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发展史.docx
- 文档编号:24673219
- 上传时间:2023-05-30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50KB
苹果发展史.docx
《苹果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苹果发展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苹果发展史
苹果发展史
第一阶段:
解放前---八十年代末(1952-1989)
从茶果、歪把子到国光、金帅,从160亩果树到16000亩大果园
我镇是沂源县栽植苹果树较早的地区。
解放前主要有茶果、平婆、歪把子、秋风蜜、伏奎、洋枇杷等,零星栽植阶段,不成规模且产量较低,高产者亩产仅千斤。
1953年,从辽宁省引进国光、金帅、红玉、倭锦、鸡冠、青香焦等品种,主要分布在于家北坡、西孝、盖冶、社庄等村,栽植面积达到160亩,拉开了我镇有计划发展苹果的序幕。
人民公社成立后,逐渐形成技术网络,村级成立果园专业队(组),使我苹果生产开始了有组织的技术普及和技术管理,果业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持续增加。
1958年大跃进中,由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极左思潮的影响,曾把社会上分散栽植的苹果树统统集中起来,每个村建立一座或数座花果山,集中管理。
结果是花果山建成了,而群众植果的积极性却大大削弱了。
1966—1969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果业的措施,并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路旁地堰、沟边渠旁等零星闲地栽植果树,我苹果栽培面积又一次增加,1969年我的苹果产量达到了30万公斤。
1973—1975年,在“农业学大赛”群众运动的带动下,苹果栽培面积再度上升,栽培技术进一步普及,整形修剪、深翻扩穴、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病虫害测报技术逐步应用于生产,1975年,苹果栽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产量达70万公斤。
与此同时,苹果栽培技术进一步普及。
整形修剪、深翻扩穴、人工授粉、疏花疏果、病虫害测报技术逐步应用于生产,果农初步掌握了苹果科学管理技术,实现了“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走路苹果碰着头。
我的果品生产已在全县崭露头角。
1984年后,集体果园承包到户,实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放开了果品价格和购销管理,在国内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苹果价格迅速上扬,激发了农民开发荒山、荒坡、荒滩的积极性。
到八十年代末,全镇果园面积增加到1.6万亩,产量达到4500万公斤。
第二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1990-2007)
从1.6万亩到4.5万亩,从国光、金帅到红富士红将军,从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到绿色标准化生产。
20世纪90年代,我苹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镇党委政府聘请中国工程院、国家科委、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作为技术顾问,狠抓果品生产的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了科技培训网络,大力推广果品标准化生产,加快了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先后从烟台等地引进了长富1号、长富2号、岩富10号、红将军、皇家嘎拉等一批优良新品种,将80年代以前发展起来的果园,大多数进行了品种改良。
原来的青香蕉、红香蕉、小国光等品种都进行了高接换优,我苹果品种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到1995年,我的苹果的一些传统品种、老劣品种全部被淘汰,晚熟优质的红富士苹果成为全镇主栽品种。
自1993年开始试验苹果套袋技术,经过几年的应用试验,套袋技术日臻成熟。
1996年,镇政府大力号召,并从技术、资金各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使这项技术迅速得到普及,苹果套袋数量逐年翻番,套袋普及率达95%以上。
特别是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调整富民”、“旅游带动”战略,不断加快果业结构调构,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全面推广了套袋、壁蜂授粉、频振式杀虫灯、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等50多项新技术,我镇苹果的外在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到目前为止,全镇果品总面积4.5万亩,其中苹果面积3.5万亩,年总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左右,总收入达到1.6亿元,年人均果品收入5000元。
我红富士苹果在历次国家、省组织的果品展销活动中,连续20多次获得金奖,先后被认定为绿色A级农产品、国家名牌产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长年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及出口欧盟国家。
