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46065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4.18KB
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分析.docx
《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分析
摘要:
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和归纳数学情境和问题中的关键字,借助这些关键字把握整体的思维脉搏,建立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而选择和运用正确的计算方法。
除了对关键字的把握,还要通过有效的策略,帮助理清题意,掌握数数的方法,辨别图文信息并巩固基本的四则运算。
关键字:
低年级解决问题关键字四则运算
解决问题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对数学或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索,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取消了“应用题”这一板块,将其改为“解决问题”,并且没有独立的专题。
而是将解决问题渗透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大板块中。
新理念下解决问题的基本特点是:
感知信息、发现问题、提出策略并解决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解决问题教学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同年级有不用的特点。
解决问题在低年级的呈现方式主要是图形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而且图形中融合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或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符合低年级的个性心理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容易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对问题情景的感知,注意引导学生收集其中的数学信息,注重让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数量关系是指解决问题中已知数量和已知数量、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只要弄清数量关系才能准确地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运算,把数学情景转化为数学模型,最终转化为数学式子。
为此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和说理。
通过分析题意中的数学信息,找到已知数量之间的联系,再结合数学问题,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同时教师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有其特定的规律性和共性特征。
这些共性主要源于情境或问题中的关键字,通过对这些关键字的理解和把握,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更快捷地理解和抓住情境中的关键点,从这些关键点出发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
低年级教材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图文结合的方式,文字相对较少,但这些少量的文字更有其关键作用。
在教学时更要善于分析和把握情境或问题中的关键字。
在解决问题课程目标中,一年级的要求是能根据加减法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从情境图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
知识能力要求方面主要是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而加减法的运用涉及一些关键字,抓这些关键字有利于学生更便捷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中,问题情景经常会出现“一共”这个词。
而求“一共”就是要用“加法”运算。
在教学时,要先让学生理解“一共”的含义,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一共这个词汇,可能对它还不太了解。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一共”也就是求全部合起来有多少。
通过理解关键词归纳出算理,再根据算理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一年级下册则运用了更多的减法运算,减法运算是对加法运算的逆运算,相比加法运算,难度更高一点。
“还剩多少”则是减法运算中常使用的关键句,求剩多少就要用“减法”运算。
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剩”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意,认识到“剩”就是从总体中拿出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
帮助学生辨清其中的算理,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减法运算中,还有一些类型题是要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多少”。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
小兔跳了35下,小猪跳了30下,求小兔比小猪多跳几下?
(省略图片信息)。
这道题中最关键的是“多跳几下”,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也就是要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二年级除了要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还就要求能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会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要求相比一年级,内容更多,层次更深了。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道题目简化成文字题如下:
二
(1)班得了16面小红旗,二
(2)班比二
(1)班少3面,求二
(2)班得了多少面红旗?
这道题中最关键的是第二个数学信息“二
(2)班比二
(1)班少3面”,在教学时,要分析这个数学信息中,哪个是大的数,哪个是小的数。
比如这道题,二
(2)班是“大的数”,二
(1)班是“小的数”,问题要求“二
(2)班得了多少面红旗”,也就是要求“小的数”,求“小的数”要用减法运算。
这样分析之后,学生就会对题意很清晰明了。
有时候是要求“大的数”,同样要让学生分析给出的数学信息中,哪个是“大的数”,哪个是“小的数”,再根据问题选择“加法”或是“减法”。
求大数要用加法,求小数要用减法。
二年级上册学习了乘法口诀后,有一节内容是“用乘法解决问题”,这一节内容又出现了“一共”这个关键词。
但此时求“一共”不是用“加法”运算了。
教学这个内容是,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收集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再将观察到的信息归纳为“几个几”,通过让学生反复说,加深对“几个几”的理解。
在用乘法解决问题时,“几个几”就是关键词,但这个关键词不是直接出现,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归纳。
在教学时,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怎么数,刚开始要带着学生数,通过手势引导学生。
在学生掌握了数的方法后,就能很快知道给出的信息一共有几个几,再选择相应的乘法算式进行计算。
之后又出现了这样的题目:
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求擦桌椅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的关键字是“倍”。
教学时,要通过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构建一个思维模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要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操作建立一个表象,理解“几倍”也就是“几个同样多”,最终转化为“几个几”的数学模型。
二年级下册学生开始接触除法算式。
在“表内除法
(一)“这一单元最后一节安排了解决问题这一个内容,主要是提供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分析情境,收集信息后运用乘除法解决数学问题。
这一节内容有一个关键字“每”,学生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已经了解到“每”即是平均分,要求每份分得同样多。
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分析已知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题目会给出总量和每份量,要学生求出分成几份,或者已知总量和几份,要学生求每份量。
但由于新课标已经不强调公式的掌握,比较注重学生的思维运用,在教学时不必要过分突出强调总量、每份量、份数之间的关系式。
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已知量,理清算理,对“总量、每份量、份数”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把握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时,要善于归纳问题中的关键字,引导学生利用关键字理清题意。
当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看到某个字就马上用某种算法。
这种机械记忆的方式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对算理的把握,理解每个关键字的含义,再通过收集数学信息,分析已知量和已知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从而准确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字在解决问题中除了有其积极性,但也容易产生干扰作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在低年级教材中,最常见的关键字就是“一共”,学生很容易一看到“一共”
就选择加法运算。
但到2年级,接触了乘法算式后,在运用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出现了“一共”这个词汇。
这时候,学生便容易混淆了。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冲突呢?
