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使用价值.docx
- 文档编号:24607152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84
- 大小:106.03KB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docx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的使用价值.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劳动力的价值
用工成本的关注虽然是帮助企业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只关注用工成本,而不看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也即劳动生产率这个指标,对企业在对待员工的做法上会产生很大的误导。
因此,我在此特别强调,在我们讨论用工成本时,一定要连带其他几个相关指标,即劳动力投入的工时和得到的报酬,劳动力创造的产出,以及劳动生产率。
其中尤以劳动生产率为核心指标。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力投入的工时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
在美国,常常用劳动力每小时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来衡量。
很明显,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除了员工的知识、能力、技能水平之外,还与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资本投入、能源利用水平、组织生产能力、管理水平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劳动生产率是企业运作总体水平的体现,劳动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员工的价值也越高;反之,则越低。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工资要显著高于中国工人工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从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的资料来看,在过去5年中,虽然员工工资的年均增幅达到%,用工成本增加了,但是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也得到提高,年均增幅%.二者并非对立指标。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最近透露的资料,在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不少新兴经济体。
xx年,中国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为5,855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日本的%,俄罗斯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创造财富能力方面,一个美国人“顶”中国16个人,一个日本人“顶”中国13个,一个俄国人也“顶”中国4个。
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马建堂透露的另一个资料也许可以为此作一注解,那就是中国企业在资源特别是能源利用效益方面的低效。
2016年,中国GDP占世界的%,却消耗了世界%的煤炭和%的石油;而同年美国GDP占世界的 %,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占%和%;日本GDP占%,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只占%和%.
而在企业的组织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两项上,我并不能找到具体的相关数据。
但是从这些年中国企业在“向管理要效率”的强烈需求上,我认为大部分企业在管理,特别是流程管理、技术管理、知识管理、资本管理、人员管理上尚有许多潜力可挖,更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只有从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全面因素入手,才能真正解决用工成本的问题。
仅在减员、降薪、少做培训、减少福利上做文章,将会产生本末倒置的效果。
陈晓萍
2016年4月于美国西雅图论脑力劳动价值作者:
刘文浩经济问题探索xx年02期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研究和认识。
”探索科学技术的商品二因素和脑力劳动二重性,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一、科学技术的商品二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产品越来越重要。
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物质资料生产,也要研究精神产品生产。
揭示科学技术的商品二重性,可以清楚地展示当代各种社会关系。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不能无偿地转让,它也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科学技术是脑力劳动的结晶,它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指商品的有用性。
科学技术的使用价值有自己的特点。
科学技术要载附于物质载体上才能使用:
有的载附于软载体,如纸张、磁带;有的载附于硬载体,如技术样品;有的载附于活载体,即人的大脑。
科技人员将他提出的理论写成论文,将他提出的技术申请专利,这些论文或专利有使用价值。
人们看其论文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购买其技术专利可以用来生产某种新产品或提高生产效率。
科技人员也可去讲授他们的理论或技术,这对听众是有用的。
牛顿的力学理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其使用价值是明显的,大学的物理系学生都学习这些理论。
它满足人们对理论的需求,这是一种高水平的精神需求。
科学技术的使用价值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引起了生产上的深刻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8世纪后期发明蒸汽机,引起了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后期电力的利用和电动机的发明,引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40年代原子能的利用,70年代以后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空间工程、通讯工程、海洋工程、信息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都是当今科技革命与创新的产物。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科学技术的使用价值中承担着科技人员创造的价值。
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是脑力劳动的结晶,它有价值。
科技人员将其成果载附于物质载体上,它有形体,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出售。
价值实体是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脑力劳动也是抽象劳动,它可以作为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这就成了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计量的,复杂劳动应换算为简单劳动。
提出科学技术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它要换算为简单劳动。
某种科技成果有无价值,价值多少,只能通过市场交换表现出来。
科学技术只有市场化才可顺利发展。
科学技术的市场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方面。
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但它有价值,其价值要在劳动过程中由劳动者转移到所生产的商品之中。
