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昙石山文化与黄土仑类型的渊源关系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469630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86KB
试论昙石山文化与黄土仑类型的渊源关系资料.docx
《试论昙石山文化与黄土仑类型的渊源关系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昙石山文化与黄土仑类型的渊源关系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昙石山文化与黄土仑类型的渊源关系资料
试论昙石山文化与黄土仑类型的渊源关系
[提要]闽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据目前考古研究,主要是以昙石山下层、中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
昙石山文化的先民们生产和生活用品,在昙石山、溪头等遗址中都有较多的出土,距今4000—5000年。
在福建闽侯黄土仑商周遗址中曾出土有陶鼓,亦即先秦文献所称之“土鼓”。
其用途为商周时期祭祀农神与仲春、仲秋播种收割时演奏之用。
说明当时中原礼制及某些祭祀的乐器已传入闽越地区,证实两地的文化交往十分悠久。
该器物也是殷商文化南传入闽的重要证据,证明殷商文化最南已经深入闽越腹地。
[关键词]昙石山下层中层,黄土仑殷商文化闽越
根据考古研究,闽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主要是以昙石山下层、中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
昙石山文化的先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在昙石山、溪头等遗址中都有较多的出土,距今4000—5000年。
从上层的陶器刻划符号来看,已经进入文明时期。
相邻的闽侯鸿尾黄土仑遗址是受到中原殷商文化南传影响的闽越文化重要遗存,它是闽侯县鸿尾中学于1974年发现的。
1978年正式发掘,实际发掘面积700平方米。
几年来共清理墓葬19座,出土或采集陶器、石器等文物标本近200件,并于1984年发表简报。
其年代经测定为公元前1300年±50年,即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
①昙石山文化与闽侯鸿尾黄土仑类型的叠压关系,已经清楚证明了其间的继承关系。
本文从两者考古文化传承的角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昙石山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据目前已发现的我国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从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凤象牙雕刻、双龙凤纹骨匕、乌首形陶器座等艺术品来看,表明江浙地区的原始氏族以“鸟”为图腾信仰;而在其他地域原始氏族的图腾,至今没有发现有关的遗物和遗迹。
但是,从古代文献记载,如《说文解字·虫部》蛮字条下释:
“闽,东南越,蛇种。
”《太平御览》卷一七○“州郡郊”也同样说:
“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
”等于直白“闽”乃“东南越”,或“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以蛇为图腾。
研究表明,闽越族体是在当地原始氏族部落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在福建境内及瓯江流域的浙江南部(今温州、平阳、瑞安、苍南等地)存在的几何印纹硬陶遗存,无论是分布地域或存在时间,都同闽越族相吻合,因而可以认为它是闽越族的物质文化遗存。
②
这类遗存是在该地区先前已经存在的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这在闽江下游地域的昙石山文化表现得非常清楚。
在昙石山文化遗址中,新石器文化层同几何印纹陶文化层是彼此叠压着的。
如著名的昙石山遗址、溪头遗址、庄边山遗址以及东张遗址等,都是新石器文化层在下,其上便叠压着几何印纹陶文化层,再上就是黄土仑类型文化。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闽越族蛇图腾崇拜应当起源于昙石山文化。
昙石山文化的早期印纹陶向昙石山上层文化时期及其以后闽越族的几何形印纹硬陶方向发展。
昙石山上层文化层时期,同时伴出的还有几何形图案的彩陶器。
这类彩陶,除了在闽江下游地区有较集中出土外,在东北部直至浙南的瑞安等地,东向延伸中至台湾岛内,南至厦门地区均有发现。
这就说明“闽台区”具有显著统一特征的文化,几何印纹硬陶在陶器中已占了主导地位。
据1959年全面普查的结果,在当时全省共发现遗址就达1000多处,它们多数都有印纹硬陶出土。
这些几何印纹陶文化遗存的缔造者,便是由他们的各亲属部落进而融合成为民族(闽越族),其中某些几何形纹样(例如曲折纹、方格纹或菱形纹可能是蛇身上花纹的简化和演变等等),与氏族的蛇图腾信仰有关,应是昙石山人遗俗的反映。
我们知道,殷商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的中原青铜文化向周边乃至南方的边远地区逐渐扩散。
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地区当时活跃着闽越族,在殷商文化南传的历史进程中,在闽越族曾经活动的区域保留了一些文物或文化遗存,成为殷商文化与福建土著文化频繁交往的有力的历史见证。
