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冲刺必刷套卷训练.docx
- 文档编号:24663319
- 上传时间:2023-05-3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68KB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冲刺必刷套卷训练.docx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冲刺必刷套卷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冲刺必刷套卷训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冲刺必刷套卷训练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冲刺必刷套卷训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2分)
A.叱咤(zhà)姹紫嫣红藤蔓(màn)轻歌漫舞
B.熨帖(yù)尉然成风惶恐(huăng)富丽堂皇
C.亢奋(kàng)引吭高歌蹒跚(shān)姗姗来迟
D.拾掇(duo)勤学不缀绯红(fĕi)妄自菲薄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项是(2分)()
清晨,我怀着虔诚的心情出发前往心中的圣地——天心阁。
天心阁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它曾毁于大火,又于1983年在长沙市民的翘首企盼中得以重修。
我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抚摸着阁下静穆的古城墙,拾级而上,雕栏玉砌的天心阁映入眼帘:
飞阁流丹,别具匠心。
A.虔诚B.翘首企盼C.静穆D.别具匠心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2分)()
A.为了防止火灾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教育。
B.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校组织了系列纪念活动,约1000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C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已经有约2000多年左右的发展历史。
D.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发扬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
②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就是人们对平安健康、幸福生活继续的渴望。
③春节礼俗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祈福。
④《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变化的节奏,以便有所遵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
⑤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付诸行动。
A.①②③⑤④B.③①⑤④②C.④①⑤③②D.①⑤②③④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含有“到”的意思,“冬至”就是进入冬天了,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B.2019年是小英的本命年,是已亥猪年,小英的姐姐比她大一岁,她的本命年是戊戌狗年。
C.“愚”为谦辞,表示谦逊,“愚兄”是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指自己的见解。
D.寒食节是在清明前一二日,“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写的就是寒食节人们的游乐景象。
6.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拟开展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请你参照已有活动方案,再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2分)
活动一:
举行“一起走过”摄影比赛
活动二:
举行“明天更好”征文比赛
活动三:
(2)赠诗相勉]三载同窗,风雨与共,真挚情谊,着实难忘。
毕业之际,你将以何诗句相赠同窗?
下列诗句不宜赠送的一句是。
(2分,只填序号)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对联铭情]“忆往昔,恩师教诲铭脑海;看今朝,同学情谊刻心间。
”请你回忆初中生活补写下联。
(2分)
上联:
岁月如歌,难忘师思深似海下联:
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明月代人传相思。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两句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2)春色飘零,象征时光易逝。
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再现,正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所说“,。
”
(3)临危受命,方显忠君本色。
恰如诸葛亮《出师表》所言”受任于败军之际,。
”
名著阅读(共5分)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忧患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成长。
保尔在艰难的环境中锻炼出顽强不屈的可贵品质;阿廖沙在重重困境中,克服困难,坚强成长。
B.软弱的人也会奋起反抗。
祥子在经历三起三落后忍无可忍,辞去工作;林冲虽然逆来顺受,但在风雪山神庙后愤而投奔梁山泊。
c.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出了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
D.鲁滨逊在岛上种粮食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用这些粮食成功烤出面包。
9.文学作品中不只有温情和童趣,还有冷漠和专制。
对阿廖沙时好时坏的外祖父、在“我”兴高采烈要去看迎神赛会时勒令“我”背书的父亲、与女儿断绝关系的刘四爷,请分别指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3分)
二、阅读(共5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李群玉①
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②无渌酒③,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注释]①李群玉(约808~862),字文山,唐代澧洲(今湖南澧县)人,极有诗才。
唐宣宗称赞其“所进诗取,异常高雅”,并授弘文馆校书郎。
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②朗吟:
高声吟诵。
③渌酒:
美酒。
