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五色土.docx
- 文档编号:24600878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9.20KB
第一课五色土.docx
《第一课五色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五色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课五色土
第一课五色土
一、教学对象:
中级班留学生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课文和会话的内容。
2.熟练掌握本课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相对组成观念神秘欢乐思考如果罢了配
3.掌握本课句型
……之一;不过……罢了;虽说……可是……;……上百……;
把……分成……;由……组成;由于……就……;如果……的话
三、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2.词语辨析:
如:
一定\千万所以\就等。
3.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安排:
共8学时。
1-2学时,检查本课词语的预习情况;
3-4学时,课文学习,并做相关练习;
5-6学时,副课文的学习和练习;
7-8学时,做补充练习,复习全文,布置作业。
五、新课导入:
中国人对土地的重视——落叶归根
六、教学内容:
(一)课文生词讲解
1.座:
(1)(~儿)座位:
满~有~;
(2)(~儿)放在器物底下垫着的东西:
茶碗~电脑~;
(3)量词,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
一~山一~水库一~高楼
2.砌:
用灰、泥把砖、石垒起来:
~墙堆~
3.坛:
(1)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时用土、石等筑的高台:
祭~天~
(2)用土堆成的平台,多在上面种花:
花~
(3)指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
体~歌~文~
(4)坛子:
醋坛子菜~
[注意]醋坛子:
比喻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
也说醋罐子。
形近字:
切\彻\沏\窃
4.相对:
(1)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
~论
反义词:
绝对
(2)比较的:
~稳定~优势
5.皇帝: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
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6.祭:
(1)祭祀:
~祖宗。
(2)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公~死难烈士
7.青:
(1)蓝色或绿色:
~天~山绿水。
(2)黑色:
~布。
(3)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踏~。
(4)比喻年轻:
~年。
(5)指青年:
~工(青年工人)知~。
(6)(Qīng)姓。
8.观念:
(1)思想意识:
传统~。
(2)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
9.中上游:
河流中介于上由与下游之间,靠近上游的一段。
10.发源地:
(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起源的地方。
11.广大:
(1)(面积、空间)宽阔:
~区域。
(2)(范围、规模)巨大:
有~组织。
(3)(人数)众多:
~群众~读者。
12.高贵:
(1)达到高度道德水平的:
~品质。
(2)极为贵重的:
服饰~。
(3)指地位特殊、生活享受优越的:
~人物。
13.神秘:
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揭开~面纱
14.遗迹:
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15.游览:
从容行走观看(名胜、风景):
~泰山。
16.划:
(huá)
(1)拨水前进:
~船~浆。
(2)合算:
~得来~不着。
(3)用尖锐的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擦过去:
~火柴。
(huà)~时代~拨
17.文明: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
~国家。
(3)旧时指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
~结婚。
反义词:
野蛮
18.根据:
(1)(动词)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
(2)(名词)作为根据的事物。
19.配:
(1)两性结合:
~偶婚~。
(2)配偶,多指妻子:
择~元~。
(3)使(动物)交配:
~马。
(4)按适当的标准或比例加以调和或凑在一起:
~颜色~药。
(5)有计划地分派:
~售分~。
(6)把缺少的一定规格的物品补足:
~零件~钥匙~套。
(7)衬托;陪衬:
~角红花~绿叶。
(8)够得上;符合;相当:
相~。
(9)充军:
发~。
20.于是: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1.流域:
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长江~黄河~。
22.带:
(名词)
(1)(~儿)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
