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皇甫凤华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docx
- 文档编号:24581212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42KB
61皇甫凤华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docx
《61皇甫凤华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皇甫凤华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1皇甫凤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2
一、梦意象所表现的内容……………………………………………………………2
(一)歌舞爱情的美梦………………………………………………………………2
(二)追忆昔日的愁梦………………………………………………………………3
(三)感慨人生的幻梦………………………………………………………………4
二、以梦入诗的原因…………………………………………………………………5
(一)生命体验………………………………………………………………………5
(二)佛教影响………………………………………………………………………6
(三)词体与梦的特征………………………………………………………………6
结语……………………………………………………………………………………7
注释……………………………………………………………………………………7
参考文献………………………………………………………………………………9
致谢…………………………………………………………………………………10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
——解读李煜词中的“梦”意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皇甫凤华
指导教师程日同
摘要:
在后主李煜的词中,“梦”意象在他的词意象群占据着主要地位。
“梦”意象在词中所表现的内容大致上可分为三类:
歌舞爱情的美梦;追忆昔日的愁梦;感慨人生的幻梦。
他之所以在词中多用“梦”的意象是由他自身的独特身世和人生经历所决定的,与他的个性气质也有很大关联,他生平的思想状况对他选择“梦”意象也有一定的影响,加上词这种体式与“梦”意象的特征有相契合之处。
了解李煜“梦”意象在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以及他之所以选择“梦”意象的原因,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李煜的作品。
关键词:
李煜;词;梦意象
The conflict between dreams and realities
——Analysis of Li Yu's "Dream" Image
Studentmajoringin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HuangfuFenghua
TutorChengRitong
Abstract:
In Li Yu's Song lyric, the "dreams " dominate a lot in hisimage . They can be broad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 termsof content:
singing and dancing pleasures of images in the old dreams, the dreams that recall of the happy experiences in the past.Thinkabout thetransientandshortlife The reason why his articles are full of "dreams” is that hisunusual experiences, his personality and his temperaments. The style of Song artic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eams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If we know the meanings of the "dreams "in Li Yu's articles and the reason why he chose them,we can know Li Yu more deeply and clearly,
Keywords:
LiYu;Lyric;Dreams
引言
明人胡应麟云:
“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而已。
”[1]兴象是意象的一种。
胡应麟这句话说的特别贴切,指出了意象是诗歌构成的要素之一。
既然作诗要重视意象,那么解读诗歌自然不能忽略对意象的剖析。
词作为特殊的抒情诗体,它的意象又有其独特之处。
具体到唐五代词来说,这些词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夜”有关的意象频繁出现,比如月亮、梦等。
李煜对梦意象更是偏爱有加,本文就试图对李煜词中的“梦”意象进行探讨,以期能让读者对他有关梦意象的作品更加了解。
一、梦意象所表现的内容
梦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它与人的经历和生活体验是有一定关联的。
人的经历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心态就不同,那么梦境也就自然地不同。
纵观李煜的一生,他前期是一位帝王,后期沦落为他国的阶下囚。
有过这种人生经历的人的梦又是怎样的呢?
那就来看一下李煜的梦词。
从总体上看,李煜词中的梦所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歌舞爱情的美梦;追忆昔日的愁梦;感慨人生的幻梦。
通过这三种梦境可以看出李煜词的心路历程的变化,下面就试着分析一下。
(一)歌舞爱情的美梦
李煜自小生在帝王之家,词人之家。
他的父亲李璟是南唐中主,也是一位爱词之人。
李煜早期生活是富贵奢侈的帝王生活,没有什么烦恼,夫妻感情深厚,婚姻美满,兄弟之间也算和睦。
他不关心国家政治,不担忧黎民百姓,即使在国家危乱之时,他也不考虑国家政治。
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
”[2]
李煜这一时期的梦词所反映的感情生活有两种:
一种是表现他奢侈豪华的宴饮歌舞之乐,而这种词在艺术和内容都没能摆脱南朝宫体及花间词风的影响;另一种词就是描写他自己的爱情生活。
他早期的词中没有一点关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类的词语,而都是在尽情地描写他歌舞宴饮的生活。
他的那种生活就如他词中描写的那样,如《菩萨蛮》:
[3]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
这首词是写,在宴席上,一个吹奏乐器的女子和一男子两情相悦的事。
此篇先写乐曲嘹亮清脆,接着再写了女子吹奏的情形“移纤玉”。
只是乐曲就已经打动了男子的心,而演奏的女子更是多情,一边演奏,一边“眼色暗相钩”。
下片写了“雨云”与“深绣户”相结合,来便“谐衷素”,这一句话就将二人之间的情事一笔带过,而重点来写“谐衷素”之后的感受,“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
”“宴罢又成空”说明这也就是一次邂逅而已。
这种短暂的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容易让人产生恍然如梦,似真亦幻的感觉,因而说“空”,说“梦迷”,说“春睡”。
一时的激情过后,再次面对现实,作者于是有庄周梦蝶般的感受。
自己身在何处,已经不能分清,是刚才是梦还是现在是梦呢?
