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工程.docx
- 文档编号:24659710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72.02KB
砖砌体工程.docx
《砖砌体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砌体工程.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砖砌体工程
12砖砌体工程
12.1砌筑砂浆
砌筑砂浆是砖砌体组成材料之一。
由于砂浆质量对砌体的影响不如混凝土那样直接,因此人
们对砂浆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砂浆配合比、计量、搅拌、使用时间以及试块制作、
养护等方面没有按规范的规定执行,从而经常产生一些质量通病。
12.1.1砂浆强度不稳定
1.现象
砂浆强度的波动性较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
计要求的情况较多。
2.原因分析
(1)
(1) 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计量不准确。
对砂浆的配合比,多数工地使用体积比,
铁铣凭经验计量。
由于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可导致砂子体积变化幅度达10%~20%;
水泥密度随工人操作情况而异,这些都造成配料计量的偏差,使砂浆强度产生较大的波动。
(2)
(2) 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如石灰膏、粘土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的掺量,对
砂浆强度影响很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砂浆和易性越好,但强度降低,如超过规定
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降低40%。
但施工时往往片面追求良好的和易性,无机掺合
料的掺量常常超过规定用量,因而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3)(3) 无机掺合料材质不佳,如石灰膏中含有较多的灰渣,或运至现场保管不当,发生结硬、
干燥等情况,使砂浆中含有较多的软弱颗粒,降低了强度。
或者在确定配合比时,用石灰膏、
粘土膏试配,而实际施工时却采用于石灰或干粘土,这不但影响砂浆的抗压强度,而且对砌
体抗剪强度非常不利。
(4)(4) 砂浆搅拌不匀,人工拌合翻拌次数不够,机械搅拌加料顺序颠倒,使无机掺合料未散开,
砂浆中含有多量的疙瘩,水泥分布不均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
(5)(5) 在水泥砂浆中掺加微沫剂(微沫砂浆),由于管理不当,微沫剂超过规定掺用量,或微沫
剂质量不好,甚至变质,严重地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6)(6) 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和强度取值等,没有执行规范的统一标准,致使测定的砂浆
强度缺乏代表性,产生砂浆强度的混乱。
3.预防措施
(1)
(1) 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进行试配,试配时应采用重量比。
在满足砂
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
如低强度等级砂浆受单方水泥预算用量的限制而不能
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应适当调整水泥预算用量。
(2)建立施工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2)
(2) 无机掺合料一般为湿料,计量称重比较困难,而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故应
严格控制。
计量时,应以标准稠度(120mm)为准,如供应的无机掺合料的稠度小于120mm时,
应调成标准稠度,或者进行折算后称重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的掺量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5)砂浆搅拌加料顺序为:
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
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
水泥。
用鼓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砂浆,应配备一台抹灰用麻刀机,先将塑化材料搅成稀粥状,
再投入搅拌机内搅拌。
人工搅拌应有拌灰池,先在池内放水,并将塑化材料打开至不见疙瘩,
另在池边干拌水泥和砂子至颜色均匀时,用铁铣将拌好的水泥砂子均匀撒入池内,同时用三刺
铁扒来回扒动,直至拌合均匀。
(7)(7) 试块的制作、养护和抗压强度取值,应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一90)
的规定执行。
12.1.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1.现象
(1)
(1) 砂浆和易性不好,砌筑时铺浆和挤浆都较困难,影响灰缝砂浆的饱满度,
同时使砂浆与砖的粘结力减弱。
(2)砂浆保水性差,容易产生分层、泌水现象。
(3)灰槽中砂浆存放时间过长,最后砂浆沉底结硬,即使加水重新拌和,砂
浆强度也会严重降低。
2.原因分析
(1)
(1) 强度等级低的水泥砂浆由于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过细的砂子,使砂子颗粒
间起润滑作用的胶结材料——水泥量减少,因而砂子问的摩擦力较大,砂浆和
易性较差,砌筑时,压薄灰缝很费劲。
而且,由于砂粒之间缺乏足够的胶结材
料起悬浮支托作用,砂浆容易产生沉淀和出现表面泛水现象。
(2)
(2) 水泥混合砂浆中掺人的石灰膏等塑化材料质量差,含有较多灰渣、杂物,
或因保存不好发生干燥和污染,不能起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作用。
(3)砂浆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
(4)拌好的砂浆存放时间过久,或灰槽中的砂浆长时间不清理,使砂浆沉底结硬。
(5)拌制砂浆无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无法用完,而将剩余砂浆捣碎加水拌和后继续使
用。
3.防治措施
(1)
(1) 低强度等级砂浆应采用水泥混合砂浆,如确有困难,可掺微沫剂或掺水泥用量
5%~10%的粉煤灰,以达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目的。
(2)
(2) 水泥混合砂浆中的塑化材料,应符合试验室试配时的质量要求。
现场的石灰膏、
粘土膏等,应在池中妥善保管,防止暴晒、风干结硬,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3)(3) 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和中砂拌制砂浆。
拌制时应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
并保证搅拌时间。
(4)(4) 灰槽中的砂浆,使用中应经常用铲翻拌、清底,并将灰槽内边角处的砂浆刮净,
堆于一侧继续使用,或与新拌砂浆混在一起使用。
