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与规则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 文档编号:24642383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98KB
斗争与规则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斗争与规则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斗争与规则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斗争与规则MicrosoftWord文档
斗争与规则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由其内在的本质矛盾决定,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规则。
人是矛盾斗争的产物,在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总在发现、掌握和运用着规律规则,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更好地生存生活。
规律具有客观性,没有好坏之分,违背规律就会受到当量性的惩罚。
而规则是由具有主观性的人制定和执行,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只有保证其合理性,并能真正落实到位,才能保证人的自主自由斗争,保证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生命进化决定人必须进行斗争
人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斗争,但无法选择不斗争。
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这一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矛盾,决定着物质的运动,催生着生命的进化,从矛盾斗争中进化而来的生命——包括人,在其一生的存在过程中,都要在矛盾斗争中度过,都必须进行斗争。
当然,必须斗争首先要能够进行斗争,这是基础性的生理要求。
机体或大脑功能上的缺陷,不具备斗争的条件,无法正常进行斗争,就会对生存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再者,就是需要斗争时不能逃避。
逃避斗争往往是人不自觉的行为,能给人带来好运的几率很小。
还有就是即便条件不许可,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进行实质性的斗争,而不要脱离斗争。
人脱离斗争的主要表现有三种:
一是无需求,无斗争。
条件好了,慵懒之人在找不到更好、更富有情趣的斗争方式时,就容易脱离斗争;二是有需求,无斗争。
人都想好,但不能做着“白日梦”守株待兔,不付诸行动肯定实现不了美好的愿景。
三是有需求,进行空泛的斗争。
迫于主客观原因,即便有某种需求,也不敢或无法采取实质性的斗争,只是进行一些不着边际的空泛斗争,这是干着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些脱离斗争的方式,往往是当时客观现实条件下人的无奈选择。
其实,“脱离斗争”本身也还是一种斗争,在人的潜意识里,还要和难熬的时间、苍白的情感进行斗争,只是苦于一时还没有改变现状、推动事物发生实质性变化和进展的具体措施而已。
不进行实质性的斗争,就不能真正促成进化,以上的“无法正常斗争”、“逃避斗争”和“脱离斗争”,都属于退化式的存在方式,对生存生活不利,并且也只能带给人消极情感。
劳动创造了人,人不能脱离真正意义上的劳动。
从生理层面上讲,生命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从精神层面上讲,人的神思总在活动,人的精神总要有所寄托,在清醒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下,真正想做到“不思想、不做事”,达到一种无欲无求、心如止水的入定状态反倒很难,这也是一种追求、一种斗争,需要人排除杂念,忘却俗世恩怨纠纷,消除名利贪念欲望,做到四大皆空,以达到心静神怡之境。
这种用来消除压力和忧愁,并能打发时日的存在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只是体现不了价值,浪费了人生。
就连晚上的休息睡眠,人也没有停止过斗争,要通过休息消除疲劳,通过免疫修复机体,通过梦境探知现实。
消除疲劳和修复机体是生理层面的斗争,是进化要求生命必须进行斗争的机体反应;做梦则是精神层面的斗争,是进化要求人类必须进行斗争的意识反应。
作为物质存在的特殊个体,人会本能地发挥机体特有的功能以维护生命系统的平衡,一旦清醒状态下的人丧失了激情和斗志,对任何事都不再感兴趣,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这种人整日无所事事,昏昏欲睡,其实,这种昏庸状态下的丧失活力,也是生命进化的本能要求,这样可以更有利于生命体节省精力和体能。
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同时还是精神的存在。
一旦没有了能引发斗争兴趣的需求,而环境压力又迫使人不得不以自我难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斗争,就会使人产生悲观厌世的抑郁情节,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
