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创新做法指导手册.docx
- 文档编号:24620387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1.42KB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创新做法指导手册.docx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创新做法指导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创新做法指导手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创新做法指导手册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创新做法指导手册
2012年3月30日
目录
江苏美德少年评选表彰创新做法……………………2
河南“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创新做法…………5
贵州“千校万师”培训创新做法……………………7
沈阳中华经典诵读创新做法…………………………10
漯河中华经典诵读创新做法…………………………13
北京运用《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
专题片创新做法………………………………………16
南宁“洒扫应对”创新做法…………………………17
银川“日行一善”创新做法…………………………21
厦门“文明小博客”活动创新做法…………………24
成都“节日小报”创新做法…………………………27
厦门校园道德讲堂创新做法…………………………30
注:
请各地、各学校参照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创新做法,认真抓好我市2012年陆续下发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系列文件各项工作的落实,迎接5月份省检、8月份国检各项准备。
学习江苏美德少年评选学习的经验,要始终着眼于促进未成年人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健康快乐成长,由省文明办和教育、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坚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着力细节注重落实、广泛宣传扩大影响的原则,以组织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为抓手,着力吸引未成年人主动参与、争做美德少年。
江苏美德少年评选表彰创新做法
2011年10月,江苏省文明办牵头组织全省首届“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评选表彰和宣传学习活动,有力推动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创新发展。
一、做好组织领导
1、成立活动组委会。
组委会领导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等主办单位分管领导担任,组委会成员由各主办单位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
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负责活动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各市相应成立由市文明办牵头,有关部门、单位组成的评选活动组委会,细化评选表彰办法,负责本地候选人的审核把关、推荐上报、新闻宣传等工作。
2、文明办负责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及新闻媒体,牵头做好组织、申报、宣传等工作。
3、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各中小学校,积极参与“美德少年”评选推荐、学习宣传活动,认真发掘、推荐优秀少年。
4、团委、妇联负责结合部门职能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明确推荐标准
确定美德少年事迹类型为“尊师孝亲、勤学创新、自强励志、团结助人、诚实正义”等五个方面,具体标准是:
1、在家庭是好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学会自理、常做家务、勤俭节约、生活朴素。
2、在学校是好学生,学习勤奋、创新发明、乐观向上、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3、在社会是好公民,遵章守纪、举止文明、保护环境、诚实正义、拾金不昧、乐于助人。
凡符合以上三个方面标准或在某一方面事迹突出,曾获校级以上荣誉,在学校和社区(村)未成年人中发挥榜样作用,年龄在6—17周岁的江苏省未成年人均可推荐。
三、规范评选程序
1、各市活动组委会按照评选标准,面向全市范围内所有中小学校和中职学校,组织开展推荐工作,并向省活动组委会推荐10名江苏省美德少年候选人。
2、省活动组委会根据各市推荐人选先进事迹评选确定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名单,在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公示。
3、省活动组委会在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中择优遴选30名候选人,在省级主要新闻媒体集中展示,组织公众采取网络、短信和信函等方式投票,并专门组织千名中小学生代表参与评选美德少年标兵。
4、省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委托专业机构将公众投票数与千名中小学生代表投票数进行统计,由省评委会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无记名投票产生“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建议名单,报经省活动组委会综合评议确定后,在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公示。
四、精心组织表彰
1、省活动组委会设计推出江苏美德少年主题LOGO,制作奖牌、奖标,为每名美德少年量身定做一套颁奖礼服和一套营服,并向获奖美德少年个人和学校寄发贺信。
2、颁奖典礼前,组织百名美德少年参加“美德、励志、成长”冬令营,以“勤学创新”、“尊师孝亲”、“团结助人”、“自强励志”和“诚实正义”为组名分成五个实践小组,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并以冬令营营训的形式向全省未成年人提出“立身当立德,诚信我为先”的倡仪。
3、省文明委举行“美德·成长·希望——首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颁奖典礼”,通过舞台舞美、视频音效、少儿节目等,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推向高潮。
五、营造浓厚氛围
1、连续在新华日报两整版、扬子晚报三整版刊发评选展示专版;在江苏文明网、江苏网上家长学校开设专题网页,组织全省中小学校、中职学校校园网和各市、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栏,开展“千网推荐评议美德少年”活动。
2、在江苏卫视、优漫卡通卫视、江苏电台新闻频率、文艺频率以及各市、县电台电视台黄金时段制作播出公益宣传片;在各地公交站台、街道社区宣传栏、城市公益广告牌、LED显示屏等张贴宣传画、播放主题语,形成宣传声势。
3、在活动官网设立微动态、微活动、微印象、微话题、微留言网上互动栏目,开通“江苏美德少年”新浪和腾讯官方微博,吸引广大网民博友热情参与支持。
4、邀请省内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走近美德少年生活,创作《美德少年的故事》,并以此为蓝本,制作“江苏美德少年颂”光盘和电视卡通片、校园剧、舞台剧等进行巡演。
5、开展“千名小志愿者说唱美德少年事迹”活动,挑选学有余力、有文艺特长的中小学生志愿者,以说、唱、演等形式走进学校“道德讲堂”、社区活动中心、社会实践基地、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宣扬传颂美德少年的感人故事。
今年8月中下旬,将举行全省优秀说唱节目展演展示。
6、以讲述、展演、评论美德少年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演讲、诵读、歌咏、征文、校园剧等形式多样活动,扩大学习美德少年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学习河南“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经验,要以扩大美德少年评选学习的参与面和覆盖面为着力点,由省文明办和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的指导意见,坚持试点先行,及时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地引导孩子们自愿参与、自主认星、自我评议,自觉争当美德少年,促进活动持久深入。
