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 文档编号:24626694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82KB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7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倾轧(yà)咋(zhà)舌攀缘(yuán)根深蒂(dì)固
B.劲(jìn)旅睛(jīng)纶告罄(qìng)佳(jiā)言懿行
C.消弭(mǐ)褒(bāo)扬阑(lán)珊稗(bài)官野史
D.驽(nú)钝昵(nì)称强(qiǎng)颜阴谋鬼(guǐ)计
解析:
识记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
C项正确;A项应是咋(zé)舌;B项应是劲(jìng)旅,腈纶;D项应是阴谋诡计。
答案:
C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将道德自律深深地于人心之中,而非借助于外在的制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无不地传承着自己的“道统”。
世界哪里都不理想,人也可以有理想,依然可以在道德践履中生发出精神的快乐。
A.积淀身体力行即使
B.沉淀身体力行虽然
C.积淀事必躬亲虽然
D.沉淀事必躬亲即使
解析:
本题考查同义词的辨析和运用能力。
答案:
A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荷兰教师喜仁龙在瑞典国家博物馆发现了许多中国绘画作品,使他后来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B.《孔子世家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谱系最完整的族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典籍,已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C.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首次引入的人工智能答题机器人“汪仔”,是由搜狐历时9个月,投资约4000多万元打造而成的。
D.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已经取得的票房佳绩,不能盲目乐观。
春节档一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档期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忽然飙高的票房或与“票补”有关。
解析:
A项句子成分残缺,应改为“这些作品使他后来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厚的兴趣”;B项正确;C项“是由搜狐历时9个月,投资约4000多万元打造而成的。
”杂糅,应改为“是由搜狐历时9个月,投资约4000多万元打造的。
”或“是搜狐历时9个月,投资约4000多万元打造而成的。
”;D项。
语序不当,应把“一方面”提到“春节档”之前。
答案:
B
4.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下列从早到晚的时辰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出、平旦、日中、隅中
B.鸡鸣、食时、黄昏、日昳
C.日昳、食时、夜半、人定
D.鸡鸣、日中、黄昏、人定
解析: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题目问的是“从早到晚的时辰排列正确的一项”故D项正确。
A项不符合题目要求,且顺序颠倒,应是“平旦、日出、隅中、日中”;B项不合题意,正确顺序应是“鸡鸣、食时、日昳、黄昏”;C项同上,顺序应是“夜半、食时、日昳、人定”。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9分)
孔子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重建。
他把家庭的模式,扩大到整个社会结构。
本来,研究社会结构是政治家的事情,一般老百姓不会关心,也缺少思考的资源。
没想到孔子创造了一个可亲可爱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把人人都能体验的家庭生活方式当做一个象征体,推而广之,使宏观政治问题变成了家庭问题的放大,使一般民众也具备了思考的基点。
后来孟子也用了这个思维模式,推己及人,推小及大,借由普通民众能够感受到的境遇,来设想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
在一般中国人看来,家庭的血缘伦理是自然的,难以动摇的,不能在父子、兄弟的尊卑关系之间有任何苟且。
由此扩大,政治也渐渐变成了一种“自然伦理”。
我觉得这是一项高明的理论策略。
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与农耕文明有关。
农耕文明不同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
对游牧文明来说,马背是家,帐篷是家,远方有水草,那么远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海洋文明呢,永远在向往彼岸,彼岸在何方,可能永远不知道,因此可能回来,也可能永远不能回来。
中国的农耕文明是精耕细作的文明,从春耕到秋收有好多程序,非常复杂。
它延续的前提就是聚族而居,一家老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聚族而居就要讲究伦理结构,有了这种结构才能完成生产的程序和财物的分配,才能协调彼此的关系。
孔子找到了这个结构,并把它扩充来治理天下。
他的逻辑结构是从修身开始来齐家,然后是治国平天下。
孔子找到了一个起点,一个平台。
例如中国民间信奉的第一道法规是孝,把对父母不孝的人骂成是“狼心狗肺”,也就是脱离了做人的最低限度。
孔子就把这个关系推延到了君臣关系当中,也就是从“亲亲”直通“尊尊”,形成了整体的“治国”观念。
这个观念又进一步要求人们在社会伦理中“扮演”家庭伦理,构建一种简单、严谨、快乐的仪式。
这个仪式就是“礼乐”仪式。
整个国家像家庭一样和睦有序,充满温情和乐观,而且可以有音乐、舞蹈、诗歌伴随,这就是孔子的理想。
这个礼乐社会靠什么支撑起来?
