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docx
- 文档编号:24696444
- 上传时间:2023-05-3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8KB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docx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译文】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向加冕悬旒的皇帝叩头。
【出典】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注:
1、《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2、注释:
和:
即和诗,是用来和答他人诗作的诗,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
可和韵,可不和韵。
舍人:
即中书舍人,时贾至任此职。
大明宫:
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绛帻(jiànɡzé):
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
鸡人:
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
晓筹:
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
尚衣:
官名。
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
翠云裘(qiú):
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
九天:
极言天之崇高广阔。
古人认为天有九野、九重。
此处借指帝宫。
阊阖(chānghé):
天门,此处指皇宫正门。
衣冠:
指文武百官。
冕旒(miǎnliú):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
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
这里指皇帝。
仙掌:
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衮(gǔn)龙:
犹卷龙,指皇帝的龙袍。
浮:
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裁:
拟写。
五色诏:
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凤池:
指凤凰池。
3、译文1:
头戴红巾的卫士不住报说寒夜欲晓,尚衣官员给天子呈上了翠绿的云裘。
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向加冕悬旒的皇帝叩头。
初出的日光晃动着君王的雉尾掌扇,浮动的香烟飘向了皇上的衮龙袍绣。
罢朝后把天子的圣旨写在五色纸上,紫服玉佩的中书文官此刻纷忙不休。
译文2:
戴着红巾的卫士在宫门报晓,尚衣官员向天子进上绣着翠云的皮袍。
层层叠叠的宫殿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齐向着皇帝跪见朝拜。
日色刚刚照临到殿堂,仪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
御炉中香烟袅袅,缭绕着天子的龙袍浮动飘忽。
早朝过后中书省的官员退到凤凰池上,用五色彩纸起草皇上的诏书。
4、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家于蒲(今山西永济),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
从15岁起,他游学长安数年,并于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释褐太乐丞,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
此后他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
他也向宰相张九龄献诗以求汲引,官右拾遗,又一度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还曾以侍御史知南选。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乱起,至德元年(756),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
次年两京收复时,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
不过,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在当时许多想建功立业以扬名不朽的才士一样,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他在《少年行》中说: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送张判官赴河西》诗则云: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声调高朗,气魄宏大。
王维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到过塞外,他出塞前后写的诗,如《从军行》、《观猎》、《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但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据《蓝田县志》记载,王维墓位于辋川乡白家坪村东60米处,墓地前临飞云山下的辋川河岸,原墓地约13.3亩。
现被压在向阳公司14号厂房下。
《唐右丞王公维墓》碑石被向阳公司14号按石料使用,压在水洞里。
墓前遗物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督邮程兆声和陕西巡抚毕沅竖立的碑石两座,“文革”中被毁。
王维的母亲也葬在此地,交通部六处修辋川公路时将王维母坟塔平毁。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
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
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5、《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全诗分三层:
首联写早朝前的准备;中间二联写早朝的威仪;尾联写早朝后的行动。
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描绘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与皇帝的尊贵与威严。
作为和诗,此诗不和韵,只和其意,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独具特色。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王维任太子中允,与诗人贾至、杜甫、岑参为同僚。
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王维之和即为此诗。
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
诗一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
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肃静”。
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
“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
“进”字前着一“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
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
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
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勒了“早朝”图的背景,气势非凡。
“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
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
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得十分紧密,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
“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
“香烟”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
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身惹御炉香”为荣;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着“欲傍”为依附之意。