10.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首怀人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思念之情。
B.本诗以景衬情,首联以乐景衬哀情颈联以哀景衬哀情,正衬反衬相结合,彰显艺术魅力。
C.首联“出”“射”二字动感十足,形象地描绘出中秋夜月光的皎洁,诗人的视角在远近高低之间切换。
D.颈联借“鱼龙寂”衬托天气的寒冷,加上明月高悬,渲染了凄清冷幽的氛围。
E.尾联运用侧面描写,间接塑造出一个身在异乡的孤独游子形象。
11.该诗尾联中的“饯”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4分)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
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
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
至察其事,皆治,庭芝①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已。
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
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二王走③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
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
王以惊疾殂④,群臣皆欲散去。
秀夫曰: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
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乃与众共立卫王。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⑤不可脱,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注释】①庭芝;即李庭芝,南宋名将。
②亡:
逃跑。
③走:
指逃亡。
④租(cú):
死亡。
⑤度:
估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项是(2分)
A.至察其事,皆治/察纳雅言(《出师表》
B.庭芝上其名/有仙则名(《陋室铭》)
C.每事咨访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D.天若未欲绝宋/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育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2分)()
例句:
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
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C.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D.其一犬坐于前(《狼》)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已。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陆秀夫的人物形象。
陆秀夫和诸葛亮,都有一个特点——“忠”,请你结合本文和《出师表》,谈谈对“忠”的看法。
(5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苗族传统文化
①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起源于5000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
后来,由于战事等原因,被迫向西南方向迁徙,黔、湘等地便成了其聚居区。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苗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建筑、节日文化等。
②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指出苗族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
苗族的服装款式众多、图案多样、颜色丰富并配有银饰。
苗族服饰的图案不仅有花、鸟、虫、鱼、蝶等动植物形象,还有锯齿纹.同心圆纹、雷纹和云纹等表示祖先崇拜和图腾的形象,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人物画和岩画也有出现。
黔西北妇女裙角绣上的三条横线表明祖先之前生活在黄河、长江和平原。
“黄河”“长江”“洞庭湖”等图案也被使用于黔东南苗族服饰中,这些图案表明了苗族历史发展的轨迹。
苗族服饰图案既包括记载祖先的战争迁徙图案,也有缅怀祖先的祭祀图案等。
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再现历史,成为苗族的“无字史书”,这种体现在服饰并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堪比文字。
③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苗族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
“吊脚楼”是苗族建筑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一般建于山坡或河岸边,以湘西凤凰古城吊脚楼最为典型。
其充分利用水面空间,在河岸外悬挑建屋,下用大木构架支撑而形成吊脚,有些下面还有通到水畔的石踏步,极具地域特色。
而湘西南的城步苗族吊脚楼,依山而建,设计巧妙。
横屋和正屋配置合理,枋柱之间以木榫相扣。
楼屋一般为四层,正屋顶层是天楼,用来置放杂物。
最底层的下楼用于圈养禽畜,或者用来堆放柴草、粪肥。
堂屋位于正屋中楼中央,左侧为茶堂,右侧为住房;横屋中楼通常为客房。
正屋上楼为仓库,储放稻谷杂粮,摆放石磨、风车、谷桶等;横屋上楼为子女住房,外有走马栏杆,用于姑娘绣花、缝衣,也可观赏风景,对唱山歌。
④苗族传统节日是苗族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跟劳动生产活动相关的节日,主要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
活路节、赶秋节、开秧门、跳香会等;跟纪念英雄相关的节日,如:
湘西苗区纪念苗族起义首领亚努的“四月八”;跟祭祀相关的节日,如:
六月六、跳马节等;跟社交游乐相关的节日,如:
七月七樱祧会、上刀梯等。
⑤历史悠久的苗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传承民族历史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项是(2分)()
A.苗族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建筑、节日文化等。
B.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再现历史,其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堪比文字。
C.湘西南的城步苗族吊脚楼,依山而建,设计巧妙,堂屋位于正屋中楼中央,正屋下楼为仓库。
D.湘西苗区的节日“四月八”与纪念英雄相关,是苗族节日文化的载体之一。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灿烂的苗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有说服力。
