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七套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655504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84.40KB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七套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七套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七套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七套生物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2018年猜题卷(全国卷II、III)理科综合第七套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内只含有一种细胞器和一种核酸
B.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所以放在清水中不会涨破
C.动物细胞有氧呼吸时,线粒体氧化分解葡萄糖并释放能量
D.对于酵母菌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2.研究人员为了探究钙离子对高浓度NaCl培养条件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组与C组相比说明高浓度NaCl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具有抑制作用
B.在正常条件下,喷施CaCl2对黄瓜幼苗正常生活没有显著影响
C.黄瓜幼苗光合速率下降可能与叶绿素减少、气孔导度减小有关
D.在高浓度NaCl条件下,钟钙离子可以适当提高黄瓜幼苗光合作用速率
3.BrdU在DNA复制过程中能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由于含BrdU的情况不同,染色单体着色的深浅不同:
当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染色单体着色深;当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染色单体着色浅,现将豌豆根尖分生区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对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进行染色、制片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此实验中,DNA中的碱基A可以与碱基T、BrdU进行配对
B.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均着色深
C.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为深色,另一条为浅色
D.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时,不可能出现每条染色体中的染色取体均着色浅的细胞
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产生的具有调作作用的物质
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C.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D.横放植物的茎进行背地生民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5.下图是生物1和生物2分別单独生长及共同生长时种群相对数量的变化。
据图分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1单独生长时,其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B.生物2单独生长时,在第3周种内斗争剧烈从而导致其最终灭绝
C.两种生物共同生长时,生物2对生物1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由图中数据可以反映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寄生
6.已知鸡的短腿、正常腿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让短腿鸡自由交配多次,发现每一次产生的后代中雌雄均表现为2/3短腿、1/3正常腿,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鸡的短腿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B.亲本短腿鸡自由交配后代总会出现正常腿是基因突变所致
C.若群体中短腿鸡与正常腿鸡杂交,后代中短腿鸡约占3/4
D.若后代中2/3短腿鸡和1/3正常腿鸡自由交配,子代中短腿鸡占1/2
二、
29.(9分)在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通过一种指示剂来追踪反应物分解过程(指示剂最初为红色,当反应物完全被分解后,指示剂就会变成黄色)。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一段时间后的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号
温度(℃)
指示剂初始颜色
指示剂最终颜色
1
0
红色
红色
2
10
红色
橘黄色
3
40
红色
黄色
4
60
红色
橘黄色
5
100
红色
红色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无关变量有pH、(写出2种)等。
(2)在表中(填温度)条件下,该酶的活性最高。
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是否为蛋白质,可选用试剂进行实验。
(3)1号试管中的指示剂颜色没有改变的原因是。
5号试管中的指示剂颜色没有改变的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需要在表中(填温度范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探究。
30.(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1)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髄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在这个过程中,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糖原分解来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可通过促进靶细胞来降低血糖浓度。
据此可知,这两种激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作用。
(3)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下丘脑会分泌TRH,促使垂体分泌TSH,TSH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该过程属于调节。
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过高,原因是。
31.(8分)下图为某鱼塘能量流动图(能量单位是J·m-2·a-1),其中c、d、f为不同鱼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生物间能量流动的数据是在层次上进行研究得到的。
小鱼c和中鱼d的关系是。
(2)图中各生物的同化量的共同最终去向是。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
(3)大鱼f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填“包含”或“不包含”)在从中鱼d流入大鱼f的
126J·m-2·a-1中。
如果市场行情有较大变化,中鱼d经济价值剧增,该鱼塘应如何获得较大的经济价
值?
。
32.(12分)果蝇的眼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A基因是产生色素的必需基因;在有色素的条件下,B基因使眼睛呈现紫色,b基因使眼晴呈现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睛呈白色。
现有两个纯合子杂交,结果如下:
(1)现有三个假说:
“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说一)”、“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说二)”、“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说三)”。
请回答关于果蝇的眼色哪个假说成立,并说明另外两个假说不成立的理由。
(2)取F2中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紫眼雄果蝇进行交配,它们所产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紫眼,雄果蝇全为红眼,据此判断这对雌雄果蝇的基因型组合是,除这对基因型的杂交组合外,从F2中还能选出对根据子代果蝇眼色即可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基因型杂交组合。
(3)若F2中紫眼果绳随机交配,其子代果蝇眼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请回答与腐乳制作有关的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制作腐乳时,加盐可以,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在将发酵好的豆腐块分层摆放到瓶中时,需要逐层加盐,且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
(3)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
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左右。
卤
汤中的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的作用。
(4)红方、糟方是不同风味的腐乳。
红方因加入了而呈深红色,味厚醇香;糟方因加入了而糟香扑鼻。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科学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苏云金芽抱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培育出了抗虫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抗虫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和人工合成两种。
在利用PCR技术扩增抗虫基因时,Taq酶所起的作用是。
(2)获得抗虫基因后,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此时需要酶把抗虫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
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具有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等。
(3)把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
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需要做实验。
将已经成功接收基因表达载体的棉花体细胞培育成一个新的植株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4)我国西北的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很小,只适宜种植少数的草本植物,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转基因的抗虫棉,结果造成减产。
这个案例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参考答案
1-6DADBBD
29.
(1)反应时间、反应物的浓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分)
(2)40℃(1分)双缩脲(1分)
(3)在0℃条件下,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导致反应物没有被分解在100℃条件下,该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的活性丧失,导致反应物没有被分解
(4)10~60℃
30.
(1)靶器官(1分)神经和体液(1分)
(2)肝(1分)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拮抗(1分)
(3)分级(1分)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3分)
31.