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
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
“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
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
“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一斑。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帖子语颇不痴重(“万国”句)。
此为铺写,景象雄浑,富丽造作,句律温厚深长,皆足为法。
元·杨载《诗法家数》:
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
写意要闲雅美丽清细。
如王维、贾至诸公《旱朝》之作,气格雄深,句意严整,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
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也。
学者熟之,可以一洗寒陋。
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
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
此又不可不知。
明·顾璘《批点唐音》:
右丞此篇真与老杜颉颃,后惟岑参及之,它皆不及,盖气象阔大,音律雄浑,句法典重,用字清新,无所不备故也。
或犹未全美,以用衣眼字太多耳。
明·李攀龙《唐诗直解》:
王维曰“尚衣方进翠云裘”、“万国衣冠拜冕旒”,二公重字,不害为人家。
明·胡应麟《诗薮》:
王、岑二作俱神妙,间未易优劣。
昔人谓王服色太多,余以它句犹可,至“冕旒”、“衮龙”之犯,断不能为辞。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早朝》四诗,名手汇此一题,觉右丞檀场,嘉州称亚,独老杜为滞钝无色。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庙廊声响,自然庄重。
清·金圣叹《批选唐诗》:
意象俱足、庄严稳祢,较胜诸作。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此全依贾舍人样,前解通写早朝,后解专写两省也。
若其中间措手义有不同者,贾乃于起一句便安“银烛朝天紫陌长”之七字,是预从“早”字,先已用意;于是而三四写“朝”字,便无过只是闲笔。
此却于第四句始安“万国衣冠拜冕旒”之七字,是直到“朝”字,方乃用意;于是一二写“早”字亦无过只是闲笔。
此则为两先生各自匠心也。
清·邢昉《唐风定》:
雄浑天然。
非初唐富丽之比。
清·毛先舒《诗辩坻》:
典重可讽,而冕服为病。
结又失严。
清·何焯《唐律偶评》:
诸篇但叙入朝,此独从天子视朝之早发端,善变而有体。
落句用裁诏收舍人,仍不离天子,是照应之密。
清·李因培《唐诗观澜集》:
此诗如日月五星,光华灿烂。
后人嗤点流传,以为用衣太多,此井蛙之见也。
清·屈复《唐诗成法》:
“衣裳”字太多,前人已言之矣。
“早朝”字未合写,亦一病。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早朝》倡和诗,右丞正大,嘉州明秀,有鲁、卫之目。
贾作平平,杜作无朝之正位,不存可也。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并未别出手眼。
而高华典赡,无美不备。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博大昌明(“日色”句)。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⑴盛丽极矣,字面太杂。
⑵才气驾驭,何尝觉杂?
毕竟右丞第一。
末句太犯,然名句相接便不觉。
⑶次联君臣两面都写到,所谓有体要也。
⑷精彩飞动,虽叠用衣佩字面,位置当在第二。
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
应制诗庄重典雅,斯为绝唱。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
“九天”、“冕旒”,气象阔大,而稍欠精切。
6、王维天资聪颖,九岁能文,十七岁时便吟唱出情思涛涌、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这首诗时诗人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离故履新,愈是身处繁华热闹之境,情感的差度愈有如山巅涧底,茫茫人海中的游子越显得孤孑无亲,乡思之殷,“应知”云云。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帝都兴盛,气氛氤氲祥瑞,字里行间,越过千年,我们仍能依晰窥见八世纪中唐帝国的真切面影,实非藻饰。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使节拜倒丹墀,朝觐汉家天子,庄严武穆,大唐帝国的威仪,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在“万国衣冠”的朝拜下尽显煌霸鼎盛气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既是令人向往的建功立业壮举的要津,更是扬名立万,进爵封侯登堂入室的捷径。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
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稠的琼浆,举杯泪流,一饮情深。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这是王维诗中禅韵髓起的渊源,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
“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开元十七年(729年)赴长安,闲居数年。
初到长安,即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习顿教,结识了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开元十六年(728年)赴长安应试,落第后滞留长安,第二年冬返回襄阳,王维作诗送别,诗云: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劝孟浩然回乡隐居,不必辛辛苦苦地举试求官。
这是因自己中状元后仍不得意,所以有这样的牢骚诗话。
作为一个才子,一代名人,王维这个时期不太得意,青年才俊赋闲搁置,兼又丧妻,(王维的妻子大约在开元十九年(731年)去世,当时他才31岁。
妻子去世后,王维不再续娶,几十年一直独身,于此也可见他的思想情态),自此,心中寡欢,孤居一室,续弦之望遂永绝。
虽劝孟浩然归庐隐居,但王维自己的求仕之心并未完全泯灭,一旦贤臣执政,复又求仕。
闲居长安时,即他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希求汲引,随后便隐于嵩山,情系山水,视机而仕。
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
次年贬荆州长史。
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表示了归隐之意。
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天宝三至四载(744年-745年)任左补阙,迁户部郎中。
聚散无常,生死无数,兹年,其母崔氏病故。
王维素以孝闻,居丧期间,柴毁骨立,殆不胜丧。
除服后,拜吏部郎中。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曾说:
“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
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至此,诗人彻底追慕山水田园,随意仕途职场。
随着李林甫执政,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闲适的生活道路。
他先是在终南山、蓝田、辋川等地隐居,身为官吏,却全身远祸于林下。
期间创作了部分政怨诗和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张九龄罢相贬官,李林甫独揽朝纲,忠贞之士受到排斥、打压,王维不愿同流苟且,又感无能为力,骨子里隐含着牢骚,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依稀可辨,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彰显无余。
7、站在唐都长安大明宫旧址上,拨开历史的烟云,撩开尘封的面纱,清冷凛冽的风吹拂着衣袂。
闭上眼睛,沐浴着盛世帝国的辉煌,巍峨参天的宫殿庄严肃穆,轻雾缭绕中椽桷若隐若现,明黄琉璃瓦闪耀着刺眼的光芒,大殿蟠龙柱巍然耸立,丹墀上下臣子万国来朝谒拜,使臣跪倒尘埃山呼万岁,历经鞍马舟顿之苦的夷族使臣颤微微偷觑一眼流苏冕旒后隐现的龙颜,匍匐尘埃不敢睨视。
帝国皇帝扫六合、统华夏、收蛮夷、平四海,“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龙椅上的帝国皇帝面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世景象,嘴角微露欣慰,天下英雄皆入縠中的得意充漾心头。
金銮殿外翔云升腾,鹤翔苍空……帝国的梦想在重殿玉宇中和宏大的疆土上实现了,帝国皇帝默默期冀江山永保,世代绵长!