虽然从生命存在的角度来说,人不应该轻易结束生命,遭遇不如意的事,就应该与之抗争,以消除困难和困惑,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而精神情感是在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幸福与否并不依赖于生命本身是否存活,而是取决于斗争的过程,固化的逆人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旦给人套上精神枷锁,使人难以再有新的希望产生,一旦感觉暗无天日,永无出头之日,没有了适合自己的斗争方式,人就有可能选择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离折磨,获得精神解脱。
自由的国度,自由的社会,会给人一切自由,给人一切争取个人幸福的空间和可能,而不会从意识形态上把人束缚得太死,更不会打造精神的枷锁,把人逼上独木桥——在现实生活中重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一切;重现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一口唾沫就能被吓死的悲剧。
二、人会本能地选择有意义的斗争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斗争,生命进化决定了人的一生都要在斗争中度过。
进化带给人的一切功用,都围绕着斗争展开,不仅是直观的手足、五官、触觉,还包括抽象的思维、情感、记忆等等,进化使得人本能地、恰到好处地综合运用这些功能,以便能更好地维护机体平衡,更好地生存生活。
生理感觉和精神感受是生命判断当前状态的信号,针对不同的感觉和感受,生命会本能地做出不同的反应,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生理上,人会本能地趋利避害,躲避疼痛感,拒绝苦臭味,感觉到瘆痒会抓挠,感觉到冷热会加减衣物,这些都是生理要求下的合理反应。
精神情感是进化赋予人类的最高级、最灵验的心理功能,人能根据现实条件和自身需求,本能地对当前所处的状况和存在方式产生满意不满意、快乐不快乐等情绪感受。
满意和快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最有益,人们也乐于接受,一旦产生不良情感,就说明对人的身心已经造成伤害了,同时也是在给人信号:
目前状况不适合自己,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还存有不合理的地方(尽管客观上讲,事件本身有可能对个体是有利的,但如果个体意识不到其有利性,并主观判定了其不利性,就只能产生不好的情绪),要求我们通过改变现状,来消除不良情感。
所以,面对不良情感,很多时候不是要我们默默承受,更不应该长期忍受,只有及时转变斗争方式,才是明智之举,才能真正实现解压、消愁的目的。
为了适应环境,为了维护机体平衡,人会主动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在劳动劳作的过程中,人还需要饮食、休息、睡眠等等,这些都是进化中形成的有意义的斗争。
生命进化的过程中,使人形成了本能地选择对生存生活最有利,自我感觉最有意义的斗争,这是生命能最有效、最大程度发挥能动性,最能爱护好自己的要求,也最能激发人的斗争兴致。
比如,在某些事件前,当人真正感觉了其重要性时,就会紧张、激动,连晚上睡觉也会思虑重重、难以入眠,这是生命体在调动人体机能,使人围绕中心事件谋划、考虑的体现,是生命进化的本能要求,以便能在将来把事情做好。
进化使人的思虑恰到好处:
复杂的事件,人思虑的相对就多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人思虑的相对就少些。
当然,凡事有度,只要谋划停当、准备充足,就无须再费时劳神地过度忧虑了,就应保证好休息和睡眠,以便能有旺盛的精力投入战斗。
如果过度思虑,则属于神经质症,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何况,万事瞬息即变,事件的发展往往不是我们所预想的模式,事前形成思维定势反而不利于临场发挥。
意义是指个体接受和认可,感觉值得,并能激发人斗争热情的主观体验,它包含着斗争结果的功利性和斗争过程的愉悦性两个方面。
功利性是斗争的结果,是个体所要追求的目标。
一般而言,只要个体本能地认可其功利性,认为值得,就能产生动机,激发斗争欲望;斗争的热烈情感又会形成热灶效应,巩固加深斗争兴趣,使人沉迷其中,取得更好的斗争效果。
如果认为不值得,感觉没有必要做,人就会本能地从情感上排斥之——郁闷烦躁、消极懈怠、甚至抱怨诋毁。
比如,在父母的关爱下,儿童一般都认识不到、也没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因此对生产劳动不感兴趣,而是喜爱自我接受并能从中取乐的游戏。
如果孩子喜欢游泳,并能在戏水游戏中捕到鱼,为家人提供美味,那么孩子就会更加热衷于此。
但如果让不会游泳、不热爱玩水的孩子捕鱼养家,孩子肯定会反感。
既然人必须斗争,既然人必须在斗争中打发生命的时间,既然进化会使人本能地选择最好利用时间的方式,以便能进行最有意义的斗争,以便能更好地生存生活,那么玩游戏作为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最主要的打发休闲时间的方式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早期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游戏是一种锻炼学习机会,那时的幼年时期,在长者的照顾下,无忧无虑地玩游戏成了打发时间的最好的斗争方式——可以锻炼体质、学习经验、练习技巧等,这是在为将来能更好地生存做准备,其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人也会体验到为意义而斗的积极情绪感受。
