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W原理第二部分.docx
- 文档编号:24693063
- 上传时间:2023-05-3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1.56KB
MSW原理第二部分.docx
《MSW原理第二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W原理第二部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SW原理第二部分
考试科目:
社会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
社会学基础知识
三、人的社会化
(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及意义
1.社会化的含义
广义:
以少年儿童为对象,重点是个体如何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
狭义:
贯穿人生始终,还包括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内涵的三个理解角度:
●文化角度:
社会化被看做是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其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人格发展:
被视为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社会结构:
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
综上,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于社会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四、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1.社会互动:
一般来说,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
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含义: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人的接近就是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6)社会互动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由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补充:
1.社会互动的情境和过程
(1)情境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
(2)过程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定向-评价-控制阶段;
芝加哥学派:
竞争-冲突-顺应。
2.社会互动的维度:
向度、深度、广度、频度。
3.集合行为:
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1)特征:
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2)理论: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环境、结构性压力、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诱发因素、行为动员、社会控制能力;模仿理论;感染理论;紧急规范论;匿名理论;控制转让理论。
(3)典型的集合行为:
恐慌、谣言、流行。
五、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类型
1.社会群体:
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它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共同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存在基础:
对个体,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
对社会,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
(二)初级社会群体
1.相关研究p158
2.基本特点(7点)
成员有限,一般为2~30人;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成员间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难以替代;群体整合度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3.形成条件:
活动空间接近;接触时间长;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4.功能
(1)正功能:
社会化;满足情感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2)负功能:
微观上,压抑个性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宏观上,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六、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
1.社会组织:
广义泛指一切人类共同生活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
狭义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称正式社会组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组织活动包括:
组织的目标结构;组织的心理结构;组织的技术结构;组织的整体活动。
七、社会制度/社会设置
(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制度:
通过长期的社会互动,在特定社会活动领域,而基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创设的并为此特定领域中大多数人所共同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
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2.构成
(1)规范系统/社会规范体系:
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2)观念系统/社会价值观;
(3)组织系统/权威与地位结构:
传统权威、感召权威、合法权威;
(4)设施系统/社会机构与设施。
八、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与功能
1.社会分层:
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①自然差别&社会差别:
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型,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
②社会地位:
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叫社会地位,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是人们相互识别、相互对待的重要标志,是人们互动影响力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③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型。
主要表现:
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
综上,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由社会差别、地位间关系以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
分层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由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
①社会分化:
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特征:
功能专一化&地位多样化。
②后果:
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社会整合的难度。
③类型:
水平分化,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他们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生活环境、互动影响力大体相同;
垂直分化,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与上相反,由此造成的差别叫社会不平等。
(3)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
①社会阶层/阶级:
一般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
②社会不平等:
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个阶级/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产生原因:
人类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人类需求具有社会性,借助社会比
较及不平等状态显示其稀缺性才增加其价值,值得追求。
③分层研究的理论视角:
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稳定性不平等与暂时性不平等。
(三)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
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里一个地位的移动。
地理空间的流动归于社会流动。
2.类型
(1)按流动方向
①水平流动:
在同一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置移动,大规模的由科学技术发展推动;
②垂直流动:
在同一分层结构层面中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又分上向/下向流动。
(2)按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
①一生中的流动:
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
②代际流动:
通过同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
(3)按流动原因划分代际流动
①结构性流动:
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
结构性流动是由外在原因推动的,不反映个人对这种流动所抱的种种态度。
②自由流动:
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地位变化,又叫非结构性流动。
九、社区
(一)社区的概念与要素
1.社区:
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要素(含义)
(1)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
(2)社区总离不开一定人群;
(3)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城市:
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十、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类型
1.社会变迁:
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二)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
1.社会现代化:
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具体地说,此发展过程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工业化、城市化和理性化等实现。
2.基本涵义
(1)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2)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3)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4)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3.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内容)
(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
伴随着个人角色、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之社会地位的分化,社会在新的基础上形成高度一体化。
(2)理性化
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化转变,或者说是理性原则的提高。
韦伯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理性主义的内涵。
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就是理性精神。
(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财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出挑战。
(4)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表现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5)城市化
具体表现:
城市的发展;人口的聚集;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家族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动新的组织制度的形成,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
(6)人的现代化
主要体现:
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
具体地说,它包括了14个方面的内涵。
人们在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中的经历,有助于形成人的现代性。
(7)全球化
被看做一个(或一组)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根据它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加以衡量——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以及权力实施的网络。
矛盾:
全球化下的不平等与不平衡、全球化下的民族国家、全球化下的文明和文化。
十一、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涵义及特点
1.涵义
广义的社会问题:
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狭义的社会问题:
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2.构成要素
(1)必须有一/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
(2)这种失调情况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补充:
结合《社会问题概论》资料
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
(一)越轨行为及其类型
1.社会越轨:
越轨行为或偏差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2.类型
依据越轨的程度,分为三类不同的行为,即违法行为、违警行为和违规行为。
(1)偏差行为(补充)
指那些偏离社会习俗的轻度越轨行为。
很多传统的道德规范、价值观、人生观、信仰都对人类社会成员有制约力。
社会成员如果违反这些规则,就会受到公众舆论的指责、奚落等惩罚。
(2)违规行为
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社会组织中各种规章制度的行为属于违规行为。
这类行为通常会损害组织群体其他成员的利益,故其危害性比偏差行为更严重些,对其处罚也更为严厉。
(3)违警行为
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安秩序的规则、规定、条例的行为。
它可能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社会成员的安全,情节比较严重。
(4)违法行为
指违犯法律规定的行为,犯罪行为属于其中最为严重的行为。
犯罪行为是指触犯刑律而应受到刑法惩治的行为。
3.功能
(1)正功能
①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
许多社会规范在被破坏之前是模糊不清的,而某些越轨者的越轨行为会促使社会澄清这类规范(如“黑客”攻击网络等犯罪)。
②能增进群体的团结。
公众面对越轨时会采取一些共同行动以阻止这类行为。
③有些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动力。
④促使人们更愿意遵从已有的各种社会规范。
某些越轨者的受罚可能给社会成员以警示作用。
(2)负面作用:
社会功能失调
4.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
产生原因:
生物学解释、心理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
(1)生物学的解释:
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这种解释有时也被称作体质论。
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最早提出了这种理论。
(2)心理学的解释:
试图从人类心理方面去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
(3)社会学的解释:
倾向于从社会环境中,从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
其中,主要理论包括:
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失范理论和文化传递理论。
(二)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控制: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2.一般特征
(1)普遍性与阶级性(社会控制的本质):
普遍性是指社会控制是任何社会维持其秩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社会控制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2)统一性与强制性(社会控制的方式):
统一性主要表现:
一是社会控制体系内各种控制手段的统一性,即各种控制手段是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二是社会控制范围的统一性,即社会控制的有效范围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部分;三是社会控制准则的统一性,即社会控制的准则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是一致的,一视同仁。
强制性,一方面体现了阶级的强制和压迫,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保持控制统一性的需要。
(3)多重性与闭环性(社会控制的作用及其过程):
多重性是指各种控制手段的控制作用叠加在控制对象身上,使其同时受到多方面的约制。
闭环性是指社会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社会控制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SW 原理 第二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