皮~传送~。
(2)轮胎:
车~。
(3)地带;区域:
温~黄河一~。
(动词)
(1)随身拿着;携带:
~行李~干粮
(2)捎带着做某事:
你出去请把门~上。
(3)呈现;显出:
面~笑容。
(4)含有:
这瓜~点儿苦味说话~刺儿。
(5)连着;附带:
连说~笑放牛~割草。
(6)引导;领:
~队~徒弟。
(7)带动:
他这样一来~得大家都勤快了。
23.埋:
(mái)
(1)(用土、沙、雪、落叶等)盖住:
掩~~地雷。
(2)藏;隐没:
~伏隐姓~名。
(mán)~怨: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人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4.撒:
(1)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者扔出去:
散布(东西):
~种。
(2)散落;洒:
把碗端平,别~了汤。
25.造:
(1)做;制作:
女娲造人。
(2)假编;捏造:
~谣。
(二)课文逐段讲解
逐词逐句串讲,讲疑难词语句型和每一段意思,边讲边让学生做口头练习。
本文有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
(第1自然段)北京的中山公园有个用五色土砌成的社稷坛。
重点词语:
座
第二段:
(第2—7自然段)介绍社稷坛的地理位置、构造特征及历史文化。
第2自然段:
疑难句:
社稷坛是北京的九坛之一,它和天坛相对。
……之一:
表示其中的一个。
……和……相对:
与/跟/同……相对
[文化释疑]京城九坛
九坛指的是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诸坛,这些都是明清帝王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地方。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10年)的社稷坛,是明代迁都北京所建的第一坛。
“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社稷成了封建时代国家的象征与代名词。
明清两朝历代皇帝于每年春秋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戊日,要来这里(今中山公园)祭祀社神与稷神。
明初,皇帝对天地、日月、星辰、云雨、风雷诸神一起祭祀。
到了明嘉靖九年(1530年),对诸神分郊祭祀,才在天地坛(今祈年殿,又名祈谷坛)的南端建起圜丘坛,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坛”,又有祭天台之称,于每年冬至日供皇帝祭天之用。
天坛内的祈年殿即祈谷坛(原天地坛),成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皇帝祈祀五谷丰登之处。
地坛建在安定门外,是明清皇帝每年夏至日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在朝阳门外建有朝日坛,用于春分日祭日。
阜成门外所建夕月坛,为秋分日祭月。
位于永定门内西侧的先农坛,是祭祀神农氏之地,皇帝于春季第二个月的亥日吉时,来此弓行祀礼,亲御耒耜。
太岁坛在先农坛东北侧,因太岁是值岁之神,皇帝于每年春、冬两季需择吉日来此祭祀,以求岁岁吉祥、国泰民安。
先蚕坛位于北海公园东北隅,每年春季第二个月的已日,皇后要来此躬行桑礼,以示对农副业生产的关怀与重视。
第3自然段:
重点词语:
组成千万
千万:
务必(表示恳切叮咛)。
如:
~不可大意。
一定:
表示坚决或确定;必定。
第4自然段:
疑难句:
①社稷坛不过是一个历史遗迹罢了。
②在中国,可以游览的地方很多:
……也许还能说出上百处。
③虽说这里没有美丽的建筑,只有五色的泥土,可是如果没有这泥土,没有这泥土上的劳动者,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多重复句,虽说……可是……,相当于虽然……但是……;
如果……就……,假设关系。
者:
后缀,与全面的成分构成名词,表示某种人。
第5自然段:
疑难句:
①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世界是由五种最基本的东西组成的。
由:
引出整体的组成部分。
②由于金属是白亮的,树是青绿色的,深水是黑色的,或是红色的,土地是黄色的,于是中国人就用白、青、黑、红、黄五种颜色和金、木、水、火、土配合……
由于……就……:
因果关系复句。
“就”为副词,用于谓语之前。
第三段:
(第8自然段):
疑难句:
如果你到了北京的话,千万别忘了去看看社稷坛。
如果……的话,相当于“如果”,多用于口语。
(三)对话——女娲补天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疑难词语讲解:
起源:
(动词)开始发生。
(名词)事物发生的根源:
生命的起源。
上帝:
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刚刚:
(副词)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
捏:
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弄成一定的形状。
甩:
挥动;抡:
甩辫子。
洒:
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
[字形辨析]酒
救星:
比喻帮助人脱离苦难的集体或个人。
裂:
破而分开;破成两部分或几部分。
看望:
到长辈或亲友出问候起居情况。
3.疑难句型讲解:
(1)当天地刚刚分开的时候……
(2)为了救自己的孩子……
“为了”引出目的。
七、相关链接:
(一)五色土
古时代,我国有“社稷祭祀”制度,把国家称为“社稷”。
《白虎通》曾设王者为何有“社稷”之问答云:
“为天下求福报功。
以‘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