黄土仑类型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时陶器手工业开始兴盛,生产工具中的砍伐器石斧,掘土器较大型的石锛、石铲,耕耘器牡蛎壳耜,收割器石镰、石刀、蚌刀等,说明昙石山人的耜耕农业已经相当普及。
东张遗址烧土中发现的稻草痕迹,证明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由于农业的发展,人们脱离了单纯依赖渔猎生活的游移性,具备了相对稳定居住生活的条件,先民依傍山坡台地建筑房屋。
东张遗址下层、昙石山遗址中层都发现半穴式的房屋基址。
手工业部门之一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纺织工具中的陶纺轮、骨锥、骨针的出现,反映了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纺轮形制为菱形、算珠形、圆饼形,有的表面加麻点纹、漩涡纹、米字纹、辐射线纹、方格纺等彩绘纹饰。
形状的不同,是为了纺制各种不同规格品种纱线的需要。
彩绘装饰,则是为了旋转加拈时容易判断拈向以利纺线均匀的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衣、食、住、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昙石山文化人的氏族部落社会逐渐繁荣昌盛。
根据对昙石山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及其包含物的演变规律的科学分析,昙石山文化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
③
昙石山文化遗址先后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墓葬89座,陶窑9座,壕沟2条,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
经考古学家研究,昙石山文化遗址基本上是一处4000—5000年前原始社会晚期的公共氏族墓地,其上层叠压着3000多年前的黄土仑文化遗物。
经多方鉴测,昙石山文物的年代大体可界定为距今4000—5000年;黄土仑文化大体可界定为距今3000—3500年间。
昙石山氏族公共墓地自5000年前一直延续到3000年前,墓葬层层叠压,沉睡至今。
尤其是1996年第8次发掘,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努力,福建先秦闽越族的历史昭然若揭,证明闽江流域已有5000年的灿烂文化。
二、昙石山文化的特征及其学术地位
佟柱臣先生的《史前史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三个接触地带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综合研究之一》论文以为,南岭山脉和武夷山脉的北侧有浙江瑞安山前山、江西定南夏岗、湖南南岳彭家岭、安仁何古山诸遗址;南侧有福建闽侯昙石山、白沙溪头、广东曲江石峡、始兴新村诸遗址。
并且肯定了昙石山文化的特征及其学术地位。
1、昙石山文化与长江中下游各区域稳定的联系
在昙石山文化区域的北侧,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诸遗存与钱塘江的河姆渡文化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面貌不同,在飞云江和上塘溪均发现了磨制石器,瑞安山前山除见有篮纹灰陶外,还在泥质红陶上以黑彩赭彩绘出条状纹、方格纹,近似昙石山的作风,为太湖周围诸文化中所罕见,透露受到了武夷山南侧闽江下游昙石山文化的影响。
此点尤其可贵,说明昙石山文化并非自我封闭,从她诞生不久就保持与外界的密切联系,将自己的制陶技术向北传播,越过了武夷山,直达千里之外的太湖地区。
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山前山遗址。
④在泰顺县司前镇狮子岗、瑞安市湖岭镇新垟等遗址出土的釜、罐类的口沿部分,有的刻划有|X、W、-|、艹、X|L、M|等示意文字或记事符号,这是闽越先民使用文字的初始,是探讨闽越先民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⑤新石器时代晚期好川文化文明特征的突显表明,浙南地区在文明的起源问题上,与中国文明起源多元性、不平衡性的特征表现得高度一致,经过长期的酝酿孕育,文明的曙光已悄悄照临浙南大地。
⑥南侧,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的特征是非常清楚的,它与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完全不同。
昙石山下层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器形有釜、罐、盆、钵。
这个文化虽然有鼎,但不见其他三足器,而以釜为主,说明与长江流域文化具备多釜的特点有一定的联系。
纹饰则有贝印纹、细绳纹、竖篮纹、重圈纹等,壹形器上的牛角形把手和印点纹彩陶,更是别具风格。
至于石器,种类既少,器形又小,弧线三角形横剖面的石锛为昙石山文化的代表器形。
还有蚌铲,也是长江流域诸文化所罕见的。
在探索昙石山文化与外界联系时应当特别关注。
李仰松先生认为,福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集中在闽江下游地区。
因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而得名的昙石山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点。
昙石山文化的石器以锛为最多,除扁平常型锛、有段石锛,还出土一面扁平、一面有人字形纵脊的石锛。