靠君子。
如果没有君子,就缺少人格的基点,缺少过渡的桥梁,缺少实践者、评判者和监督者,无论是礼是乐,都缺少执掌者和引领者。
因此,孔子把君子人格的养成,看成是他的社会理想的核心构建。
大家从他的言论中都看到了,他一直以极大的热忱在呼吁君子之道。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把家庭的模式,扩大到整个社会结构,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重建,是孔子一项高明的理论策略。
B.孔子以家庭伦理为基础重建社会结构的具体做法,就是把人人都能体验的家庭生活方式当做一个范本,推而广之,使之成为宏观政治问题的通俗版。
C.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家庭的血缘伦理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成员之间的尊卑关系必须严格遵守。
D.不同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农耕文明,是中国家庭伦理观念产生的土壤。
解析:
C项“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错误,原文第一段是说“在一般中国人看来,家庭的血缘伦理是自然的,难以动摇的,不能在父子、兄弟的尊卑关系之间有任何苟且。
”,由此可判断C项扩大了范围。
答案:
C
6.下列对“农耕文明”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农耕文明”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人们只能稳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B.“农耕文明”是人们形成了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的思想观念,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
C.“农耕文明”从春种到秋收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精细化的程序,需要人们聚族而居。
D.“农耕文明”生活方式中的劳动分工、财务分配等,需要家庭伦理结构协调彼此的关系。
解析:
B项属于无中生有,从原文第三段可以推断出。
A、C两项从原文第三段中的相关语句“中国的农耕文明是精耕细作的文明,从春耕到秋收有好多程序,非常复杂。
它延续的前提就是聚族而居,一家老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可以得出。
D项则从第三段的语句“聚族而居就要讲究伦理结构,有了这种结构才能完成生产的程序和财物的分配,才能协调彼此的关系。
”可得出。
答案:
B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穿找了家庭伦理结构,并把它扩充来治理天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孔子把家庭的父子关系推延到朝廷中君臣关系当中,从而形成了“亲亲”“尊尊”等整套“治国”观念。
C.孔子把君子人格的养成,看成是他的社会理想的核心构建,所以他认为国家要靠君子来支撑。
D.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在社会位置中找到与家庭位置相对应的点,这样,整个国家就像家庭一样和谐有序了。
解析:
A项后半句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孔子找到了这个结构,并把它扩充来治理天下。
他的逻辑结构是从修身开始来齐家,然后是治国平天下。
”;B项强加因果,原文是说“孔子就把这个关系推延到了君臣关系当中,也就是从‘亲亲’直通‘尊尊’,形成了整体的‘治国’观念。
”;C项因果关系颠倒,应该是“他认为国家要靠君子来支撑。
”因此“孔子把君子人格的养成,看成是他的社会理想的核心构建”,从原文尾段可以推断出。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5分)
秦晋殽之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___1___谁不知?
”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
“孟子!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___2___!
”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①韦先,牛十二犒师,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使皇武子辞焉,曰: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
“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纵故患生;违天不祥。
必伐秦师!
”栾枝曰: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先轸曰: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吾闻之: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遂发命,遽兴姜戎。
子墨衰绖②,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
使归就戮于秦,___3___逞寡君之志,若何?
”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
公曰:
“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先轸怒曰: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孟明稽首曰: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___8___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选自《左传》)
[注]①乘:
数词“四”,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一乘,因一乘有四马,故乘又常作数词“四”用②衰绖:
指丧服。
8.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脱:
轻率,放任
B.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韦:
熟牛皮
C.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
严格约束
D.彼实构吾二君构:
挑拨离间
解析:
C项,厉通“砺”,磨砺。
答案:
C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且行千里,___谁不知?
②必死是间,余收尔骨___!
③___逞寡君之志,若何?