当然,这种生活方式不会被永远拥有,一旦长大成人,残酷的社会环境会逼迫人脱离游戏,步入现实,为生存生活而拼搏奋斗,可以说,儿时的游戏正是在为将来能更好地投入战斗做准备。
既然进化要求人必须进行斗争,既然进化赋予人充分利用时间的本能,那么幼年时期这种玩游戏的斗争方式无疑是人最好的本能选择,人也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充实、满足和收益。
作为进化的必然结果,玩游戏是人类充分利用时间为将来做准备的活动之一,另外还有接收信息、认识环境、融洽关系、遐想反思、休息睡眠等等。
了解信息可以使人更多地认识环境,以便能更好地应对;进行反思能使人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不再重蹈覆辙;重大事件前思虑过多,能让人既把握关键,又抓住细节,防止偏差和疏漏;超负荷工作的人会产生疲劳感,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提醒人要注意休息和睡眠;等等。
这些对人生存生活有利的斗争,都是人的本能选择,同时也会使人感觉充实和幸福。
比如,一般不太会玩游戏的女人,往往喜欢拉家常,或查阅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信息,因为在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女人不会像男孩子那样放得开——玩一些更狂野的游戏,这正是生命进化中形成的人的社会性要求和体现。
生命是往能使人更好地生存生活,更好地走完一生的方向进化的,为了生存,生命必须竭尽全力,生命的进化要求人本能地利用一切因素,简省一切不必要的累赘,去除一切无作用的功能,以便能进行最有效的斗争。
下脚料总会被充分利用,在适应环境,打发时间的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闲暇和机会,都没有在进化中被浪费,都会被生命查遗补缺,进化出了最有助于生存,最能给人带来好功利、好情感的斗争方式。
三、有意义的斗争能带给人好情感
运动的物质推演出了生命必须时刻进行斗争这一特定存在形式,作为生命进化结果的人,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会本能地选择自我认可的有意义的斗争,这是人性的核心所在,是亿万年生命进化的结果。
斗争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是否愿意斗争”和“斗争了有何效果”两方面。
主观情感指引人进行感兴趣的斗争,以满足精神;客观现实要求人进行功利性的斗争,以满足生存。
人为了生理心理的平衡满足进行的斗争,是在自我认可其意义基础上进行的。
被个体认可才有意义,被社会认可才有价值,仅对个人有利,而对社会无益,那谈不上价值,只能算作自我感觉的有意义。
比如,人可以损人利己,可以损公济私,可以劳民伤财大搞形象工程,可以兴师动众大搞形式主义,并乐此不彼,自我感觉很得意,很有意义,但这些却谈不上价值,不但不被社会认可,还理应受到惩处。
在合理的社会,对社会有益,往往会对个人有利;对社会有害,往往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才能保证个体斗争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斗争的主观愉悦和客观功利是人进行本能选择的依据,是决定人是否愿意斗争的平衡点,即便是社会公认的有价值的斗争,在人难以从主观上接受的情况下强迫而为之,也会对人的精神造成压力和伤害,效果也不会好,因为人没有从本能上认可其意义。
既然人必须斗争,既然人会本能地利用一切因素进行最有意义的斗争,那么这种斗争方式就会给人带来相应的积极情感。
打个比方,“是药三分毒”,药都具有毒副作用,对人体有害,进化过程中,人会把其味道定位在难以接受的苦味,并且会尽量少吃含苦味成分的食物。
在补充物质和能量时,人会尽量地选择有营养而又好消化的食物,时间久了,这种食物的味道往往就会被人定位为自我愿意接受的美味。
同理,在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中,人会把自我本能选择的对人最有利的斗争定位在自我感觉良好,会因此而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为了适应客观现实环境,为了生存生活,人会自觉自愿去做本能接受和认可的事。
如,在远古,外出打猎再难、再险,为了填饱肚子,人也会欣然前往;第一次做了妈妈,有了照顾自己宝贝的心,吃喝拉撒睡都会悉心照料,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
动机和兴趣来自内在的接受和认可,而不是外界的强加和他人的想当然,如果人从主观上不情愿做某事,那就说明此事还没有达到让其主观本能认可的有意义的程度,在不被接受和认可时,人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敌视态度。
人可以控制情绪,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不按情绪的指引行动,但情绪本身的产生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本能会综合一切信息而引发出情绪。
