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4686484
- 上传时间:2023-05-3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62MB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学案18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习目标】 ①识记自然带的概念,理解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
系。
②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③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带
地域分异的形成。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
规律
形成
基础
影响
因素
典型
地区
图示
纬度
地带性
热量
太阳
辐射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经度
地带性
水分
海陆
分布
中纬度地区
垂直
地带性
水热
状况
海拔
海拔较高的低纬度山地
1.在地球表面
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能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为什么?
答案:
不能。
因为不同区域物质、能量分布及其组合状况是不同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二、非地带性现象
1.形成因素
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
2.表现
既可在自然带之间形成,又可在某一自然带的内部形成。
2.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为什么?
答案:
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
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会呈现出热带草原景观?
答案:
东非高原因为海拔高,水热条件不足,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
一、选择题
(2016·天津五校联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等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
热带雨
林带;②地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
第2题,四个选项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都形成热带雨林带。
答案:
1.D 2.C
(2016·安徽名校联考)“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到201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题。
3.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终点河南郑州,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落叶阔叶林
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
C.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
阔叶林
D.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解析:
郑州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自东向西降水减少,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答案:
A
(2016·山东临沂模拟)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4~5题。
4.甲植被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温带草原
5.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地形B.水分
C.土壤D.热量
解析:
第4题,图中显示气温由苔原、针叶林、混交林、落叶林、
甲、荒漠逐渐升高则甲位于亚热带;同时甲处降水量在400mm~500mm之间,根据自然带实际分布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只能是常绿硬叶林。
第5题,由图中气温和自然植被变化可知,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则热量是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答案:
4.C 5.D
(经典再现)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6~7题。
6.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
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7.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B.降水
C.热量D.坡向
解析:
第6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增高。
第7题,长江上游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雪线高度逐渐
升高。
答案:
6.D 7.B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
图,完成8~10题。
8.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
9.干旱河谷灌丛带所
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
10.该山可能位于( )
A.四川B.新疆
C.安徽D.山西
解析:
第8题,该山3000米以上,两个山坡的自然带带谱都是四个,但是东坡自然带比西坡的海拔低,说明气温比西坡低;东坡的雪线比西坡低,说明东坡的降水更加丰富。
第9题,一般情况下,河谷地带气候湿润,但是此处的河谷气候干旱,说明下沉气流的影响导致河水不易蒸发,影响降雨。
第10题,我国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脉呈南北走向,且有高山冰雪带。
也可用排除获取正确答案,安徽、山西的山脉没有高山冰雪带,新疆的山脉没有常绿阔叶
林带。
答案:
8.B 9.D 10.A
(2015·江苏卷)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1.牧民转场主要受(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
图中显示冬、夏牧场中间为森林,说明山坡为迎风坡,森林所处高度降水最多,冬、夏牧场所在高度降水较少,为草地。
为充分利用当地草场资源,夏季在海拔高的地区放牧,冬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放牧,故A项正确。
答案:
A
二、综合题
12.(2014·上海卷)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
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的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
(1)A、B两地都位于大分水岭东侧,都较湿润,差异是纬度导致的热量不同。
(2)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在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在背风坡,而D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
(3)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所以自然带为热带稀疏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答
案:
(1)
类型:
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
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
(2)水分差异:
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B地处于迎风坡,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少。
(3)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自然地理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18 差异 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468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