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家庭教育的十大问题及三个关键词.docx
- 文档编号:24610064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32KB
朱永新家庭教育的十大问题及三个关键词.docx
《朱永新家庭教育的十大问题及三个关键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永新家庭教育的十大问题及三个关键词.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永新家庭教育的十大问题及三个关键词
朱永新:
家庭教育的十大问题及三个关键词
导读:
本文朱永新:
家庭教育的十大问题及三个关键词,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家庭教育的十大问题及三个关键词
文|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家庭教育为什么很重要?
儿童进入学校时,他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认知风格、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基本都形成了。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孩子的毛坯进行再加工。
但是,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本身的价值,意识不到自己本身在孩子成长当中的意义。
在所有的优秀孩子身上,几乎都有他们父母的烙印。
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也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
有了问题怪学校是不对的,有了成绩和功劳全归到学校也是不对的,家庭的作用远远比学校重要得多。
所以我今天就是要给大家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一、大数据分析:
家庭教育的十个主要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曾经对中国4万名父母和孩子做过一项调查,这个调查在中国的4个省进行,最后发布了结果,在《中国教育报》上连载,大概有十个主要结论:
1、中国父母亲最关心孩子什么?
中国的父母亲大部分关注的是成才而不是成人,他们关注的是当下比较多。
但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关注不够,比如兴趣爱好。
其实人的兴趣爱好,是他认识这个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是不利于孩子好奇心、兴趣的养成的。
孩子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人格特征,事实上比家长最关注的这些问题要重要得多。
2、学前班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很重要?
这次调查结果发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里面,上过学前班比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多10.89%,这个结果颠覆了很多人过去的观念。
我们很多父母希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赢在起跑线上,所以要比别人早一点学,比别人多学一点。
事实上,儿童是需要童年的,儿童是需要游戏、快乐的,需要自主去发现的,你逼着他学习的东西他不会感兴趣。
过早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的情绪,让他还没有进学校就恐惧学习了。
3、择校的意义和效果如何?
大家都需要择校,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
大数据分析发现最优秀的学生里面择校生和非择校生没有什么区别,比例分别是29.95%和28.48%。
当然并不是说选择好学校对学生发展没有意义,坦率地说因为学校是有文化的,学校之间孩子是相互影响的。
孩子之间彼此的影响,比学校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
关键是为什么有的择校效果不好,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在别的学校他可能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到最好的学校反而让他觉得在那么多学霸面前自己没有希望了,学习成绩会下降。
4、学生上课外班和不上课外班能不能有效提高成绩?
中国孩子大概90%都是上课外班的,上课外班以后,孩子的时间、空间就被填满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够了。
这样学习能力就会萎缩,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课外班相对来说依然是学校生活的延续,依然是课本的延续,课堂的延续,学生没有一个开拓视野的机会。
一个孩子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5、物质刺激是不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很多家庭用奖金,用各种各样的诱惑鼓励孩子学习。
这个调查发现其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作用更大的是什么?
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
比如,在父母亲之间教育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们能够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而是私下里交流、分享、协商。
物质刺激远远不如父母对孩子正面的影响。
6、调查父母闲暇时间在干什么?
发现最多的是父母在读书看报,父母自己在学习的、读书看报的,他们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是最高的,占了31.31%,其次是父母也会看电视、玩电脑以及看手机,他们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就少得多,为27.43%,还有特别喜欢朋友聚会的家长的孩子成绩优秀的只有24.90%。
我相信这些数据在现实生活中差距还大一点,个人感觉差距不像想象那么大。
7、孩子做家务,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有多大?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所有的事情都给他准备好了,所有活都不让他去干。
结果,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可以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只有3.17%。
而认为应该做家务的,应该自己管理自己事情的优秀的孩子占了86.92%。
让孩子管理自己事情的能力,最后会帮助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
学习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这个结论对很多父母是有很重要的启示的。
8、父亲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作用?
在中国很多家庭,父亲是看不见的,所谓“影子父亲”。
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真正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次的调查发现,在中国90%的家庭,父亲没有承担起教育的职责。
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事情是妈妈在承担,而我们知道缺失父亲的教育,对孩子尤其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是有一个明显的局限。
性别认同会弱化,容易被母亲过分地呵护,过度地保护,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缺少男子汉的气概。
所以家庭教育中缺少父亲的角色会导致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
9、中国的父母了解孩子吗?
通过对父母做的调查发现,父母首先知道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其次是孩子喜欢哪位老师,孩子喜欢什么课。
父母亲没有走进孩子内心去,不了解孩子到底有什么愿望,不了解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的事,孩子到底崇拜谁?
说明我们父母亲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没有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状况。
10、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不是有关?
凡是父母采取积极的养育方式,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高的。
父母养育方式是比较消极的,孩子学习成绩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
说明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父母的养育方式还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二、通过什么方式来重视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中父母也需要通过阅读来成长
读什么比阅读更重要。
现在每年中国出版量已经超过40万种图书,你让孩子读什么书?