这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壤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保障五谷丰登。
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叫做“社稷”。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
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
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黑土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黄土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
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青土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蓝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蓝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
青,象征东方太嗥,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
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
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
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
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
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
这种布置方式,是以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来表明:
坛上五色土,象征全国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女娲
女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
与伏羲为兄妹。
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在目前中国,有以下几个地方都在宣传女娲的归属:
1.陕西平利县:
多部史书中记录的女娲的故里,生态县。
当地也保留大量关于女娲的传说和足迹,有女娲山和女娲庙。
出士了大量的远古时期的陶片。
2.河北省涉县:
宣传起步早。
3.甘肃天水秦安:
传统说法上的“女娲故里”
4.山西晋城泽州:
宣传较弱,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
5.河南周口西华:
有个女娲捏土造人的女娲城
【女娲造人】
《太平御览》:
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另一种传说《独异志》是:
女娲是与伏羲为兄妹。
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
相议想为夫妻,又自觉羞耻。
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
「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请您将天上的云都合起来一团,要不就把云散了吧。
」以是天上的云立即合起来,他们俩就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女娲劳苦功高,在西汉的《运斗枢元命苞》中,女娲被列为和她的哥哥伏羲、尝百草救人无数的神农为中华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
八、补充练习
1.词语连线
传统稳定甩种子
组成观念洒泥人
粮食集体撒水
相对丰收捏胳膊
2.口头造句
神秘配观念游览思考组成根据于是带
3.用所给词语回答问题。
(1)乌鲁木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之一)
(2)老师为什么批评你?
(不过……罢了)
(3)今天去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人多吗?
(上百)
(4)游园活动为什么取消了?
(由于……就……)
(5)你为什么要学习汉语?
(为了……)
(6)你是怎样看待汉语的?
(不但……还是……)
4.用所给词语完成下列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都会想起快乐的童年。
(当……时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我不会认输。
(虽说)
(3)天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分成……)
(4)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组成)
(5)_________________,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学习汉语的方法。
(如果……的话)
5.结合会话课文,用括号所给词语回答问题
(1)传说中女娲是如何造人的?
(当……时候把……捏成生命)
(2)女娲是怎样快速造人的?
(绳子甩洒上百)
(3)为什么说女娲是中国人的救星?
(战争破裂为了把……烧成够把……变成)
(4)传说中彩虹是怎样产生的?