“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4]酒喝到浓时,击鼓传花,开始挥洒诗情……他沉迷其中,词中所表现的都是他那百无聊赖的闲情。
而他表现爱情的词则感情较深挚一些,也是他真实情感的流露。
因为这些词多是为他的妻子大周后及其后的小周后所写的。
在《谢新恩》中他就表现了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
以为小周后写的《菩萨蛮》[5]为例: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鸳鸯梦。
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这首词是从男性的角度来写男女约会时的场面,向我们展现的是属于他们那个阶级的爱情生活,描写的比较清新可爱。
词中的“鸳鸯梦”用的很恰当。
因在思念而“潜来”,因是深爱着她而俯身含情凝视,女子睡得如此香甜,一定是两人在梦中相聚,鸳鸯正成双,只有这样,女子“惊觉”之时才不吃惊“慢脸笑盈盈”。
梦里所想梦外遇见让女子兴奋不已。
“鸳鸯梦”虽是猜测,但却是李煜对感情的一种美好想象,将现实与幻梦浑然交织,梦里梦外写出了二人的心灵相通。
李煜用梦这一意象来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同时梦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李煜的美好爱情。
这一时期词中出现的“梦”的意象是与李煜追求感官刺激,尽情享乐的生活态度分不开的,也是他精神颓靡的一种象征。
在这类词中,梦并不是他真正做的梦,只是被他梦化了的现实。
在这个梦化般的现实中,他没有承受生命给予他的困扰,也没有外界对他的干扰,他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没有一丝的涟漪。
因此,他在这个时期词作的精神上是苍白无力的,文学价值不大。
(二)追忆昔日的愁梦
李煜二十五岁登基,登基时国家的大势已去,不可能挽回得了,再加上他不是治国之才,又不能任用贤人,面对强大的宋朝,只能委曲求全,以拖时日,不使南唐亡国,四十岁时投降宋朝,四十二岁生日时被药酒毒死,期间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他的感情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
他所构建的梦化般的现实被打破了,开始面对纷繁的人生困扰,也开始慢慢地体会到人生中的各种痛苦。
现实不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了,他不得不从以前的闲情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命体验的过程,这也就开始了他的词真正有艺术魅力的时期。
但梦与现实的残酷对立,人生的巨大落差,他该如何适应?
他不甘心改变他的生存方式,虽然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但在精神上他仍抓紧不放。
于是这时词作的内容主要是追忆昔日的生活。
如《浪淘沙》[6]就是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的前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梦里再写梦外。
在梦里,李煜暂时忘记自己是个俘虏而“一晌贪欢”。
但美丽的是梦总是易醒的,帘外潺潺的春雨惊醒了他的美梦,使他重新又回到了真实的人生中来。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是现在和以前生活的对比,也是一国之君和阶下囚之间的对比。
写梦中的欢是为了反衬梦醒后的悲,词中虽然没有提到悲、愁等字,但词里面所表达的悲苦之情却是相当的浓厚。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而望,因为凭栏而望会望见故国的江山,那样会引起无限伤感;还有一种说法是“暮凭栏”,意思是在暮色中凭栏远望,而想起江山易主,往事无限。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说自己离开故国是那么的容易但要想再见一面却是那么的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一个“去”字包含了多少的留恋、惋惜和伤痛。
昔日的人上君今日的阶下囚,这种遭遇就像是落入地狱般痛苦不堪。
“天上人间”也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这首词表达了李煜国破家亡后的悲痛情感,可谓是“以血书者也”。
[7]这种真挚的情感来源于后主的一片“赤子之心”。
[8]
而《望江南》[9]一词就极为真切地描写了他“故国梦重归”的情景: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以寥寥几句,写尽愁绪。
《望江南》用昔日昌盛的景象反衬今日的凄凉,李煜凭着高超的艺术技巧,把重温旧梦的一腔悲恨表现的若隐但实显,浅显但深致。
以“多少恨”为词篇的开头,给人一个疑问,为何有恨?
