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
- 文档编号:24582891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4.82KB
春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
《春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1~2022学年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图形
(二)”“认识10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元、角、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期末复习”。
另外还有两个实践活动:
“我们认识的数”和“小小商店”。
(一)“数与代数”领域
安排了5个单元,内容包括:
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认识1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人民币的认识和应用。
本册教材中“认识100以内的数”,是整数认识的第二个循环,主要教学认识21~100各数。
分成三段进行教学:
第一段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结合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认识几十几,结合教学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这样安排,学生容易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介于整十数之间的几十几,可以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把口算和认数相结合,可以用数的组成作为口算的基础,使口算有根有据,通过口算又可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就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描述自己身边的事物与现象,拓宽了加、减计算的范围。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
安排了1个单元,整体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四种平面图形。
要求能根据表象识别各种图形,在常用的物品表面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做(画)出这些图形,能对这些图形进行拼、折等变换活动。
学生直观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能够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这几种图形还是一些学具的形状,学生直观认识它们,也方便了操作活动的进行。
(三)“综合与实践”领域
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
1.《我们认识的数》,引导学生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在描述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意义和大小,了解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把数的结果与猜的结果进行比较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2.《小小商店》,进一步了解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购物过程,积累购物经验,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培养诚信待人的品德。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一)知识技能方面
1.认识100以内的数,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探索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能很快说出100以内数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4.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平面图形。
直观认识并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的练习,提高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在应用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求被减数、减数及两数相差多少等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感受简单推理的价值。
4.在摆图形、围图形、折图形、画图形以及拼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借助相关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5.在探索和交流简单的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问题解决方面
1.初步学习从物体的数量、物体的形状、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等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2.初步学会利用生活经验和直观手段,在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建立联系,并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计算方法、发现简单规律和分析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积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情感态度方面
1.在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用100以内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特点和价值。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和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等活动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认数、认识人民币和认识图形等活动中,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对事物的数量及其大小、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4.知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学会在交流中接受正确的观点;知道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三、教学建议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精心选取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
数学教学选用的素材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应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应该蕴含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有数学内涵的素材。
可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游戏和童话世界中选取学习素材,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如可用猴子卖桃引出十几减9的计算;可用搭积木的场景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认识;用两人抓花片比多少的情境引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商店购物的情境引出对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等等。
这些素材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事物理解数学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
2.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营造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本册教材内容的呈现遵循“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原则,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对于相应领域的教学过程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探索和交流。
如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可以提出“你想怎样算?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等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与同伴进行交流的机会。
例题和习题的呈现可采用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展开学习活动。
3.注重算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技能和计算品质。
计算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实施计算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入手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逐步优化算法。
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要妥善地处理好情境创设与复习辅垫、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解决问题和技能形成的关系。
此外,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不仅以计算技能为基础,还与计算习惯的养成密切相关,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思考、完整表述、规范书写,形成良好的计算品质。
4.科学设计题组练习,发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小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思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中要有序地安排课时练习、阶段性练习、单元练习和期末练习,科学设计题组练习,发展学生思维。
课时练习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阶段性练习一方面要起进一步巩固和消化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涉及一些变式练习,适当引导学生拓展或延伸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单元练习侧重于帮助学生整理所学习的知识,沟通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进一步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期末练习在引导学生进行必要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相关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理解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5.注重练习的实效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在引导学生对新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时,安排了很多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习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充分领会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能动的处理教材,增加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使得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学生,从而有助于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主动求异的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丰富活动形式,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
”等内容,而且比一年级上册有所增加,其中思考题共有13道,“你知道吗?
