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二课堂教案 陈博.docx
- 文档编号:2467509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23KB
科学二课堂教案 陈博.docx
《科学二课堂教案 陈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二课堂教案 陈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二课堂教案陈博
华山中学2012—2013三年级科学上册二课堂实验计划
科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是科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切实搞好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制订实验计划如下:
一、目的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提高创造能力。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要求
1、教师认真及时的安排实验,按要求把实验通知单送达实验老师。
2、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3、与实验老师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辅导学生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完成。
4、制定本学期实验进度安排表:
周 次
实验题目
实验类型
第一周
《走进科学实验室》
分组
第二周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观察
第三周
《怎样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分组
第四周
《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
分组
第五周
《在水中下沉,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它浮起来?
》
分组
第六周
《做个小开关》
分组
第七周
《怎样让在水中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观察
第八周
《热空气上升》
分组
第九周
《压缩空气》
分组
第十周
《制作风车模型》
分组
第十一周
《探究毛细现象的实验》
观察演示
第十二周
《水的浮力》
分组观察
实验进度计划表
2012年10月10日
第一课时、走进科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例子体会观察的局限性,需要借助仪器
重点:
1.认识常见的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难点:
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过程方法:
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试管;烧杯;酒精灯;托盘天平;量筒;试管夹;胶头滴管;玻璃棒。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1.实验室里的仪器
教师:
利用图,介绍仪器的名称、用途,并演示其正确使用方法。
学生:
观察器材,熟悉各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
试管架:
放置试管等的仪器。
试管:
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试管夹:
夹持试管等。
酒精灯:
使物质加热的工具。
药匙:
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
停表:
测量时间的仪器。
天平和砝码:
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电流表: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
显微镜:
观察微小的物体。
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
强调:
各种工具和仪器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但是每一工具和仪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因此,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二.实验室的安全。
教师讲述:
实验前,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检查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全。
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应先经教师允许。
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品尝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实验中必须保持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得到处乱走。
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实验完毕要洗手。
3.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抹布盖灭。
(2)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
(3)若被化学物质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
板书设计
走进科学实验室
一、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二、实验室里的仪器:
试管架、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玻璃棒、停表、电压表、电流表、天平和砝码、显微镜
第二课时、《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教学目标: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一个电路检测器、两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其中一个只有一组通路,另一个有三组通路)、实验记录单;两节电池(配电池盒)、两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生活中的这些用电器,我们只能看到它们外面的样子,难以看到它的内部结构。
但不管多复杂,它们都是有一些简单的电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
那都有哪些连接方式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不一样的电路连接(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经验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
二、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活动一:
关于第一个接线盒的研究
1、出示接线盒
师:
这是一个接线盒。
如果把它接入这个完整的电路中,哪个部分能让电流通过?
哪个部分不能让电流通过?
(铜钉能,塑料盒不能)回答的真好。
能让电流通过的是(通路),不能让电路通过的是(断路)
那任何两个铜钉都能让电流通过吗?
(不能)为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观察下它有什么特点吧。
2、师生共同观察接线盒(四个接线头及对应的数字标号)
师:
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盒子的外面,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更多的信息?
(有四个铜钉,上面还有数字)再打开来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1和3之间连了一根导线)这导线有什么用呢?
(让电流通过)怎么检测?
(电路检测器)
3、讨论:
如何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出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路?
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断路?
4、小组实践用电路检测器实际检测。
5、汇报:
跟之前的猜测一样吗?
活动二:
检测、推测第二个接线盒内导线的连接情况
1、过渡:
这也是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里面也有导线连接着,不打开盒子能知道哪几个是通路?
哪几个是断路吗?
2、学生讨论检测顺序
3、学生检验。
检验完后,根据检验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情况,把推测结果画在记录在表格二上。
4、各小组汇报推测结果,并讨论哪种推测是合理的。
5、打开接线盒,让学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样连接的。
三、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活动一:
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师:
还记得怎样让两个小灯泡同时点亮吗?
1、学生用提供的材料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
2、学生作品展示,选择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启发思考:
这两种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灯泡有什么不同?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
设计意图:
这环节原来是第二个活动。
但之前学生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时,已经出现这两种连接方法,因此提前来上,让后面的活动让更能学生接受。
重点放在让学生观察两种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上。
这样做更有利于让学生发现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本质不同。
活动二:
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师:
给你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你还能点亮它吗?
有几种方法呢?
2、学生用两节电池点亮小灯泡(若学生无法连接,让其参考教科书的电路连接方法)
启发思考:
在不同的两种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
(串联和并联: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
四、拓展活动:
两个灯泡,两节电池,能让小灯泡同时点亮?
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第三课时、怎样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实验目标:
1、能想出两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快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验器材:
滴水器、水曹、小水轮
实验过程:
1、4人一小组,分成若干小组。
2、学生猜想:
怎样使小水轮转起来?
转得更快?
3、按自己的猜想尝试一下:
小组合作,一人固定小水轮,一人做实验,其他人旁边观察。
4、讨论:
为什么小水轮会转得更快?
5、记录结果。
结论:
滴水器离小水轮叶轮的位置越高小水轮转得越快。
第四课时、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实验目标:
1、通过实验能区分土壤的成分。
2、能用简便方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3、培养探究精神。
实验器材:
透明的杯子、小棒、水、土壤
实验过程:
1、四人分成一组,观察土壤的构成成分并猜想。
2、猜想:
如何把砂和粘土分开?
3、尝试把砂和粘土分开,四人轮流实验。
4、记录实验结果。
5、整理材料。
结论:
杯子下层的质量较重的是砂,上层质量较轻的是粘土。
第五课时、在水中下沉,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它浮起来?
实验目标:
1、能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能想出两种以上的方法让物体浮起来。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实验器材:
橡皮泥、水曹、泡沫板、木版、空瓶子等。
实验过程:
1、四人组成小组。
2、将橡皮泥沉入水中并猜想:
如何让物体浮起来?
3、做一做:
尝试一下你的猜想。
小组内轮流实验。
4、讨论:
为什么会这样。
5、记录结果,整理材料。
结论:
把质量轻的物体和橡皮泥拴在一起就回浮起来。
第六课时、《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
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回形针,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电池,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做个小开关
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
重点讨论:
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活动目的:
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
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
5、交流汇报:
(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2)解决了哪些问题?
(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第七课时、怎样让在水中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实验目标:
1、理解物体在水中是如何沉浮的。
2、能想出三种以上方案让物体沉下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器材:
空瓶子、水曹、石子、小铁块、水、橡皮泥等。
实验过程:
1、几个人结成小组,轮流实验。
2、将空瓶子放入水中,让它浮起。
3、讨论:
用什么方法使它沉下去?
4、实验:
按自己的猜想尝试一下。
5、记录实验结果。
6、学生讨论:
为什么会这样?
结论:
质量较重的物体放在空瓶子里就下沉
第八课时、热空气上升
实验目的:
1、能想明白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剪刀、纸、笔、细线、针、铁架台
实验过程:
1、4人一小组,分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二课堂教案 陈博 科学 课堂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