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8个输入端口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4644234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87.82KB
扩展8个输入端口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扩展8个输入端口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展8个输入端口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扩展8个输入端口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1.设计背景1
2.设计方案1
2.1方案一:
查询方式和P1口低电平输出1
2.2方案二:
中断方式和P1口高电平输出1
3.方案实施1
3.1硬件设计1
3.1.1电源电路的设计1
3.1.2复位电路设计2
3.1.3时钟电路设计2
3.1.4并行输入8位移位寄存器74LS165设计3
3.2软件设计4
3.2.1流程图设计5
3.2.2程序的编写与仿真5
3.3实物制作6
4.结果与结论6
4.1设计结果6
4.2设计结论6
5.收获与致谢6
6.参考文献6
7.附件7
附件一:
程序7
附件二:
电路原理图8
附件三:
程序流程图9
附件四:
元器件清单10
附件五:
实物图照片11
1.设计背景
单片机的应用越来来越广泛,扩展并行口只是为了单片机更复杂的应用,作为将来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时刻关注单片机的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先将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结合起来,锻炼动手能力,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为将来更深入学习和工作做准备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的设计都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的复杂度、集成度越来越高,大批主导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数字音响、数字电视、数控机床等都广泛应用了单片机技术。
为了赶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开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实践能力,将理论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能力,故而开展此次课程设计活动。
。
2.设计方案
2.1方案一:
查询方式和P1口低电平输出
编写程序通过对串行口接收中断标志位RI状态的查询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并利用P1口输出低电平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结果。
2.2方案二:
中断方式和P1口高电平输出
编写程序通过对串行口接收中断标志位RI状态的查询产生中断请求,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并利用P1口输出高电平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结果。
由于AT89S52单片机本身的中断数量仅有5个,为了以后功能的扩展、节省中断源且本设计对效率要求不高,故采用查询方式。
又考虑到灌电流与拉电流的优缺点,利用P1口输出低电平驱动发光二极管。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本设计采用方案一实现设计要求。
3.方案实施
3.1硬件设计
利用并行输入8位移位寄存器74LS165、型号为AT89S52的单片机、电容、电阻、拨动开关、11.0592MHz晶振、桥堆2W10、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发光二极管等器件完成硬件原理图的设计。
3.1.1电源电路的设计
利用桥堆2W10对变压器输出的9V电压进行整流并利用三端稳压器7805对其稳压和变压输出5V电压。
其中C4、C5、C6、C7作为旁路电容,滤除高频分量使输出稳定。
,具体电路原理图如图3-1所示。
3-1电源电路原理图
3.1.2复位电路设计
为了防止程序出错(如程序跑飞)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需设计复位电路使AT89S51能够摆脱“跑飞”或“死锁”状态而重新启动程序。
当给复位脚RST加上大于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以使AT89S52复位,使程序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
复位电路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而按键手动复位又可以分为按键电平复位和按键脉冲复位两种方式。
本设计采用按键电平复位方式,电路图如下图3-2所示。
3-2按键电平复位方式电路图
3.1.3时钟电路设计
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
常用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部时钟方式,另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
AT89S52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
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C1和C2的典型值通常选择为30pF,本设计采用的电容值为33pF。
