说原因,一句说结果,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
11、目的关系:
一句表示一种行为,一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如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曲》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送春》
复句式的意议关系,不仅见于绝句的三、四两句,还有见于绝句整个篇章的。
整篇复句式的绝句,章紧意密,浑然一体。
如: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是问答关系。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是目的关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是后面归结前面的补说关系。
整篇复句式不再一一列举,在此谈一下用流水对结尾的问题.
绝句结尾两句的转合法也适用于律诗的结尾,所以作诗不宜用对仗结尾。
如果用对仗结尾,一般要用流水对,否则就有松散之嫌。
流水对与转合法一样,也是两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以及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这两首诗的结尾,用的就是流水对。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两联都用对仗,但是不失章法的完美。
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同样是两联都用对仗,因结尾没用流水对,就显得松散。
杜甫的《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第一首松散,第二首结尾用流水对,就不松散.(注)
关于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则另当别论。
该诗起句突兀,章法独特。
结尾虽然没用流水对,却也不觉松散,仍算得上一首完整的诗。
因为这首诗从章法上分析,它是将转合两句前置了。
从内容上分析,它不同一般的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或即事生感的诗那样先写景物后写情感,而是先发感慨,后补缘由。
即先写情感,后写景物。
如同先说出论点,再列举论据的论文写法一样。
两联之间存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因而让人不觉松散。
从上述古人的话中,我们应认识并做到认真学法、依法,而又不守法、泥法。
学而能化,规矩中有活脱,有创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关于 起承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