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课件.docx
- 文档编号:24606034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35.11KB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课件.docx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课件.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课件
广播电视学概论
主讲屈济荣QQ:
39160587E-mail:
quok1353@
绪论
⏹当之无愧的“第一媒体”
⏹“地球村”的起点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
⏹影响人们的知识、道德、情趣乃至社会价值观
本章内容
⏹广播电视的技术界定
⏹中国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
⏹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与劣势
⏹广播电视学的学科性质
广播电视
⏹运用电磁波传导方式把声音和图像传递给广大受众的电子传媒工具,是一种先进的电子通讯手段,是一种更为广泛面向社会的大众传播方式。
(技术定义)
⏹广播电视是电子科学发展与人类传播需要结合的产物。
⏹思考:
作为新媒体的手机电视的媒介属性。
人类传播发展的四个阶段
⏹语言传播时期
⏹文字传播时期
⏹印刷传播时期
⏹电子传播时期
中国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
⏹中国广电:
关键在其社会属性,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特征,它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独特的文化形态,是一项发展方兴未艾的产业。
(本质属性)
喉舌功能
⏹“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
⏹上传下达
⏹意识形态的体现
⏹讨论:
举例说明广播电视在我国对外交流和宣传中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
⏹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
⏹符合符号体系呈现了最接近实际感觉的信息
⏹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影响最为广泛、深刻的传播媒介
独特的文化形态
⏹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众文化的最典型代表
⏹是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
⏹在承载、传播文化产品的同时,自身也创造出许多文化类型,成为独特的文化景观
第三产业
⏹事业性质,企业经营
⏹已经逐渐走向市场
⏹广播电视产业已经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学
⏹广播电视学:
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内容包括广电基础理论、广电应用理论,广电决策理论和广电历史研究四方面,研究对象包括节目、受众、传播、管理等。
⏹这几个方面也是本课程的内容构成。
广播传播的优势
⏹是传播迅速、信息量大,在突发事件中不可代替
⏹受众多,覆盖面广
⏹伴随性收听、移动性收听
⏹声情并茂,引发听觉联想
⏹参与性强,即时反馈
⏹技术简便,成本相对低廉
⏹广告便宜,相对回报比较实惠
广播传播的局限性
⏹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容易产生歧义
⏹线性传播的制约性
电视传播的特点
⏹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
⏹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
⏹时效性强。
⏹家庭式的收视。
⏹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
⏹显著的广告效益。
电视的传播局限
⏹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和其它媒介相比,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广播的产生、发展
⏹美国匹兹堡大学费森登首次进行了无线电有声广播。
⏹世界首次广播新闻: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建立一家实验性电台,播送州长竞选新闻。
⏹世界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呼号KDKA。
电视的产生、发展
⏹成像技术——电波成像(扫描)——动态图像传播
⏹1930年,英国BBC首次播出电视剧
⏹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中国广播
⏹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
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在上海创办,1月23日晚8时开始播音,50瓦,200米。
⏹中国最早的官方广播电台:
“哈尔滨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开播,在奉系军阀支持下由我国早期无线电工程专家刘瀚主持创建,100瓦,280米,节目包括钱粮行市及音乐新闻等
⏹中国最早的私人商业广播电台:
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1927年3月18日开播,50瓦,370米