但高高在上的皇帝,看重的永远是皇权。
黎民黔首只能是大殿础石,只能是殿角的青砖,那位帝王想到他们的梦想?
。
穿越时光迷雾,依稀看到伏羲、颛顼三皇五帝神秘图腾旗帜在草木房子上猎猎飘扬,那是先民默念华夏氏族代代繁衍,永不湮灭,这是华夏民族最朴素的梦想;穿越纷乱的兵马械斗,秦皇虎视眈眈,一扫六合,建立帝国,从此帝国的梦想就成了皇家永筑的主题;飘过柔弱安详的两宋,仰视着挽弓射雕、铁蹄践踏到欧洲多瑙河的大元帝国,默默来到柔弱、凄婉而祥和的两宋,跨过繁荣的《清明上河图》,飘过经济强盛,手工作坊遍地开花的大明王朝,落脚在打开山海关进入关中,羸弱无助,国门洞开的晚清。
千年王朝,世代更替,巍峨宫黛,化为焦土,留下的是一声深深的喟叹,历代皇家那一家不是做着强化皇权的梦,又有哪朝哪代视蝼蚁黎民为衣食父母,百姓的梦想湮灭在强大的皇权梦中,那么卑微,那么渺小……
历史厚重的大门轻轻的掩上,历史的烟云逐渐散尽。
我忘记了古代帝王创造的辉煌盛世,收拾起古代令世界刮目的“四大发明”,将近现代以来压迫和屈辱深埋在心底,让近现代的辉煌照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8、大明宫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群,占地4800多亩,是今天仍幸存于世的紫禁城的3.5倍;是法国凡尔赛宫的3倍、俄国克里姆林宫的12倍、法国卢浮宫的13倍...公元7世纪到9世纪二、三百年间,全世界文明的制高点在长安,而大明宫则是这座宏伟帝都的核心。
大明宫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它不但代表了唐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还是唐王朝繁荣鼎盛的象征,是东方文明中最为梦幻的记忆。
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和处理朝政,这里作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二百余年。
大明宫的范围很大,东西1.5千米,南北2.5千米,略呈楔形,共有11座城门,大明宫正门名丹凤门,有含元殿、宣政殿、紫晨殿三大殿,正殿为含元殿。
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
而有名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位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
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
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
整座宫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
王维有诗云: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9、“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当时早朝大明言时的景象,可以令人想象大唐声威远播、万邦来朝之盛况。
到唐朝时,来朝的各邦皆已具衣冠了。
但在古代,中国人以衣冠为文明之表征时,周围之部落或酋邦却还多在赤身裸体的阶段。
此语不具轻藐之意,只在说明一种现象及与它伴随的观念。
因为古代各民族主要的装饰行为并不表现在衣服上,而是在文身及羽饰上。
湼面、文身或羽饰,不但具美观之效果,更有礼仪目的,例如用以代表已成年、已婚、权威、勇敢等,增加自己在同族中的地位。
即使过世了,也常要在尸身上施以彩绘,将尸体圣化。
我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一带仍保有此种风俗,故《庄子·逍遥游》说吴越之人“断发纹身”。
台湾原住民在明清汉人移入时,尚是如此。
近世欧州妇女帽饰,还常插着羽毛呢!