不被自我认可的斗争,对个体而言就谈不上意义,即便它对社会再有益,或者对自己的将来再有利,但在当下却难以被个体接受和认可,人就会本能地产生拒斥心理,因而也难以产生为之奋斗的动机和激情,如果外界压力过大而使人勉强为之,长期下去则容易引发抑郁。
不良情绪对人有害,抑郁的人没有食欲,就说明已经伤害到了人,在抑郁的状态下,消化功能减弱,食物难以被很好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人才会本能地拒绝进食,这是生命长期进化的结果,是生命本能的自我保护。
认为值得还是不值得,是不同的人类个体在不同情况下,作出的自我认可的对生存生活最有利的本能反应。
当然,有时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人也会对给人带来机体劳累或伤痛的斗争欣然接受,生产劳动挣钱、打针吃药治病,因为人已经认识到忍受一时或一段时期的苦痛是值得的,这和人认为不值得,或认识不到其意义而被迫去做是两码事。
在进行感觉良好的斗争的过程中,也会碰到困难和挫折,也能引发不良情感,也会有酸甜苦辣,但那是斗争本身的结果使然,这种整体能给人带来充实和快乐的斗争方式是人心甘情愿的选择,人能从主观上接受。
对生存生活有利且能给人带来积极情感的斗争是自我个体最能接受的斗争,虽然它不一定具备社会层面上的价值。
物极必反,如果单纯追求斗争过程的愉悦,而忽视其结果的价值,任由情感引导,不但无益,还会有害。
比如,玩游戏是工作劳动之余的休闲放松,如果长期沉迷其中,不但无价值,会有种变态变味的感觉,而且还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
就像人喜欢甜味,如果把甜味作为一种佐料添加到主食,会使人乐于进食,但不能用糖来代替主食,如果跟着感觉走而大吃特吃糖,久而久之,不但营养失衡,还可能引发糖尿病。
既对身体有利,又要享受美食,是人需要把握的平衡。
同样,既对社会有益,又能带来愉悦,是人在斗争中需要把握的平衡。
能单纯带来愉悦的斗争,不一定有社会价值;有社会价值的斗争,又不一定能带给人快乐。
因此社会不应脱离人性,只强调发展,让创造财富的人们成为没有感情的机器,而要以人为本,多考虑能让人在愉悦地追求功利的过程中为社会做贡献,使为社会做贡献和愉快地奋斗有机结合,这样,人生才能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意义,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实现价值。
四、在愉悦地追求功利中创造价值
人与环境之间总存在着矛盾,矛盾引发需求,斗争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满足需求的过程,通过解决矛盾来满足需求才能激发斗争兴趣。
人必须进行斗争,斗争过程中产生的相应情感客观存在,我们别无选择,也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为了什么而进行斗争和怎样进行斗争。
人生是一个斗争过程,人需要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选择定位自己的事业,并以此为基准,来决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生活方式,在体验愉悦斗争的过程中走完一生,成就梦想。
而不应该以收入的多少或职位的高低为标准,为刻意追求所谓的“虚名”而委屈自己,压抑自己。
追求社会公认的价值,应该以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兴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为前提。
自由发挥发展的快乐斗争过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对人的生存生活有利,也最容易出成果,最能体现做人的尊严和发挥人之为人的作用。
“人往高处走”,人都想发挥专长的一面,以获取报偿,赢得尊重和认可,认识不到做某件事的意义和必要性,人就难以对它感兴趣,难以用心去做,更难以做好、发挥好,也不可能成功,勉强为之只能饱受煎熬。
即便偶尔有所成果,也难以从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认识到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又怎么可能为之感动和兴奋呢。
长此以往,只能压抑个性,消磨激情,打击信心,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人低迷消沉,自暴自弃,甚至悲观厌世。
社会要从正面加以引导,从精神愉悦(是否愿意为之斗争)和现实功利(斗争了会有何回报)层面加以规范,使之与人的价值需求相吻合,并使为社会做贡献的人都能有好的环境和相应的回报。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就是逐渐解放人性,让人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尽情地发挥、发展,而不是压制、管制人,强制人从事所谓的社会工作。
有了人身自由,人员的流动性大了,才能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投身于有价值的事业,才能使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在激情奋斗的过程中尽情地享受人生。
