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地理含答案 II.docx
- 文档编号:24639877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44.62KB
中考试地理含答案 II.docx
《中考试地理含答案 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地理含答案 II.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试地理含答案II
2019-2020年中考试地理含答案(II)
本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1至5页,第Ⅱ卷为综合题6至8页,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做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做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图1表示“2013年我国东部沿海某特大城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柱状图”,图2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1所示城市人口模式,其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2中的。
A.传统型Ⅰ阶段
B.过渡型Ⅲ阶段
C.现代型Ⅱ阶段
D.原始型Ⅳ阶段
2.据悉该市所在省份2014年
将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夫
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
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此项政
策将使该省
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甲B.乙
C.丙D.丁
4.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人口抚养比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
下图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2050
5.图中表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曲线的代表数码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0年后人口容量继续增大B.2012年左右社会负担达到最大
C.人口总数与劳动力总数呈负相关D.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抚养比提高
下图分别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7~8题。
7.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
8.“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的
A.D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9~10题。
具体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9.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 C.热量 D.河湖
10.青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是
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大
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
C.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D.太阳辐射能丰富,环境承载力大
下图为“某城镇略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优美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
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甲B.乙C.丙D.丁
14.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下面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图1)及该城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图2),读图回答15~16题。
15.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
A.西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D.东北郊
16.据图2可以判断,近十年该城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下图为平原上的某城市及郊区气象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在此等值线分布状态下,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①近地面气压值是城市低于郊区②近地面的风是从城市吹向郊区
③城市受下沉气流的控制 ④城市形成“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18.形成城市与郊区气温与降水差异的原因分别是
①城市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郊区 ②城市植被覆盖率远远大于郊区
③城市人为排放热量多于郊区④城市上空可悬浮颗粒物多于郊区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下图为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19~20题。
19.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水源
C.政策和劳动力
D.市场和交通
20.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游览道B.温室大棚
C.养猪场D.接待中心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数据。
分析表中资料,回答21~23题。
21.表中4个国家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注:
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
22.从表中资料看,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国家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23.步入2014年来,我国大姜价格暴涨,被网友戏称为“姜你军”,此现象对今年农业生产的最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大姜的种植面积将扩大B.促进农业种植技术水准的快速提升
C.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D.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
2010年入冬以来,蔬菜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关注。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24~25题。
24.为了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该地设想建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
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B.光、热、水资源丰富
C.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D.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5.随着国家“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蔬菜基地面积迅速
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转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E地
A.水资源日益缺乏B.土地价格上涨
C.灌溉水源受到污染D.政府政策发生变化
卷Ⅱ(综合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6.(10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变化折线图。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材料三右图为2010年我国各省老年人口比例图(不含港、澳、台资料)。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1分)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3分)
(3)据材料三分析2010年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是(1分)
A.京津地区B.长三角地区
C.川渝地区D.珠三角地区
(4)据材料三分析西藏老年人口比例的特点及成因(3分)
(5)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
对此,你是否赞成?
理由是什么?
(2分)
27.(9分)阅读相关人口信息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流动人口
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
110%.江西86%.河南74%.湖
北63%.其余386%
广东36.7%.浙江90%.上海
76%.江苏64%.北京66%.
福建51%.其余286%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
26139万(人)
材料二:
“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表
(1)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3分)
(2)请分别说明人口大量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4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某种问题。
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这一问题比城市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8.(9分)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__,试简述其理由。
(3分)
(2)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分)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
请阐述你的理由。
(2分)
(4)右图是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据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是,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
(2分)
29.(11分)下图是两国家的轮廓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说出A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突出特点。
(4分)
(2)评价B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条件。
(4分)
(3)比较A、B两国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3分)
30.(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两国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相关资料表。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苹果主产区分布图
(1)黄土高原与渤海湾沿岸苹果产区都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
与渤海湾沿岸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生产优势有哪些?
(4分)
(2)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当地的苹果等水果生产是否有利?
简要说明理由。
(3分)
(3)结合材料一,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我国苹果生产具有的优势有哪些?
(4分)
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2014.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CCBDB6~10DCBCC11~15DDBCA16~20DBDAC21~25DAAB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
(1)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 (1分)
(2)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3分)(3)C;(1分)
(4)老年人口比例低;(1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差,平均寿命短。
(2分)
(5)赞成。
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
不赞成。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仍很快;将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2分)(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27.(9分)
(1)人口流动规模大(或流动人口数量多)(1分)流动人口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地区;(1分)从农村流向城市(或呈现就近流动趋势)(1分)
(2)对流出地:
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促进了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了当地的人口素质。
(2分)
对流入地:
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或:
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等)(2分)
(3)老龄化(1分)中西部农村地区大量劳动适龄人口流入东部城市创业或打工,导致当地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口比例上升(1分)
28.(9分)
(1)①;(1分)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市中心较远,低价较低(2分)
(2)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区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3)
方案一:
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基础设施好
方案二:
西南部地势高,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环境好;利用荒地,占耕地少。
(2分)(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4)劳动力充足;人口老龄化(2分)
29.(11分)
(1)商品谷物农业(1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3分)
(2)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或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降水变率大(旱涝多发)(2分)(3)与B相比,A国水平高,速度慢,起步早(3分)
30.(11分)
(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有利(1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苹果市
场需求量增加,商品率提高;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苹果产品的市场开拓(答出其
中一个要点即可得2分)。
或者回答不利(1分)工业、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使苹果的
种植面积减少;工农业污染加重,影响其果品质量;城市用水增加,农业用水短缺(答
出其中一个要点即可得2分)。
(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3)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条件更适宜;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水平低。
(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试地理含答案 II 考试 地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