(5)(5) 拌制砂浆应有计划性,拌制量应根据砌筑需要来确定,尽量做到随拌随用、
少量储存,使灰槽中经常有新拌的砂浆。
砂浆的使用时间与砂浆品种、气温条件等有关,
一般气温条件下,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后3h和4h内用完;当施工期
间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2h和3h内用完。
超过上述时间的多余砂浆,不得再继续使用。
附录Ⅰ砌筑砂浆质量要求及强度评定
1.砂浆及其拌合物的质量要求
(1)砂浆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种类和强
度等级。
(2)砂浆的稠度宜符合附表12-1规定。
(3)砂浆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分层
度不应大于30mm)。
(4)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
毕起,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
不得少于3min;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
(5)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
材料计量允许误差:
水泥、有机塑化剂和冬期施工中掺用的
氯盐等控制在±2%以内;砂、水及石灰膏、电石膏、粉土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控
制在±5%以内。
砂应计入其含水量对配料的影响。
(6)水泥粘土砂浆中不得渗入有机塑化剂。
(7)用水泥砂浆或掺入有机塑化剂的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考虑砌体抗压强度和
抗剪强度分别较水泥混合砂浆的砌体降低10%和20%。
(8)砂的含泥量,对于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对于
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9)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对于磨细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
2d。
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10)拌制砂浆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
标准的规定。
(11)冬期施工时,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
拌制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中不得
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拌合砂浆用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
超过40℃。
(12)氯盐砂浆中掺微沫剂时,盐类溶液和微沫剂溶液必须在拌和中先后加入。
2.砂浆试块强度检验评定
(1)砂浆强度等级应以按下列条件制作的试块的抗压强度来确定。
1)1) 砂浆试块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
一组试块应在同一盘砂浆中取样制作,
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
2)2) 试块为边长70.7mm的正立方体,采用无底试模放在含水率不大于2%的烧结普通砖
上成型(砖上铺有吸水性较好的湿纸)。
3)3) 试块标准养护条件:
水泥混合砂浆,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60%~80%;水泥
砂浆和微沫砂浆,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
养护龄期为28d。
注:
当缺乏标准养护条件时,也可采用自然养护,即水泥混合砂浆在正温度,相对湿度
为60%一80%的条件下(如养护箱中或不通风的室内)养护;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在正温
度并保持试块表面湿润的状态下(如湿砂堆中)养护。
自然养护期间必须做好温度记录。
4)4) 每组试块为6个,取6个试块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1MPa)作为该组砂浆
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当6个试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超过20%时,以中间
4个试块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注:
当采用自然养护条件时,应以28d养护温度的平均值,按原《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98)附录A换算为20℃时的强度。
附录Ⅱ龄期、温度对砂浆强度增长的影响
摘录自原《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砂浆强度增长表附表12-2
龄期
(d)
不同温度下的砂浆强度百分率(以在20℃时养护28d的强庶为100%)
1℃
5℃
10℃
15℃
20℃
25℃
30℃
35℃
1
3
7
10
14
21
28
4
18
38
46
50
55
59
6
25
46
55
61
67
71
8
30
54
64
71
76
81
11
36
62
71
78
85
92
15
43
69
78
85
93
100
19
48
73
84
90
96
104
23
54
78
88
94
102
--
25
60
82
92
98
104
--
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砂浆强度增长表附表12-3
龄期
(d)
不同温度下的砂浆强度百分率(以在20℃时养护28d的强庶为100%)
1℃
5℃
10℃
15℃
20℃
25℃
30℃
35℃
1
3
7
10
14
21
28
3
8
19
26
32
39
44
4
10
25
34
43
48
53
5
13
33
44
54
60
65
6
19
45
57
66
74
83
8
30
59
69
79
90
100
11
40
64
75
87
96
104
15
47
69
81
93
100
--
18
52
74
88
98
102
--
用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砂浆强度增长表附表12-4
龄期
(d)
不同温度下的砂浆强度百分率(以在20℃时养护28d的强庶为100%)
1℃
5℃
10℃
15℃
20℃
25℃
30℃
35℃
1
3
7
10
14
21
28
3
12
28
39
46
51
55
4
18
37
47
55
61
66
6
24
45
54
62
70
75
8
31
54
63
72
82
89
11
39
61
72
82
92
100
15
45
68
77
87
96
104
19
59
73
82
91
100
--
22
56
77
86
95
104
--
注:
附表12-2、12-3、12-4、12-5中的水泥系按旧标准生产确定标号,新水泥标准改为强度等级后,
使用上述附表数据应进行换算或通过试配确定。
附录Ⅲ砌筑砂浆配合比经验参考数据表
附表12—5
砂浆强度等级
重量配合比
材料单方用量(kg/m3)
外加剂掺量(‰)
水扼预算定额(kg/m3)
水泥
石灰膏
砂子
水泥
石灰膏
砂子
M2.5
M5
M7.5
M10
