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领导智慧.docx
- 文档编号:24600872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18KB
中国传统文化与领导智慧.docx
《中国传统文化与领导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与领导智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与领导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与领导智慧
——以“儒道互补”为题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王志捷博士、教授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
Ø儒家的人文学说是核心。
Ø儒家与道家的互补是基本线索。
Ø宗法性传统宗教是基础性信仰。
Ø佛教、道教以及其他外来的宗教在儒学的主导下,在与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不断调适中,并存互摄,形成了各种学说及各种宗教之间“多元通和”的文化模式。
以儒为主干、以佛道为辅翼,是汉代以后中国最基本而稳定的文化格局。
儒、佛、道是中国社会的三大精神支柱,全面扩散到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
☆“宗法性传统宗教”释义:
这个概念由我国宗教史学者牟钟鉴提出。
他认为:
中国历史上存在一种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并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正统大教,即宗法性传统宗教。
它以祭天祭祖祭社稷为核心、以郊社宗庙制度为规制、以敬天尊祖为主信仰。
这个宗教作为国家民族宗教,在早期的夏商周三代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后来也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中作为基础性信仰而存在。
人们习惯于讲儒、佛、道三教,实际上,此处所谓“教”,是“教化”之义,而非“宗教”之谓。
牟钟鉴先生将三教分别归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子系统中:
儒学属于礼文化系统,佛教属于禅文化系统,道教属于道文化系统。
这三个系统都包含着哲学和宗教两个层面。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线索
1、夏、殷、周三代都奉行敬天祭祖的国家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不过各有特点。
在周代,周公制礼作乐,形成了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宗教文化——礼乐文化。
2、春秋战国时期,周文疲敝、礼乐崩坏,百家之学蓬勃兴起,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古典时代。
其中,孔子对周代宗教性礼乐文化进行人文化改造而形成儒家学说,具有划时代意义。
道家以及墨、法、名、阴阳诸家也是当时的显学。
3、汉代:
儒学独尊。
汉王朝建立后重建了完备的国家宗教;而从汉武帝时代起,儒学被确立为官方哲学,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据了支配地位,此后主导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达二千年之久。
4、两汉之际佛教自印度传入,汉末道教在本土产生,二教经过成长,与儒学相鼎立并融会,形成“以儒为主干,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格局。
三、儒道互补
儒、道两家思想的并立互补,是源远流长、贯彻中国思想史始终的基本脉络,它体现了中国思想阴阳互动、刚柔相济的特色。
其他各教诸家都围绕这个基本脉络而开展自己的思想,外来的佛教文化也是通过儒道互补的途径实现其中国化目标的。
抓住了儒道互补,就等于抓住了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大纲。
(一)儒道互补的方式:
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
儒家:
名声显赫。
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
道家:
自然无为。
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风格,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地位,但它形成一股强大的潜流,扩散到社会文化生活各个层面。
凡有儒家的地方便有道家与之对待和互补。
——《易传·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
——林语堂:
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二)儒、道两家的发展阶段及其互补关系
1、儒家的发展阶段:
先秦儒学(孔、孟、荀)→两汉经学→宋明道学(即“新儒学”,包括理学、心学)→现代新儒学
2、道家的发展阶段:
老学(春秋)→庄学(战国)→黄老之学(战国至汉初)→汉末道教→魏晋玄学→余绪不绝
(三)儒道互补的历史表现
1、儒、道殊途而同源。
2、在孔孟与老庄之间,就存在并立与互补;
3、《易经》和《易传》的显著特征是儒道互补,成为儒道两家的共同经典;
4、黄老之学更是以道证儒,以儒显道;
5、魏晋玄学是儒道互补的“新道家”;
6、佛学的中国化是在儒道互补的基础上完成的;
7、宋明道学则是儒道互补的“新儒家”。
(四)儒、道两家的特征与风格
1、特征比较
(1)儒家:
人文化成
儒家是伦理教化型的人文主义学说,其核心的概念是“仁”。
(2)道家:
返朴归真
道家是自然复归型的人文主义学说,其核心概念是“道”。
2、风格比较
(1)儒家:
志士仁人
价值取向:
成就道德,救世济民。
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世,治国平天下。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人生态度:
刚健、进取。
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入世。
气质与风度:
道德高尚、仁慈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
(2)道家:
清修智者
价值取向:
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自在,主张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人生态度:
无为、逍遥。
或隐于山林,或隐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气质与风度:
少私寡欲、清净自守、质朴无华、虚怀若谷、超然自得、从容深沉、高举远慕。
儒家教化型人文主义与道家自然型人文主义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彼此冲突、制约,又彼此互补、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从发展过程看,早期互相批评的成分多,后期互补的成分多,而且越来越多。
四、儒家的特质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直至“五四”运动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干,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
儒家文化还扩展到东亚各国,成为东亚文化圈的共同思想基础,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儒家文化的特质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人学,它对人类现实生活采取积极的立场,其论宇宙和人生,其谈理想,其思维方式,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
(一)厚人生,薄彼岸。
儒家学说,不论是先秦的孔曾孟荀之学,还是汉代经学,抑或是宋明理学,其主流都是经世致用之学,都是为兴邦治国、化民成俗服务的。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鬼神之事敬而远之。
由此形成发达的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
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入世、刚健进取的传统。
孔子:
Ø未知生,焉知死?