几何印纹陶和绘红色条带、卵点的彩陶,是昙石山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⑦
昙石山文化以闽侯昙石山中、下层为代表,同类遗址有闽侯庄边山贝丘下层和溪头贝丘、福清东张下层等,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一带。
石器以锛为最多,除扁平常型锛、有段石锛外,以带人字形纵脊的石锛最具特色。
当时经营农业并有较发达的渔猎经济。
陶器有釜、鼎、壶、罐、豆、簋、杯等。
存在少量饰曲尺纹、圆圈纹、叶脉纹等纹样的几何印纹陶和绘红色条带、卵点的彩陶。
昙石山有5座横穴式陶窑,集中分布在一起,表明烧窑已具有一定规模。
在溪头遗址发现一座成年男女的同坑合葬墓,男性仰臣直肢,女性侧身屈肢依附于男性的身旁,当是原始父权制时期的一种葬俗。
昙石山文化的上层发展趋向为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⑧。
2、昙石山文化与台湾地区早期文化的联系
“凤鼻头文化”是台湾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接受大陆文化尤其是昙石山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凤鼻头文化延续的时间很长、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至公元纪年以后。
它分布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以高雄县林同乡凤鼻头遗址为代表。
这个遗址保存的文物很丰富。
最早的是红陶文化,出土的陶器有大口的碗、盆,细长颈的瓶,小口宽肩的罐,足为圆柱形的鼎等等。
它们大都是用质地细腻的泥土,以手捏制再烧成,表面印有绳纹或席纹,有的上面还有深红色的彩绘。
除陶器外,还出
1盉2簋3席纹陶壶4穿孔牡蛎器5石锛
土了不少石器,有石锄、石斧、石磨盘、穿孔的石刀等,大多是农耕用具。
在居住区,发现一处房子的遗迹,长方形,东西向,看上去是干阑式建筑。
在台南市的一个遗址里,还发现了粟粒遗迹。
从农具和粟粒看,那时台中、台南的远古居民的生活,已经从以采集渔猎为主发展到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中已有石板棺,还有精致的陶器作为殉葬品。
一些齿骨上有了拔牙的痕迹。
凤鼻头文化的陶器和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极其相似,其中陶器显然是受了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的影响。
当红陶文化在台湾中南部扩展时,又受到福建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影响。
从年代上看,凤鼻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属于同一时期;从陶器的器型、花纹、彩绘以及附上质地上看,也属于同一文化类型。
稍晚的凤鼻头文化出土的陶器以橙红陶、黑陶、彩陶为主。
黑陶的颜色深黑面光亮,经过打磨,比较薄,外表刻划着线条纹、波状纹,有的用贝壳压印出纹饰,有的陶片上还发现稻壳的印痕。
同期的昙石山文化和福建福清东张遗址,也出土了类似的橙红陶、黑陶。
最晚的凤鼻头文化,也就是高山族先民的文化,出土的陶器以灰黑陶为主,纹饰大多为方格纹。
遗址里还发现采矿铸铁的痕迹和较多的铁器和玻璃株等。
铁器的发现说明,高山族的先民受大陆文化影响,已进入铁器时代。
从凤鼻头文化的发展不难看出,台湾的古文明和祖国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古文明属于同一文化系统,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
从垦丁寮、鹅銮鼻的墓葬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
约自前1500年至公元初期,发展成为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凤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
营埔出土的陶片上发现有稻壳印痕。
最后是印纹和刻划纹灰黑陶文化类型,已属铁器时代遗存。
⑨
在华南地区,大约在前6000—7000年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广泛分布着一类新石器遗存,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普遍共存,陶器主要是简单的绳纹粗红陶,渔猎经济的特征明显,在文化性质和经济类型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共性,同时各地又有自身的特点。
大约不迟于前3000年左右,华南各地新石器文化的特征更加明晰,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迹象也比较清楚。
在更新世冰河时期,海水下降,台湾西北端还曾同祖国大陆相连。
自石器时代起,台湾与大陆间的文化联系便十分紧密,始终连绵不断。
三、黄土仑“土鼓”的主要用途及其与农耕的关系
在说到黄土仑时,先要讨论庄边山遗址。
庄边山在闽江南岸、与昙石山隔江对峙,是一座高出江面约20米长形山岗。
遗址东西长约190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
195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论昙 石山 文化 黄土 类型 渊源 关系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