1
1
1
1
0.92~1.0
0.52~0.58
0.33~0.39
0.15~0.22
11.2~12.0
7.63~8.53
6.3~6.9
5.2~5.6
120~130
170~190
210~230
260~280
110~130
90~110
70~90
40~60
1430~1450
1430~1450
1430~1450
1430~1450
1~2
1~2
1
0
124
180
217
271
注:
1.原材料情况:
水泥为325号,中砂,石灰膏;各种材料均为干重。
2.外加剂指的是工地自己熬制的松香热聚物(又称加气剂)和市场供应的微沫剂。
12.2基础工程
砖基础的质量通病主要反映在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三个方面c这些
通病直接影响到上部墙体的结构质量和使用要求。
12.2.1基础轴线位移
1.现象
砖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地坪标高(±0.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错位。
基础轴线位移
多发生在住宅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层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受压,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2。
原因分析
(1)
(1) 基础是将龙门板中线引至基槽内进行摆底砌筑。
基础大放脚进行收分(退台)砌筑时,由于收
分尺寸不易掌握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容易发生轴线位移。
(2)横墙基础的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
心桩,有的工程放线仅在山墙处有控制桩,
横墙轴线由山墙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
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
时,基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
线找中。
若采取隔墙吊中,轴线容易产生更
大的偏差。
有的槽边中心控制桩,由于堆土
、放料或运输小车的碰撞而丢失、移位。
3。
防治措施
(1)在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
设置标志板(图12-1),并有相应的保护措
施,防止槽边推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
发生移动。
标志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打入地
面一平,四周用混凝土封固),标志板拉通线
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
为便于机械开挖基
槽,标志板也
可在基槽开挖后钉设。
(2)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方法
控制,应设置中心桩。
横墙中心桩应
打入与地面一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线,
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槽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
在横墙基础拉中线时,
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情况。
(2)
(2) 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放脚收分不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
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4)按施工流水分段砌筑的基础,应在分段处设置标志板。
12.2.2基础标高偏差
1.现象
基础砌至室内地坪(±0.OOO)处,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
基础标高相差较大时,
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
2.原因分析
(1)砖基础下部的基层(灰土、混凝土)标高偏差较大,因而在砌筑砖基础时对标高不易控制。
(2)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察觉所砌砖层与皮数杆的标高差。
(3)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薄不匀或铺灰面太长,
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停歇时间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3.防治措施
(1)应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尽量控制在允许负偏差之内。
砌筑基础前,应将基土垫平。
(2)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0mm×20mm)方木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
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
采用基础外侧立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图12—2)。
(3)宽大基础大放脚的砌筑,应采取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
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12.2.3基础防潮层失效
基础防潮层作法大致有三种:
(1)抹20mm厚1:
2.5水泥砂浆(掺适量防水剂);
(2)M10水
泥砂浆砌二砖三缝;(3)60mm厚C15或C20混凝土圈梁。
1.现象
防潮层开裂或抹压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
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经常潮
湿,使室内粉刷层剥落。
外墙受潮后,经盐碱
和冻融作用,年久后,砖墙表皮逐层酥松剥落
,影响居住环境卫生和结构承载力。
2.原因分析
(1)防潮层的失效不是当时或短期内能发现
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质量容易被忽视。
如
施工中经常发生砂浆混用,将砌基础剩余的砂
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或在砌筑砂浆中随意
加一些水泥,这些都达不到防潮砂浆的配合比要求。
(2)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砂浆与基面的粘结。
操作时表面抹压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或者出现裂缝。
(3)冬期施工防潮层因受冻失效。
3.防治措施
(1)
(1) 防潮层应作为独立的隐蔽工程项目,在整个建筑物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操作,施工时
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2)