Ø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Ø敬鬼神而远之。
中国人的信仰特点:
Ø在信与不信之间摇摆。
Ø功利性极强。
Ø多种信仰杂陈并举。
Ø宗教徒不多,无神论者也不多。
(二)明伦理,主中和
1、道德至上
无论哪一派儒家学者都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以此作为人们做人处世的基础,并以圣人作为人格的最高标准。
所谓圣人,是指道德最高尚的人,孔、孟、荀都以此自勉并教育其学生。
孔子的“杀身成仁”说及其所提倡的匹夫精神,孟子的“舍生取义”说及其所推崇的大丈夫气概,历代儒家所阐发的公私之辨、修身为本说,曾经培养了一大批道德君子、志士仁人。
Ø孔子:
朝闻道,夕死可矣。
Ø曾子: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Ø孔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以仁学为核心
仁学是儒家文化的内在精髓,蕴含着较多的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成分,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切实而又高远的人生信仰。
“仁”与“礼”——仁:
自然礼物,内在素质;
礼:
人为艺术,外在规范。
孔子: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是孔子的“为仁之方”,也就是说,忠恕之道是仁的实现途径。
“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不仅是儒家基本的思想方法,而且是君子的至美之德,即在道德上坚持不走极端的中道原则。
“中”与“和”——统一的前提:
容纳差异;一致的前提:
尊重多元。
个人修养:
提倡“温、良、恭、俭、让”,反对“意、必、固、我”。
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做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等。
“中庸”与“乡愿”的区别
(三)合人群,辨等差
儒家总是置家、国、民族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其具体内容虽然有束缚个性的弊端,但由于强调整体的利益,又培育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而且从爱家、爱国进而引申出人类“大同”的理想。
由于时代所限,儒家的群体本位思想又不是把每个人看作群体中的平等成员,而是要求人们在“三纲”、“五伦”的宗法等级关系里明确自己的名分,维护等级秩序。
“三纲”是“五伦”的最后发展。
关于“五常”:
——第一种含义:
五常伦。
指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五种人际关系及其行为规范,《孟子·滕文公上》说:
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第二种含义:
五常德。
指“仁、义、礼、智、信”。
(四)兴王道,参天地
1、王道理想
儒家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其最高理想是实现“王道”政治,即把整个社会变成道德控制下的王道盛世。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体现了由道德而达政治的“内圣外王”理想。
由此,孔孟以及历代儒者都关心政治、关切现实,要求士人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政议政。
孔子有“德政”说,孟子有“仁政”说,他们还为志士仁人提出了一整套平治天下的政治操守和施政原则。
2、天地境界
儒家在人生境界上,相信人的善性和良能的不断提升和扩充,可以达到与天地合德的境界而超凡入圣。
它认为人的整个存在是溶入宇宙整体之中的,人在道德实践中显现出来的完美人格透现着宇宙整体的特征,因此要求人们由尽心、尽性而达到知天,以实现“天道”为已任,自强不息,德配天地。
孔子的精神发展历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五、道家的特质
道家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纯朴的,社会的原始状态是和谐的。
社会文化的发展使人丧失了天然的纯真,使社会出现争斗和巧诈而陷入痛苦和灾难。
只有遵循大道,回归本然,人性才能纯和,社会才能太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与儒家的互补是全面的并且贯彻始终。
如果没有道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乃至中国文化就会失去一半的光彩。
道家虽然在历史上是一个多层次的不断演化的文化体系,但其最主要代表是老子和庄子。
(一)老子哲学:
自然无为,返朴归真
1、天道自然与人道无为
◇作为宇宙本体和根本动力的“道”,也可称为“天道”,它既超越万物,又内在于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自然无为是道的本质