④寡君之以为戮,死___不朽。
A.则焉而且
B.则也以而
C.其也而而
D.其焉以且
解析:
本题考查虚词的使用能力。
答案:
D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B.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C.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解析:
根据前文,仆僵托言、秦穆公问询蹇叔,这是蹇叔对此次远征的态度和预见,所以①处填“其”句首语气词,加强范文语气。
可是秦王不听从,执意远袭,于是蹇叔哭师,因此②处填“焉”。
③句紧承前面,陈述事实结果,就是远袭失败,文赢请求“纵秦囚”,但是这句强调目的,故填“以”。
④处是写孟明面对追赶他们的阳处父的说辞,故应填“且”,是将的意思。
答案:
B
11.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蹇叔直接谏阻秦穆公不要冒险行事的理由的一组是()(3分)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③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④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⑤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A.①③⑥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解析:
题干中“直接谏阻秦穆公不要冒险行事”是筛选的标准。
②是写蹇叔哭送其子,故不能表明“直接谏阻秦穆公”;⑤写蹇叔哭孟明等人,预见此次秦军出征必败。
可以运用排除法,故A项正确。
答案:
A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文通过“哭师”、“观师”、“犒师”等侧面描写,揭示了春秋时代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社会现实。
B.秦国得到安插在郑国的奸细杞子的密报后,准备攻打郑国,却遭到了蹇叔的强烈反对,蹇叔的警告不但没有使孟明等警惕起来,反而招来了他的一顿奚落。
C.文章从头到尾,有一个中心,就是殽之战;有一个纵线,就是时间,具体的事件出现三次:
事件则是侧向的,无论怎样枝蔓,最终还是回到了殽之战这个中心点上,结构严谨,线索分明。
D.按照周时的礼节,诸侯国军队路过天子都城——洛邑,一律要免胄、丢甲、束兵、步行,但秦的军士只是去了头盔,显得轻狂无力,据此,年幼的王孙满预告:
“轻而无礼,必败。
”
解析:
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
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
如此题选项B对应文章第一段,蹇叔反而招来的是秦穆公的一顿奚落。
而选项则是指孟明的,属于张冠李戴。
答案:
B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告于郑。
(2)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解析: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
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答案:
(1)我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我们)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我们)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2)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
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3)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
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白朴(1226-约1306)元代著名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终身未仕。
14.白朴的《天净沙·秋》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首曲子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5分)
解析:
概括描绘的情景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景象”,这里就要有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征,有些同学可能对景物的特征概括的不够准确,要重点区分是“喜”还是“哀”。
本题要抓住诗中具体的意向,如:
残霞、寒鸦、青山、绿水、红叶等意向,结合诗句翻译,再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特征即可。
答案:
这是一幅寂寥、萧瑟而又明朗、清丽的秋日黄昏图。
写景特点:
①由远及近,从远处的孤村、落日、残霞写到次近的寒鸦、老树、飞鸿,再到周围的青山绿水,近处的白草、黄叶、红花。
②动静结合。
动景:
飞鸿,其他为静景
③多种色彩的搭配:
青绿黄白红,使先前萧瑟寂寥的秋景转而变为明朗、清丽。
(答出两点即可)
15.两首《天净沙》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之处?
(6分)
解析:
第一问问两首《天净沙》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答题时要仔细阅读两首曲子,经分析可得出开始都列举了名词意象,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第二问问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之处,答题要分别抓住两首曲子的即结语和“情语”,白诗通篇都是写景,结语“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由此可知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闲适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而马诗则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看出表现羁旅行客的孤独漂泊之苦及思乡之情。
答案:
①都运用了名词意象并列叠加的手法(答罗列意象,列锦也可),密集的名词意象的罗列,浓缩精炼,多角度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白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闲适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马诗表现羁旅行客的孤独漂泊之苦及思乡之情。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解析:
这是一道上下句填充的题目。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答案:
(1)渺沧海之一粟
(2)守拙归园田(3)别有幽愁暗恨生(4)岩扉松径长寂寥(5)浪遏飞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下列小题。
笔墨祭(节选)
余秋雨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这个问题,我思忖日久,头脑渐渐由精细归于朴拙,觉得中国传统文人有一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
不管他们是官屠宰辅还是长为布衣,是侠骨赤胆还是蝇营狗苟,是豪壮奇崛还是脂腻粉渍,这副笔墨总是有的。
笔是竹竿毛笔,墨由烟胶炼成。
浓浓地磨好一砚,用笔一舔,便簌簌地写出满纸黑生生的象形文字来。
这是中国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技术手段。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干脆偷偷懒,先把玩一下这管笔、这锭墨再说呢?
