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质勘查实习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4616356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607.63KB
煤炭地质勘查实习报告.docx
《煤炭地质勘查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地质勘查实习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炭地质勘查实习报告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交通位置
一、位置
阿都煤矿位于云南省宣威市城区方位为50°、平距52km处,行政区划属宣威市阿都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7′23″~104°28′41″,北纬26°32′49″~26°33′54″。
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北东至水路上村附近,南西至普家村子北侧,南至义家坪子村。
长约2.15km,宽约1.15km,面积2.0122km2。
二、交通
本区有简易公路,矿界南行7km至阿都乡政府驻地,至宣威城有低等级公路连接,相距为75km,自宣威市南行102km到曲靖,再西行138km到昆明。
贵昆铁路线在矿区的北西面经过,并在宣威分别设有客、货站,交通较为方便详见插图1-2-1。
第二节自然地理及水文
一、地形地貌
矿区为中山地貌,总体地势为西北部高、南部低,最高点海拔高程为2126.9米,最低点海拔高程为1417.4米,最大相对高差709.5米,一般相对高差400~600米。
地形坡度25度左右。
属高原构造剥蚀中等切割的中山地貌。
二、水文
矿区范围内仅在东角有一条常年性的小河-赶得河及在矿区的东南侧有一条季节性的小河-倮姑小河,其它地段均无大的地表水体。
从南到北大致平行展布5条“V”字型的季节性的冲沟,坡度大,地表迳流条件好。
据近一年的观测,洪水季赶得河、倮姑小河的流量分别为55.51m3/s、12.5m3/s,枯水季赶得河、倮姑小河的流量分别为1.78m3/s、0.004L/s。
地表水经冲沟流入倮姑小河,再由倮姑小河流入赶得河,最后汇入北盘江,属珠江水系。
三、气象
该矿区属高原性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据宣威市气象局提供的1996年~2005年气象资料显示(见附表5),多年平均气温13.8℃,最低-8.8℃,最高为32.5℃;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89.9毫米,年日最大降水量94.7毫米,月最大降水量293.7毫米,最长连续降水量205.5毫米(连续14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7天(降水量190.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840.7毫米;主导风向为南、西南风,最大风速25m/s;年平均日照约890小时。
每年5~10月份为雨季,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高山区冬天有积雪冰冻现象,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常为大雾笼罩。
五、经济
矿区位于宣威市境内,以农业人口为主,占总人口的90%;耕地面积及森林面积较少,分别约占总面积2%、8%;粮食作物主要为玉米、洋芋、稻谷、荞麦,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油菜。
本区属经济落后地区。
第三节矿区内小窑概况
矿区内对煤炭的开采历史较长,老窑分布较多,大多数开采C7、C9、C14、C16煤层浅部露头的风氧化带煤炭,开采深度在30~100米左右(详见插表1-5-1),现已全部封闭,目前该区无任何私挖滥采小煤窑存在。
现将主要小窑分述如下:
一、阿都煤矿平硐1
硐口位于矿区的中部2号勘查线倮姑小河北岸的打厂沟,原属施都村村民组织集体煤矿,于2004年开工,现已转卖给宣威煤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
该井为平硐开拓,开口层位是宣威组第一段(P2x1),硐
口标高1475.44米,硐向297°,石门全长935.65米(碛头到跨塌处访问长度约300米),反石门揭穿宣威组的主采煤层C7、C9、C14、C16及零星可采煤层C18、C22,并穿过卡以头组(T1k)进入飞仙关组(T1f)内,从平硐C9煤层位置往西作石门揭穿C7煤层,并沿C7煤层作沿煤巷130米。
该矿各煤层均未开采。
二、阿都煤矿平硐2
位于矿区的东北部附近的水路沟,系施都村1982年兴建,平硐开拓,于宣威组第二段(P2x2)的中部开口,硐口标高1445.15米,硐向250°,石门长220米,反石门揭穿宣威组的C7、C9煤层。