(把……变成出现看望)
第二课怀念北京
一、教学对象:
中级班留学生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课文和会话的内容。
2.熟练掌握本课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怀念心爱喜爱赶上颤抖属于满足上市不免
3.能正确运用重点词语和语言点做各种练习,进行一般的交际。
三、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与正确运用课文中语言点进行表达。
2.熟练掌握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把”字句。
四、教学安排:
共8学时。
1-2学时,检查本课词语的预习情况;
3-4学时,课文学习,并做相关练习;
5-6学时,副课文的学习和练习;
7-8学时,做补充练习,复习全文,布置作业。
五、新课导入:
至今令你怀念的地方和新疆的四季
六、教学内容:
(一)课文生词讲解
1.忘记:
(1)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
历史的教训不能~。
(2)应该做的或原来准备做的事,因为疏忽而没做;没记住:
~锁门
2.少女:
年轻未婚的女子。
3.妇人:
已结婚的女子。
4.人生:
人的生存和生活。
5.熟悉:
知道得很清楚:
~情况
[注意]读作shúxī和shóuxī均可。
反义词:
陌生
6.争:
(1)力求获得或达到:
争强争取争胜竞争争冠军
(2)争执;争论:
争吵争长论短无可争辩据理力争
7.山头:
(1)山的顶部;山峰。
(2)设立山寨的山头。
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
拉~
[注意]汕头(Shàntóu):
地名,在广东省。
8.直到:
一直到(多指时间):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个道理。
9.短暂:
(时间)短:
通过~交谈,我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反义词:
漫长
10.黄昏:
日落以后天黑以前的时间。
[注意]黄昏恋:
指老年男女之间的恋爱。
11.暴雨:
突然而且猛烈的雨。
12.布:
(1)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
棉~~鞋。
(2)宣告;宣布:
发布布告。
(3)散步;分布:
阴云密~遍~。
(4)布置:
~局~下天罗地网。
13.一阵:
(~儿)动作或情形继续的一段时间:
~掌声说~笑~。
也说一阵子。
14.瓦:
(1)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
(2)用泥土烧成的:
~盆~器。
15.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跳舞。
16.属于:
归某一方面或为某方所有。
17.上市:
(货物)开始在市场出售:
大量~刚~。
18.种类:
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或特点而分成的门类。
19.招牌:
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
也比喻某种名义或称号:
~菜。
20.涮:
(1)把手或东西放在水里摆动:
洗洗~~~~手。
(2)把水放在器物里面摇动,把器物冲洗干净:
~杯子。
(3)把肉片等放在开水了烫一下就去出来蘸作料吃:
~羊肉。
(4)<方>耍弄;骗:
你别~我啦。
21.烤:
(1)将物体挨近火使熟或干燥:
~肉~干。
(2)将身体挨近火或高温处取暖:
~火。
22.满足:
(1)感到已经足够了:
~现状。
(2)使满足:
~人民需求~好奇心。
23.馋嘴:
(1)指贪吃。
(2)指贪吃的人。
24.郊游:
到野外游览。
25.寻:
找:
~觅搜~~人。
26.可口:
(~儿)食品、饮料味道好或冷人适宜。
可:
(1)适合:
~人意~身~体~心~口。
(2)表示许可或可能,跟“可以”的意思相同:
~见~靠~大~小。
(3)表示值得:
~爱~贵~怜~看。
[注意]可观:
(1)值得看:
大有~。
(2)指达到比较高的程度:
规模~数目~。
27.不免:
免不了。
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并非理想的结果。
多用于后一小句。
只修饰肯定形式的多音节动词、形容词。
如:
刚一见面,~说些寒暄的话。
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着急起来。
[比较]不免/难免/未免
“不免、难免”表示客观上不容易避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意在否定,语气比较委婉,侧重评价。
(二)课文逐段讲解
逐词逐句串讲,讲疑难词语句型和每一段意思,边讲边让学生做口头练习。
本文有十二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
(第1自然段)怀念北京,熟悉北京的季节。
疑难句1:
不能忘记的是北京
结构“……的+是+名/动/小句”是“是”字句的一种,又强调谓语的作用。
问题:
(1)你最了解哪个地方?