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态载体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遇到过一场载体的转换,即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场转换还有一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
五四斗士们自己也使用毛笔,但他们是用毛笔在呼唤着钢笔文化。
毛笔与钢笔之所以可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它们各自都牵连着一个完整的世界。
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的毛笔文化,现在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了。
诚然,我并不否定当代书法的成就。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当代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古代书法家。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古代书法家的队伍很大,层次很多,就我见闻所及,当代一些书法高手完全有资格与古代的许多书法家一比高低。
但是,一个无法比拟的先决条件是,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必需性为背景的,因而产生得特别自然、随顺、诚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
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写古诗。
五四以来,能把古诗写得足以与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提倡张扬,唐诗宋词的时代已绝对不可能复现。
诗人自己可以写得非常得心应手(如柳亚子、郁达夫他们),但社会接纳这些诗作却并不那么热情和从容了。
久而久之,敏感的诗人也会因寂寞而陷入某种不自然。
他们的艺术人格,或许就会因社会的这种选择而悄悄地重新调整。
这里遇到的,首先不是技能技巧的问题。
我非常喜欢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
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珍藏和恳挂。
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实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接受这张便条的人或许眼睛一亮,却也并不惊骇万状。
于是,一种包括书写者、接受者和周围无数相类似的文人们在内的整体文化人格气韵,就在这短短的便条中泄露无遗。
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
我相信,后代习摹二王而惟妙惟肖的人不少,但谁也不能把写这些便条的随意性学到家。
在富丽的大观园中筑一个稻香村未免失之矫揉,农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乡村里。
时装表演可以引出阵阵惊叹,但最使人舒心畅意的,莫过于街市间无数服饰的整体鲜亮。
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灿烂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们之间。
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散发着墨香。
相传汉代书法家师宜官喜欢喝酒,却又常常窘于酒资,他的办法是边喝边在酒店墙壁上写字,一时观者云集,纷纷投钱。
你看,他轻轻发出了一个生命的信号,就立即有那么多的感应者。
这与今天在书法展览会上让人赞叹,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整个社会对书法的感应是那样敏锐和热烈,对善书者又是如此尊敬和崇尚。
这使我想起现代的月光晚会,哪个角落突然响起了吉他,整个晚会都安静下来,领受那旋律的力量。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
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伤痕斑斑,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
师直官的学生梁鸽在书法上超越了老师,结果成了当时的政治权势者争夺的人物。
他曾投于刘表门下,曹操破荆州后还特意寻访他,既为他的字,也为他的人。
在当时,字和人的关系难分难舍。
曹操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运筹帷幄之余悉心观赏。
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艺术相依相傍。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
我听过当代几位大科学家的演讲,他们写在黑板上的中文字实在很不象样,但丝毫没有改变人们对他们的尊敬。
如果他们在微积分算式边上写出了几行优雅流丽的粉笔行书,反而会使人们惊讶,甚至感到不协调。
当代许多著名人物用毛笔写下的各种题词,恕我不敬,从书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不济,但不会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鄙弃。
这种情景,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这里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信号系统和生命信号系统。
古代文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
传说有人磨墨写字,日复一日,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人写毕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最令人惊异的是,隋唐时的书法家智永,写坏的笔头竟积了满满五大麓子,这种簏子每只可容一百多斤的重量,笔头很轻,但五簏子加在一起,也总该有一二百斤吧。
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了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
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他就摘芭蕉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的。
这种记载,即便打下几成折扣,仍然是十分惊人的。
如果仅仅为了练字谋生,完全犯不着如此。
17.本文标题“笔墨祭”中的“笔墨”在文中有何含义?
(4分)
解析:
本题问标题中的“笔墨”在文中的含义,是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通读全文,找到文中含有“笔墨”的句子,然后运用摘录、改写方法加以归纳整理,一定要注意内容不能重复。
仔细阅读可以找到这些语句:
“他们都操作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在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
”“笔是竹竿毛笔,墨由烟胶炼成”“这是中国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技术手段。
”“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
”。
由此可以归纳出四层含义。
答案:
(1)它是中国传统文人普遍的书写工具。
(2)它是中国传统文人基本的生命形态。
(3)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共同的技术手段。
(4)它背后牵连着一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河东区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