西巷采空长约390米,东巷采空长约100米,所生产煤炭为附近村民生活所用。
该井于2005年关闭。
三、秦家院平硐(窑1)
硐口位于矿区东南角的秦家院子西边,属施都村村民秦胜伟等自发开挖的煤窑,于1999年开工。
该井为平硐开拓,开口层位是宣威组第三段(P2x3),硐口标高1583.55米,硐向326°,硐长70米,反石门揭穿宣威组的主采煤层C7、C9,并沿C7、C9煤层往西采约150米,往东采约50米。
该井于2001年关闭。
第二章地层
第一节区域地层简述
本区在地层区划上属康滇古陆中部水城小区,小区出露地层由寒武系下统至第四系,其中缺失中上寒武统、奥陶系、上下志留统、下泥盆统、上侏罗统及白垩系。
以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出露最广,发育最好;下寒武统和中志留统出露面积最小,发育最差。
此外尚有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普遍分布。
寒武系:
上部黄绿色粉砂岩夹鲕状灰岩,下部为灰、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偶夹石英砂岩,厚度在267米以上。
志留系:
黄绿、灰绿色页岩夹细砂岩、砂质页岩及灰岩。
厚0~33米。
泥盆系:
深灰色厚层、块状结晶白云岩,顶部夹白云质灰岩,下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砂质白云岩,石英砂岩,厚588~827米。
石炭系:
上统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结晶灰岩及泥岩、泥质灰岩夹生物屑灰岩,厚95~671米;中统上部浅灰色厚层至块状灰岩夹生物灰岩、泥质灰岩及鲕状灰岩,下部浅灰色块状白云岩夹似层状、透镜状灰岩,厚36~700米;下统上部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夹介壳灰岩、白云质灰岩,中部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夹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黄色页岩,下部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夹生物灰岩,厚约332.8米。
二叠系与石炭系过渡层:
黄色粉砂质页岩及深灰色含泥质灰岩,厚0~878米。
二叠系:
上统上部灰及黄灰色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灰岩及煤层组成的陆相含煤建造,下部为深灰色块状玄武岩,厚701~543米;下统深灰色厚层至块状灰岩常夹有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灰白、黄褐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厚1155~485米。
三叠系:
上统为黄色、土黄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黄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厚205~82米;中统灰白色块状白云质灰岩,底部夹有泥质灰岩,厚766~522米;下统上部浅灰、灰绿中厚层白云岩、泥灰岩、粉砂质泥岩,下部紫红、暗紫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砂岩,厚1356~992米。
侏罗系:
紫红色泥岩、泥灰岩夹粉砂岩及细砂岩,厚1374~732米。
第二节矿区地层
勘查区内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最新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第二段(T2g2)。
本次根据钻孔揭露岩心的岩性、颜色及地面调查,将宣威组分为三段、卡以头组一段、飞仙关组分四段、永宁镇组划分为四段、关岭组分为三段(见插表2-1-1)。
现将本区出露及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以灰绿、黑紫红色玄武岩为主,具杏仁状构造,其间夹绿、灰绿色辉绿岩和灰、灰紫色凝灰岩及凝灰质泥岩,顶部常夹沉积的暗紫色粘土质泥岩、含铁砂岩、铝土质泥岩及砂砾碎屑岩,多呈透镜状产出。
地层划分简表
插表2-1-1
系
统
地层名称
三
叠
系
中统
关岭组
第三段T2g3
第二段T2g2
第一段T2g1
下统
永宁镇组
第四段T1yn4
第三段T1yn3
第二段T1yn2
第一段T1yn1
飞仙关组
第四段T1f4
第三段T1f3
第二段T1f2
第一段T1f1
卡以头组T1k
二
叠
系
上统
宣威组
第三段P2x3
长兴组至大隆组P2c-d
第二段P2x2
龙潭组P2l
第一段P2x1
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
厚度不详,上与宣威组煤系呈假整合接触。
二、宣威组(P2χ)
