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课《中学教育学》讲义.docx
- 文档编号:24634158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57
- 大小:59.39KB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课《中学教育学》讲义.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课《中学教育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课《中学教育学》讲义.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课《中学教育学》讲义
嘉庚学院校公共选修课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课程《教育学》讲义要点
前言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由来
1.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为贯彻落实《教师法》,1995年12月,原国家教委颁布《教师资格条例》
3.1996年,根据《教师法》的授权,原国家教委颁布《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至1997年底,完成了1993年12月31日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教师资格过渡工作。
4.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至此,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
5.2001年元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教师资格实施工作会议,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二、关于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明确规定:
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被聘为教师。
2.教师资格法定凭证为《教师资格认定评审表》和教师资格证书。
它们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3.《教师资格条例》明确提出:
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
4.教育部《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
对非师范类毕业生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规定。
三、课程要求
本课程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辅导,要求学生购买教材。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按课本内容随堂讲解,要点、笔记需随时记在教材上。
课程计划总学时:
32--34个学时。
讲义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学生
第二节教师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第二节课程目标.
第三节课程设计
第四节课程实施
第五节课程评价
第七章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第八章教学(下)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节教学策略
第九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内容
第二节德育过程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第四节德育模式
第十章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模式
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班集体的形成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包括两节内容: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计划学时:
4个学时。
本章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和教育学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3.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历年考试命题分析与预测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很大,尤其是知识识记部分,题型覆盖面也较广。
本章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点有:
我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墨子、道家、《学记》);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杜威、卢梭、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洛克、裴斯泰洛齐)。
这些知识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而现代教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等知识点均有可能出简答题或论述题,需引起重视。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认识教育
(1)定义:
广义、狭义
教育的质的规定: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3)教育的起源
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
学制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
学制中具体地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限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从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要明白三者之间的关系。
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学制的产生。
(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的发展过程(此处除了记忆各阶段教育发展特点,还需注意书中一些小的知识点。
)
(1)古代教育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3)近代教育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墨子、老子、庄子
《学记》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文艺复兴后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
卢梭——《爱弥儿》1762年
康德——《教育论》或《康德论教育》1803年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787年
洛克——《教育漫话》1693年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学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1939年
(三)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教育学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本章包括四节内容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计划学时:
3个学时。
本章教学目标:
1.识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2.理解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3.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历年考试命题分析与预测: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小,所涉及的知识点也不多。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和文化的关系、学校文化的特性。
其中,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尤为重要,需引起重视。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
具体来说,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
①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他们通过国家机器,以各种不同的手段颁布政策和法令,规定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并以强制的手段监督执行,使教育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同时,还经常利用其权力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和学校的教师,从组织上保证这种领导权。
②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国家权力机关和统治阶级中的个别人可以用拨款、捐献教育经费等办法,间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控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机构的存亡。
③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他们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参考书的审定,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上的影响等办法左右教育工作。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在原始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国家,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权也是平等的,所有儿童接受水平差不多的教育,只是因为劳动分工不同,所以在教育内容上才有所差异。
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反映在受教育的权利上,也不可能是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的教育权或是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或是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或其他种种条件所实际决定。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的子女才享有学校教育的权利,被统治阶级无缘接受这种教育。
即使在同样享有教育权利的阶级内部,其规格也有严格的差别。
例如我国西周的国学规定只有国子和贵胄之子才能入学。
而唐代对进入各种学校的学生家庭出身的品级也作了明确规定,上层统治者的子弟进弘文馆、崇文馆,三品以上官吏的子弟进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吏的子弟进太学,七品以上官吏的子弟进四门学,八品以下官吏的子弟进书、算、律学等。
资本主义社会,在法律上废除了受教育者在阶级、社会等级地位上的限制,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受教育权利在形式上是平等的。
同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和生产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取实际行动,如实行义务教育普及制度,使劳动人民的子弟能受到一定的学校教育。
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普遍延长,使劳动人民子女事实上接受了比较完整的中等教育甚至能进入大学深造。
但实际上,由于经济上和其他条件上的不平等(其中金钱是决定受教育机会的关键),受教育权仍是不平等的。
以美国为例,各种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不仅表现在高等教育阶段,而且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在那些劳动人民集中居住的贫穷地区和黑色人种聚居地区,学校往往只具备较为低劣的设备、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
即使在不收学费的德国、瑞典、英国这些国家,大学生中来自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家庭的子女仍是少数。
