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文 指 导 百 法6.docx
- 文档编号:24649444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36.03KB
作 文 指 导 百 法6.docx
《作 文 指 导 百 法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 文 指 导 百 法6.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指导百法6
作文指导百法6
作文指导百法6
55.学会依据中心需要设计开头
开头,就是指文章开始的那个自然段,或指文章开篇的那一两句话。
由于开头是给人第一印象的地方,如果不精心设计,就会影响全文效果,所以文章开头是十分重要的。
有人说:
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这话并不是夸张。
开头写得好,就能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常常为不知怎样开头、不知怎样写好开头而犯
愁。
其实,文无定法,开头就更无定法了,五花入门,各式各样,乐于怎样写就怎样写,觉得怎么写好就怎么写。
这一点,同学们务必要清楚,
千万不要为刻意追求某种写法而大伤脑筋。
开头无定法,但也决不是说就没有法。
各种各样的开头,可以
大致地概括为两大类:
一是开门见山的方法,二是形象化的方法。
第一,开门见山的方法。
此中的山,决不是单指文章的中
心思想,还指文章的题目,文章所要记叙的对象和主要内容(人、事、景、物等)。
这种方法就是文章一下笔,就直截了当地点明题目或文章
所要记叙的对象、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让别人读了开关,就能知道文
章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
这是记叙文中最重要、最经常运用的一种开头方法,也是最容易学习的一种方法。
同学们要对这种方法给予足够的
重视。
如何开门见山呢?
(1)采取叙述的方式。
文章一开篇就介绍一下人物活动和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如,
《菜市场里的风波》:
星期日一大早,妈妈就带着我来到菜市场,准备多买一些蔬菜回去。
用较少的话概述一下文章的中心内容。
如,《我们的新班主任》:
暑假开学后,李老师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
半年来,李老师热爱学
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交代事情的起因。
如,《保护环境有我们一份》:
村前的公路旁有一座垃圾山,每到夏天,臭味弥漫。
这个星期
六,我们第一少先小队的队员们自发组织起来,准备铲除它。
采取倒叙方式挑明事件的结果。
如,《我的同桌》:
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望着语、数双双跨入优秀等级的试卷,
我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拉着同桌小方的手,不知说啥好。
从某一个侧面进行叙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如,
《妈妈心中的天平》:
每当我独自一人时,就会想起妈妈,想起妈妈心中的那架天平。
先写其它人物或事物,再引出要写的主要人物或事物。
如,《我的二婶儿》:
妈妈非常孝敬瘫痪的奶奶,这在全村都出了名。
但凭心而论,比起我的二婶儿来,妈妈还差得远呢!
(2)采取描写的方式。
文章一下笔,就直接描写一下文中主人公的外貌或行为表现。
如,
《今天可丢丑了》:
今天早晨,我一觉醒来,呀!
七点二十了,还差十分钟就上早读
了,今天可是我执勤!
我顾不得刷牙、洗脸,提起书包、抻过领巾,撒腿就往学校跑。
(3)采取议论的形式。
一下笔,便就文章要写的人物或事物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评价和感情。
如,《小草》:
有人喜爱婀娜多姿的垂柳,有人称颂高大挺拔的白杨,而我却羡慕那自强不息的小草。
选用与中心内容有密切的名言、歌谣、成语等,直接点明题
意,透露自己的写作动机。
如,《人间真情》: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是啊,人间需要真情,人间也处处充满真情。
(4)采取抒情的形式。
文章一开头,对所要记叙的人事景物就抒发一下爱、憎、好、恶的
情感,点明题旨,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如,《李老师的品格》:
李老师是我现在的班主任。
我喜爱李老师秀美的身材,我羡慕李老
师满腹的文化,我更敬佩李老师那无私奉献的品格!