由陆相含煤砂泥岩组成,统称宣威组(P2x),为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的同时异相沉积。
上与卡以头组(T1k)呈整合接触。
所含生物群均为植物,计有大羽羊齿等。
其岩性无明显的旋回结构特征,但按岩性特征及含煤性大致可分为三段,自上而下为第三段、第二段、第一段。
(一)第三段(P2x3):
厚53.32~71.68米,平均61.95米。
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灰绿色岩屑细砂岩、粉砂岩、灰色粘土岩及煤层,夹薄层菱铁岩。
具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交错层理。
含煤3~8层,可采2层(C7、C9煤层)。
底部细砂岩常含泥砾。
含大羽羊齿,瓣轮叶等植物化石。
(二)第二段(P2x2):
厚99.19~116.92米,平均109.02米。
上部灰色粉砂岩及深灰色泥岩、菱铁质粉砂岩、粘土岩并在中上部有2~3层厚层状灰绿色细粒砂岩,在其顶部常含有鲕粒状菱铁质结核;下部以灰色中厚层泥质、钙质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粘土岩。
含煤5~10层,可采煤2层(C14、C16煤层)。
含多叶瓣轮叶等植物化石。
(三)第一段(P2x1):
厚66.00~83.38米,平均74.86米。
以灰绿色及深灰色粉砂岩、菱铁质粉砂岩、粘土岩、泥岩为主,夹黄色细砂岩。
时含鲕状绿泥石岩或凝灰岩。
含煤2~6层,均不可采。
含楔形叶等植物化石。
三、飞仙关组(T1f)
岩性以暗紫、灰紫、棕黄色泥岩与砂岩互层,夹砂质泥岩,本层在矿区内可分为四段,自上而下为:
(一)飞仙关组第四段(T1f4):
以灰紫、紫灰、黄色砂质泥岩为主,中夹紫色凝灰质砂岩、泥岩,砂岩多呈透镜状,在顶部时有钙质泥岩或泥质灰岩,此层上与永宁镇组整合接触,厚154~168米,平均161米。
含瓣鳃类巢正海扇,盘光海扇。
(二)飞仙关组第三段(T1f3):
以紫灰、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有紫色砂质泥岩、泥岩,顶部有一层5~10米厚的紫红色泥岩,颜色较鲜艳,是与上段岩性分界的标志,此段厚130.00~133.83米,平均131.92米。
含瓣鳃类:
多饰正海扇,正海扇未定种。
(三)飞仙关组第二段(T1f2):
以紫色、灰绿色细粒及粉砂岩为主,其间夹紫色泥岩和砂质泥岩,在灰绿色砂岩中常夹5~30cm厚的灰绿色含铜砂岩,厚时可达1米,含矿数层,但多呈透镜体,产状沿走向一般20~30米即尖灭,矿石多为辉铜矿之小颗粒分散于砂岩中,氧化物为孔雀石,此层与上层分界,均以灰绿色砂岩为标志,野外从颜色上易于分界。
全层厚136~159米,平均147.5米。
含瓣鳃类:
格氏克氏蛤,同心克氏蛤。
(四)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
以暗紫色泥岩为主夹少许薄层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中富含钙质星点与钙质结核,顶部常有一层厚0.5~2米,暗紫灰色凝灰质具角砾状中粒~细粒状疏松砂岩,厚144.1~171.78米,平均155.55米。
含腕足类:
舌形贝未定种。
四、第四系(Q4)
区内第四系松散沉积,主要分布于倮姑小河及赶得河和冲沟两侧冲洪积层(Qal+pl)及山间平台之中的坡残积层(Qdl+el),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岩性主要为褐红色残坡积碎屑,黄灰色碎石,灰色、褐黄色粉质粘土、砂砾等组成,厚0~20米不等。
第三章构造
第一节区域构造及水文地质
一、区域构造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杨子地台西南部滇东北拗褶带,牛首山隆起区东北端倾没部位。
区域构造总体上是由同兴向斜及一组近于南北走向的压性断层构成。
在向斜西面及东部分别为华夏系、新华夏系及北西向构造所占据,构造线单一稳定;向斜由于处于各种构造体系交织地带,构造线庞杂,联合、复合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受水城东西向构造带的影响,其轴线北东段突折为近东西向。
矿区位于同兴向斜的倾没部并与格宜向斜相邻,见插图3-1-1。
现将两向斜的地质构造特征分述如下:
同兴向斜
西南起于宣威阿都村旧地堡,轴线沿35°至大法窝,向东变为近东西向,轴向总体呈一向北西凸的弧形,东止于威宁的龙场凉水井。
全长22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向斜轴部出露最新地层为侏罗系中统(J2)紫红钙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
两翼则依次分布着三叠系及二叠系的煤系地层。
两端地层均有内倾转折之势,地层倾角在西段南东翼45°~85°,西北翼65°~80°,在东段南翼55°~70°(局部倒转),北翼30°~45°。
二、水文地质
勘查区地处北盘江支流倮姑小河及赶得河流域,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汇入北盘江,属珠江水系。