科学技术价值的转移分四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即劳动者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主要在于他掌握的科学技术的价值;二,科学技术体现在劳动资料上,例如改进生产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三,科学技术体现在劳动对象上,例如人们认识了铀的价值,就开采铀矿,经过加工利用原子能;四,科学技术以独立形态参与生产劳动过程,例如某种生产方法的专利,可以用来直接投入生产劳动中,提高劳动效率。
人们购买或学习科学技术,一般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最终消费,这与购买食品不同。
科学技术与食品在使用价值上的区别,类似于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区别。
二、脑力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具有二重性,脑力劳动也是劳动,也有二重性。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创造价值。
实际上,既没有纯粹的体力劳动,也没有纯粹的脑力劳动。
任何体力劳动都离不开大脑,而脑力劳动也不可能完全离开体力劳动,例如,科技人员要做科学实验,要把他们脑力劳动的成果写成论文。
理论来自实践,脑力劳动者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他们若脱离实践,就不会提出正确的理论,也不会提出好的技术。
科学技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是由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这种二重性是指具体脑力劳动和抽象脑力劳动。
具体脑力劳动是指科技人员研究具体的某种理论或某种技术的脑力劳动。
例如:
科技人员中有的研究某项光学理论,有的研究某项医学理论,有的提出改进汽车质量的某项技术等,这些不同的具体脑力劳动其成果是不同的。
抽象脑力劳动与抽象体力劳动虽有区别,但二者都是抽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没有质的差别,二者所创造的价值都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般是结合在一起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逐步形成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的现象。
然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都是劳动的一个方面。
若单从脑力劳动者一方看,其劳动不一定利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是,从劳动的全过程看,脑力劳动只是劳动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阶段,整个劳动过程还是符合劳动的定义的,即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
马克思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把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
但是这一点并不妨碍物质产品是这些人的共同劳动产品。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虽然分离开了,但是物质产品依然是二者的共同产品,其中有两者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就是说,脑力劳动依然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科学技术虽是第一生产力,但它不能创造价值。
能创造价值的只能是劳动者的活劳动,科学技术不是活劳动,而是科技人员脑力劳动的结晶。
它是劳动成果,而不是劳动本身。
它本身有价值,但它不能创造价值。
科技人员也是劳动力,他们是脑力劳动力,是特殊的劳动力。
我们说科学技术不能创造价值,这丝毫也不会降低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价值同生产工具的价值一样,由劳动者的劳动将其转移到所生产的商品之中。
生产工具及其他生产资料等虽不创造价值,但这些因素是生产劳动所不可缺少的,劳动者运用科学技术可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所有者也应参与分配。
从创造价值的角度讲,生产资料及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其所有者本不应参与分配,但是,其所有者不会无偿地拿自己的东西让别人去生产,因此,让他们得到部分报酬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及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参与分配,原因是因为有多种所有制,这与劳动创造价值无关。
管理人员也是脑力劳动者,但管理与科学技术不同。
管理有二重性:
一方面,管理者监督劳动者,不准其偷懒等,这种管理不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管理者让劳动者以好的方法工作,这是经营管理,这种管理创造价值。
经营管理者必须了解本行业的技术和市场,他要筹集资金,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来实施项目,要协调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还要决定在何时何地生产及以何价格出售。
他们的劳动创造价值。
他们的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通过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进入产品之中。
一般说来,那些需要协作的生产劳动都需要管理者,管理是整个劳动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像一个乐队需要指挥一样。
参与创造价值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人,体力劳动者按照管理者的意愿去劳动,于是管理者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也就体现在体力劳动者的身上了。
例如,一架飞机有数千零件,制造某一零件的工人未必知道他所造零件的用途,但管理者却知道,他让工人将各种零件组合成一架飞机,这架飞机的价值是工人和管理者及设计师等共同创造的。
三、各行各业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体 揭示出科学技术的商品二因素及脑力劳动的二因素,各种社会关系也就清楚了。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正逐步转化为农业工人。
那些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而那些服务人员通过各种服务将其价值转移到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力的价值之中。
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都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没有贵贱之分,人们应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
大家知道,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有这样几条:
一,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劳动者养活家属及繁殖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需费用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劳动者也要住楼房、坐汽车、看电视、旅游等,于是现代劳动力的价值随之提高。
就劳动力工资来说,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些,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落后地区也高些。
决定现代劳动力价值的因素应加上这样几条:
一,接受必要的安全保卫所需费用的价值;二,享受适当服务所需费用的价值;三,适当享受艺术等所需费用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许多服务人员为生产劳动者多方面服务,这些服务人员作为劳动者其劳动力也有价值,其价值随着他们的服务而转移到被服务者身上,最终将转移到生产劳动者身上。