只有和最伟大的书对话才有价值。
“人是自己食物的产物”,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你阅读的高度,直接影响你精神的高度。
我们首先解决读什么,其次解决怎么读,再做一个“领读者计划”帮助大家带领孩子去阅读。
父母本身是需要成长的,父母的素养直接决定了孩子的素养。
父母应该有一个基本书单,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最适合孩子的,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父母去学习的。
2、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1)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
人生有四个重要的场所,首先是母亲的子宫,那个时候你虽然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但是你已经是一个生命体了,你已经在子宫里开始了你最初的学习,你通过母亲的身体去和外部的世界进行交往。
汲取母亲体内营养的同时,通过母亲倾听外部世界的声音,感受外部的世界,甚至通过母亲的情绪感受母亲和外部世界的交往。
然后是家庭、学校和职场三个场所。
碰到各种困难和烦恼,家庭可以给你化解,如果不是一个很和谐的家庭,就不一样了。
家庭本身还会成为制造烦恼的场所,家庭本身还会给孩子产生更加负面的影响。
(2)关注孩子当下,因为童年这个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有很多大家都认为儿童有一个最关键的时期,比如托尔斯泰。
他说“孩子出生5年时间里面,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多许多倍”。
中国人也说过,3岁看大,7岁看老,不就是托尔斯泰这句话的翻版吗?
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
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
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
童年不是为未来准备的,因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很多老师,甚至很多做教育的人,一个很大的误区都认为我们现在是为未来做准备的。
所以现在苦一点没有关系,只要以后快乐,以后幸福。
但是当下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西方所有的心理学家,你们去看当一个人有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时候,几乎都会追溯到童年。
童年时候的经历对一个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人生很多问题的源头。
我觉得儿童的现在、当下是最重要的。
没有当下谈何未来。
对儿童来说,儿童时期的快乐和幸福是无法用后来的努力加以补偿的。
3、父母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
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毫无疑问,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首先就是父母陪伴着你。
陪伴着你的同时,也是在教育你、影响你。
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和别人的交往都是教科书,孩子就是通过这些来学习的——他通过父母的语言学习语言,通过父母和别人的交往学习他和别人的交往,通过学习父母的表情来丰富自己的表情。
很多父母都以为,他们的工作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身体健康,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把完整的教育过程割裂成两块独立的、彼此分割的状态,这毫无疑问是不对的。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包括餐桌上的每一句话,包括跟别人交往的每件事。
父母亲不教育孩子,孩子可能会变坏,父母亲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原理。
4、家庭教育是真正的人诞生的摇篮
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更是一门科学,因为我们对整个人的发展,实际上还不清楚,是一个黑匣子,但是人类几千年来对教育还是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也是经过时间的考验。
比如最后讲的基本的观点,这些东西是有规律的,教学就能够成功,不按照这个规律做就不能够成功。
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从生理到心理到养育方式,从知识的学习到人格的形成,是一门大学问。
所以如果没有父母无知地对待儿童,这个世界可能就会美好很多。
我们无法统计多少家庭、多少父母不熟悉教育的常识的,但是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
之所以无知地对待儿童比无知地对待成人更可怕,因为儿童是软弱的,被动接受的,听天由命的,无法选择,也无法抵抗的。
他生在什么家庭没有办法选择,也很难抵抗,而成年人是有意识,有选择能力,可以抵御的。
家庭教育对成年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三、家庭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
1、陪伴
孩子来到家庭和你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人生的缘分,怎么样能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事实上我们知道,当孩子真正离开你的时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难了。
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
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呢?
因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在一起交流,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交流和学习,西方心理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量有着直接的正相关。
你在谈论政治,这个孩子可能今后对政治感兴趣;你在抱怨,这个孩子可能就会充满抱怨的情绪。
你在家庭发生的一切,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说要有亲子共读,要有亲子之间充分的交流?
我们很多父母亲都以为不要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你说的所有东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会成为构成他大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我们提出一个主张: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基调就是陪伴,陪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我一直说,父母亲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着你的孩子,即使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
比如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手机、看电视,这种娱乐很正常,但是你要想让孩子真正走得更好一些,你就必须要克制自己的一些行为。
2、阅读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面播种下来的。
《朗读手册》里面引入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兴趣的培养、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对儿童来说,儿童时期的阅读和教育相关,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儿童通过这些书的阅读之后,开始喜欢阅读。
儿童早期的阅读为什么很重要?
我一直认为,那些童书,的确和成年人读的书有差别,童书会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通过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藏在其中,构建的是你的价值观。
3、习惯
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想想也对,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他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他怎么对人,怎么处事?
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步多快,打球多好,实际上体育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如果体育成绩优秀,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
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我们针对一个习惯无论是运动还是阅读,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这是在家庭里面非常需要的。
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个习惯。
对一个孩子来说,一个好习惯可以影响一生。
在家庭教育当中,把这三件事情好好抓好就很好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新 家庭教育 大问题 三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