B.第②段画线句主要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苗族服饰的文化价值,权威且高文的意思。
C.第③段"一般建于山坡或河岸边"中加点的词语“一般”不能删去,否则会影响原意。
D.第②至④段分别说明了苗族的服饰文化建筑文化、节日文化。
这三个段落是并列关系,可以调换顺序。
18.请你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共4分)
[链接材料]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
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祟。
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辟邪,确保合家平安。
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
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1)请说说苗族银饰艺术表现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2分)
(2)妈妈去湘西苗族聚居地旅游,为小琪买回一个苗族的银手镯,说是有辟邪的作用。
小琪认为是封建迷信,心理上并不接受妈妈的礼物。
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2分)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多些“无声的联系"
①春节过后,不少人回味,这几天只与亲人团聚,过得清爽,过得惬意。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也感到,这些年来人与人的交往就像潮水退去一样,渐渐地安静下来了。
过去那种两天一小聚、三天一大聚,不是喝酒唱歌就是甩牌搓麻的现象少了,那种拉拉扯扯、勾肩搭背的喧嚣渐渐淡去,人们回到了平静和理性,人与人“无声的联系”多了起来。
②这是一种好现象,正所谓无声胜有声。
过去那种热衷于“热线联系”,整天泡在一起推杯换盏,打得火热、走得很近,今天一个同学会、明天一个乡友会等,一言以蔽之,无非就是有所图。
正如王通的《中说.礼乐》所说: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
”“无声的联系”可以少些纷扰嘈杂,让心静下来、神定下来;少些“小圈子”“小团伙”滋长的土壤,让朋友间的关系纯净起来;少些精力上的分散,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学习上。
少些“热线联系”,多些“无声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更加密切。
③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静静的守望。
“无声的联系”的可贵在于,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各奔东西,心却在一起,心心相印、守望相助。
两地一心的守望,志同道合的默契,虽天各一方,但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却始终不断。
共同的志向、追求和品质,可以让人上人的交往精神高于物质,无形重于有形,虽远在天边却近在咫尺。
④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稳稳的守护。
“无声的联系”并非冷漠无情,当他人身陷困境,能够雪中送炭,敢于挡风遮雨。
明代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幕、互相赠答。
郑少谷曾有诗赞王子衡“海内谈诗王子衡,春凤坐遍鲁诸生”。
郑少谷去世时,王子衡哀伤至极,为素来谋面的朋友千里奔丧。
人与人的交往,都是平日看似平常,有事时却显非常,患难与共、肝胆相照,既给人力量,又让人温暖。
⑤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默默的守候。
“无声的联系”不是忘却,也不是抛弃,而是把记忆行放心里。
宋代王安石与孙少述交情极深,孙少述离别王安石时,王安石曾写过一首《别少述》诗为之送行,字里行间尽显彼此间的真诚和友谊。
后来王安石到朝廷掌了大权,有好几年孙少述同他没有来往,人们猜测两人之间有矛盾、合不来。
等到王安石再度罢相而归、隐居山林,路过高沙,孙少述与其彻夜长谈,依依难舍。
这种君子之交诠释出“无声联系”的一种魅力,不因久别而褪色,不因沉寂而荒芜。
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无声的联系”是一种“淡若水”的表达,逢年过节时,或身患疾病中,或挫折失意之际,一声问候、一句叮咛,都会如春风般温暖,似春雨般滋润。
多些“无声的联系”,人与人的关系就多一份纯粹与干净,多一份清澈与明媚,多一份醇厚与朴实,人与人的交往就更加行得稳、走得远。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2日04版,作者徐文秀,有改动)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本文中心论点最恰当的概括是:
人与人的交往要平静理性,多一些“无声的联系"。
B.第③~⑤段分别从“无声的联系"是守望、“无声的联系”是守护、“无声的联系”是守候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C.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具体论证了多些“无声的联系”,是一种默默的守候
D.第⑥段总结全文,号召我们要多些“无声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就更加行得稳、走得远。
20.如果要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加上一个事实论据,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才华横溢,但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的好友诗人张籍一再给韩愈写信,规劝忠告,终于使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B.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先后被贬,后来两人在长安久别重逢,经常吟诗酬和,演绎了一段友谊佳话。
C.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结下深厚情谊。
即便是人各一方,他们也相互牵挂与支持。
D.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
荆轲刺秦王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则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情绪慷慨悲壮。
2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述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4分)
(四)记叙文阅读(共I8分)
一场疾病,“治愈”了母亲和我
①少年的我,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乖孩子。
22岁时,却因为几种水果叛逆了。
②2017年8月,我们一家去宜昌旅游。
拍完照,妈妈站着没动,盯着照片仔仔细细地看了好一会儿,又走到我跟前,仔细看我的脸,还伸手在我左边嘴角用力蹭了蹭:
“这是什么?