(2) 防潮层下面三层砖要求满铺满挤,横、竖向灰缝砂浆都要饱满,240mm墙防潮层下的顶皮砖,
应采用满丁砌法。
(3)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土回填后进行,避免填土时对防潮层的损坏。
(4)如设计对防潮层作法未作具体规定时,宜采用20mm厚1:
2.5水泥砂浆掺适量防水剂的作法,
操作要求如下。
1)1) 清除基面上的泥土、砂浆等杂物,将被碰动的砖块重新砌筑,充分浇水润湿,待表面略
见风干,即可进行防潮层施工。
2)两边贴尺抹防潮层,保证20mm厚度。
不允许用防潮层的厚度来调整基础标高的偏差。
3)砂浆表面用木抹子揉平,待开始起干时,即可进行抹压(2~13遍)。
抹压时,可在表面
撒少许干水泥或刷一温水泥净浆,以进一步堵塞砂浆毛细管通路。
防潮层施工应尽量不留
施工缝,一次做齐,如必须留置,则应留在门口位置。
4)防潮层砂浆抹完后,第二天即可浇水养护。
可在防潮层上铺20一30nun厚砂子,上面
盖一层砖,每日浇水一次,这样能保持良好的潮湿养护环境。
至少养护3d,才能在上面
砌筑墙体。
(5)60mm厚混凝土圈梁的防潮层施工,应注意混凝土石子级配和砂石含泥量,圈梁面层
应加强抹压,也可采取撤干水泥压光处理,养护方法同水泥砂浆防潮层。
(6)防潮层砂浆和混凝土中禁止掺盐,在无保温条件下,不应进行冬期施工。
防潮层应按
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12.3墙、柱、垛
12.3.1砖砌体组砌混乱
1.现象
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砖规格尺寸误差对清
水墙面影响较大,如组砌形式不当,形成竖缝宽窄不均,影响美观。
2.原因分析
(1)
(1) 因混水墙面要抹灰,操作人员容易忽视组砌形式,或者操作人员缺乏砌筑基本技能,
因此,出现了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
(2)砌筑砖柱需要大量的七分砖来满足内外砖层错缝的要求(图12-3),打制七分砖
会增加工作量,影响砌筑效率,而且砖损耗
很大。
当操作人员思想不够重视,又缺乏严
格检查的情况下,三七砖柱习惯于用包心砌
法(图12-4)。
3.防治措施
(1)应使操作者了解砖墙组砌形式不单是
为了清水墙美观,同时也是为了使墙体具有
较好的受力性能。
因此,墙体中砖缝搭接不
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200mm
就应有一层丁砖拉结。
烧结普通砖采用一顺
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多孔砖采用
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砌法均可满足这一要求。
为了节约,允许使用半砖头,但应
分散砌于混水墙中。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
达不到技能要求者,不能上岗操作。
(3)砖柱的组砌方法,应根据砖柱断面尺
寸和实际使用情况统一考虑,但不允许采用
包心砌法。
(4)砌筑砖柱所需的异形尺寸砖,宜采用
无齿锯切割,或在砖厂生产。
(5)砖柱横竖向灰缝的砂浆都必须饱满,
每砌完一层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
以提高砌体强度。
(6)墙体组砌形式的选用,可根据受力性能和砖的尺寸误差确定。
一般清水墙面常选用一顺一丁
和梅花丁组砌方法;砖砌蓄水池宜采用三顺一丁组砌方法;双面清水墙,如工业厂房围护墙、
围墙等,可采取三七缝组砌方法。
由于一般砖长度正偏差、宽度负偏差较多,采用梅花丁组砌
形式,可使所砌墙面的竖缝宽度均匀一致。
在同一栋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
以避免因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方法。
12.3.2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1.现象
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80%;竖缝出现瞎缝,特别是空心砖墙,常出现较多
的透明缝;砌筑清水墙采取大缩口铺灰,缩口缝深度甚
至达20mm以上,影响砂浆饱满度。
砖在砌筑前未浇水
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
不良。
2.原因分析
(1)
(1) 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
因水泥砂
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
铲或瓦刀铺
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
(2) 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
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
又起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3) 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
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4)(4) 砌清水墙时,为了省去刮缝工序,采取了大缩口的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
达20mm以上,既降低了砂浆饱满度,又增加了勾缝工作量。
3.防治措施
(1)
(1) 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详见12.1.2
“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的防治措施。
(2)
(2) 改进砌筑方法。
不宜采取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
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3) 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mm,
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不得超过500mm。
(4)(4) 严禁用于砖砌墙。
砌筑前1~2d应将砖浇湿,使砌筑时烧结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含水率
达到10%~15%;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的含水率达到8%~12%。
(5)(5) 冬期施工时,在正温度条件下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
负温下施工无法浇砖时,
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对于9度抗震设防地区,在严冬无法烧砖情况下,不能进行砌筑。
12.3.3清水场面游丁走缝
1.现象
大面积的清水墙面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丁砖在下层顺砖上不居中),
清水墙窗台部位与窗间墙部位的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搬家等,直接影响到清水墙面的美观。
2.原因分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砖砌体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