——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万物都遵循于道而运行和发展。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德”就是个别事物从“道”那里所获得的东西,它可以是道德的(如儒家所谓“德”),也可以是自然的(非道德的)
老子的推论:
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当顺其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道的自然无为体现为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人道的基本要求就在于效法天道,顺乎万物之自然,遵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进行人为的干扰、征服和破坏,“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贤”。
这就是人道的“无为”。
天道的无为与人道的无为不同:
天道不搀杂任何一点人的因素;人道的无为不是不要任何作为,而是要参与世界的发展,只不过不要过度地人为,而要因势利导,顺任其自然之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
因此,人道的“无为”实际上是一种合乎自然的“有为”,做得恰到好处,使外物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人的帮助,从而变得更加完善和美好。
老子说: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可见,无为是指顺物之性而辅助之,以达到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不是一无所为。
2、人生追求——返朴归真
老子着眼于文明负效应给社会造成的祸害和对人性的扭曲,以激烈的态度对这些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并从哲学上进行了价值转换。
文明的发展,助长了人的欲望,人性中的罪恶因素如自私、贪婪、狡诈等日益膨胀。
人们终日疲于追名逐利,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人为物役”的状态,迷失了自我。
即所谓“人之迷,其日固久。
”
道德教化、礼乐制度,也是用“人为”破坏了人的天性,无助于人性的健康化和社会的合理化。
故曰: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解决之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超越凡俗的人生境界
(1)“玄同”于道
老子的道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根据,也是人生的价值根据,是人所应依从的最高原则、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得道者的气象和境界是: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玄同”是通过人的直觉达到的主客体的完全融合,人与道的完全合一,是超越凡俗的境界和智慧。
要具备“玄同”的境界和智慧,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认知活动:
“为道”与“为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玄同的方法:
涤除玄鉴
(2)理想人格:
见素抱朴
老子也同儒家一样把他所设想的理想人格称为“圣人”,但与儒家的救世济民、道德完美的圣人不同。
其所谓“圣人”,是一种具有自然品格的、超道德的人格形象,在境界上是指“玄同”于道、与道为一的自然真朴之人,故说: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即圣人坚守大道之自然而为天下的范式。
见素抱朴是圣人的特征。
“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见素抱朴”即显现天然之素质,回归淳朴之性情。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即圣人秉持自然之道,祛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欲望和行为,目的在于“复归于朴”,即回复到真朴的状态。
老子常用“婴儿”、“赤子”等来比喻圣人的这一理想人格特征。
即所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因为孩子只有有限的知识和欲望,他们距离原有的“德”还不远。
所以圣王喜欢他的人民都像小孩子,“圣人皆孩之”。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愚”在这里的意思是淳朴和天真。
而且,圣人也希望他自己淳朴:
“我愚人之心也哉!