⏹中国共产党首个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党中央于1940年春在延安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广播委员会,同年12月建立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属于新华社的一部分,稿件由新华社提供。
标志着无产阶级广播事业及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
⏹1978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RadioInternational)开播,简称CRI
中国电视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采用直播方式
⏹1973年,我国开始彩色电视广播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缩写为CCTV。
与此同时,各省电视台都以省、市、自治区命名
广播电视传播发展的物质基础
⏹电磁波的原理
⏹电磁波是电路衰减形成的振荡波,电路电流的强弱变化会影响电波的特征,这也是电磁波能纪录信号的根本原因
衍射与干涉
⏹衍射原理:
当波遇到尺寸与他波长接近的物体的时候,会产生衍射现象,表现为改变直线传播状态,在这个物质周围散射开来
⏹干涉原理:
频率相近的两个波相遇,会产生相互干涉的现象,改变原来的振幅
⏹电磁波的衍射与干涉现象在广播电视信号传播过程中会产生负面影响,是应该力求避免的
无线电波的划分
⏹波段名称波长范围频段名称频率范围
⏹超长波10KM-1000KM甚低频VLF30KHz-3KHz
⏹长波1KM-10KM低频LF300KHz-30KHz
⏹中波200M-1KM中频MF1.5MHz-300KHz
⏹中短波50M-200M中高频IF6MHz-1.5MHz
⏹短波10M-50M高频HF30MHz-6MHz
⏹米波1M-10M甚高频VHF300MHz-30MHz
⏹分米波10CM-100CM特高频UHF3GHz-300MHz
⏹厘米波1CM-10CM超高频SHF30GHz-3GHZ
⏹毫米波1MM-10MM极高频EHF300GHz-30GHZ
⏹亚毫米波1MM以下超极高频SEHF300GHz以上
⏹收音机主要使用的波段是中波和中短波、短波(MF---HF);而电视一般则采用短波。
有线电视则通常使用甚高频与特高频(HF----UHF)
调频与调幅
⏹AM及FM指的是无线电学上的二种不同调制方式
⏹AM:
AmplitudeModulation称为调幅,而FM:
FrequencyModulation称为调频
⏹AM的振幅是不稳定的,因此信号强弱也不稳定;而AM通过限制振幅,稳定频率,因此信号更为稳定。
调频所占用的频道资源要更多。
电波的传播方式
⏹1、地波传播
⏹2、天波传播
⏹3、直线传播
⏹4、特殊介质传播
电视的制式
⏹目前世界上采用的电视制式主要有3种:
PAL、NTSC和SECAM
⏹PAL制式的特点是电视节目清晰、观看效果好,但它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而NTSC制式的优点是成本低,但观看效果较差;SECAM则是居中。
PAL电视标准(制式)
⏹PAL电视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
3,PAL电视标准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NTSC电视标准
⏹NTSC电视标准,每秒29.97帧(简化为30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偶场在前,奇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NTSC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486,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
3。
NTSC电视标准用于美、日等国家和地区
广播电视的传播制度
⏹1、国营制度型
⏹2、公共制度型
⏹3、商业制度型
讨论
⏹崔永元曾经说:
如果说央视是商业电视机构,那么它就是世界上最差的商业电视台;如果说央视是公共电视台,那么它就是世界上最烂的公共电视台。
我们如何理解这两种电视传播制度的区别,并对他的观点进行批驳?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大众传播媒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
⏹统一的传播网络,较强的系统优势
公有制
⏹社会主义性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大众传播媒介
⏹必须经过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批准
⏹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
⏹国家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
⏹国有大中企业可以参与非内容性的传媒活动
⏹公有制特色,由各级政府主办,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
⏹广电部门办台;集体性质办站;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非内容性传媒经营活动;产业集团化经营;整体纳入国民经济计划。
⏹广播电视传媒属于国家所有;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党委和政府对广播电视机构有领导权;
⏹随着民营经济涉足传媒领域,但国家对新闻有绝对的控制权