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才能做到感性和理性、意识和无意识的完美结合,斗争的效果也最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最有益。
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老师。
”人类在早期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游戏玩乐,寓教于乐是儿时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在自由自在的玩乐游戏中,人轻而易举就能学到生存必备的技能技巧,学习效果是成年人难以企及的。
比如,运动上的行走和掌握平衡,社交上的说话和掌握语言,还有其他一些技巧技能和经验知识,都是人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积累和掌握的。
因此,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无须逆人性,施高压,强迫孩子学习知识,把人的求知创新欲扼杀在学生时代,只须循人性,利用人的好奇、探索天性,让人在自由自在的轻松环境中进行求知实践即可。
至于长大成人后的发展道路,往往也是在幼年兴趣的基础上习得和继承的。
如果没有学英语的兴趣,为何还要逼迫孩子一定要学好呢,如果孩子对物理感兴趣,为何就不能引导他们专攻物理,而把学习英语作为一种业余涉猎呢。
在正确认知的前提下,一切能给人好情感的活动都不是浪费,对时下特定的个体的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游戏玩乐也是如此,人可以通过游戏打发业余时间,只是过度沉溺于游戏是一种被人的情绪感受异化到了单纯满足情绪的毫无价值的存在方式。
但反过来说,不这样,闲暇之余,精力充沛的人又能干些什么呢?
毕竟人离不开斗争。
当然,一旦生活给生命造成必须为现实而斗的压力,人还会本能地从游戏转入到生存斗争,并把平时热衷的游戏抛于脑后。
但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使人衣食无忧的程度,在没有压力、或压力不到位的情况下,人还会自觉主动地去为社会做贡献吗。
人往高处走,人都想好,都想被认可、被尊重,人沉浸于游戏往往是被逼于无奈,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往往会打击人们的创业热情,使人无用武之地。
有业余时间,而又精力充沛的人只有用玩游戏打发时间,这是生命进化赐福给人的必须斗争的好方式——我们不想作恶、不能做贡献,但我们必须斗争,我们有去做感兴趣的事的权利和自由。
如果没有自然合理压力使人投入自我认可的斗争,没有正面动机使人进行感兴趣的斗争,再没有娱乐游戏可以用来打发时日,人就只有脱离斗争的份了,要么就是在主观人为因素的压迫下进行非情愿的斗争,而被迫走上抑郁之路。
人都有好奇探索求知的天性,都有被认可被尊重的需求,在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人会为对个人有利、对社会有益的事业,自由地进行有动机兴趣、有进展奖赏的斗争,这是,也本应该成为人的本能选择。
试想,能臻于自我实现之境,谁还愿意沉浸于同样能获得快乐却收获更小的游戏呢。
可见,以人为本,遵循人性的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对一个社会来说何等重要。
五、社会逼迫人进行非情愿的斗争
必须进行斗争的人,无非是想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斗争着、快乐着,并能获得相应的报偿。
这种自我实现的斗争方式是人类进化初期阶段的斗争方式,是人的生存生活和必须斗争的最完美结合。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实质接触点是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劳动报偿的不合理。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被苑囿在某一岗位和职业上,进行着非情愿的斗争,并且难以获得应有的报偿,鉴于这种情况,被压迫的人们势必要进行斗争。
基于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阶级斗争,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身自由和消费产品,经过长期的斗争,人们在选择自己热爱事业的自由空间上和斗争过程中的进展奖赏上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回报,这种斗争积淀使得人类需求总目标逐渐趋于明晰——人们越来越自由平等,社会越来越公平公正。
人身自由是动机兴趣层面的,有了人身自由,人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斗争;经济上的合理报偿是进展奖赏层面的,属于物质需求满足的范畴,进展奖赏还包括精神上的被尊重和被认可、心灵上的充实和愉悦等方面,当然,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获得合理报偿的前提是要求社会公平公正。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不在乎经济方面的报偿,渐渐地经济将不会再成为约束的枷锁,人们越来越有条件自由地选择自己热爱、专长且感兴趣的事业,斗争并快乐着,而不会再鼠目寸光,把追求权势和名利地位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消费产品达到各取所需的极大丰富,更是如此,人们丰衣足食,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社会公平公正,没有职业和尊严歧视,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自由地选择职业,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就像在玩不同的游戏,人们都能各得其所,自得其乐。