你的粉底脱妆了吗?
”
③我拿出镜子,发现自己的嘴角有一块明显的白色,拿手踏了蹭,白色纹丝不动。
回家后,我并漫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只当是肤色不均匀,妈妈却始终挂念着,思前想后,最后拽着我去皮肤医院。
我觉得得她小题大做。
④我至今不知道确诊我得白癜风仪器的名字,只记得去往那个房间的路上,清一色是疲惫的眼神和伸长了脖子往科室眺望的姿态。
⑤医生给我开了一堆治疗的药品,让我停掉所有的化妆品和护肤品,还嘱咐我:
“不要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妈妈站在一旁,立马拿出手机搜索哪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并将它们列出清单,塞给我,让我背下来。
我推开她的手机,有点不耐烦。
⑥她开始禁止我穿喜欢的衣服,禁止我化妆,严格监督我的饮食。
对于涂药,她更是极端,说明书上写着“一日3次~5次",她却恨不得我吃饭睡觉时也在涂药。
⑦我常觉得自己被一根根丝带缠住,丝带越收越紧,将我勒得遍体红痕,几近室息。
可每当我试图反抗妈妈时,又会因为她的虔诚而于心不忍。
⑧后来,我实在忍不住了,开始偷吃“禁品”。
⑨很奇怪,吃到橘子那一瞬间,第一感觉并不是来自橘子的酸甜,而是一种自由的畅快。
我脑海中立刻蹦出妈妈那种不客反驳的表情,那一刻,我怨恨她剥夺了我的消遣、爱好,这些本和治疗无关,只因她觉得有关,我便从此无法拥有这些东西。
⑩于是,我一次次从“偷吃水果”中找到了久违的自由。
我开始“忘记”喝药、“忘记”擦药...…
(11)最后,妈妈和我之间爆发了一次严重的争吵。
我怪她步步紧逼,她怪我对自己的病不上心...…我开始变得烦躁、失眠,整夜睡不着觉。
⑿后来,家里小猫肠胃不适,我带它去医院打针,买药...…在它病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会静静坐在它身边,一动不动地守着它。
我盯着它,着了魔似的,连它的呼吸都会反复观察。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妈妈的样子,她盯着我的白斑看时,也是这样。
⒀那一刻我开始明白,妈妈歇斯底里、草木皆兵,正是因为她把我当作需要被她保护的对象,她担忧我、心疼我,一旦我出了什么事,她都会觉得失职。
⒁我觉得自己得和妈妈谈一谈。
⒂“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同时我也需要你的理解。
”我反复对她说这句话。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觉得自己正在失去自由。
”我对她说.....
⒃“行吧。
”她终于意识到,女儿和她一样,是独立的个体。
此后,妈妈不再提“美甲”“服装面料”之类的东西了。
我和她逐渐达成了和解,积极控制饮食,配合治疗。
⒄2018年6月,当我喝完最后一瓶药,白癜风终于和我分道扬镳,妈妈开心得像打了场胜仗。
⒅从最初她毫不犹豫地带着我去检查,到确诊后马不停蹄地为我更换一切生活用品,严格控制我的饮食,对我进行几乎苛刻的限制。
妈妈为我做了太多事,虽然并不是每一件都有助于我的恢复,但她确实倾尽了所有。
(作者阿芙,有改动)
22.初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4分)
时间
情节
对母亲的态度
病症初现时
①
小题大做
②
妈妈要“我”背下禁忌食物清单
不耐烦
治疗期间
妈妈禁止“我”化妆监督“我”的饮食
③
治疗后期
妈妈与“我"达成和解
④
23.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我常觉得自己被一根根丝带缠住,丝带越收越紧,将我勒得遍体红痕,几近窒息。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我”的一场疾病为线索,写出了“我”对妈妈态度的变化。
B.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妈妈对“我”身体健康的关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长沙市 中考 语文 冲刺 必刷套卷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