读过全词,才发现原来悲恨的源头来自昨夜的一个梦。
在他的梦中重现以前的繁华,“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但在梦醒后,李煜又悔恨今生。
作为臣虏的李煜,除了悔恨,除了流泪,他又能够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即便此刻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亡国后,李煜对亡国的悲剧并没有自省与自责,依旧沉醉在过去的迷梦中,但毕竟现实不再,他也只是在梦中重拾过去,用以安慰自己的愁绪。
但他流传至今的被人们所喜爱的大都是表现他愁的诗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1]因为李煜的这种表现愁的作品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
可能正是因为有这种人生遭遇才能写出如此深邃的词,薄命君王的遭遇成就了他的绝代词人的伟业。
(三)感慨人生的幻梦
李煜的一生是不平坦的,从皇帝沦落为囚徒,这种天上人间的变化让他感到世事的变化无常,命运的不可揣测,李煜的晚年过着天天用泪洗面的生活,词章一篇篇的都是描写他的愁和恨。
他大肆发泄心中悔恨,并且运用“泪、愁、恨、江山、故国”等这些泛指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梦意象的空心梦。
如《子夜歌》:
[12]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他不明白是他自己命运如此,还是他自己酿的苦酒,他并没有去追究。
他只是在梦里重回故国,醒来的时候“双泪垂”,而这样的场景只会让他感觉更加痛苦。
不能总在秋高气爽之日,登上高楼远望,因为那只是梦。
往事已经远去,一切都已不可挽回,似乎一切都已不再那么重要了——“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
李煜深受佛教“苦空观”的影响,他渐渐地悟出人生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空。
从梦回故国到“梦”不回旧日,李煜在被囚禁的日子里逐渐悟出了人生的悲哀。
随着时间的流逝,此时的梦已不再是他为了忘却烦恼的寄托,梦也已不是他可以得到片刻贪欢的地方,梦成了李煜对人生的一种新的感性的认识:
自己的人生不就像一场悲哀的梦吗?
因此在他看透了这一切之后,再回头看自己的遭遇时,就能够摆脱痛苦,而变得平和而达观了。
《浣溪沙》[13]就是这样的一首词: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这里的梦并不是真正的梦,而是认为人生不过如一梦,他感叹自己经历了这么多痛苦之后,终归是一场空梦,那些曾经迷恋的东西和人原本就是空无之物。
既然本来就是没有的,当然就“不惜更沾衣”了。
但李煜也并不能真正的否定他曾经的一切,中间少许带着些失落和惆怅。
面对世事的无奈他也只能化为“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的叹息。
李煜“梦”的意象所表现的内容在总的看来,第一类词较少有新意,文学价值不大,主要贡献在后两类词中体现出来。
这三类词中梦的意象,不论是欢快美丽的,还是苦闷悲怆的,又或是孤独悔恨的,都是李煜在抒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他在词中借“梦”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抒发出来,直白地外露给所有人看;同时又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将梦中的所思、所念、所感、所想,一一真实地表现出来,一点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感觉,更无遮遮掩掩的意思。
可以说,李煜词中梦的意象是其词的一个特色和创新。
梦境是人类清醒状态的延续,看似是无意识的,但又是清醒的。
在李煜“梦”意象的词中,没有直写对现实的痛恨。
当然,并不是他没有恨,而是他在词的创作中刻意避而不谈的,这可以用梦的抑制效应来解释:
现实就像梦魇,那么,就让梦境变成超越。
梦中的欢乐与美好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的否定,也是李煜在无意识地惩罚自己。
梦有多么美,现实就有多么丑。
同时那也是他的无奈的选择。
现实不允许他清醒,所以他只能选择忘却而到梦中。
二、以梦入词的原因
李煜的词在意象构成方面是丰富多彩的,有“梦”、“春”、“月”、“花”等一系列的意象。
这些意象的构成与他的生活环境、个人气质都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他个人命运际遇以及情感的波折变化,其词中的意象也是变化无穷的。
即使是同一种意象的运用,随着他的人生经历的不同表现出来的感情也是不同的。
但只要仔细品味他的词,不难看出,“梦”这一意象的确贯穿他词作的始终,成为他的主体意象。
李煜何以如此爱写梦,多写梦呢?