在生产力水平尚未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解决温饱,为了养家糊口,要在承担家庭责任中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
社会也在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
尽可能地给人以自由,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岗位,让他们有条件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尽可能地给人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让人快乐地工作;尽可能地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能在公平公正的规则下自由竞争,并获得相应的报偿。
社会的公平公正是人的自由平等的前提,有了公平公正,人才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机会和愿望。
公平公正缺失的社会环境,往往会使本应该自由发挥专长,激情奋斗的人们无法为有价值的需求进行有动机兴趣、有进展奖赏的斗争。
在经济相对优越的条件下,他们只有转而沉溺于游戏人生,放任自流,娱乐至死,这是社会体制的悲哀,更是人类的悲哀。
至于脱离斗争,那是还不具备玩游戏的条件下的无奈选择。
再来看看孩子,高压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已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产生恐惧逆反心理,因此,他们往往会把精神寄托在玩游戏上。
其实,学习本应该成为幼年时代最好的游戏,它可以满足人的好奇、探索心理,可以和现实中的小伙伴尽情玩耍,可以养成探索求知的良好习惯,更可以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但可悲的是,逆人性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把孩子最美好的探索求知欲抹杀了,把他们逼入了无奈、叛逆的苍白学子生涯,把本该通过游戏方式来学习技能、知识,以便将来能为人类做更大的贡献,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自己也能生活得更好,变成了高压下的灌输,使学生对求知索然无味、望而生畏。
总体来说,为更好地生存生活而奋斗一生的过程,都应该是为有价值的需求进行有动机兴趣、有进展奖赏的斗争,人都应该自由地享受其过程,一切社会发展都应以此为主线制定完善机制,给人们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使人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地进行斗争,使人能把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与个人兴趣专长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的人生使命,在自我认可和感兴趣的斗争中成就事业,在无压力的闲适环境中学习、探索,充实幸福一生。
人生存在社会中,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才能很好地适应,才能算作有价值。
既然人必须斗争,谁不想通过斗争来实现价值,谁又愿意游戏人生。
同样是斗争,如果在肩负社会责任的斗争中能获得同样的快乐和幸福,谁还愿意沉迷游戏,谁还愿意脱离斗争。
而一些对人有利的,对社会有益的斗争,为什么不能引发人的兴趣,值得我们深思。
六、规则的制定和落实要合理公正
规律决定着物质的运动,没有规律就不成其为物质;规则决定着社会的运转,没有规则就不成其为社会。
规律是由客观的物性决定并制约物的变化的,规则是由主观的人性决定并规范人的活动的,对于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来说,规则的制定和落实除了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还应该从人性出发,使之符合人性所趋,人心所向,由绝大多数人制定,为绝大多数人服务。
好的规则能成就好的社会,并使生存其中的人们受益,不好的规则只能造就昏聩的社会,并且会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少数的投机者。
人是矛盾斗争的产物,生命进化决定了人必须进行斗争。
在生命生存斗争的过程中,人进化出了按规律规则做事的本能,人们总是在掌握和运用着规律规则,以适应和改造环境,以便更好地生存生活。
斗争就要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斗争与规则 Microsoft Word 文档 斗争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