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docx
- 文档编号:24667127
- 上传时间:2023-05-30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85KB
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docx
《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增强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摘要当今,国家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担负着输送创新人才和发明科技成果的重任,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给出了几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大学科技园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无论高校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人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阵地,在培育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创建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育人才的使命,其中核心是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难以显现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1.1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
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专业划分过细,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单一,人文教育基础薄弱,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占主导地位。
教师基本上按教材备课,讲课,照本宣科。
学生只是充当被动听众的角色,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考核方式不健全,仍主要采取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模式,难以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情况,易把一般能力与创新能力混为一谈;缺乏有效调动大学生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校人才的培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即是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高校职能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建新的教育模式,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1.2创建新的教育模式
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学校通过有意识的专业的创新教育。
可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拥有的丰富的创造力,从而自觉地锻炼自己的创新素质,这是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
改革教学内容,增加课外的学习时间。
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用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来指导,以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要求确定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
在课程改革中,要开设如音乐、影视鉴赏、文学赏析等人文课程,使人文与科技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同时要加大实验性、实践性的课程数量,使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并结合本专业的新发展、新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动手、组织、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创新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
教师根据自身研究与亲身体验进行课堂教学,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在教学中不应当只是灌输现成知识,应当运用提问、观察、互动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建立新型考试模式,探索一种全新的激励体制。
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现、培养和提高的新的考试模式,用以考察学生的创新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励机制应包括竞争机制、评优奖优机制等。
2加大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形成高素质人才的流动平台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
实施创新教育,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高校要提高创新能力,使之成为高层次优秀人才的汇聚之地,就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地改革认识制度,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2.1目前高校人事制度的不足之处
目前高校主要实行人事聘任制。
在这一体制下,教师的职称与工资福利等挂钩,在评定职称的过程中,看发表文字多少万字,论文篇数多少,承担课题研究数目,量化地评定教师的责任。
把教师的职位简单固定在某一部分而无法进行全面评估。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抛在脑后,不再重视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许多高校,职称评定没有一套标准的科学测评体系。
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只能上不能下,一聘定终身的现象一直不能得到根本改革。
高校封闭的人事管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流动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难以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一方面造成了杰出人才匮乏,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人才不断流失,骨干教师不稳定;另一方面,平庸人员过剩而无法分离。
2.2改革高校人事制度的建议
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高校首先要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劣"出"优"进,有财力做后盾才能使人力资源流动起来。
其次是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人才流动机制,也需要求国家教委和劳动及社会保障政策部门加强沟通和合作,促成相应的政策平台。
按需设岗是合理配置高校人力资源的前提,各高校应当根据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宗旨、师资规模、发展方向,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重点工作,实施全方位的工作岗位设计,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公开招聘引进人才,高校的教师资源不能局限于本学院、本学校或者是本地区,应该在国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吸纳贤才。
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可尝试进行特聘教授制度,实现对优秀人才的支持。
引进竞争机制,把竞争这一市场概念引入到高校人事管理,改变教师排资论辈,熬年头混日子的依赖求巧心理。
实现优胜劣汰,强化危机意识,达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全面进行绩效考核,聘任双方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根据360度考核方法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责任感,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进行津贴分配的改革,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进行梯度分配。
可使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得以充分利用。
同时对高校优秀人才进行政策优待,做到对优秀人才的真正利益倾斜。
加强多方的合作,打破高校间用人机制,搞好互聘和联聘,充分利用人力,财力,聘请高层次的知名教授和专家,达到资源共享。
3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形成创新成果孵化平台
大学科技园凭借高等学校的科技、人才、知识优势,大量吸收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科技发明与优秀的师资人才资源,促进了技术的创新,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提高了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发挥着"孵化器"的作用,带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
3.1我国大学科技园在发挥科技成果"孵化"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科技园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
高等院校作为教学、科研基地,办学经费有限。
企业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也不愿承担较高风险。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对高新企业的认识逐步明确,提供风险投资的机会从而变小,这就使大学科技园的运作和发展进入艰难的境地。
现有的大学科技园运行结构不合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公司的运作方式、经营模式都处于探索过程,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模式,产、责、权、利不明确,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
这样,大学科技园的进一步发展就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各方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侧重于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科技成果的研发不能和大学科技园进行有效的衔接。
国家政策环境方面也不够到位,监督与保障机制不完善,大学科技园区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法律保护。
3.2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吸引投资,完善风险融资体系
大学科技园一方面可与当地财政部门沟通合作,使国家加大对大学科技园的投资力度,增发科研经费;另一方面,可向银行申请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发行企业债券。
同时可挖掘自身优势,吸引社会闲散资金。
尽快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多层次资金来源途径,增加资本投入,缩短成果转化周期。
引进先进生产理念,进行股份制改造
这样可解决内部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形成良好的筹资、融资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为大学科技园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有效的途径。
政府要大力发挥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导向
政府加强对科技园中出现的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劳动报酬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款的规定,扫除法律盲区,使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有法可依。
政府兴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为大学科技园提供良好的硬件配套服务,同时应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大学科技园区在科学研究方面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4创新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知识创新体系的功能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传播。
高校是知识创新体系活动适宜的场所,高校里宽松的环境与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高校里各学科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年轻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群体,高校里独特的人文环境为知识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高校应当成为知识创新体系中的执行主体。
大学的实验设备、科研优势可以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创新知识创新体系,形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需要重视和支持高校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
任何重大科技成果发现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应有自己生长、发育的土壤,完备的基础科学研究是蕴蓄重大科研成果的基础。
创新知识创新体系要依靠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学科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聚集了大量的高水平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为科研发展提供了智慧的土壤。
大力发展重点学科,使其在知识创新中发挥带头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包括重点扶植的学科和重点建设的学科。
并全面发展其他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
重视学科融合,推动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工作的长远发展,才能提高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为创新知识创新体系提供发展的条件。
5推动产学研基地建设,形成多方联合创新的平台
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广泛联系社会资源,完善管理、教学、科研等功能,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
高校的发展必依靠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要想保持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就要持续开发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进行创新活动,同时企业的经济优势也为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
产业化可加快市场对学校科研成果的反馈,推动学科融合和更新,促进学校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各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
也可以弥补高校经费不足,推动学校改革,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
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强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有利于选择科研攻关重点方向和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转化高校科技成果。
实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向企业的开放,引导企业科技人员利用高校实验条件研发科技产品,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研究中心,实现企业与高校从立项到投产的全面合作。
实现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建立产学研基地,可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解决企业、高校和产业化之间信息不对称、不透明,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难以产业化的问题。
并为科研人员创造自由的创新空间,鼓励个人创新研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产学研基地通过了解市场信息,认识企业需求,达到改进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思维的目的。
总之,提高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同时需要长时间的发展,不可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信经过多方的努力,高校能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提供更多优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庆,宁维卫.知识经济与高校创新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00
2刘文明.高校建立创新教育模式的途径[J].安徽教育报,1999
3孙六平,王宇红.大学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强 高校 创新 能力 对策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