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I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46399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61.21KB
全国I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全国I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I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I卷】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论中。
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审慎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
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
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
《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
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受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
比如,强调天人一体。
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
对此,儒家道家文献都多有论述,比如《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
比如,强调德福一致。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
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
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精准地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锻造成民族复兴的支点,并逐渐赋予了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
第7页共15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A.对于人类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表达不同且特征各异。
B.中国文化对幸福生活有着永恒的追求,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
C.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幸福整体性,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与社会整体性幸福。
D.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注入了新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尚书·洪范》,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守望。
B.文章三、四段对传统经典的引述,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论证目的却是相同的。
C.文章梳理了中外对美好生活的不同表达,论证重心则是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D.文章论据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厚重感,也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道德有利他性,所以应把个人幸福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中。
B.没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化表达的美好生活也就没有独特的民族内涵。
C.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传承传统又立足现实,更指向人的丰富和全面。
D.中外哲学家对美好生活都有深刻认知,可见美好生活是人类哲学的重要命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5用14目主持召开国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工作,要求11月底前在全国全面实施携号转网,严查擅自增加办理条件行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
此前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试点的携号转网,即将在年底迎来“全国大考”。
2019年底前,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全面实施携号网业务。
(摘编自新华社《我国将进一步推动网络提速降费》.2019年5月15日,有删改)
材料二:
携号转网大事记
2010年11月22日,第一批携号转网(号码携带)试点在天津、海南启动。
2014年5月17日,海南向用户提供双向携转服务。
2014年9月20日,第二批携号转网(号码携带)试点在江西、湖北、云南落地。
2018年12月1日,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正式启用新的携号转网流程。
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
2019年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11月底前在全国全面实施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人数:
2012年2月,天津、海南试点携号转网不到两年、共有15.86万用户提出了中请,5.8万用户成功办
理。
两地共有超过1800万手机用户,申请携号转网用户不到1%,申请后办理的只有36.7%.
新流程推出后受到用户青睐,携号转网网用户量大幅上开,2018年新增63万人次,截止2018年12
月底,全国累计携号转网167万人次。
全球部分国家(地区)携号转网实施时间
1997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新加坡
英国、中国香
澳大利亚、瑞
意大利、葡萄
港
西班牙、瑞士
典
牙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美国、法国
韩国、奥地利
中国台湾
日本、南非
加拿大、新西
兰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埃及、墨西哥
巴西、厄瓜多
尔
泰国、约旦
印度、肯尼亚
智利、巴拉圭
摘编自《一图看懂携号转网》,《新京报》2019年5月16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落实优惠新政,试点地区已暴露出诸多问题,一些运营商在“携号转网”的各个环节“立关设卡”:
转网前,有用户发现在网协议冗长,无法获取转网资格;转网中,有用户被以赠送套餐的名义,延长合约期限;转网后,有用户被莫名“降级”,难以享受部分通话业务和优惠活动。
运营商之所以使出诸多“套路”,究其根本,是放开转网限制后,担心用户流失。
一方面,是持续走高
的获客成本。
截至去年底,我国移动电话渗透率达112部/百人,这意味着想要赢得用户增量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另一方面,携号转网全面推行后,将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行业竞争,努力挽留存量用户对稳定营收意义重大。
与其堵,不如疏。
面对行业发展趋势,运营商需要主动转变经营思维,化堵为疏。
近年来,我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服务品质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携号转网”恰恰突显了用户导向和提升服务的重要性,不妨以此为契机,梳理套餐设置,疏通“积石”,清理不合理的畸形套餐,拓展有竞争力的优质套餐,从而让用户能够顺畅地流入。
化堵为疏,运营商要打破原有的套餐藩篱,相关部门更要织密监管网。
日前,工信部已印发《关于
2019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深化“携号转网”业务规范办理,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
(摘编自《携号转网,化堵为疏》,《人民日报》2019年4月24日,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携号转网起步晚,问题多,推行进展缓慢,随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台,终会有新的进展。
B.2019年以前,我国天律、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之外的手机用户携号转网很不方便,常常
遭遇到人为设置的障得。
C.用户携号转网的自由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已到了我们前面,我国全面实施携号转网已经不容再拖。
D.到2012年2月止,全国试点地区成功办理携号转网的手机用户仅三5.8万人,占试点地区手机用户数量的0.3%左右,这与运营商在携号转网各个环节设立关卡不无关系。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可携号转网,中国的试点启动,标志着运营商对手机号码的垄断被打破,国内电信市场逐步迈人“市场经济时代”。
B.李克强总理强调严查擅自增加携号转网办理条件等行为,工信部也印发了相关文件范业务行为这给用户扫清携号转网提供了保障。
C.2018年启用新的携号转网流程,转网用户量大幅上升,这说明用户最终金流向资费低的电信运营商,电信市场将会得到重新洗牌和平衡。
D.携号转网全面推行后,势必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行业竞争,拓展优质套餐吸引新用户,努力挽留存量用户,老用户更多优惠成为必然。
6.请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施行携号转网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踵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宋记老面馒头杨莙
说起我家的宋记老面馒头,南同县城不知道的人不多。
坐落在老街上的这个小店铺,是许多南同人心目中的放心店。
这可不是我吹的,你看来店里买馒头的人就晓得了。
有的人专门开着车来买,住得远的,通常十个二十个地买回去,冰箱里存放着。
受欢迎自然是有道理的,如今,真正称得上手工制作的老面馒头,还有几家店子有那份闲心去伺候?
我爷爷做的馒头绵扎,韧性好,有嚼头,我伯伯说,完全赶得上他在北方吃过的馍馍。
“宋记”馒头堆头
大、墩实,机器和这样那样粉剂批量生产出来的馒头,倒是松软得跟面包没有两样,其实捏紧了也就一小坨,说白了就是个虚胖。
但金无足赤,宋记老面馒头也有瑕疵。
比如个头不如机器做出来的一致。
还有,有时碱水没和均匀,那褐黄的颜色留在馒头上,这一点那一滴,不好看。
爷爷却说:
“馒头该是啥子样子,爷爷就把它做成啥子样子。
”他说有些烧腊摊子上的烧腊红扯扯的,板鸭黄金亮色的,是要好看些,但那是加了硝盐,抹了上漆
用的金黄粉,“吃了要不得唦,要着背骂名的唦”。
就像我奶奶说的,买菜要指着有虫眼子的买,虽说不好看可没打药吃起放心一样,本色本味的宋记老面馒头,不那么白软,大小也不那么齐整,偶尔还要长点斑啥的,却照样抢手。
“宋记”除了老面馒头外,菜包、糖包都做,偏偏不做肉包子。
我问过爷爷,他说:
“一块五一个,做不出来。
”“为啥别人又做得出来?
”“那些槽头肉,那些来历不明的烂筋筋肉,当然做得出来哦。
”
我反问:
“那为啥您不做,反正都绞成了肉末,哪个看得出来?
”
“哪个说看不出来?
老天就看得出来!
”
翻了年,爷爷就该吃七十二岁的饭了。
伯伯的电话又来了,依然是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高考 语文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