”但是,圣人的愚是一个自觉修养的结果,它比经验知识更高,比经验知识更多,是大智若愚。
4、处世方法
“圣人的愚是大智,不是孩子和普通人的愚。
后一类的愚是自然的产物,而圣人的愚则是精神的创造。
二者有极大的不同。
”——冯友兰
“合于道”的修养:
◇寡欲、知止
◇柔弱、不争
◇致虚、守静
(二)庄子哲学:
超越现实,心灵自由
庄学是老学的创造性发展。
它也以“道”为最高概念,也崇尚自然无为,反对宗法制礼乐文化,主张顺任自然之性,倡导纯真、超脱、虚静的风格,故后世常以“老庄”并称。
但是,老学比较关注社会政治,庄学则特重个体人生,这是与老学的显著相异之处。
庄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如何消除种种伤害、困扰和束缚,获得完全的心灵自由和精神和谐,形成独立人格。
在这个意义上,庄学也可以称为“心灵哲学”。
庄子在“道”论、“天”论、“命”论、“气”论几个方面做出了新的理论创造。
1、达观的生活态度
庄子是一个“安命论”者,“安命论”也就是庄子的“无为论”。
庄子的安命论不是来源于对神的敬仰或对天的畏惧,而是来源于对现实生活中无可奈何的必然性的深刻观察和深切体会。
但是,他对社会生活的必然性和人生宿命的无奈,带来的并不是困惑和焦躁,反而是彻底接受而安然顺命、无所作为的达观态度。
他的这种无为论与老子的无为论不同,老子的无为是反对过度的“人为”而主张“辅万物之自然”,要以柔弱胜刚强,达到比“有为”更高远的目标,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的无为实质是完全不动心、无所求,其目的则是自得其适、逍遥自在,其特点是绝对无为、无心而顺命。
庄子认为,过无心而安然顺命的生活,这是只有至德之人即最高境界的人才能达到的生活状态。
故说: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
庄子还把安命无为作为“悬解”的必要条件。
“悬解”即解于倒悬之苦,喻人的精神解脱。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
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能够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才能摆脱哀乐等情感的折磨,达到精神解脱。
否则,为外物困扰,就“不能自解”。
2、逍遥的人生理想
“逍遥论”实际上就是“自由论”,它是庄学的特色和核心所在,代表着整个庄学的精神。
(1)心灵的逍遥
在无力改变现实,厌倦了是非混淆、争斗不已的现实的情况下,庄子选择了追求精神自由,即“逍遥游”。
所以,逍遥游的实质是纯粹的精神逍遥,是“心游”而不是“身游”。
——庖丁解牛→由技进道
庄子“心游”之处一无所有,无穷无际: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2)现实中的逍遥:
不动心
真人、圣人就是进入超越境界的人,他的生活态度是“不得已”。
——“古之真人……崔乎其不得已乎”;“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
形成不得已的生活态度,关键在于“不动心”。
不动心就是无心无情,“无心”即无思无虑。
因为内心虚静,是无何有之乡,故是无心。
“无情”即无好无恶,无心于万化之无常,无情于万物之盛衰,超脱于喜怒哀乐。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无差别境界——齐物论
从道的无差别观点来看,任何具体价值都只有片面的相对的意义,在终极意义上是没有差别的。
在庄子看来,所有事物都包含大小、然否、贵贱、美丑、善恶等种种矛盾,人们在发现一方的时候,又可以发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所以,应该忘却大小之别,齐同大小之物,这也就是他的“齐物论”。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
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道”也是最高认识
“道”是脱离一切具体认识的抽象,是绝对无差别的认识境界。
因而,任何常人的认识,任何是非的分辨,任何爱恶的感情,都是对道的破坏。
Ø至高无上的认识是“以为未始有物”——不区分任何事物,透视万物而直接体认万物未萌之前世界之冥冥无分的状态。
Ø其次的认识是“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只知有物而不对万物进行区别和辨析。
Ø再次的认识是“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虽然看到了事物之不同,却不作是非之判断。
Ø最糟糕的就是“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是非明辨而道荡然无存。
以道的观点看人生
对于成败、得失、生死都应豁达地对待。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是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自己的否定方面,生就包含着死的因素,生的过程就包含着死的趋势。
“方死方生”亦如是:
一物之亡即是化为他物之生的条件。
进一步从庄子“气化”论的观点来看,一物之死即此气之散,此气之散则可成他气之聚,亦即他物之生,故可谓“方死方生”。
只要不局限于小我,以宇宙大生命的观点来看人的生死,完全可以超越生死问题带来的困惑和恐惧:
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过程去走。
3、直觉主义的修养方法
Ø心斋
心,指精神;斋,指斋戒。
“心斋”就是摒除一切感觉和欲望的干扰,保持内心的虚静,超然于物外。
Ø坐忘
“坐忘”是既要忘掉周围世界,也要忘掉自己的知识和形体,靠神秘的直觉与道合一。
Ø见独
所谓“见独”,也是见到绝对的“道”的神秘体验,即在直觉的把握中,达到与“道”融为一体,“与天地精神往来”。
六、儒道互补与领导者素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两大学术流派的儒家和道家,其对立与互补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上,而且也表现在社会管理即治国之道上。
儒道互补可以是一种领导智慧、管理艺术,能够为领导者进德修业、提升领导力提供有价值的理念与智慧,有助于领导者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以造福于社会。