河南“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创新做法
河南省以推动未成年人广泛参与、自我教育为着眼点,组织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身体力行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价值追求,增强道德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争做有道德的人。
一、精心组织试点
确定在郑州、洛阳、济源三个省辖市分别选择5—8所中小学校开展试点工作。
其他有条件的省辖市可自行选择1—2所中小学校进行试点。
同时全省各级文明办与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制定具体方案,加强督促指导,抓好活动实施,及时分析评估活动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做法,供全省借鉴推广。
二、确定星级内容
将美德少年标准分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5个方面,分别用“星”作为标志。
每颗星的具体内容是:
1、孝敬父母。
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自觉做到问候父母辛劳,记得父母生日,关心父母健康,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2、尊敬师长。
懂得尊敬老师,理解老师,礼遇老师,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
见面主动向老师问好,虚心接受老师教导,上课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友爱同学。
懂得热情礼貌,言行文明,宽容待人,诚实守信。
有团队精神,善于与同学沟通交流,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共同进步。
积极参加献爱心、送温暖等关爱活动。
4、热爱劳动。
懂得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光荣,自觉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农业生产、社区服务,参加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扶贫救灾等小小志愿者活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5、勤俭节约。
懂得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一度电、一粒粮、一滴水、一张纸,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品格。
三、明确方法步骤
“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分认星、创星、争优三个环节。
1、认星。
每学期开学初,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照“星级标准”,自己提出本学期要努力做到的1到2个争星目标,并在班级公开承诺。
2、创星。
学生根据自己认定的星级内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
学生有认星争优记录本,并及时做好活动记录。
3、争优。
采取班会、少先队会等形式,每学期对创星情况进行交流,主要是认星学生的成果交流、感悟体会和努力方向,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可给予适当点评和鼓励。
学校根据学生认星和创星情况,表彰本校年度星级美德少年。
同时,作为今后逐级推荐参加县(市、区)、市和省级美德少年评选的基本依据。
学习贵州“千校万师”培训经验,要坚持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纳入省文明委的工作议程,由省、市文明办和教育部门印发专门文件,进行统一部署。
要坚持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做到人员落实、内容落实、经费落实,建立长期培训制度。
要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主线,精心设计培训内容。
贵州“千校万师”培训创新做法
从2010年开始,贵州省着眼于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德育教师开展系统培训,解决目前中小学校德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德育方法手段载体吸引力感染力不强等问题,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中小学德育主力军。
一、培训计划
利用3年时间,即2010年至2012年,对全省中小学校1.5万名思想道德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
二、部门责任
省委宣传部、文明办:
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策划和组织协调,文明办具体牵头做好培训工作。
省教育厅:
负责培训工作的业务指导。
团省委:
负责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省团校:
承担具体培训任务。
设学员联络组、学员管理组、教学管理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回访调研组,负责落实教学管理,保障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三、组织实施
1、前期调研
省文明办、教育厅、团省委组建调研组,对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现状,培训工程的培训内容、形式,以及省内外的先进做法作调查,提交《实施“千校万师”培训工程的调研报告》,提出培训工作具体建议。
2、启动培训
制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培训方案》,报省文明委批准后,贵州省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厅、团省委下发《关于实施“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的通知》,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每期时间及名额分配等事项。
2010年9月13日,第一期培训班开班,省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并讲话,对培训工程提出要求。
3、培训流程
(1)省级培训每期约130人左右,由各地(市)教育部门按名额分配表组织教师参加,省团校负责参训教师具体联系和报到。
(2)每期培训1周,共33个课时。
(3)搭建培训交流平台,主要是建立培训工程网页、QQ群和开展班级活动等。
(4)参训教师结业提交论文或学习心得。
由省团校印制优秀文章,免费发放全省中小学校。
(5)主办单位向参训教师发放培训结业证书。
(6)开展跟踪回访,面向参训教师、各地中小学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培训工作。
4、培训内容
本着精炼、管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设置课程,采取课堂授课、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教学互动、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培训,具体有15项: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州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教师人文素养;反思与重构——道德教育的“四个回归”;感恩教育——播撒感恩的种子;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分析;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禁毒防艾教育;教师礼仪授课;互联网与青少年;励志训练在未成年人工作中的运用;学校德育教育;奉献报告—省级道德模范事迹宣讲;专题学习中央、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文件、会议精神、领导讲话;学员分组讨论,结合所在学校实际谈德育教育及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祖国好·家乡美”等主题活动情况,分享德育教育经验;实地考察,学员参观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军史馆、少管所等。
四、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
省文明办每期补贴4.1万元。
教育厅明确学员食宿费(每人890元)和交通费回原单位报销。