”有3则。
我们要借助这些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思考方法和数学思想,吸引学生在拓宽知识视野、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另外,从本册教材开始设置了“动手做”栏目,要引导学生在一些有趣的、富有数学内涵的操作活动中,培养动手实践的意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增强数学学习的吸引力。
7.进一步完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落实“双减”要求。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进一步完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学校要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作业必须在课内布置,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加强面批讲解,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标;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
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小学一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加强作业设计指导。
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
(二)各单元的教学建议
1.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
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要帮助学生根据式题之间的联系及其蕴含的规律合理灵活地进行推算,教学中需要加以点拨、引导和训练。
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是多样的,以13-9为例,可以先算13-3,再算10-6(称为“平十减”);也可以先算10-9,再算1+3(称为“破十减”);还可以想9+4=13,直接算13-9=4(称为“想加算减”)。
比较而言,“想加算减”不仅显得快捷,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连续性特点。
因此,组织教学时,要在尊重多样算法的前提下,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并逐步掌握“想加算减”的思路。
2.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二)”
这一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我们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帮助他们直观地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中,要突出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形时,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让他们“做”出需要认识的图形,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时,可以利用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等形状的积木,通过“用积木画图形”的活动,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平面图形的共同特点,还能使学生体会到面和体的关系。
另外,要注重练习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用好、用足教材中“想想做做”和练习中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习题,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改善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主动求异的意识。
如,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不同的图形,用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成美丽的图案等。
3.第三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本单元知识比较多,教学中要重视单元知识结构的优化。
首先是数的含义和读写,先通过用小棒摆两位数、借助小棒数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两位数的组成特点以及“满十进一”的基本计数方法,引导学生体会100以内数所表示数量多少和先后次序。
接着借助计数器教学百以内数的读写,理解两位数的组成,并明确相关的数位名称。
然后是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探索口算方法。
在练习五之后安排了百数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100以内数的顺序。
由于百数表中的数是自然数列的一部分,其中后一个数总是比前一个数大,这一规律自然成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的依据之一。
教学中,要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习活动,如让学生数教室里桌子和椅子的数量、读门牌号码、读电视频道的编号、球赛的记分、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猜老师的年龄(可以用“大一些”、“小一些”进行提示),用“多一些”、“多得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等等。
4.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100以内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
教学时,要突出算理,强化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将探索出的多种算法进行对比,借助摆小棒、拨算珠等直观操作体会口算或笔算方法,既有效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又加深对计算方法的认识。
另外,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如教学例2时,教材呈现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式题,在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方法之后,追问这两道题的计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认识。
5.第五单元:
“元、角、分”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已经积累了一些认识人民币的经验,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如情境出示“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小红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
”等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探索并理解相邻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逐步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化、结构化。