第三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2008-至今)
从绿色农业到有机农业,从规模化生产到循环农业经济
进入21世纪,我镇党委、政府以建设循环农业经济强镇为目标,将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与北京农业大学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教授制定有机红富士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抓点示范的原则,结合全镇果品资源优势、生产条件、发展趋势和区域布局,充分发挥盛全果蔬公司、明星果品专业社等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标准化生产中的作用,规划建设有机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围绕“以果兴畜、以畜促果、果畜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畜+沼+果”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户建设一处人均半亩以上优质果园、一处年均增收过千元的养殖项目、一处保障果园灌溉的小型水利设施、一处实现能源转换的沼气池),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苹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2年,已经走过了近五十年,总结起来有三个大变化:
一是“由小到大”,我苹果种植面积从建国初期在沟底、堰边种植的160亩,到现在漫山遍野皆苹果的3.5万亩,实现了苹果种植面积的“由小到大”,现在我人均超过1亩果园,走在我的大路上苹果都能碰着头。
二是“由少到多”,过去农民种果树凭的是经验,而现在靠的是科技,我苹果管理科技投入实现了由少到多的变化。
我镇常年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苹果工程中心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知名专家进行指导,现在我果农人人都是技术员,毫不夸张的说,我的“老太太、小媳妇”个个都是果树管理专家。
三是“由低到高”,加快淘汰了歪把子、国光、金帅、伏奎等老劣苹果品种,苹果品质实现了“由低到高”的转变,现在红富士、红将军已经成了主打品种。
其中,红富士苹果的年产量稳定在1亿公斤,在品牌上经历了从无公害、到绿色、到有机的三个历程,还开发了工艺果、富硒果、富钙果等特色苹果,果品质量不断提升,并向高端市场进军。
目前,有3万亩果园达到了国家绿色优质果品标准,有4000亩有机苹果正在转换中,培育绿色有机果品,打造苹果精品工程,是我们我人今后几年的奋斗目标,相信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的3万果农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镇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为山东省林果生产专业乡镇的。
(此文是中华大果园开园时的部分解说词)
我苹果发展史文字说明
1、解放前:
零星栽植阶段,不成规模,品种有歪把子、伏奎、洋枇杷等,现已绝迹。
2、1952年:
品种引进阶段,在西孝村、我、社庄开始发展苹果园,成片栽植面积达160亩,品种以国光、金帅、倭锦为主,果农不懂技术,不会修剪,经济效益差。
3、1974年:
规模形成阶段,每个村都发展了自己的苹果园,栽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果农初步掌握了苹果科学管理技术,实现了“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走路苹果碰着头”
4、1983年:
品种改良阶段,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政府提出“立足山区优势,建设林果之乡的发展战略”,西孝村在全县试点引进红富士苹果,两年后红富士苹果栽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同时,50年荒山承包合同,激发了农民治理荒山、荒坡、荒滩的积极性。
5、1993年:
大规模发展阶段,乡政府制定土地依法承包、荒山拍卖、租赁等政策,十年间,上阵劳动力3万人次,乡村投工5000万个,治理荒山3万多亩。
6、1998年:
科技兴果时代,土地延包30年政策,经济林用地依法转让,农民开始在最好的土地上栽植苹果,全镇栽培面积达到25000亩,苹果管理技术显著提高。
7、2003年:
无公害管理阶段,苹果面积稳定在25000亩,陆续达到盛果期,推行无公害管理技术,我镇成为鲁中地区最大的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
8、2006年,绿色果品管理基地,推行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制、频振杀虫等绿色果品管理技术,年产绿色果品1亿公斤。
9、2008、有机果品管理阶段,2007年,我苹果被选为奥运苹果,在全镇有机果品生产的高潮,苹果管理由绿色向有机过度。
“我苹果发展史”布展说明
展室位于二楼东大厅,集中展示我苹果发展的历史,以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主题,反映我镇60年的苹果栽培史及未来苹果的发展趋势,以图片展示为主,配以文字说明。
1、过去(50年代——90年代)
我国栽培苹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苹果品种有奈、林檎等。
现代苹果的栽培已有130多年,第一株苹果的引进地为烟台。
在我,解放前有农户零星再植苹果,以歪把子、洋枇杷、伏奎、秋奎为主,现已基本绝迹。
自1952年开始,国家支持老区农业,免费调进了苹果树苗,6年后,西孝村、社庄等地的国光苹果亩产达到13000斤,每亩效益3000多元,带动了苹果的推广,每个村都建起了苹果园,品种以国光、金帅、金冠为主。