(1)种群(1分)竞争和捕食(1分)
(2)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向分解者19.8%
(3)不包含(1分)去除大鱼f(或减少大鱼f的数量)(1分)
32.
(1)假说二。
(1分)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红眼雌果蝇(AAbb)与白眼雄果蝇(aaBB或aabb)杂交,子一代均为紫眼(AaBb)或均为红眼(Aabb),与题图F1不符,所以假说一不成立;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红眼雌果蝇(bbXAXA)与白眼雄果蝇(BBXay或bbXaY)杂交,子一代雌雄全为紫眼(BbXAXa、BbXAY)或雌雄全为红眼(bbXAXa、bbXAY),与题图F1不符,所以假说三不成立。
(2)aaXbXb×AAXBY4
(3)紫眼雌果蝇:
紫眼雄果蝇:
红眼雄果蝇:
白眼雌果蝇:
白眼雄果蝇=8:
4:
4:
1:
1
37.
(1)毛酶(1分)毛酶有成形(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增加盐量
(3)12%防腐杀菌
(4)红曲酒糟
38.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保证在高温条件下从引物起始进行DNA子链的合成
(2)DNA连接标记基因(1分)
(3)农杆菌转化法抗虫的接种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协调与平衡
赠送试卷:
2019届高三理综高考压轴冲刺卷一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1.下列与生物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肽链合成所需的酶常附着在生物膜上
C.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在生物膜上进行D.细菌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
一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定义的含义,必须是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二是明确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特别是用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解读,例如用分泌蛋白的实例解读生物膜之间存在的间接联系。
【详解】生物膜指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的统称,而不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A错误;肽链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核糖体无膜结构,因此肽链合成所需的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因此其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不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掌握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一些化学反应。
2.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鲁宾和卡门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证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C.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3、模型构建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详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加反应的水,A正确;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史中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的实验,包括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3.下列有关神经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个突触小泡中只有一个乙酰胆碱分子
B.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每一个突触小泡内有许多乙酰胆碱分子,A错误;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使突触前膜面积增大,B错误;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C错误;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4.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的向地性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部位生长素过多引起的
C.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D.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而受到抑制;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
【详解】A.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从而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现象,A正确;
B.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B正确;
C.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C错误;
D.生长素可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两重性,顶端优势的理解,需要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和判断。
5.5.科技人员对某风景区内的植物进行丰富度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样地
海拔
(m)
土壤含
水量(%)
光照(%)
物种数目
灌木
草本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Ⅰ
1050
29.8
20.9
3.1
3
5
16
Ⅱ
1140
34.1
34.6
5.9
2
17
6
Ⅲ
1160
7.9
28.3
15.8
1
9
20
Ⅳ
1160
9.4
15.4
0.5
2
3
6
A.调査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
B.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C.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D.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该地区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①研究对象:
同一时空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②研究问题:
物种组成(即丰富度和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问题。
【详解】统计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据表格数据分析,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B错误;据表格数据可知乔木层的丰富度为(3+2+1+2)/4=2;灌木层的丰富度为(5+17+9+3)/4=8.5;草本层的丰富度为(16+6+20+6)/4=12。
因此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C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分布的对象是群落而不是种群,而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的分布对象是种群,因此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点睛】本题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为素材,考查了群落丰富度的调查、影响群落物种数目的因素、群落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6.6.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时,常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
B.三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
C.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若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柱头上,四倍体植株(44条)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11)结合,形成含有22+11=33条染色体的合子。
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
【详解】利用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A正确;由分析可知,三倍体无籽西瓜含有33条染色体,其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含有66条染色体,而不是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因为是无性繁殖,还可以保持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优良性状,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课后的练习题的变式应用,课后的练习题往往是精选的一些习题,甚至一些高考题就是课后练习题的一个变形,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课后习题精研、吃透。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多倍体育种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7.7.下图为人口腔上皮细胞中某双链核酸分子的一小段核苷酸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一个核苷酸。
(2)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合成该类核酸的场所有__________。
有些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性。
(3)假设该核酸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
将其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则该核酸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个G。
(4)若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__________;判断图示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脱氧核糖
(2).4、2和3(3).细胞核、线粒体(4).核孔(5).选择(6).1200(7).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8).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
【解析】
【分析】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分为两大类: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G、C、T,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A、G、C、U。
【详解】
(1)据图可知,图中核苷酸链中含有的碱基是A、T、C、G,说明其是脱氧核苷酸链的一部分,即组成该链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含有的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4(磷酸)、一分子2(五碳糖)、一分子3(含氮碱基)构成。
(2)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及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核酸,但人体无叶绿体,因此核酸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
mRNA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核膜上的核孔转运到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比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中,而细胞核中的DNA则不能通过核孔。
(3)由题意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40%,则C+G占60%,C+G=1000×60%=600个,则C=G=300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
其中第二次复制完成后,产生4个DNA分子,第三次复制完成后,产生8个DNA分子,从第二次复制完成到第三次复制完成,增加了4个DNA分子,因此该核酸分子第3次复制时需要消耗G碱基为300×4=1200个。
(4)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由于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因此通过观察颜色判断DNA及RNA在细胞内的分布。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对于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识记核酸的组成及核苷酸组成、种类及水解产物。
8.8.人体在平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0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
人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02浓度升高,通过刺激相关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产生兴奋,进而使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加速C02的排出。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中C02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以________方式排出细胞。
排出细胞的C02可通过____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
(2)C02浓度升高时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为_________。
人体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人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是一种_________(填“正反馈”“负反馈”)调节,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严重肺气肿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试大纲 全国 高考 考试 大纲 猜题卷 全国卷 IIIII 理科 综合 第七 生物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