下一步将把“千校万师”培训工程纳入国家和省教师培训计划,所需经费直接从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
2、列入考核。
省文明办、省教育厅把选送教师参加培训、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情况和成效纳入文明单位考核内容,列入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内容,作为学校评先选优重要依据。
学习沈阳、漯河和北京等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经验,要突出培育未成年人精神高度,塑造孩子们崇高品德,让他们切实担负起传承文明的历史责任。
要按照贯通古今、鉴往知来的原则,探索将当代道德模范高尚情操和传统道德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引导未成年人在背、吟、用的过程中塑造美好心灵。
要以市文明办、教育局等部门的名义,制定具体方案,做到责任明确、安排具体,形成工作品牌。
沈阳中华经典诵读创新做法
沈阳市未成年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始于2002年,目前,全市800余所中小学校普遍开展,已经成为全市中小学校教育重要内容,成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保障机制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组长,市文明办、市政府督查室、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全市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明办。
2、市教育局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各中小学校为中华经典诵读实施主体,校长为中华经典诵读第一责任人,将中华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堂教育体系,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
3、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由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开展一次全员轮训,聘请教育专家、学者成立讲师团,定期进行知识辅导,开展中华经典教学研究。
4、将中华经典诵读纳入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季度测评之中,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市文明办分别进行考核。
每两年对全市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先进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
5、由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从文化发展基金中拨出专门资金,用于支持中小学校中华经典诵读工作。
二、诵读内容
1、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负责中华经典诵读内容的指导,小学可选择《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初中可选择《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中的经典。
2、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组织编写《中华经典课外读物》(青少年版)图书,包含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廉、洁等十项内容,通过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中小学生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市教育局在诵读中华经典基础上,组织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4、市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结合地域文化和资源,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民间工艺、中华武术、民风民俗、中国戏曲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
三、诵读途径
1、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中华经典诵读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语文、历史、地理、思品、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学科教学中加入中华经典内容。
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有力补充。
2、主题实践活动
利用升旗仪式、班团队会、社团活动、艺术体育节、报告会等途径,开展多种多样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知识问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DV大赛、课本剧、文艺表演等形式,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3、国际国内交流活动
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访团等活动。
与孔子学院合作,在国际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
4、打造活动品牌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联合打造《少年国学堂》品牌,推出《少年国学堂》课堂教育、国内外教育交流活动、电视教育节目、《少年国学堂》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论坛等主题项目,展示全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成果。
5、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训基地
各区(县、市)教育局在本地区选择两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作为教学研究实训基地,定期开展经典教学研究、经验成果交流、教师业务培训和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
实训基地内设专门活动室,组建教学研究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培训本地区优秀教师。
6、组织家长参与
市教育局、市妇联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孩子将学到的经典与家长分享,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同时接受家长监督。
各学校结合实际,确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家教结合方案,如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卡,请家长监督其背诵及力行情况;开展家庭经典诵读活动接龙比赛、评选孝顺父母好子女等,实现传统文化向家庭延伸。
7、树立先进典型
市教育局、市妇联定期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学校”、“美德教师”、“美德家长”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不断总结中华经典诵读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漯河中华经典诵读创新做法
2004年以来,漯河市坚持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织,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中小学校积极实施,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现常态化。
一、组织推动
1、成立机构。
建立以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文明办、教育局、团委、妇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运行机制,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2、抓好试点。