(5)采取设问的形式。
文章一开头,就把要写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
想,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如,《可喜的变化》: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家乡啦。
家乡至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火车
在疾驰,我真恨不得马上踏上家乡的土地。
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需要注意的是:
开门见山是见远山,见山的轮廓;至于山中的景物,要到山里才能看清。
不是见近山;如果是座近山,挡在门口,门一开,山
就碰鼻子,也没趣味。
第二,形象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采取描写的方式:
开头不先
交代文章要记叙的人物、事件、中心,却先描写一下人物活动或事情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或先描写一下与人物、事件有紧密的景
物,展示一幅美丽的画面,进而起到渲染气氛、引出事件或人物的作用。
这种方法,总的追求就是不先将要写的对象、中心等和盘托出,而是含而不露,引读者循文入境,渐入佳境。
如,《童年趣事》:
四面温柔的小丘环抱,中间是千亩沃土良田,一条清亮的小河从南
山脚下流过,默默汇入京东潮白河中。
这便是养育我的家乡。
这里,顺便提一下对写开头的要求。
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开门见山,
也不管采取其它什么方法,都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要简洁、明了,要尽快进入主要内容的记叙。
要以奇句夺目,要像放炮,骤然而响,
使人耳目一震;要以佳句生辉,要像凤凰的头一样秀美,使人一见而惊,
不肯放弃。
要成为全篇文章有机的组成部分,能自然引入正文,更好地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说一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为什么说开头无定
法而又有法?
开头都有哪些基本方法和要求?
(2)读读自己本周写的作文,想想文章运用的是怎样的开头方法,有什么问题,动笔改一改。
56.学会依据中心需要设计结尾
结尾,指的就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或结束全篇的话。
和开头一
样,结尾是文章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于读者来讲,它就像是送进嘴里的最后一粒花生米:
这粒
是香甜的,它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如果这粒是苦的,它不但影响了前面的味道,也难以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和开头一样,结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三大类:
第一,自然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法就是把要记叙的内容写完了,文章也便自然收束。
就说写事,事情叙述完了,文章也就收尾了。
这种结尾的特点就是自然、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如,保护环境有我们一份》:
看到垃圾山被清除,公路旁干干净净的劳动现场,大家露出会心的微笑。
第二,总结式结尾。
即总结概括一下全文的主要内容,以此作为文章的结束语。
采用这种结尾方法,文章有展有收,容易给读者留下明晰的总印象,也便于读者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如,《可喜的变化》:
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泥屎胡同变成了绿荫掩映的胡同,
低矮的石头房变成了高大敞亮的砖瓦房。
望着这一切,怎不令人激动呢!
第三,篇末点题。
此中的题字,既指题目,又指文章的主题(即
中心思想)。
这种结尾方法就是收束全文时,紧扣题目或点出中心思想。
和开门见山的开头方法一样,这是记叙文中最重要、最经常运用的一种结尾方法。
同学们在设计结尾时,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采用这种结
尾方法,不但可以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突出、或进一步深化,而且在结构上也会起到收拢全文的作用。
如何在篇末点题呢?
(1)可以明点:
采取议论形式,点出题目,或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感想及悟出的道理。
如,《菜市场里的风波》:
这场风波虽已平息,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遇,这是一种缘
份;人与人之间,还是要多一些谦让和理解。
采取抒情的形式,借事、借景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如,《我们的新班主任》:
望着李老师消瘦的面庞,我的心里充满酸涩,李老师啊,您像妈妈
一样给了我们无私的、深沉的爱!
将来,无论走到哪儿,我都会把这份爱心深藏心中!
采取反间的形式,表达自己确定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如,《小草》:
啊,多么可爱的小草!
你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格,怎不令人赞叹呢?
(2)可以暗点:
采用含蓄的手法,象征的手法,将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绘的情景
之中,发人深思,让读者自己去回味。
如,《可爱的校园》:
教室窗前,那一簇簇鲜花,沐浴在阳光下,争芳吐艳,也像是为生长在这美丽的校园而自豪。
展示未来,给人以鼓舞和激励,令读者心里充满对未来的向往。
如,《我爱家乡》:
父老乡亲正以旺盛的斗志建设着家乡,改造着家乡。
随着改革开放
事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家乡,必将变得更加美好、富饶。
出别意,宕出远神——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自然地向深处或
广处扩展延伸,使中心主题得到升华。
如,《我爱家乡的红枣》:
大家一边拾枣,一边吃,都夸这枣甜。
是啊,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是也像这红枣一样的甜吗?
