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4672874
- 上传时间:2023-05-3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24KB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蜷伏(quán)粗犷(ɡuǎnɡ)坍塌(tān)随声附和(hè)
B.稽首(qǐ)诘难(jié)解剖(pōu)觥筹交错(ɡōnɡ)
C.殷红(yān)筵席(yàn)斡旋(wò)气冲斗牛(dòu)
D.遒劲(jìng)炽热(chì)镌刻(juān)强词夺理(qiǎnɡ)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目的忙得无瑕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到。
B.她从兜里小心冀冀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卡,在我头上比量着。
C.唐朝是我国舞蹈发展史上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舞蹈的最大特点是中西合壁。
D.生活中的困境反而可能激发人向上攀登的斗志,使人呈现出勃勃生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演绎形式更丰富,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精神和鸣。
B.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C.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情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
4.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
我们学过他的《渔家傲·秋思》。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C.《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D.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5)恢弘志士之气,,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6.某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参与解决⑴-⑷小题。
(8分)
活动一:
赵洋同学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之后写了一篇观后感。
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是永远都报答不尽的,但如何尽孝,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熟虑并以行动去实现的。
②孝敬父母应从现在开始,孝敬父母应从点滴小事做起,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使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得以弘扬。
③“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不仅是灵魂的洗涤,更是几个精彩的片段。
(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2分)
第句,修改意见:
(2)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2分)
第句,修改意见:
活动二:
(3)小丽同学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请你仿照例句,续写一句。
(要求:
内容相应,句式相同)(2分)
孝心是一杯清茶,它的芳香,是爱的自然芳泽;孝心是一根拐杖,它的扶携,是爱的坚实保障;,,。
活动三:
(4)刘敏同学认为,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
请同学们写出至少2条向父母表达自己感恩之情的活动方式。
(2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题。
(4分)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7.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4分)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
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
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
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
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
在黄州东南。
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
②参寥禅师:
僧人道潜,苏轼友人。
③崔成老:
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
④鬻(yù):
卖,这里作“买”讲。
⑤瀹(yuè):
浸渍。
⑥夤(yín)缘:
循沿。
⑦藂(cóng)橘:
一丛橘树,藂同“丛”。
⑧徐君得之:
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3分)
(1)园已易主
(2)晚乃步出城东(3)以后会未可期
9.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此木不为人所喜不足为外人道也
C.往憩于尚氏之第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以予故以枣汤代之
10.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
C.虽然“园已易主”,但以苏轼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
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12.本文以写小事细节见长,且笔法细腻,读来情趣盎然。
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加以分析。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8分)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
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
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
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
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
“对不起,我挡着你了。
”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
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
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
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
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
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
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
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
怎么办呢?
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
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
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
“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
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
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
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
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
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
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
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
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
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
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
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3.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2分)
14.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详细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分别为:
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人入群,我来不及道歉;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乞丐转身而逝。
B.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作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D.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4分)
正是青年读书时
刘少华
①人年轻时,无论多么忙碌或是贫穷,有一种快乐谁都无法剥夺,那便是读书。
但青年人读书,有时会有热情、少方法,战略上异常重视、战术上捉襟见肘,不得其门而入。
关于如何读书,前人进行了诸多总结,依我看,如下四点能做到便十分不易,却也十分有益。
②首先,要追求把书“读完”。
当年,金克木先生写《书读完了》,让人大吃一惊。
别说书海无边、时间有限,就算只读2019年初至今出版的中文书,正常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
为何金克木先生敢说“书读完了”?
其实,这背后是对读书的系统思考。
比如中国古书,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有据可循,其中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金先生举例说,如果研究“红学”,那么《红楼梦》就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捷径,非读不可。
③以此类推,青年人读书,应当从源头去读,在脑海中搭起一个“格式塔”,日拱一卒。
在青年时期、记忆力最强时,先尽量“输入”,快速吸收基础知识,打好底子。
书当然是看不完的,但在年轻时打下广博的基础,却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④其次,要仰仗经典之力。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
这话听着刺耳、偏执,背后却有一番考量。
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却同样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
阅读经典,是进入人类知识殿堂的捷径。
⑤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此感受极深,甚至专门写出一本《为什么读经典》。
书中,他为经典作品下了诸多定义,其中第一条便是,“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信哉斯言!