社会主义社会为教育机会的均等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这是因为劳动人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主人翁地位,从根本上铲除了教育不平等的障碍。
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政策,以及198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都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在国民教育制度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以后,又注重义务教育后阶段的教育是否实行双轨制,是否允许个人办学,是否确立重点学校,以及谁受什么样的教育等问题,也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
当然也应当看到,在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在受教育的权利上还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平等。
但是,社会主义教育绝不是要使这种不平等凝固化、扩大化,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去逐步消灭它,为实现教育上的完全平等创造条件。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白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并体现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观,直接受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政治、道德素质同样也反映了国家政波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但也应当看到,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虽然受到政治经经济制度的制约,但是影响教育目的的却不限于政治经济制度这一种因素。
其他如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求水平和社会的其他因素以及人的身心发展等,也会对教育目的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也具有自身的规律,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平衡而言,一方面,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而存在;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某些超越既有政治经济制度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序的主要途径。
(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掺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体,间接取决于这个个国家公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并由此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住化。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一方面,办教育需要有必要的物质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它所能为教育提供的投入也达到一定的水平。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对教育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一)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以下两方面的条件:
另一方面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提出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以及不同性质的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对生产力也具有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所掌握和运用,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一)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途径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即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提升人的劳动能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人力资本理论
关于教育对生产力贡献的认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处于经验认识的水平。
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证明教育的经济贡献,但到了60年代,特别是在入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它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成是生产的三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量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个基本要素的投入量决定的。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物质资本,如物资设备、建筑物和物资库存等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人力资本。
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要依靠教育才可以成为现实的。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入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其生产工作效率、质量的能力。
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由此,我们称其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
“长期以来,人们就抱有一种顽固的偏见,认为资本只包括物资设备、建筑物和物资库存等。
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贬低入力资本投资,提高物力资本投资的固执态度的原因。
”(舒尔茨:
《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国际展望》,中译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309页)事实上,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进生产起重要作用。
与物质资本相比,它在经济活动中是更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因素,因此在现代经济中,它常常是更具关键性的因素。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成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牲物资等物力资本。
的”。
舒尔茨的研究结论是:
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
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地改善和提高了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金钱和精神收益。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众多影响经济发展的要素中,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为此,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丹尼森等,其中以舒尔茨的研究影响最大。
舒尔茨根据入力资本理论,运用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人增长的贡献。
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
要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从测定教育资本储量入手。
舒尔茨首先计算出美国1929年积。
累的教育资本总额为1800亿美元,1957年增至5350亿美元;1929年每个劳动力平均的教育资本是3659美元,1957年增至7868美元。
这说明随着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凝结在每个劳动者身上的教育资本量也增加了。
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而学校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缩写为IT)是入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尽情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变化时,科技又把人类带人了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毫不客气地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同样,信息技术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也一直是入们所期盼和孜孜以求的。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
网络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能为学习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进行的重要教育改革也进一步证实,任何教育改革的背后,都隐含着社会文化的制约机制。
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取得成功的教育改革,一般都十分注意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一项在一个国家中取得显赫成绩的教育改革措施,在另一个具有同文化的国家或区域中,却并不一定会取得成功。
因此,研究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及其变化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广义上,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如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木、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的复合体,即社会的精神文化。
通常我们所说的文化一般是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育对于文化的传递与保存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整理功能;教育的文化交融与创新功能。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增加了教育发展的物质资源,提高了全社会的教育水平。
其次,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文化水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育实验用具等教育手段及其他教育因素所载负的文化的质和量,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二、学校文化
各种界说学校文化提供了这样一些基点:
一是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而且也包括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和行为;二是学校文化既可能会给学校预定教育目的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有可能阻碍教育目的的达成,这是由学校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多样性和歧义性所决定的;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特性: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
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育学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辅导课 中学 教育学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