提醒同学们,在设计文章结尾时,要注意防止如下三种病症:
一是
防止无结尾症,即写到哪里算到哪里,文章还未结尾便戛然而止了。
二是防止口号症,即结尾表决心,喊口号,让人厌烦。
三是防止离题症,
即结尾扯到其它地方去了,与中心无关,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
这里,也顺便提一下对写结尾的要求。
无论采取哪种类型、形式的
结尾:
要简洁、生动。
防止啰啰嗦嗦,该结尾时不收笔;避免平平淡淡,白开水一杯。
或干脆,或含蓄。
干脆,要像豹尾一样,刚劲
有力,富有鼓舞力量;含蓄,就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含而不露,具有启
发性,使结尾起到言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要与文章主体浑然一体,找到与文章内容最切合的结尾。
要考虑写作目的的需要,要为表现、
突出中心思想服务。
【思考练习】
(1)对于读者来说,结尾为什么像是送进嘴里的最后一粒花生米?
结尾都有哪些基本的方法和要求?
设计结尾时要注意什么?
(2)读读自己本周写的作文,想想文章运用的是怎样的结尾方法,有什么问题,动笔改一改。
57.考虑好怎样过渡
写文章,层次(结构段)之间、段落(自然段)之间、句子之间,
要衔接连贯。
这是一篇优秀文章的重要之一。
怎样做到衔接连贯呢?
这就需要我们在文章由一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由这段向另一段或
由这句向另外一句时,给当中搭个桥儿。
这就是过渡。
正确、恰当地处理过渡,就能够使文章上下衔接,前后贯通,结构
紧凑,层次分明,就能够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反之,缺少这样的过渡,文章自然就会显得松散,前后不连贯,甚至让人难以理清事情的来
龙去脉。
如何考虑、设计过渡呢?
首先,要考虑好过渡的形式。
过渡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用词语过渡(即过渡词语),用句子过渡(即过渡句),月一个简短的段落过渡(即过渡段)。
文章再由一句话向另一句时,多使用过渡词语;在由一段向另一段时,既可以使用
过渡词语,也可以使用过渡句,在由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时,不但
可以使用过渡词语、过渡句,还可以使用简短的(一两句话)过渡段,承上启下,把几部分内容连成一体。
过渡段只用于文章层次之间的衔接;
在一篇文章中,不能过多地使用过渡段。
另外,提醒同学们:
在构思、布局谋篇阶段,设计好层次、段落之
间的过渡,是考虑的重点。
至于句子之间的过渡,到下笔行文时重视这一点,就可以了。
第二,要依据文章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恰到好处的过渡方法。
(1)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的,可以用也、再,
又另(另外)、还(还有)、既,也(又)
一边,一边、一方面,(另、又)一方面、
不是(是),而是(不是)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
如:
参观完了前院,我们又顺着甬路,穿过绿荫,来到了后院。
妈妈既关心我的学习成绩。
也关心我的身体。
(2)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顺承关系的,可以用就、便、
才、于是、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跟着、起先,后来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
如:
自从那次闹了矛盾,我们俩的关系便逐渐疏远了。
起先我对他的这些做法很不理解,后来经过一次具体接触,我真正了解了他的人格。
(3)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
更进一层,或由轻到重、或由浅到深、或由易到难)的,可以用更、
还、甚至、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
又、反而)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
如:
爸爸重视自己的仪表,更重视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
奶奶不但自己勤俭节约,还教育我也要这样做。
(4)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折关系(前后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后面的内容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写,而是了一个弯儿)时,可以
用倒、不过、可(可是)、但(但是)、却、然
而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而)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
如:
爸爸对自己这么抠门儿,对我倒是满大方的。
尽管花朵很小,香味却很浓。
(5)层次、段落或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的,可以用由于、所
以、因此、因为,所以等词语或句段来过渡。
如:
由于老师的热情鼓励,我终于重新振作起来。
妈妈因为热爱学生,所以也赢得了学生的爱。
第三,过渡的语言要灵活、自然,与文章内容浑然一体。
以描写景物为例:
(1)可以通过描写的动作,把景物描写连接起来。
如:
沿着
石径走到院子里再往前走几步,一簇簇菊花呈现在我面前我俯下身子,凑近花丛闻了闻通过几个动作就把院子的景象、菊
花的景象、菊花的香味这几层意思自然连接起来了。
(2)可以通过介绍景物的位置,把景物描写连接起来。
如:
菊花
旁边是一排冬青树右边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通过旁边、右边这些表示方位的词,既写清了景物的位置,又
把两个景物自然连接起来。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视线的移、人物的语言或对话等把景物连接起来。
【思考练习】
(1)过渡指的是什么?