因为经典作品反复接受一代又一代人洗礼,总能跨越时代,进入群体的记忆中。
即便这些作品需要你花力气、下功夫阅读,也是值得的。
知识青年,不读经典,何以自立?
⑥此外,还要经常打开新书。
我们关于读书的经验,大都来自前人。
然而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又有些不同。
知识更新速度爆炸性增长,一日不学便有跟不上之感。
即便当下互联网如此发达,人类最优秀的知识结晶,依然倾向于以出版的方式固化。
畅销书榜上,让人失望者有之,给人启发者却更多。
许多经典都曾流行一时,今日之流行未必不是明日之经典。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直指当下或未来、瞄准过去被忽视的真问题的书,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有益的指导。
⑦读书得读其闪光点,尤其对当下出版的书更要抱以宽容与理解之心。
创新的见解、观点、结论问世时,因其往往领先于时代,往往不容易被接受。
青年人更应对世界投以好奇的目光,最先去发现、去接受新书中那些对世界可能有推动作用的闪光点。
好奇与新知,是两盏时时互应的明灯。
⑧人生的许多变化,也许正是从学会正确读书开始的。
而做一个读书人最幸福的是,眼前是无尽的书籍世界,我们在其中能寻觅到、体验到通往更大世界的千万条路。
(摘自2019年4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7.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18.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9.关于读书,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或建议?
(4分)
(五)名著阅读,完成20-22题。
(8分)
20.的代表作《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
主人公简·爱虽貌不惊人,矮小瘦弱,却人格独立,内心强大,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这个人物的出现,改写了英国传统女性的形象。
(2分)
2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请结合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经历中的某一次,分析他是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初心的。
(2分)
22.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
请结合《水浒传》《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其中一部名著的内容,说一说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
(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3.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⑴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
可是,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
女神维纳斯并没有因为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科学家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他智慧的大脑……生活中有那么多并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他,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别样精彩人生……
请以“拥抱自己的不完美”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温暖的人间真情(亲情、友情、师生情等)都是我们心中的阳光。
阳光,象征关怀、温情、奉献,象征蓬勃的朝气,象征奋发向上的力量……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心有阳光,生命就会一路芬芳。
请以“是我心中的一片阳光”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2020年九年级综合训练题
(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2分)
1.(2分)C.【解析】C有误,“筵席”中的“筵”应读为“yán”,“气冲斗牛”的“斗”应该读“dǒu”。
2.(2分)D。
【解析】A.有误,“无瑕顾及”中的“瑕”应该为“暇”。
B.有误,“小心冀冀”中的“冀”应该为“翼”。
C.有误,“中西合壁”中的“壁”应该为“璧”。
3.(2分)D.【解析】D。
使用不当,“焕然一新”指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形容观众的感觉不恰当,“耳目一新”更恰当,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4.(2分)D.【解析】D有误,《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
5.(6分)
(1)学诗谩有惊人句
(2)似曾相识燕归来(3)赢得生前身后名(4)博学而笃志(5)不宜妄自菲薄(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8分)
(1)③将“灵魂的洗涤”和“几个精彩的片段”对换(2分)
(2)①把逗号移到引号外边(2分)
⑶孝心是一件棉袄,它的温暖,是爱的力量源泉。
(2分)
⑷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打个电话,送去一声问候; 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为家里做几件家务:
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2分)(答出两条即可得2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7.(4分)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
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
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二)8.(3分)⑴更换;⑵步行;⑶预料9、(2分)C10、(2分)A(应该以作者游踪为线索)
11.(4分)我们醉睡在小板楼阁上,微微醒来,只听得来作客的崔老成弹奏着雷琴,一会儿如悲风乍起,一会儿如晓月初升,琴声清脆有力,意境深远,好像并非人间。
12.(3分)例句: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本句中作者将琴声比作悲风乍起、晓月初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琴声的清脆有力。
【参考译文】黄州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非常繁荣茂盛。