地形切割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区内地势东、西部低,中部高,海拔标高一般1600~1800米左右,最高海拔2126.9米,最低海拔1417.4米(在矿区外水路上附近300米),为勘查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对高差为709.5米。
1.含、隔水层的划分
阿都煤矿矿区内砂岩中张裂隙相对较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为含水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等结构致密,孔隙和裂隙均不发育,除浅部含风化裂隙潜水外,深部起隔水作用,视为隔水层。
但本区含、隔水层常以互层形式出现,形成含、隔水层岩组(复合含水层组)。
各含水层之间均有较稳定的隔水性能良好的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相隔,一般不发生水力联系,均有各自的地下水位,含水层之间一般无越流现象。
现将勘查区的含、隔水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上二叠统(P2)
1)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裂隙弱含水层
出露于勘查区北部边缘及外侧,出露不全。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黑色致密块状玄武岩,具气孔状、杏仁状结构;地表露头风化裂隙发育,含裂隙潜水,随深度增加,节理裂隙多被方解石充填,含水性相对减弱,为极弱含水~相对隔水层,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
2)宣威组(P2x)裂隙弱含水层(复合含水层)
出露于勘查区中部,为本区含煤地层。
岩性主要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夹细砂岩、砂砾岩、泥岩及煤层,平均总厚度290.84米。
该含水层在露头区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浅部为裂隙潜水;由露头区顺倾向往深部延伸,深部地下水径流交替循环缓慢,逐渐过渡为裂隙承压弱含水层,节理裂隙较浅部小且多被方解石及泥膜充填。
该含水层为含、隔水层相间的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是矿井涌水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2)下三叠统(T1)
1)卡以头组(T1k)裂隙弱含水层
出露于勘查区中部,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细砂岩薄层,平均厚89.06米左右。
地表浅部风化裂隙发育,受地形地貌影响,勘查区范围内很少有泉水出露,泉水流量0.0003~0.0174L/s,该含水层与宣威组含水层近似,浅部为裂隙潜水,顺层向深部延伸过渡为承压弱含水层,富水性弱,该含水层为矿床涌水的间接充水含水层。
2)飞仙关组一段(T1f1)相对隔水层
出露于勘查区中部,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间夹泥质粉砂岩、粉砂岩薄层。
厚度一般100米左右。
勘查区内一般无泉水出露,仅在沟谷低洼处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流量甚微,该层段富水性极弱,为相对隔水层,对上覆含水层地下水进入矿坑起隔水作用。
3)飞仙关组二、三段(T1f2+3)裂隙弱含水层
出露于勘查区南部,岩性主要为紫色、暗紫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间夹泥质粉砂岩薄层。
厚度一般450米左右。
地表浅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含裂隙潜水。
受地形地貌控制,露头区一般无大的泉水出露,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057L/s,仅在沟谷低洼处有部分泉水出露,且流量随季节性变化不大。
该含水层离开采煤层较远,又有飞仙关组一段(T1f1)隔水层相隔,对矿床充水无直接影响。
(3)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勘查区内山坡下部及河谷一带,岩性主要为砾石、砂土及粘土,厚度变化大,一般0~15米。
该含水层结构松散,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含水性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一般无出水点,当地居民以挖井取水方式提取地下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在2.5~5.7米之间,枯水季节甚至无水。