1、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儒家、道家的学说本质上都是“人学”,把人视为万物之灵。
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都将人与天地并提,极为看重人的地位,相信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和智能,便可赞天地之化育,辅万物之自然。
儒家学说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为兴邦治国、化民成俗服务的。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鬼神之事敬而远之。
哲学的玄思冥想,不离人伦日用。
所谓“内圣外王”之道,所谓“修齐治平”,都要求将内在的思想修养外化为治国正俗的事功。
道家哲学,看起来玄虚超脱,但其关注的重心仍在人事。
老子探求天道而落实于匡正人道,无为是要更好地有为。
庄子剽剥儒墨、绝弃仁义,表示了对社会政治的厌倦,却仍然关心个人自我意识的自由。
汉代道家则大量摄入儒家思想,以兴邦治国为己任。
魏晋玄学的主流也是企图用虚无之理调正失常的社会关系。
在儒、道的人学精神影响下,中国的人生哲学特别发达,形成强大的人文主义传统。
这个传统经过创造性转化,可以成为当代“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有机成分。
2、天人一体的系统观
儒、道两家的根本目标在于最终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人与人的和谐一致。
“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四海之内皆兄弟”可以作为其口号。
儒家用“仁”来调正人们之间的关系,亦施及于万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民胞物与”。
道家用“道”来调正人与环境的关系,亦施及于社会,即所谓“道法自然”、“任性自得”。
它们并不否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矛盾,但认为理想的状态应是矛盾的对立双方达到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哲学致力于论证主客观统一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企图重整世界秩序。
这在当时是做不到的,思想方法上也有片面性,但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特别是在人际关系紧张、生态严重失调的今日世界,我们更应体会到这种战略思想的可贵。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如何竞赛而不对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如何改造而不破坏,以实现双赢或多赢,成就一个和谐的世界,达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是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新的发展观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贵中尚和的辩证法
儒、道两家的哲人常以矛盾的观点观察事物,而于对立之中把握双方的联结与转化,形成了辩证法的两大系统:
一是以《易传》为代表的尚刚、主动、贵有的辩证法;二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尚柔、主静、贵无的辩证法。
《易》、《老》互补,使中国人获得了刚健进取的精神和从容深沉的性格。
儒、道共倡“中和之道”。
“中和之道”表现为一种理论原则,就是避免极端而行其中道;表现在天人关系上,就是天人一体、相须而成;表现于社会政治生活,就是“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提倡择善而从;表现于社会文化观,就是“殊途同归”、“百虑一致”,主张兼采诸子百家、吸收外来文化;表现于管理,就是对所有矛盾的双方作全面的了解和灵活的处理。
《周易》的基本精神:
太和,中和,保合。
宋代哲学家张载: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正蒙•太和篇》)
当代学者余敦康:
“中国智慧在《周易》,《周易》智慧在和谐。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儒、道两家哲学所提供的辩证思维成果,有的曾经被曲解滥用,有的曾经被批判横扫,然而实际生活依然证明了,它确实反映着客观的辩证运动。
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这些思维成果,可以帮助人们开阔眼界、拓宽胸襟,明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培育人的韧性与灵活性,保证事物的发展有深厚的持续力。
4、自我完善的主体意识
儒家强调人在理性与道德上的主体性与自我反思,追求思辨与体认的统一,明理与达情的统一,求知与践行的统一。
道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在于超出现实社会的利害计较和俗见成心,追求精神生命的恬静和自由,期望获得一种超越感、解放感,使心灵得以安宁。
儒、道两家哲学都不满足于个体的有限生命,而是追求超越肉体“小我”的更大价值。
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虽有巨大进步,但有一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人们过分地向外追求,比较忽略内心世界建设,人生信仰欠缺,因而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出现大量的丧失自我、道德颓废现象。
儒家、道家关注精神建设、追求自我完善的主体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领导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