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水分的各种基要概念.docx
- 文档编号:24659612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4.74KB
煤水分的各种基要概念.docx
《煤水分的各种基要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水分的各种基要概念.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分含量是煤在生产、贸易、加工利用和科学研究中必需要了解的重要指标。
煤种不同,煤中的水分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褐煤的水分最高,无烟煤的水分最低,烟煤介于两者之间。
而有关煤中水分的各种概念,因其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常使煤炭工作者感到困惑,常常不知如何面对同一煤样的不同水分值。
常遇到的有关煤中水分的名词有:
全水分、收到基水分、外水、游离水、内水、空气干燥基水分、分析水、最高内在水、平衡水以及结晶水(或称化合水) 。
1. 全水分和收到基水分
全水分的英文名称是TotalMoisture,代表符号是Mt。
其含义是:
煤中所包含的全部水分,也即内水和外水之和。
收到基水分的英文名称是Mositure asreceived,表示符号是Mar。
它的含义是,收到状态的煤所含的全水分,也可泛指发运状态、入炉状态煤的全水分含量。
全水分和收到基水分的差别仅在于:
前者没有特指煤的状态是个通用的概念;而后者是特指收到状态,或入炉状态,或发运状态的煤。
收到基水分,是为实际应用需要而派生的全水分的代名词。
针对收到基状态的煤,其全水分和收到基水分是一回事,测定方法一样,数值也一样,因而这两个名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常常被混用。
然而,作为“通用的”和“正规的”概念,所有的标准,包括中国的GB,国际的ISO等,用的都是“全水分(Total Moisture)测定方法”作为标准的名称,从未用过“收到基水分(Mositure asreceived) 测定方法”作为标准的名称。
2 外水(或游离水)和内水
外水和游离水是一回事。
它们的英文名称是Freemoisture,表示符号是Mf。
理论上,外水是指存在于煤粒表面和煤粒非毛细孔缝隙中所含的水分。
实际应用中,是指煤在达到与环境湿度接近平衡时失去的水分。
外水(或游离水)通常是使煤样在45~50℃下干燥至恒重而被测定。
内水的英文名称为 Inherent moisture,表示符号是Minh。
理论上,内水是指存在于煤的毛细孔内的水分。
实际应用中,是指煤在达到与环境湿度接近平衡时保留的水分。
内水通是使煤样在105~110℃下干燥至恒重而被测定。
在二步法测定煤的全水分时,外水和内水是这样划分的:
<13mm的煤样在40~50℃下干燥至恒重,测得的质量损失百分率为外水;然后,将测定完外水的煤样继续破碎到<3mm,在105~110℃下干燥至恒重,其所测得的质量损失百分率为内水。
3 空气干燥基水分和分析水
空气干燥基水分,也称一般分析试样水分或分析试样水分,过去称分析水分。
其英文名称为Moisture asairdried,简称Moisture。
它通常是指小于0.2mm的分析煤样所含的水分。
空干基水分或分析水,可通过使分析煤样在105~110℃下干燥或加热,测定其质量损失(简接重量法);或测定吸收剂的增重(直接重量法);或测定释放出的水分的体积(容量法)。
也有人称空干基水分和分析水为内水。
但必须指出的是,它与上述二步法测全水中的内水是不同的,且不能用于全水分的计算中。
4 最高内在水和平衡水
在一些国家,最高内在水被称为平衡水,英文名称是Moistureholdingcapacity,或 Equilibriummoisture。
最高内在水是指煤的毛细孔中吸收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时的内在水分。
实际测定中,是指煤样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6~97%状态下达到湿度平衡时测得的内水。
5 结晶水
结晶水也称化合水。
其英文名称是Crystalmoisture,orWaterofconstitution。
结晶水是指以化合的方式与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如硫酸钙(CaSO4·2H2O)和高岭土(Al2O3·2SiO2·2H2O)等。
结晶水因是以一定的化学力与矿物质结合,在105~110℃状态下不能被破坏而赶出,通常要加热到200℃以上,有的还要加热到500℃以上才能赶出。
目前,结晶水还不能在试验室被准确测得。
因为煤样被加热到200~500℃以上时,煤中一些低分子量的有机物,或有机物的分解产物都会逸出,不能与水分准确分离。
通常,结晶水都是用经验公式近似求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分 各种 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