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帮助学生逐步积累简单购物的经验,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在购物或模拟购物活动中付币、找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体会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6.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难点是加法中的进位与减法中的退位。
要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突破加法中进位与减法中退位的难点。
教学和是整十数的口算时,借助小棒把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突出了进位的算理;教学和是整十数的笔算时,除了借助小棒外,还要依托计数器,显示在个位拨去10颗珠的同时在十位上拨上一颗珠的过程。
不但突出了进位的算理,更突出了进位的处理办法。
同样,教学被减数是整十数的退位减的口算和笔算时,也要借助小棒和计数器,理解退位的算理以及退位的处理方法。
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和是整十数的进位加与被减数是整十数的退位减,再学习和不是整十数的进位加与被减数不是整十数的退位减,就可以主动类推,进位和退位的难点也就成功突破。
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进位加与退位减计算的正确率。
巧用例题后的“想想做做”和练习,如“把对的得数圈出来”、“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先说出得数的十位上是几,再计算”、“哪几题的得数大于80”、“哪几题的得数小于40”“等等,培养学生自觉估计的意识,引导他们对计算中是否需要进位或退位提前作出判断,提高对计算结果正确性的判断能力,促进相应计算技能的形成。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珠心算教材先行,苏教版教材再融合”模式,将计算知识内容分块,用珠心算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珠心算技能方面的强化。
这样安排,既方便老师们操作,又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和提升珠心算能力。
四、教学进度
本册教材共安排57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4课时、期末复习5课时。
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建议机动时间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如定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进行讲故事、口算比赛等等,也可上与所教内容相关联的思维训练课。
建议本学期安排课堂作业可达40次左右,作业形式多样,除基本笔头训练之外,还增加了说、读、做等非纸笔作业和实践作业。
为便于教师根据建议机动时间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各单元的教学课时和课堂作业本完成建议大致安排如下:
周
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堂作业
(建议)
备注
1
2.14
作业习惯培养、卫生防疫知识宣讲、评讲寒假作业等
2.14上课
2.15
十几减9
2.16
练习一
(1)
2.17
练习一
(2)
P4第7题
2.18
十几减8、7
2
2.21
练习二
(1)
组织开展“我会算”20以内退位减口算比赛
2.22
练习二
(2)
P8第6题
2.23
十几减6、5、4、3、2
2.24
机动
(1)
2.25
练习三
P11第3题
3
2.28
复习
(1)
结合P17-18“想想做做”让学生进行“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
3.1
复习
(2)
P15第7题
3.2
认识图形
3.3
机动
(1)
3.4
练习四
4
3.7
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3.8
认数和数的组成
说一说:
我收集的数
3.9
机动
(1)
3.10
机动
(2)
3.11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5
3.14
练习五
P28第3题
3.15
数的顺序
排一排:
给数卡片排队
3.16
比较数的大小
P32第3题
3.17
机动
3.18
比较多少
说一说:
用相关词语描述两个量相对大小关系
6
3.21
练习六
“我们认识的数”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读一读”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认识,发展数感。
3.22
复习
(1)
3.23
复习
(2)
3.24
机动
(1)
3.25
我们认识的数
7
3.28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P43第2题
3.29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P46第4题
清明节调休
3.30
机动
(1)
3.31
机动
(2)
4.1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复习)
4.2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P48第4题
8
4.3-5
清明节放假
4.6
练习七
P49第5题
4.7
机动
(1)
4.8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1)
9
4.11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2
P52第7、8题
4.12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1)
P54第4题
4.13
练习八
(1)
4.14
练习八
(2)
P56第8题
4.15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0
4.18
求两数相差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编一编:
用减法的实际问题
4.19
练习九
(1)
P61第2题
4.20
练习九
(2)
4.21
机动
(1)
4.22
复习
(1)
P63第5题
11
4.25
复习
(2)
P64第9题
“认识人民币”教学可以在购物或模拟购物活动中付币、找币,进行简单计算。
4.26
机动
(1)
4.27
认识人民币
(1)
交流:
生活中的购物经历
4.28
认识人民币
(2)
4.29
练习十
P70第5题
12
5.2-4
五一劳动节放假
5.5
小小商店
用模拟币购物
5.6
两位数加一位数
5.7
练习十一
(1)
P76第3题
13
5.9
练习十一
(2)
P77第10题P80第3题
5.10
两位数减一位数
5.11
练习十二
(1)
5.12
练习十二
(2)
P82第9题
5.13
练习十二(3)
P83第15题
14
5.16
机动
(1)
5.17
两位数加两位数
P85第2题
5.18
练习十三
(1)
P86第3题
5.19
练习十三
(2)
P87第9、10题
5.20
两位数减两位数
P89第2题
15
5.23
练习十四
(1)
P90第3题
5.24
机动
(1)
5.25
练习十四
(2)
5.26
机动
(1)
5.27
练习十四(3)
P91第10题
16-17
5.30
复习
(1)
P92第5题
端午节放假
5.31
复习
(2)
6.1
机动
(1)
6.2
复习(3)
P93第10题
6.3
6.6-6.7
复习(4)
6.8
期末复习
(1)
我会算
6.9
期末复习
(2)
我会画
6.10
期末复习(3)
我会说
18-19
6.13
期末复习(4)
我会比
6.14
期末复习(5)
我会做
6.15-24
期末综合复习、期末综合练习
20
6.27-7.1
期末检测:
数学素养游考
7月1日放暑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期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