服务人员的劳动有多种情况。
餐馆服务人员炒菜做饭,其价值是明显的。
有些服务人员的服务并不创造使用价值,因而也不创造价值,但其劳动是有益的,其劳动力的价值随着服务而转移。
劳动者的生活需求是多方面的,那些满足劳动者正常需求的服务都有价值,都要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力的价值之中。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生产劳动者所受到的服务增多,因而其劳动力的价值也随之提高。
在劳动力的价值中,有一项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费用的价值,这就是教育者劳动的价值。
教育可提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其价值。
教师是脑力劳动力,其教学有两种情况:
一,单纯传授别人提出的知识,这种教学虽不创造价值,但他传授了知识并将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转移给了学生;二,讲解自己提出的知识,他提出这种知识时创造了价值。
教师把某一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这就将这一科学技术载附于学生的大脑中,从而提高了这些未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这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这一科学技术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使他们有了它的价值。
因学生人数多,这就使这一科学技术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翻许多倍。
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科学技术后,这些未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提高了,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其中包括剩余价值。
知识也是如此,教师传授知识,使某一知识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翻许多倍。
军人及公务员的工作一般不创造使用价值,因而也不创造价值,但这些人员的工作是社会不可缺少的。
他们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要从多方面为劳动者服务。
他们及其家属为了生存也要耗费生活资料价值,他们接受教育也要耗费价值,这些价值最终必然转移到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之中。
公务员工资提高后,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力的价值也随之提高。
艺术家在表演时并不创造价值,其时是通过售票而实现其价值。
他在学习艺术时,从老师那里学来了艺术,老师也将艺术的价值转移给了他。
如果他在艺术上有所创造,那就创造了价值。
一般说来,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他们在表演中也付出劳动。
四、探索脑力劳动二重性的意义 价值理论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说明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合理性及正义性。
等价交换论,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与过去相比,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深入分析科学技术是必要的。
探索科学技术的商品二因素和脑力劳动的二重性,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有利于正确认识当代各种社会关系,有利于正确制定分配制度。
科学技术是科技人员脑力劳动的结晶,我们应该重视脑力劳动,重视科技人员。
这绝不意味着降低工人阶级的作用,因为现代企业里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社会不断前进,工人阶级当然也与时俱进,这就要认真学习现代科技。
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
要重视工人阶级,就要提高其科技水平。
经营管理人员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也创造价值,他们也是工人阶级一部分。
科技的发展以教育为基础,教育可以传播知识和科学技术,同时也转移价值。
教育可以使某一种科学技术的价值转移给众多的人,从而使其价值翻许多倍。
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但劳动者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后,可以有所发现和发明,可以提高劳动的技能和熟练程度,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科学技术扩大再生产的手段。
要重视科学技术,就要重视教育。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要探讨其发展的规律。
这也可以使我们明确科技人员的贡献究竟如何,应得到多少报酬。
科技人员按其实际贡献的大小,给以合理的报酬符合社会主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必须市场化。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把科学技术推向市场,科技人员要走向市场,政府要大力保护知识产权。
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价值只能在市场上实现,科技人员的应得报酬要在市场上取得。
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两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快速发展。
美国和西方经济发达的深层次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而在于有一套有利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体制。
如果说其经济发达的原因是科学技术,那么其科技先进的原因何在?
我们要探讨科技发展的规律,制定一套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很多,而一个很大缺点是忽视科技发展,我们要坚决纠正这一缺点,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使我国成为最重视且最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国家。
作者介绍:
刘文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政治系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_
南昌高专学报 2000年第1期(总第36期) 2000年3月出版JournalofNanchangJuniorCollege (Sum36) March2000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吴 剑
(南昌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 南昌 330009)
摘 要:
价值具有两层意义:
一是以劳动作为实体,劳动是其唯一源泉的价值本质;二是以财富度量尺度为内容的价值表象。
研究价值,必须从区分价值的本质与价值的表象,劳动的本质与劳动的内容以及形成财富的劳动在现今的具体表现着手,才能揭示价值的源泉,为财富的分配寻找依据,促进财富的增长。
在现今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直接形式的劳动已经不再是价值的宏大基石,人们通过社会化的协作劳动共同形成价值,劳动仍然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财富分享的唯一依据。
因此,按劳取酬才是天经地义的。
关键词:
价值;价值本质;价值表象;劳动;社会劳动;财富;按劳取酬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354(2000)01-0019-05