(……的是)
(2)请讲讲你最难以忘怀的一处景。
(……的是)
疑难句2:
我毕竟在那里住得太久了。
后面的话表示最根就地所得的结论;究竟;终归;到底。
充分肯定重要的或正确的事实,暗含否定别人的不重要的或错误的结论。
a)毕竟+动。
常与“不管”、“不论”等呼应。
不论怎么说,他~还是来了。
b)毕竟+形。
“形”多用否定式。
他的嗅觉~不太灵敏。
c)毕竟+小句。
~他没出席,不知道这里边可能有什么问题。
[注意]“毕竟”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语后,有时没什么差别。
疑难句3:
像树生了根一样——比喻句
第二段:
(第2—11自然段)北京的春夏秋冬。
可分为四个层次:
(1)(2—4自然段)北京的春天。
疑难句1: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
疑难句2:
春风把细沙送进了你的眼睛、鼻子和嘴里。
——“把”字句。
这种类型的“把”字句可以直接向“使”字句或“让”字句转化,“把”可以换成“使”或“让”。
结构:
把+受事宾语+动补结构
例句:
我一下子闯了进去,竟把他下了一跳。
这场戏真把我看怕了。
疑难句3:
美丽的花虽不怕雨,却怕风。
虽然(虽、虽说、虽说是)——表示让步、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
“虽然”用在前一小句,可在主语前或主语后。
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还是、仍然、可、却”等呼应。
“虽然”用于后一小句,必须在主语前。
前一小句不能用“但是、可是”。
多用于书面。
[注意]比较虽/虽然/虽说
“虽”同“虽然”。
只能用在主语后。
多用于书面。
“虽说、虽说是”同“虽然”。
用于口语。
(2)(5-6自然段)北京的夏季
疑难句:
最难忘的是夏季的暴雨。
(同本文首句)
词语辨析:
忽然/突然
二者都有事情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的意思,但是有词性上的差别,都可以做副词,同时“突然”也可做形容词,可以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可以作谓语、定语、补语。
(3)(7-10自然段)北京的秋天
疑难句1:
就拿水果的种类来说吧,那真是太多了。
疑难句2:
假若摆出那两面大镜子的招牌,就是告诉人们,秋天了。
疑难句3:
他们带来了西山红叶红了的消息,于是海淀路上都是寻秋的人。
“于是”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可以用在主语后。
例如:
大伙儿这么一鼓励,我于是又恢复了信心。
(于是我又……)
疑难句4:
秋深了,冬天快到了。
(4)(11自然段)北京的冬天
第三段:
(第12自然段)离开北京时的感受。
重点词语:
赶上——
(1)追上,来得及做某事。
(2)遇上
来得及/来不及
相同结构词语扩展:
赶得上/赶不上
疑难句:
我的心不免颤抖着。
(三)对话——北京的四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疑难词语讲解:
曾经:
副词,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成立:
(1)(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国家~
(2)(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这个论点理由很充分,能~。
招呼:
(1)呼唤:
远处有人~你。
(2)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打~
(3)吩咐;关照:
~他赶快做好了送来。
(4)照料:
~得很周到。
有关:
(1)有关系:
~部门;
(2)涉及到:
~考古方面的著作
干燥:
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气候~
反义词:
潮湿
提醒:
从旁指点,促使注意。
问寒问暖:
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
又如——问长问短:
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话题:
谈话的中心。
换个~
时光:
(1)时间;光阴:
消磨~
(2)日子:
好~
3.疑难句型讲解:
1)我们日本人打招呼的时候常常说一些和季节、天气有关的话。
2)中国人也是一样,尤其是换季的时候,见面一般也要说些和季节、天气有关的话。
“尤其”表示在全体中或与其他事物比较时特别突出。
一般用在句子的后一部分。
尤其+是:
主要用来引进同类事物中需要强调的一个。
例句:
北方的风沙很大,尤其是春天。
3)就拿北京人来说吧,春天减免可能会说……
4)今年的大兴西瓜又便宜又甜。
又……又……:
表示两个动作、状态、情况累积在一起。
例句:
这儿的街道我好像~认得~不认得。
七、相关链接:
北京——北平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将准备都城迁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八、补充练习
1.找出错句并改正。
1)但是太原尚无回信,虽然我方已经三次去点催问。
2)我仍然主张尽快动手术,保守疗法虽然也有一定疗效。
3)突然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
4)这个结果使我感到很忽然。
2.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1)我____________________大连。
(……的是)
2)他____________________,不懂这些道理。
(毕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