分析个中原因,低年级学生出现混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算理的把握不够清晰,靠机械记忆或者习惯性思维,先入为主地认为“一共”就要用“加法”运算,没有仔细分析题意。
在教学中,应该要让学生先从题中收集相应的数学信息,通过收集数学信息把握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时,在教学“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收集数学信息把握“几个几”这个关键信息,建立起“每组几个,有几组,也就是有几个几”这个数学模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辨析乘法和加法运算之间的差异,从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除了要重点把握关键字词外,还应该综合把握问题情境和具体的呈现方式,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更有效地优化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理解题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例题:
这道题目是一年级教材中的练习题,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解决问题这一类型题,且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还比较少,思维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而教材在编排解决问题这一类型题时是采用纯图形的方式,这样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题目是要学生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
学生在完成这一道题目的时候,容易把算式列成6+3=9、3+6=9或者9-6=3。
这三种算式说明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理解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但在实际情境中,却没有明确题目要求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学生只是对图片有个粗略的感官,没有仔细分析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不能辨别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即没有理解题意,所以容易出现计算方法错误的情况。
因此,在教授这一类型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分析题意,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分析这一道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例如以上列举的例题,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有:
右边有3只小鹿,一共有9只小鹿。
而数学问题则是“左边有多少只小鹿”。
通过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数学模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
二、掌握数的方法。
二年级三、四单元测试中有类似这样一道题目:
一共有多少个?
=
?
只
这道题目是二年级数学上册三、四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中解决问题的第一道题目。
在分析学生的卷子中,发现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列式计算是5×3=15。
而这道题目每一行有6个星,正确算式应该是6×3=18。
学生之所以列出错误的算式,是因为学生在数每一行有几个的时候,没有认真的数,粗心大意,把每一行看成5个了。
这一道题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乘法算式的运用,是否理解乘法算式是表示几个几相加,能否把几个几转化成乘法算式。
在学习用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图中有几个几,再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
学生在数有几个几的时候,就要让学生掌握数的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节课,学生就开始学习数数。
这个时候,教师就初步向学生介绍一些数数的方法,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到了二年级,学生基本上已经能掌握数数的方法了。
但在实际问题中,学生会出现数错、漏数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做题的时候比较急躁,或者有少数几个学生还没掌握数的方法。
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数边用手指着,或者用铅笔指着,数到哪就指到哪,这样学生就不容易数错了。
另外,学生在分析题目中有几个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没数出一行就用铅笔圈出来,一边圈一边数,最后再在旁边标上几个几。
学生在经历数的过程中,既可以加深对乘法算式的意义的理解,也可以保证学生的失误率减少。
三、分析图文信息,整体把握情境。
二年级三、四单元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一层楼有3米高,那5层楼一共有多少米高?
这道题属于图文并茂的类型题。
在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更多的是图文并茂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图片信息是和文字信息相统一的。
但这道题比较特殊,文字和图形信息不统一,学生便容易混淆题意。
主要出现两种错误的计算方法,一些学生把算式列成:
5×5=25(米),也有学生把算式列成5×7=35(米)。
第一种算法,学生没有仔细看清文字信息,就匆忙地看图,发现每一列有5个房间,再看问题要求5层楼……,就直接用5×5计算了。
最后的单位写对了,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找单位要看多少后面的第一个字,所以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找对单位了。
第二种算法,学生根本就没有看文字信息,直接观察图片,发现每一行有7个,一共有5行,就是5个7,马上列出算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年级 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 策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