⏹在我国一元化领导、分层次管理的广播电视体制下,各级电台、电视台作为舆论宣传喉舌,必须保持舆论宣传的一致性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广播电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是我国广播电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中国广播电视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本质和显著的特征就是使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党、政府、人民的喉舌作用。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指意识形态领域坚持所属政党、阶级的指导思想,宣传它的纲领意志、政治主张、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且在组织上接受它的管理。
⏹中国广播电视的党性原则就是在广播电视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坚持和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在各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纲领,同党保持一致性;
⏹在组织上接受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
“政治家办台”
⏹要加强党对广播电视的领导,就要培养和选拔哪些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原则性强、思想觉悟高、能按广播电视规律办事的优秀干部来充实和加强广播电视队伍的领导力量。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者的内在联系
⏹“双为”宗旨的共同目标表现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注重节目内容的丰富多彩
⏹坚持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在节目制作的新颖性上下功夫,努力做精品节目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道德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统一的传播网络,较强的系统优势
⏹“四级办”体制
⏹1983年国家电视部第十一次全国工作会议上,国家确定“四级办”体制——即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县市——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三级办”
⏹国家、省、地级市三级办台,县市台转播
⏹中央台为核心,以省台为骨干支撑,以地市台为补充
中国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
⏹拉斯韦尔、赖特的社会功能理论
⏹默顿的功能失调说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的正负功能说
⏹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拉斯韦尔、赖特
⏹环境监测
⏹社会整合
⏹文化传承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娱乐功能(赖特)
⏹——《大众传播:
一个社会学视角》
默顿的功能理论
⏹功能失调(dysfunction)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manifestfunctionandlatentfunction)
⏹功能替代(functionalternative)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
⏹二者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书中提出了“三功能说”
⏹授予地位
⏹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
⏹模拟社会环境(麻醉功能)
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舆论学》
⏹现实环境
⏹拟态环境
⏹观点:
1、人们对拟态环境越来越失去验证能力。
⏹2、媒介有意无意歪曲环境描述。
⏹3、人们将拟态环境视为现实环境而展开实际行动。
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
⏹新闻传播功能
⏹社会教育功能
⏹信息服务
⏹文化娱乐
新闻传播功能
⏹新闻传播是广播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的骨干,广播电视以特有的技术和专业化信息处理的优势,要提供最新、最活、最快,并能跟踪事件,及时进行深度广度开发的深度报道。
⏹新闻立台
新闻传播功能的具体表现
⏹信息传播
⏹沟通功能
⏹导向功能
⏹监督作用
社会教育功能
⏹广播电视因其传播的快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普及性,成为我国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论新闻节目还是文娱节目、信息服务节目,都体现着社会教育的功能。
⏹社会教育节目则是这一功能的集中体现。
⏹广播电视社会教育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它借助电子媒介,进行教育,提供文化教养,向社会成员传授维持社会发展所需的社会规范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认知各种问题。
⏹被誉为“空中教室”、“没有围墙的学校”。
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表现
⏹1、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
⏹2、普及科学知识;
⏹3、传播文化知识。
社教节目的特点
⏹1、综合性
⏹2、灵活性
⏹3、市场性
娱乐休闲功能
⏹娱乐休闲功能的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文化娱乐休闲功能的体现
⏹广播电视娱乐节目的特点