“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基石作用,使它成了人们坚持还是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争论焦点。
研究“劳动价值论”,分析的基点自然是“劳动”和“价值”,但恰恰是在这两个基本问题上的模糊观念使得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至今还没有出现新的突破。
不论是认为“劳动价值论”失效而提出的“新三元价值论”〔1〕,还是自称以坚持“劳动价值论”为内容的“社会劳动价值论”〔2〕,都因为把价值的创造和生产要素的作用混为一谈,把以劳动为实体的价值本质和作为财富尺度的价值表象扯在一起,既混淆了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本质区别,又抹杀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作用。
提出“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论点,陷入了萨伊“三位一体”分配模式,无助于解释价值的真正来源。
研究“价值”,必须从区分价值的本质与价值的表象,劳动的本质与劳动的内容以及形成财富的劳动在现今的具体表现着手,才
收稿日期:
1999-12-28
能真正揭示价值的源泉,为财富的分配寻找依据,促进财富的增长。
一、价值本质和价值表象不能混淆
“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提出这一理论的初始就使“价值”这一概念隐含了两层意义:
一是以劳动作为实体,劳动是其唯一源泉的价值本质;二是以财富度量尺度为内容的价值表象。
亚当·斯密在分析人类早期生产阶段时指出:
“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
〔3〕
。
这段话被视为“劳动价值
论”的经典论述,后来被马克思发展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并把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深刻地揭露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激发了工人阶级的反压迫、反
20南昌高专学报2000年
剥削的阶级觉悟。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逻辑非常严密,没有丝毫错漏,是不可能被证伪的。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任何理论都不可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
正是因此,马克思在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同时预见性地指出: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在这个转变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从事劳动的时间,……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
P217~218)
……”〔4〕(可惜的是人们并没有按照
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
既然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原,那么,每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它们各自创造的收入:
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掩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清醒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则早就认识到,就本质而言,价值是一般劳动的凝结,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实体。
但作为价值的表象形式,它是度量财富的尺度。
价值是主客体相互关
系的一种主体性表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把价值定义为:
“价值是生产费用和效用
P605)的关系”〔6〕(马克思也曾指出:
“价值这个
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7〕(P406)
。
一种物品有
价值基于人们对其产生了需求,而需求的前提一是因为某物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效用,二是因为某物的稀缺性产生了所有权,获得它必须支付生产费用。
在自然资源并不稀缺,尚不属于任何人所有的生产阶段,人们之间以获取各种物品所需的劳动量的比例为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
那时,资源不需支出费用,劳动实体是度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体现价值本质的劳动量和价值的表象形式———财富的度量是同一的,直接形式的劳动量是财富的唯一尺度。
当工业社会出现以后,资源越来越稀缺,资源被不同的个人、集团或国家所占有,获得资源需支出费用。
资源费用进入到财富的生产费用构成中,使作为度量财富的尺度的价值表象与作为价值本质的劳动实体不相符。
人们在交换中不但要对比获得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还要为相互的自然资源支付生产费用,于是财富的价值(生产费用)构成不只是生产财富的直接形式的劳动,还包括对生产财富所消耗的资源支付的费用。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
P5)〔8〕(,马克思的英明预见分析现实中形成财富的劳动内涵的巨大转变,把对价值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峰,却把马克思的话作为抛弃“劳动价值论”的借口。
在分析工业社会到来的生产阶段时,亚当·斯密运用价值的表象,揭示了商品(效用)的生产费用的构成是土地、资本和劳动三个因素。
由于这一论述不是建立在对价值含义的充分论述基础上,所以导致即使是比较彻底的“劳动价值论”者———李嘉图也陷入到花费同样的劳动开发土地、生产工具,但土地、生产工具的价值不一定相等的矛盾之中,得
出“投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相对价值的原理,因使用机器及其他固定耐久资本而有了很大变更”质相违背的结论。
萨伊更是庸俗地把它发展为“三位一体”的分配模式。
他从“效用价值论”出发,认为商品生产的三要素共同创造了效用(价值),,〔5〕(P23)
这样与价值的本
第1期吴 剑: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21
劳动所形成的工具、原材料在财富生产费用构成中的地位突显,而直接形式的劳动在财富生产费用构成中的地位下降,不再是财富的唯一尺度,财富的价值(生产费用)构成包括自然资源的费用,生产资料(物化劳动)的费用和对自然物,生产资料进行组合、加工、改造的活劳动的费用三个部分。
前两项被称为财富原值,后一项被称为增加值。
增加值是活劳动的凝结,对自然物,生产资料进行组
合、加工、改造的活劳动是增加值的唯一源泉,因为没有这种活劳动是不可能形成新的财富的,也就不可能形成增加值。
混淆价值本质———劳动实体和价值表象———财富的度量尺度(生产费用和效用的关系),以财富的价值构成来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本质,或以财富的价值构成取代价值的源泉,自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二、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产生“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谬误的第二个原因是所谓的劳动价值论的悖论。
不少论者指出,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越来越少,而形成的价值却越来越大,认为这是“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的。
似乎只有承认“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才能解决问题
〔9〕
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结论〔2〕,这是值得商榷的。
笔者认为,所谓劳动,从本质上看,是劳动者体力、智力和精神力(人的品格、意志、兴趣、信仰、情感等心理因素)的消耗,是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力 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