相对于周边各民族文身、插毛羽、饰兽皮的情况,中国较为特殊,乃是以衣裳代替文身的。
《易·系辞传》说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
衣裳就是中国文明与其他民族区分的标志,不断发,故具冠;不文身,故具衣裳。
其所以如此,当然有技术上的原因。
古代纺织之术不发达,人就是想具衣冠也很难办得到,只好以文身饰羽之类方法为之。
可是古代中国纺织术发明甚早,黄帝时缧祖采丝制衣之传说固然未可尽信,但从仰韶文化西阴村遗址所发现的半割蚕茧不难推断:
至少在新石器中期就已发明了丝绸技术。
其后,丝更成为中国特产,唐代中期以后,抽丝剥茧的技术才传入欧洲。
距中国以蚕丝制衣迟了4000年。
余姚河姆渡文化所发现的织机,距今也在3000到5000年。
纺轮则在各地遗址出土极多,可见纺织术已甚普遍,是中华大地乃世界上制衣最早、最盛的区域。
中国体相观的第一个特点却是不重形相之美,也无人身形相崇拜;第二个特点是形德分离,“美人”未必指形貌好,通常是说德性好;三是不以形体为审美对象,而重视衣裳之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
中国人论美,不重形美而重视内在美,是要由内美再宣畅于形貌四肢的。
因为衣服在以身体本身作为审美对象或文明对象时,乃是不重要的,只起一种装饰作用或遮掩作用,或利用它来表现肌肉、骨体,重点其实皆不在衣裳而在躯体。
那时的衣服,大抵只如我国新石器时期,以贯头式、披风式、披肩式为主。
这也有无数雕塑与画像可证。
后来的服装,当然剪裁搭配不断进步,但把衣服视为身体的附件,或身体的延伸,仍是欧洲非常主要的思路。
通过衣服,企图表现身材;或以衣服修饰身体,构造出一种身体的假象。
时至今日,欧风东渐,时尚界更是唯欧美马首是瞻。
把衣服当作身体的延伸,或以衣服创造出身材假象的观念早已“全球化”,中国这种真正的服装文明观却乏人闻问。
观古鉴今,实在令人感慨万端。
目前不是没有东方主义式的想法,但大体是在服膺欧西身体观的情况下,吸收东方元素。
东方,被拆解成一些元素,例如用色、用料、图案、襟扣、袖口、裙边等等。
其实这些元素脱离了中华服装观的整体思维,只是一堆零碎的符号。
拼贴镶嵌之,固然可在欧西时尚中增添一抹风情,但那就像大陆上各处随意挪置拼组欧洲建筑语汇盖成的房子,不伦不类,常是要令人失笑的。
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流品、不同职务、不同场合该穿什么、怎么穿,无人讲究,早已看不出服装与礼的关系了。
10、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明皇时代
唐朝刚刚开始时,统计上来的人口只有三百万户。
而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公元754年,唐朝政府统计出全国有九百六十万户,五千二百万人。
但是根据唐朝人杜佑的估计,当时中国有大量的户口被隐瞒了,实际人口应该是一千三百万户至一千四百万户,总人口七千万到八千万之间。
同时,物价水平长期保持较低水平。
开元十三年,东都洛阳斗米十钱,山东一斗米五钱。
到了开元二十八年,又获得了大丰收,《资治通鉴》记载:
其时海内富足,行者万里不持寸兵。
开元五年,唐明皇开始搜集整理天下散失的图书,下令将当时天下有名的学者都集中到长安和洛阳来。
为了保障编书抄书工作的顺利进行,太府寺每个月都要供应这些人蜀郡的麻纸五千番,每个季节供应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每年供应兔皮一千五百张做笔。
开元九年十一月,二百卷《群书四部录》编完,一共收书四万八千六百六十九卷,唐明皇下令把它们收藏在内府。
同时,唐明皇设置了丽正书院,把著名学者徐坚、贺知章、赵冬曦等人请来,给予优厚待遇请他们著书立说,并任命张说当修书使领导。
开元十三年,李隆基在集仙殿大宴宾客,他见请来的学者和官员们济济一堂,兴奋地说:
“神仙的说法虚无缥缈,我不信;贤才却是帮助我治理国家的根本。
我看咱们今天设宴的集仙殿,应该改名叫集贤殿!
”大家齐声欢呼表示赞同。
唐明皇组织的编书抄写工作为保存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成果作出了杰出贡献,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赞叹说:
“从汉朝以来,图书分为六艺、九种、七略。
到了唐朝才开始分成四类,叫做:
经、史、子、集。
而藏书最多的,是开元时期。
编入目录的,有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
而唐朝学者自己的著作,又有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
可谓盛极一时!
唐朝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使节、贵族、商贾、学者、艺术家和僧侣等,不断来到中国。
唐王朝派到外国去的使臣、交流的僧侣和经商的商人也不绝于途。
当时与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有七十多个。
远达欧洲的东罗马和非洲的也派人来到长安。
经常居住在长安的外国人有四千左右。
唐朝政府专门设置商馆接待他们。
长安西市是外国商人聚集的地方,在唐朝太学中还有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有的人还在唐朝政府中担任官职。
当时来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九天 阊阖开 宫殿 万国 衣冠 冕旒 舍人 早朝 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