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将有更多的空余休闲时间,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化的,他们渴望获得周围世界变动的信息从而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新闻传媒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消遣。
功能的体现
⏹1、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
⏹2、满足受众的娱乐休闲需求;
⏹3、广播电视擅长文化娱乐功能的发挥。
娱乐节目的特点
⏹1、兼容性
⏹2、渗透性
⏹3、综合性
⏹4、连续性
⏹5、创造性
⏹娱乐节目的发展方向: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多出精品节目
讨论
⏹联系当前广播电视节目,谈谈你对广播电视娱乐节目的低俗化倾向的认识。
信息服务功能
⏹信息服务功能的表现
⏹1、为受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2、为经济生活服务
⏹3、为全面的信息交流服务
信息服务的特殊节目形式——广告
⏹广告:
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销售、树立商品或企业形象为目地,并通过广播电视向公众进行商品或劳务性质的有偿宣传形式。
⏹广告的作用:
起到指导生产、扩大流通、促进销售、引导消费的作用,方便人们的生活。
⏹广播电视要进一步增强信息服务的功能
⏹1、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展开信息服务功能;
⏹2、在技术的进步中求得发展。
电视节目的分类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
⏹从节目内容来划分
⏹从节目表现形态划分
⏹从报道方式来划分
⏹从传播形态划分
基本分类(内容)
⏹六分法:
新闻类、言论类、知识类、教育类、文艺类、服务类等6种节目形态
⏹四分法:
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公共服务性节目
⏹四分法是被认同比较多的一种分法,也是广播电视评奖的几个基本奖项分类。
按照基本功能
⏹按照电视的基本功能来分,目前业界和学界都存在有两种分法,即所谓的四分法和六分法。
⏹四分法:
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娱性节目、公共服务性节目
⏹六分法:
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知识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文娱类节目、服务类节目
按照节目的表现形态
⏹从节目的表现形态来考察,根据受众需要和节目内容取向,可以讲电视节目分为四个类型:
一般型、综合型、专题型、对象型。
一般型节目
⏹节目内容取向和接受对象都具有最大程度的容量和一般性。
比如新闻节目、电视剧等。
一般类节目报道范围广,手中方面也不具有排他性。
综合型节目
⏹综合型节目的性能是兼容、杂交、相互渗透。
它将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趣味性、新闻性融合一体,比如《综艺大观》。
它为各种层次,各种品味的受众提供各式各样的节目。
专题型节目
⏹专题型节目是与一般节目相对而言的,具有特定的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集中性、系统性的特点。
表现出特定的主题或者内容取向,且有着一定的新闻厚度与深度。
对象型节目
⏹对象型节目是为特定的受众群体为目标的节目类型。
具有贴近性、层次性、与介入性的特点。
⏹对象型节目通常能介入传播对象的生活环境,能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对目标受众有很强的聚合功能,是专业电视频道的发展方向。
电视新闻节目
⏹基本分类:
⏹消息类、专题类、评论类
⏹(第四类:
新闻故事?
)
一、电视新闻节目的界定
1、电视新闻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电视新闻节目
指电视台或其他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传播出或交流的具有特定内容、形式、品质的电视新闻信息产品。
⏹从题材领域:
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法制、社会、娱乐
⏹从新闻性质:
软新闻、硬新闻
⏹从传播理念来分:
传统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
⏹从制播方式来分:
现场直播、实况转播、素材编辑
⏹从报道方式:
口播、图片、影像、字幕、现场报道、连线报道
⏹从编排方式:
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组合报道、新闻杂志
节目形式:
消息类,专题类,评论类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类型
一、消息类新闻节目
⏹消息类新闻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节目形态,人们习惯性地把这种狭义的电视新闻称为"电视新闻"
⏹消息类新闻在报道上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
“快”、“短”、“活”
1、如何实现“快”?
⏹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
⏹编排手段
⏹技术手段(直播、口播、飞字幕)
⏹报道手段(善于变结论式报道为进程式报道)
2、如何实现“短”?
⏹集中主题
⏹巧选角度
(1)反映事件核心进程的信息
(2)富于故事性的信息
(3)有视听冲击力的信息
⏹精练语言
(1)开门见山,忌写套话
(2)文字精练,多用短句
(3)电视新闻导语中一般不使用倒装句
3、如何实现“活”?