电容大小会影响振荡器频率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
晶振频率范围通常是1.2~12MHz,本设计采用晶振的频率为11.0592MHz。
晶体频率越高,单片机速度就越快。
速度快对存储器的速度要求就高,则要求线间的寄生电容要小。
晶体和电容应尽可能与单片机靠近,以减少寄生电容,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
本设计的时钟电路图如图3-3所示。
3-3时钟电路
3.1.4并行输入8位移位寄存器74LS165设计
当74LS165的端口1由高到低跳变时,并行输入端的数据被置入寄存器;当端口1为高电平,且时钟禁止端(第15脚)为低电平时,允许TXD(P3.1)串行移位脉冲输入,这时在移位脉冲作用下,数据由右向左方向移动,以串行方式进入串行口的接收缓冲器中。
TXD(P3.1)作为移位脉冲输出与所有75LS165的移位脉冲输入端CP相连;
RXD(P3.0)作为串行数据输入端与74LS165的串行输出端7相连;P2.0与端口1相连,用来控制74LS165的串行移位或并行输入;74LS165的时钟禁止端(第15脚)接地,表示允许时钟输入。
74LS165原理图如下图3-4所示。
3-474LS165原理图
3.2软件设计
利用查询方式查询串行口接收中断标志位RI状态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若RI=1,则调用服务子程序,否则继续查询;并通过特殊功能寄存器A将数据送入P1口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状态。
3.2.1流程图设计
3.2.2程序的编写与仿真
建立工程项目和文本文件利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保存为文件名为“扩展8个输入端口设计.A51”文件。
调试程序时出错,由于不存在指令DECDPTR,未能编译成功,后来将其删除并利用其他指令完成了相同的功能,调试且编译成功。
程序见附件一。
打开仿真软件Proteus,按照预先画好的电路原理图在Proteus软件中绘制相应图形。
绘制完毕后将由Keilc51生成的.hex文件导入单片机进行仿真。
电路图见附件二。
3.3实物制作
元器件布局并按照原理图在万能板上安装器件,将晶振紧靠AT89S52以减少寄生电容,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
且将拨动开关与其所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相对应。
安装完毕后进行焊接并检查是否有虚焊和漏焊。
4.结果与结论
4.1设计结果
设计完成任务且实物电路能很好的实现设计要求中所规定的内容。
4.2设计结论
在元器件的布局中未设计电源线和地线的多点接入出,使得焊接过程中电源线和地线的焊接困难,将书友电源线接至一点,地线接到一点,致使电路板的美观性下降。
改进措施:
可以将万能电路板上的矩形铜条割断,一侧为电源,一侧为地即可。
5.收获与致谢
通过这次单片机实习,我们小组完成的实物电路板完全实现了任务书预期的要求。
在实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麻烦:
第一,编写程序时感到知识不熟练不能熟悉地写出程序,而且没有编程的思想,经我们多方查阅资料,分析相关例子,并在一起研究探讨以及和指导老师的指导矫正最终完成了程序;第二,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没有进行焊接而使焊接的结果不是很美观,要焊接的芯片引脚太多太乱而感到无处下手,尤其是74LS164不尽管脚多而且小;第三,由于第一次使用万能板焊接元器件排线比较乱;尽管麻烦很多最终还是完成了电路板的焊接和调试,达到了预期要求。
。
6.参考文献
[1]张毅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6
[3]侯玉宝.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西安: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
7.附件
附件一:
程序
ORG0000H
LJMPMAIN
ORG0100H
MAIN:
MOVSP,#30H;设置堆栈指针
LCALLDELAY;调用延时子程序
START:
CLRP2.0;并行置入数据
SETBP2.0;允许串行移位
MOVSCON,#10H;设置串口方式0,允许接收,启动接收
SINT:
JNBRI,SINT;未接收完一帧,等待
CLRRI;RI标志清零,准备下一次接收
MOVA,SBUF;读入数据并送至P1口
CPLA;对累加器A中的内容取反
MOVP1,A;将数据送到端口P1
LCALLDELAY0;调用延时子程序
SJMPSTART
SJMP$
DELAY:
MOVR6,#100;延时子程序设计
DEL0:
MOVR5,#100
DEL1:
MOVR4,#50
DEL2:
DJNZR4,DEL2
DJNZR5,DEL1
DJNZR6,DEL0
RET
DELAY0:
MOVR3,#0FFH;延时子程序设计
DEL00:
MOVR2,#0FFH
DEL01:
DJNZR2,DEL01
DJNZR3,DEL00
RET
END
附件二:
电路原理图
附件三:
程序流程图
附件四:
元器件清单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电阻
680R
17
电阻
10K
1
电容
32p
2
电容
104p
3
电容
1000u
2
7805
1
74LS165
1
AT89S52
1
绿色发光二极管
1
黄色发光二极管
8
红色发光二极管
1
桥堆2W10
1
按键开关
1
拨动开关
9
12MHz晶振
1
40脚底座
1
附件五:
实物图照片
指导教师评语:
课程设计报告成绩:
,占总成绩比例:
30%
课程设计其它环节成绩:
环节名称:
考勤,成绩:
,占总成绩比例:
20%
环节名称:
综合,成绩:
,占总成绩比例:
50%
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本次课程设计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扩展 输入 端口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