对矿床充水影响甚微。
2.岩层富水性
控制勘查区地下水赋存和岩层富水性的因素除补给条件外,主要是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而裂隙发育程度对于富水性强弱则起决定作用。
一般浅部裂隙发育,富水性相对较强,随深度增加裂隙减弱,富水性也相应减弱。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本矿区内基岩出露较少,地表多为耕地,为第四系地层覆盖,外加地形坡度大、切割深,不利于大气降水渗透补给。
地下水的径流受裂隙制约,浅部裂隙相对发育,迳流条件好,以泉和矿井的形式排泄,几乎占区内地下水排泄量的100%;深部由于裂隙狭窄、稀少,多被方解石微~全充填,致使地下水运移缓慢,地下水几乎不排泄。
地下水的流量与大气降水有一定关系,一般洪期流量较枯期有所增大。
通过对阿都煤矿平硐1井口流量十二个月一个水文年的观测,说明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较明显(特别是延续时间长的降雨)。
4.地下水的水质特征
矿区内有平硐1、平硐2和众多老窑分布,有一定的开采范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相对良好,表现为含水层浅部充水空间发育程度以及受大气降水补给强度等条件与深部存在明显差异,故地下水化学成分亦不相同。
含水层浅部充水空间较发育,受大气降水补给强度较大,地下水运移速度较快,循环较强,故水质良好,属低矿化度淡水;深部相反,地下水中氯化物含量增加,矿化度亦相应增高。
如平硐1矿坑水为HCO3-—Na+.Ca2+质水,矿化度仅为0.196g/L。
(二)直接充水含水层
前面已叙述宣威组(P2x)为含、隔水层相间的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是矿井开采涌水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岩性主要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夹细砂岩、砂砾岩、泥岩及煤层,平均总厚度290.84米,为复合含水层。
现对全区可采C7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叙述如下:
C7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0~20米厚的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或细砂岩组成的复合含水层,厚度极不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变化都大。
该含水层在地表无泉出露,在阿都煤矿平硐1石门巷道顶板处见淋滴水;C9煤层处向西作半煤巷20米,向北穿石门见C7煤层,向北作半煤巷250米未开采(访问),C9煤层半煤巷出口处测得流量为0.012L/s。
C7煤层底板岩性为泥岩,对下伏含水层起相对隔水作用。
综上所述,本含水层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差,含水层厚度较小,而且结构致密,裂隙稀少又多被充填,充水空间不发育,富水性极弱,故对各煤层开采充水性弱。
(三)断层导水性
全区内地表见断层共4条,其中1号勘查线1条,3号勘查线3条,均为压扭性逆断层。
断层带挤压紧密,胶结良好,未见泉出露,断层基本不含水,基本不导水。
平硐2顺C7煤层掘进开采650米左右,据2006年11月17日观测流量为0.3922L/s,到最枯期时流量减半。
在将来在矿山建设与开采过程中,要加强“探防水”工作,以免发生突水事故。
(四)水文地质类型
综上所述,本矿区是以砂岩裂隙含水层为主的充水矿床,其充水空间不发育,含水性弱~极弱,钻孔单位q<0.1L/s·m;断层基本不含水,不导水;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是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地表水与地下水无大的水力联系;现采平硐涌水量两极值为167~59m3/d,没发生过突水淹没事故。
因此,水文地质条件应属二类一型,即“直接充水含水层以裂隙岩层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类型”。
三、充水因素分析
(一)暂停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矿区内生产规模较大的暂停矿井主要为平硐1和平硐2,其余均为仅限于煤露头开采的小窑、老窑(开采走向长度在50米左右,现已全部炸封或废弃,无法取得水文地质资料)。
1.平硐1井口标高1475.44米,石门全长935.65米(碛头到跨塌处访问长度约300米;其中飞仙关组地层550.00米,卡以头组地层82.20米,宣威组地层303.45米)。
据石门水文地质编录,由碛头至井口,飞仙关组二、三段(T1f2+3)有几处淋滴水;飞仙关组一段(T1f1)干燥;卡以头组(T1k)中上部有几处滴水~淋水,其余干燥;宣威组(P2x)上部73.50米长度干燥,C7煤层顶板淋滴水,另外向井口见三段潮湿,其余干燥。