1984年,临沂地区以西孝村为试点引进红富士,2年后,栽植面积达到3000亩,经济效益良好,在全镇推广,1993全镇栽培面积达到15000亩,各户的逐步均衡,1998年全镇栽培面积达到一个新的25000亩,形成了规模。
中国最早的苹果:
2000多年前的奈、林檎
全县最早的苹果树:
解放前从烟台引进
70年代的盖冶果园
树龄最古老的苹果树
土地承包后各户发展的苹果园
镇政府引导发展苹果栽培:
历史图片
90年代末我苹果规模
2、现在(90年代末至今)
我镇完成苹果规模化栽培后,经历了管理技术、生产方式及销售渠道的变革,管理上走过了一条从一般管理、无公害管理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管理过程。
生产方式上经历一条从单户经营、连户经营到公司、合作社经营的道路。
销售渠道走过了一条从零星销售、合伙外卖到客商上门收购、合作社集体销售地道路。
优良的生态环境,先进的管理技术,科学的生产方式,畅通的销售网络,使我苹果成为鲁中地区乃致山东省优质苹果的代表,2008年获得了全省唯一奥运苹果殊荣。
品种改良的见证:
一棵树两种苹果
苹果产业化调整:
外出参观学习
新技术推广:
人工受粉,套袋,农药减量控制等
无公害苹果基地及认证
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及认证
有机果品基地及认证
苹果评比活动
各级领导指导工作
参观团到我参观学习
采摘活动开幕式
苹果旅游:
采摘节
3、未来
我镇已经实现苹果栽培数量上的突破,未来苹果发展之路是实现苹果管理的精细化、园艺化、机械化,生产上实现标准化,技术上实现规范化。
普及有机苹果,发展工艺果、异型果,提高苹果采后处理水平,全面提高苹果的观赏性、商品性及营养、保健价值,实现苹果综合开发。
管理精细化:
矮化种植
我苹果发展史
第一阶段:
解放前---八十年代末
从茶果、歪把子到国光、金帅,从160亩果树到16000亩大果园
解放前,零星栽植阶段,不成规模,产量低,品种有歪把子、茶果、伏奎、洋枇杷等,现已绝迹;1952年,从辽宁省引进国光、金帅、倭锦等品种,主要分布在西孝村、于家北坡、社庄等村,栽植面积达160亩,拉开了我有计划发展发展苹果的序幕。
人民公社成立后,逐渐形成技术网络,村级成立果园技术队(组),使我苹果生产开始有了组织的技术普及和技术管理,果业生产发展较快,栽植面积持续增加;1958年大跃进中,由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极左思想的影响,曾把社会上分散栽植的苹果树统统集中起来,每个村建立一座或数座花果山,集中管理。
结果是花果山建成了,而群众植果的积极性确大大消弱了;1966-1969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果业的措施,并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路旁地堰、沟边渠旁等零星闲地栽植果树,我苹果栽植面积又一次增加,1969年苹果产量达到了30万公斤。
1973年-1975年,在“农业学大赛”群众运动的带动下,苹果栽培面积再度上升,栽培技术进一步普及,整形修剪、深翻扩穴、人工授粉、蔬花蔬果,病虫害测报技术逐步应用于生产,1975年,栽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果农初步掌握了苹果科学管理技术,实现了“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走路苹果碰着头”我的果品生产在全县崭露头角;1984年,乡政府提出“立足山区优势,建设林果之乡”的发展战略,西孝村在全县试点引进红富士苹果,集体果园承包到户,施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放开了果品价格和购销管理,在国内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苹果价格迅速上扬,激发了农民开发荒山、荒坡、荒滩的积极性。
到八十年代末,全镇果园面积增加到16000亩,产量达到4500万公斤。
第二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
从1.6万亩到4.5万亩,从国光、金帅到红富士红将军,从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到绿色标准化生产。
20世纪90年代,我苹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镇党委政府聘请中国工程院、国家科委、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作为技术顾问,狠抓果品生产的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了科技培训网络,大力推广果品标准化生产,加快了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先后从烟台等地引进了长富1号、长富2号、岩富10号、红将军、皇家嘎啦等一批优良品种,将80年代以前发展起来的果园,大多数进行了品种改良,我苹果品种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到1995年,我苹果的一些传统品种、老劣品种全部被淘汰,晚熟优质的红富士苹果成为全镇的主栽品种。
从1993年开始试验苹果套袋技术,经过几年的应用试验,套袋技术日臻成熟。
1996年,镇政府大力号召,并从技术、资金各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使这项技术迅速得到普及,苹果套袋技术逐年翻番,套袋普及率达到95%以上。
第三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
从绿色农业到有机农业,从规模化生产到循环农业经济
进入21世纪,我镇党委、政府以建设循环农业经济强镇为目标,将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苹果 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