从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选择20多所学校,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2005年6月,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以及观摩展演等,推广活动经验。
3、全面展开。
2007年5月,漯河市委下发《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意见》,经典诵读活动由点及面,由城市到农村,全面推进。
4、发挥新闻媒体引导作用。
全市各级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辟“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专栏、专题节目,介绍名篇名作,刊发赏析文章,追踪报道诵读活动动态,宣传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取得的成效,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积极性。
同时,在街头巷尾、公共场所,广泛设置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
5、举办集中诵读活动。
从2005年开始,漯河市先后举办八届“读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万名儿童中华文化经典集中诵读活动。
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演唱比赛”、“党政干部古诗词朗诵表演会”、“经典文化进家庭展演”等活动,不断扩大诵读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带动全社会形成诵读经典、学习经典的氛围。
二、学校职责
1、编写校本教材。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认知程度,编写适合少年儿童记忆背诵、便于理解接受的校本教材。
积极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组织编写《字圣许慎》、《我们的节日》等校本教材。
2、营造诵读氛围。
在阅报栏、黑板报、墙报登载古典文摘选萃,教室走廊、橱窗张贴通俗易懂古诗文及名言警句,配上生动形象的插图。
利用课前、课间、课后播放诵读碟片、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在游戏和文体活动中诵读经典,营造书香满园的浓厚氛围。
有的学校精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内容制成践行情况一览表,让学生在诵读中努力践行,家长据实评价,班级总结反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坚持分层施教。
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有选择地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不求甚解,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要求背诵《论语》、《大学》、《道德经》、《离骚》等,引导他们在诵读基础上理解经典内涵,边读边思考,规范自己言行。
2011年以来,按照“以读养德”教育理念,学校经典诵读由过去由“易”到“难”,向由“难”到“易”、“难”“易”结合进行尝试,《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同时诵读、背诵。
4、丰富诵读方式。
运用读、讲、赛、吟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
“读”即采取自读、对读、分角色读、接龙读等方式,每天坚持诵读经典10分钟。
各学校还采取晨读时间老师导读、课间伙伴共读、放学路上集体诵读、晚上亲子共读等方式,使学生每天都有新收获。
“讲”即利用班级故事会、学校故事会等时机,让学生讲经典故事,并进行评点,加深对文化经典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
“赛”即定期举办班级、年级或全校性、全市性诵读比赛,评选“诵读经典小状元”或“背诵大王”,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吟”即一些学校积极引导学生用吟诵、吟唱的方式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兴趣。
5、学玩一体。
把古典诗词编写成易学易唱的儿歌、童谣,引导学生传唱。
与舞蹈、韵律操等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编排一系列节奏感强、简单易行舞蹈作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经典、践行经典。
利用重大活动、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设经典舞台,让学生通过朗诵、演讲、歌舞、快板、小品、相声、情景剧、诗配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在轻松快乐中感受经典。
6、贯通古今。
把经典诵读与学习道德模范相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在诵读中深刻理解经典段落的道德含义,把历史和现实贯通,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和健全人格。
三、社会配合
1、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制定《漯河市未成年人基本行为规范》60条,编印《漯河市未成年人基本行为规范》画册,免费赠送给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四老”家长学校和校外活动基地,引导未成年人从小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2、把经典诵读与“我们的节日”活动相结合。
从2007年开始,漯河市连续六年开展“过清明、读经典、缅忠魂、承先志”主题队会,“过端午、读《离骚》、思屈原”经典诵读活动,“过中秋,思团圆”诗歌朗诵会,重阳节评选“十大孝子”活动,“过大年、谢父母”感恩教育活动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经典诵读活动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引导未成年人践行孝道,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3、把经典诵读与“全民阅读”活动相结合。
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
各学校采取“小手拉大手,儿童带家长”等方式,带动广大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
有的家庭设计“亲子共读”记录表、制定“亲子共读”计划,形成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经典的习惯。
市教育局利用假期把幼儿园、小学根据文化经典编排的节目组织起来,到社区和村镇展演。
北京运用《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专题片创新做法
近年来,北京市立足贯通古今,把中华经典诵读与学习当代道德模范有机结合,以制作和运用电视专题片为抓手,有力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一、制作专题片。
首都文明办和北京电视台联手,精选中华经典名句名段,精选当代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将中华经典蕴含的美德,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道德模范的具体行动相互贯通,制作五集《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系列专题片,促进学习道德模范与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为规范引导诵读活动提供教案。
二、部署专题片使用。
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下发《通知》,对运用《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专题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出专门部署,重点是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氛围,扩大覆盖。
三、赠送专题片光盘。
制作《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专题片光盘1万套,向全市中小学校、青少年宫、市民学校免费发放,供中小学生及家长观看学习。
四、安排媒体播放。
以公益宣传片形式在北京电视台及各区县电视台循环播放专题片,并组织专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个 道德 活动 创新 做法 指导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