每年海棠花开的时候,一定带着客人置办酒席,我已在海棠花下醉了五次了。
今年又同参寥等两三个人到这里游玩,但园圃已换了主人了。
这个新主人虽说是市镇人,然而因为我的缘故,所以对这园子还能培育整治。
山上有很多老枳树,木的质地坚韧,形体瘦削,枳树的筋脉都历历可见,就像老年人的脖子,枳树花白而圆,就像颗颗珍珠叠加在一起,颜色、香味都不同一般。
但这树不被人们喜爱,往往被人们稍微砍去一部分;但由于我的原因,这树还能不被砍伐,得以保存。
大家喝过酒,去到姓尚的住宅外休息。
姓尚人家也是市镇人,但住处却整洁、宽敞,就如南方吴越人家一般;此处的竹林花园都叫人喜爱。
我们醉睡在小板楼阁上,微微醒来,只听得来作客的崔老成弹奏着雷琴,一会儿如悲风乍起,一会儿如晓月初升,琴声清脆有力,意境深远,好像并非人间。
晚上于是走出城东,买了大木盆,意思是用它来盛水、浸瓜和李子。
接着,沿着小沟岸而行,到了姓何和姓韩家的竹园。
当时姓何的人家正在竹林间盖房子,地基已开辟好了,于是在竹园下摆起了酒席。
有个主簿叫刘唐年的,送来油煎的糕饼,名字叫“甚酥”,味道美极了。
客人似还想饮酒,而我忽然兴致全无,于是就径直归去。
路过姓何的小园圃,要了一丛橘树,移种在雪堂西边。
一起来作客游玩的徐得之,即将到闽中去了,以后能否见面很难预料,于是要求我记下这次游玩的经历,为了使他日后见面拍掌而笑有个纪念。
当时就参寥一人不喝酒,只是用枣汤代酒。
(三)13.(2分)“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不管是自然的景物变化,还是人类的种种人生经历,它都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自然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常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短的就像你“转身”一样,身边的一切都不是从前了。
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人和事,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14.(4分)画线句子使用了排比、比喻和拟人三种修辞方法。
用排比表现了作者所见的春花多,水的清、柔、和谐;比喻、拟人的运用使自然的花、水充满灵性和感情,读来琅琅上口,意境优美,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15、(2分)A(写第一次车站转身只是个引子,是略写的)
(四)16.(2分)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17.(4分)论述人年轻时读书是一种快乐,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引出对下文的具体论述。
18.(4分)举例论证;列举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阅读经典感受极深并为此专门写书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要仰仗经典之力”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19.(4分)示例:
既要从书中汲取营养,又要将书中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将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书目,不能盲目。
(五)20.(2分)夏洛蒂•勃朗特 温柔可爱、逆来顺受
21.(2分)示例一:
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战斗中,保尔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示例二:
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伤。
示例三:
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工作击倒了他,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
示例四:
第四次是在修筑铁路时,患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保尔身受伤病的折磨也不放弃革命的信念,重新回到战斗行列,坚持革命工作。
这就是他对初心的坚持。
22.(4分)示例:
《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的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在茫茫大海中出现了神秘的“海怪”。
为了驱赶“海怪”,人们出动了“林肯”号驱逐舰,将会怎样消灭这个“海怪”,这个情节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于是跟随尼摩船长一起做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海底旅行,看见了壮观的海底,让我对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写作表达(50分)
23.略。
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
一类卷:
45-50分。
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
以4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
38-44分。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休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3个以下。
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
30-37分。
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字体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10个以下。
以34分为基准分下下浮动。
四类卷:
21-29分。
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语病较多;层次不够清楚;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以2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
20分以下。
严重偏离题意;文理不通;结构混乱;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字多,不会使用标点。
说明:
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①深刻透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50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临沂市 平邑县 中考 语文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