正确、恰当地处理过渡有什么重要意义?
如何考虑、设计过渡?
(2)拿出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的文章,认真读一读,想想哪些地方
缺少过渡,哪些地方过渡有失误,然后动笔改一改。
58.考虑好如何照应
照应,即前后关照,呼应配合:
就是前面说的话,后面有个着落;
后面讲的事,前面有所暗示。
就是对前文提到的人、事、景、物,提出的问题,原因或结局,后文要做必要的交代;后文将要出现的情况,在
前文要有所预示。
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严谨了,情节就周详、缜密了。
都有哪些主要的照应形式呢?
构思布局时需要考虑好哪些方面的照应呢?
(1)考虑好文题照应。
文题照应,就是使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照应,尤其是开头一下笔,
就紧扣中心内容,照应题目。
如:
题目:
这节历史课使我受到了教育开头:
小学6
年,我上过的课不计其数,其中使我受到教育最深的是一节历史课。
题目:
游泳能手——小菊开头:
我家屋后有一条河,河面上建着一座水泥拱桥。
我们村里的
孩子都喜欢在这条河中游泳。
说起游泳能手,可要算我的好邻居——小菊了。
这种照应形式,文章一下笔,就书归正传、开宗明义,照应题
目,便于把文章写得直截了当、干脆利落,有助于一下子吸引住读者,能有效地避免偏题现象。
行文当中,时刻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与题
目相照应,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有利于把文章写得简练、集中;如果不注意照应题目,就容易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
(2)考虑好尾题照应。
尾题照应,就是使文章的结尾与题目相照应,通常又称结尾扣题,
即结尾点明文章题目的含义。
如:
题目:
理发员叔叔真好
结尾:
理发员叔叔真好,他有一颗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心!
题目:
我是这样的人
结尾: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但长得像男孩子,性格也像男孩子。
文章结尾,归纳全文,照应题目,具有强调中心或画龙点睛的效果,
便于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读者理解内容,掌握中心,受到
感染;具有收拢全文的作用,使文章放得开、收得拢,严密紧凑,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考虑好首尾照应。
首尾照应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
如文章开头交代背景,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说明道理等,在文章结尾处再次强调一下,与开头相应和,使文章浑然一体。
首尾照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圆合照应。
即首尾内容圆合为二。
如,《我是这样的人》:
开头:
我的性格不像一般女孩子那样温文尔雅,生得浓眉大眼,声音洪亮,做事总是粗手粗脚的,有点像张飞,所以我就获得了这个张飞的雅号。
结尾:
好了,我的自我介绍结束了。
对啦,还要声明:
现在同学们不叫我张飞了,而叫我小健将了。
我已是训练有素的、名副其实的体育尖子了。
重复照应。
即结尾再次重复开头的内容。
如,《我爱家乡的景色》:
开头:
我的家乡位于北京东北,是密云境内的一个小山村。
哪里的
景色可迷人啦!
结尾:
我爱家乡迷人的景色。
因果照应。
即开头交代事情的起因或结果,结尾点明事情的结果或原因。
如,《家乡变了样》:
开头:
过去,我的家乡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穷山村。
这些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尾:
感谢共产党,是党的富民政策使我的家乡变了样。
问答照应。
即开头设问,结尾作简要概括的回答。
如,《向大家介绍我》:
开头:
我是一个女孩子,今年六年级,说话就要小学毕业啦。
你们
想认识一下我吗?
想知道我的一些秘密吗?
结尾:
这就是我,一个爱美、遇事爱掉金豆子的小姑娘。
除以上三种主要的照应形式外,构思布局时,还可以考虑一下总分照应(总述与分述相互照应),伏笔照应(前有伏笔、暗示,后有交
代、照应),反复照应(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突出中心主题,
有意将重点内容进行两次或多次的重复)。
【思考练习】
(1)照应指的是什么?