⏹导语+图像新闻
⏹图像新闻
⏹口播新闻
⏹主持人+现场记者(或新闻人物)
⏹除了形式的灵活多样,消息的"活"还体现在视听元素的活跃上
二、新闻专题
⏹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做的充分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而且有深度
⏹“新闻专题”是我国电视新闻题材划分的一个独特称谓,类似于西方新闻中的“深度报道”(indepthreports)
⏹电视新闻专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1、综述式
⏹综述式即对某一新闻事件、问题作比较全面、系统的反映,它往往是在了解全局的基础上,对某一典型事件在全局中的位置、作用及其可能的影响、走势进行分析、预测
⏹主要功能
(1)梳理(时间、主题)
(2)分析(社会背景、历史背景)
(3)预测
2、调查式
⏹调查式报道是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专题的调查研究,是有分析、解释、思辨的电视深度报道
⏹调查式报道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因素:
(1)选好调查的对象
(2)注意调查的严谨
(3)展示调查过程的生动
3、专访式
⏹它是由电视记者(或主持人)对新闻人物(亲历者、目击者)或有关部门权威人士进行专题访问的专题报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根据专访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人物专访、事态性专访和观念性专访
三、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台对重大的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问题所发表的言论,以表明电视台对新闻事件、问题的立场、观点
⏹它对于社会舆论有强烈的引导性,是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代表着电视媒介新闻报道的水准
1、源于报刊的评论形式
(1)本台评论和本台评论员文章
⏹相当于报纸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是电视评论中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两种形式
(2)编前话与编后话
⏹编前话多以说明为主,编后话则重在对新闻事件的点评和升华
2、电视评论的特殊形式
(1)谈话体评论
⏹谈话体评论是以电视谈话的方式播出的电视评论类节目
(2)主持人评论
⏹主持人评论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和人格化的特征
(3)电视述评
⏹电视述评是述评这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杂交品种在电视上的具体运用
现代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1.求速度。
⏹2.求深度
⏹3.求个性
⏹4.求实用
求速度
⏹现代新闻的竞争的第一个焦点就是争抢“新闻的第一落点”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和第一发布”
⏹对速度的要求的直接结果就是新闻直播的常态化
⏹“第一发布”也关系到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敏感及其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
求深度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新闻的深度竞争的两种方式:
⏹一是在新闻事件的各构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因果)上比拼功力;
⏹二是通过“链接”等方式将同类信息进行有效“缝合”,形成一种集纳式的新闻信息洪流。
求个性
⏹当“成为第一”不再可能实现,“成为唯一”就成为当下新闻媒体唯一的新闻追求
⏹新闻信息本身所蕴含的核心价值是相对单一的,但是新闻报道对信息价值的呈现视角却可以是多元的,这种视角的多元性则为新闻报道的“唯一”追求提供了空间。
⏹新闻媒体应该在反映事件全貌的基础上选取一个独到的视角,从而确立自己新闻报道唯一性。
求实用
⏹强调新闻带给受众物质上的利益或者精神上的愉悦的
⏹从受众的立场和角度对新闻事件加以解读,突出为受众的服务功能,或者减少受众的接收成本
⏹如民生新闻
⏹尊重受众的情感体验。
人情化、故事化、方言化报道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更多内容请访问
⏹
从报道方式来划分
⏹现场报道与录音报道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直播节目
⏹主持人节目
现场报道
⏹广播的现场报道是指报道者在新闻现场利用实况音响(包括环境音响、访问录音等)和现场解说、评述组合而成的报道形式。
⏹基本特点
⏹1、以再现事物及其现场的瞬间状态和情景为主要表现目标。
⏹以现场的即时解说和评述为主导,一方面加强报道的直观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情感的起伏性。
⏹3、以富于表现力的实况音响为必要条件。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
⏹是指围绕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进行的“追踪式”报道。
它紧追事件的客观进程,以连续报道的形式迅速即时地反映事件最新态势,让听众通过连续收听的信息积累来了解事件全貌及其本质的报道方式。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或已经发生的某一新闻所作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多方式的报道,各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间延续性,而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连续报道的特点
⏹1、事态本身的连续性。
⏹2、报道对象的发展性。
⏹3、连续报道信息的广博性。
⏹4、更为明显的时效性。
连续报道的适用范围
⏹1、能引起受众高度关心的重大事件,具有全局性的事件。
⏹2、仍然出于变化之中的事件。
系列报道的特点
⏹1、主题的统一性。
⏹2、传播的系统性。
⏹3、报道对象的非事件性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的区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播电视 概论 复习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