2007年4月22日在卡以头组地层与宣威组地层分界处(到井口303.45米)测得流量0.5838L/s,井口流量0.6834L/s,煤系地层宣威组(P2x)涌水量只占矿井总排水量的15%。
据2006年9月15日~2007年9月20日一个水文年对矿坑水的动态观测,两极流量为1.9330~0.6834L/s(167~59m3/d),平均涌水量为1.0857L/s(94m3/d)),两极流量差值1.2496L/s(108m3/d),动态变化较大,不均衡系数2.8。
坑道单位面积单位降深涌水量q0为0.000223~0.000079m3/d·m2·m。
详见插表6-1-2。
平硐1、平硐2流量观测及巷道涌水量计算成果表
插表6-1-2
矿
井
名
称
巷道
长度
(m)
巷道
面积
(m2)
水位
降深
(m)
坑口流量(m3/d)
估算不均衡系数
q0smax
q0min
q0cp
m3/d.m2.m
平
硐
1
935.65
6736.68
111.05
2.8
平
硐
2
710.00
3550.00
45.44
3.5
据以上叙述,由于煤层几乎没开采(采空塌陷裂隙不发育),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条件差,故平硐1矿坑水主要接受各含水层由石门连通补给。
2.平硐2井口标高为1445.15米,已于2007年1月由阿都乡人民政府封闭,2006年10月15日测得井口流量0.4833L/s(42m3/d,可视为峰水期流量),2007年5月30日0.1335L/s(12m3/d,可视为枯水期流量),2007年6月29日为0.1625L/s(14m3/d)。
两极流量差值0.3500L/s(30m3/d),动态变化较大,不均衡系数3.5,洪期大气降水渗入量占全矿井总涌水量的71%。
见插表6-1-2。
洪期矿坑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沿煤层采空塌陷带和浅部小窑及老窑废墟渗入补给,次为直接充水含水层地下水补给。
(二)矿区内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矿区内矿井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次为含水层水、地表水、老窑积水,现分述如下:
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将来生产矿井充水的经常性主要补给来源,通过煤层露头区、采空区及塌陷裂隙带渗入或补给含水层后对矿井充水。
据平硐1和平硐2流量长期观测,强降雨后1至3天矿井流量有较明显的增加(见附图8),说明矿井水的变化与大气降水有较密切关系(降水渗入到排泄滞后时间长,是因矿区开采面积很小,采空塌陷裂隙不发育,地下水运移速度缓慢所致。
)。
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程度与降水性质、强度和延续时间密切相关。
降雨越大,延续时间越长,对矿井充水影响越大。
此外,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一般每年6~11月出现矿井涌水量高峰期。
2.含水层水
本区对矿井煤层开采有直接充水影响的含水层为宣威组(P2x)复合含水层。
据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平硐2主采煤层C7煤层矿坑涌水量观测资料,井口标高1445.15米水平以上巷道开采系统最小涌水量为12m3/d,C7煤层开采长度约为650米,开采斜长为100米左右(封闭矿井,靠访问),采空面积约65000m2,最小单位面积涌水量为1.85×10-4m3/d·m2,说明宣威组(P2x)复合含水层对矿井开采充水性弱。
此外,由于直接充水含水层地下水补给不足,赋存条件差,矿井涌水量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日趋减小,这对疏干矿坑水十分有利。
3.地表水
本区除东南流向的几条常年性溪沟及倮姑河、赶得河外,无水库、池塘等地表水体。
对4条溪沟卡以头组(T1k)地层底界至宣威组(P2x)地层底界进行漏失量观测,除一条溪水流入废窑7后从废窑2井口流出外,其余观测段均无漏失,相反有微量补给。
矿区附近倮姑河、赶得河沿岸,没有发现流量稍大的泉出现,并且出露地层为无可采煤层的宣威组一段(P2x1)和玄武岩组(P2β),均为含水性极弱地层,对将来煤层开采,地下水位下降,河水反补给矿床地下水起相对隔水作用。
综上所述,矿区煤层开采范围小,煤层采空塌陷裂隙不发育,地表溪沟水渗入条件差,对矿床充水影响小。
倮姑河和赶得河对矿床充水也无大的影响。
4.老窑积水
由于本区煤层开采历史悠久,浅部老窑比比皆是,且废窑遗址大都已坍塌,前人无确切资料记载,其积水程度无从查考,当矿井开采揭穿浅部老窑积水时,将会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炭 地质 勘查 实习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