构思布局时,需要考虑好哪些方面的照
应,考虑好每一方面的照应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拿出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的文章,认真读一读,想想文中运用
了哪些形式的照应,哪些地方还缺少照应,然后动笔改一改。
59.考虑好如何点题
点题,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出文章题目的含义。
由于题目的含
义往往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或与主题思想相关。
因此,点题恰到好处,就犹如画龙点睛,既可以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又会方便读者阅读,给他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构思布局时,如何设计点题呢?
(1)在点题的位置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在文章开头点题。
如《小草》一文的开头:
很多人爱花,因为
花朵鲜艳多彩;不少人爱柳,因为柳树柔美多姿。
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文章一开篇,就开宗明义,点出题意,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
在文章当中点题。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这个伟
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这段话,不仅揭示出了邱少云牺牲的伟大意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加
强了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
在文章过渡处点题。
如《爱美的妈妈》一文中的过渡段:
这就
是我的妈妈,爱整洁,讲仪表。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认为我的妈妈只讲外表美,她的心灵更美。
这段话,不仅点明了题意,而且将文章前后
内容自然、紧密地衔接起来。
在文章结尾点题。
如《谢谢您对我的帮助》一文的结尾:
手中
的考卷就要答完了,让我在这有限的几分钟内,对您衷心地说一句:
‘谢谢您,敬爱的王老师,感谢您6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这段话
既归纳了全文内容,又点明了题意,也写出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在点题的形式上,除一次性点题之外,还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在首尾同时点题。
如《难忘的一件事》,开头:
我经历了许许
多多的事,其中大多数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有这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结尾: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它将铭刻在我的脑海深处,永远提醒
着我要做正直的人。
这样,首尾呼应,既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了中心,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记叙的过程中逐一点题。
如《老水牛爷爷》一文中:
写他尖
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的胡须,点出老;写他会凫水,而且凫得特别出色,点出水;写他脾气很怪,真像牛一样,点出牛;
写他辈份最大,点出爷爷。
在记叙中逐一点题,文章恰似一出儿徐徐展开的话剧,引读者循文生情,渐入佳境。
(3)在点题的表达方法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通过叙述点题。
如《草原》一文的开头: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这里用叙述的方法点题,话语中流露出第一次见到向往以久的草原的兴奋之情。
通过描写点题。
如《我的爸爸》一文的开头:
我的爸爸今年36
岁,中等身材,乌黑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衬着白皙的皮肤,显得十分慈爱、可亲。
这里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点明题意。
除此之外,还可
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点题。
当然,也可以通过描写环境、景物含蓄点题,或通过侧面描写间接点明题意。
通过抒情点题。
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结尾:
刘老师啊,我的
好老师!
您不但教我知识,还时时刻刻以自己的言行教我如何做人,教我如何关心他人。
我从心底里喊一声:
刘老师,我爱您!
直抒
情怀,点明题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通过议论点题。
如《记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的结尾:
‘在没
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是啊,人间自有真情在。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不就会
变成美好的人间了吗?
这段议论,既点明题旨,也使文章增添了光彩。
(4)从修辞的角度上,还可以考虑以下点题的方法:
运用反复点题。
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在开头、中
间和结尾都写了别了,我爱的中国!
这样反复点题,不仅表达了离别祖国的痛苦之情,还使文章完整如一,增强了抒情效果和感
染力。
运用引用点题。
如《桂林山水》开头:
人们都说:
‘桂林
山水甲天下’。
引用名句点题,言简意赅,既赞美了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又抒发了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
除反复、引用之外,还可以考虑运用比喻、拟人、一设问、
反问、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来点题。
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采取怎样的手法点题,总之,点题要与具体描
述、具体事例的记叙紧密结合,使双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决不能空喊口号,唱高调儿,说套话、大话。
【思考练习】
(1)点题,指的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构思布局时,如何设计点题?
(2)拿出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的文章,认真读一读,想想文中运用
了怎样的点题方法,在此方面还有什么问题,然后动笔改一改。
60.列好作文提纲
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
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
它是
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纲原指网上的总绳;提纲,就是提住网上的总绳。
古人认
为:
只有整张渔网都连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条理而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拉开那数不清的网眼
儿。
这些道理,完全可以用来说明列作文提纲的重要意义。
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
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
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
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
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
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
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
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
的步骤、次序。
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同学们看一看,下面就是一则比较优秀、实用的作文提纲:
题目:
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
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
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结构安排:
一、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