李煜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梦。
他的人生经历太不平淡了,前半生是一位帝王,后半生是一位囚徒,这种前后差距的悬殊,任是谁也不能不觉得人生是一场梦。
李煜之所以喜欢在词中多用“梦”意象,大概有三点原因:
第一,这主要是由他的独特的身世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与他的个性气质也是有关系的。
第二,他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的这种思想对他选择“梦”意象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他所用的体裁——词体的特征与梦的特征有相契合的地方。
(一)生命体验
李煜选择“梦”意象主要是由他的身世、人生经历和个性气质所决定的。
李煜是南唐国主,也是最后一位国主,史称李后主。
李煜虽生在了皇家,但他并没有一点皇家的政治气概。
他性格天性就柔弱,从来就不想着与人争夺东西,对于皇位就更是如此了,他也从没想过自己要当皇帝,因为他的心根本就不在政治上。
能够享受到美酒、美女,写得出好词、好诗,这就实现了他生活中所追求的一切。
至十八岁,李煜与周娥皇成亲,也就是后来的大周后。
李煜擅长作词,大周后擅长音律,大周后对音乐的造诣恰好弥补了李煜在音乐方面的不足,李煜对她是倍加宠爱,两人的夫妻关系一直都很和睦。
可以说,李煜在词的创作上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与他受到精于音律的大周后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李煜创作了许多描写他的歌舞宴乐生活的词。
李煜在成为皇帝之前,始终生活在这种梦幻、温柔和浪漫之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笙歌艳舞、诗情画意,全然不顾当时的南唐是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这种生活的改变直至他当上了皇帝。
李煜在二十五岁时成为了帝王,但他并不是一位称职的帝王,他只是一位身披皇袍,心在词林的帝王。
他有着的依然是词人的生存状态,依然对文学如醉如痴,整日沉溺在诗词之中,对国家政治不上心,也不认真处理国事。
即使在国家陷于危难之际,他“不上下狂奔,亦不大声疾呼,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一面求佛保佑,一面望敌施惠,免其一死。
”[14]当然他这种态度只会加速国家的灭亡进程。
开宝八年,宋朝攻破南唐,李煜被俘至汴京,成为宋朝的臣虏。
这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使李煜顷刻之间从尊贵的帝王滑落到“日夕以泪洗面”的臣虏。
试问有过这种人生经历的人怎么能没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
怎么能不叫他“肠断更无疑”?
又怎么能叫他不顿首“梦里不知身是客”“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几年的囚徒生涯,李煜尝尽了人间的艰辛,受尽了人间的侮辱,他不能保护自己的家人,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不能守卫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艰辛和侮辱使整个世界在他的眼中都失去了光彩。
像梦一样的往事和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对比更使他觉得当前遭遇的不幸,仿佛这种不幸不是真的,而是自己在做梦。
但反过来说,这梦一样的遭遇又逼迫着他去追忆如梦一样的往事。
这种过去的无限风光和现实的无限痛苦相互交织而形成了巨大的苦闷,这种苦闷又不能言明,怕惹来祸端,只能依托和凭借“梦”来表达自己的心酸感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这样“梦”就成为了李煜情感的寄托,而在这种“梦”的寄托里,李煜的感情也就得到了更加有力地释放。
(二)佛教的影响
南唐时佛教很盛行,对当时的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也麻醉了很多的人,得到许多人们的诚心奉信。
南唐国主李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深受佛教的影响。
李煜的一生是身心备受压抑,本想好好做个词人,偏就成为了南唐的国主,那就好好做一位帝王吧!
偏又心不在政治上,又不懂怎样治理国家,致使国家衰亡一日比一日更甚,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怎能不愁苦,只叹“可怜薄命做君王”。
[15]
李煜不仅仅身心受到压抑,宋朝又多次对南唐施加压力,而他对这一切又无力解决,这让他感到很沮丧,前途一片迷茫。
在这种种压力之下,他只有寄希望于佛教,从佛教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而他信佛又达到了那种不能自拔的地步,在行政上给予支持,在经费上给予保障,还大肆地修建佛寺,普渡僧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就是当时情景的写照。
马令《南唐书》卷五中有这样一句话也可证实当时的情况“建康城中僧徒逾至数人,给廪米缗帛以供之。
”[16]据载,他还曾经和小周后一起穿着僧人的衣服,对佛祖虔诚地膜拜,以致在后主的头上留下了疤痕。
在他的诗词《病中书事》、《浣溪沙》等也可找到他的信佛的言行。
如《病中书事》“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途侵。
”甚至在宋朝军队攻打都城时,他不是积极地反抗,而是听信了佛徒的诡异之辞,说佛力能退兵,他便对此深信不疑,等着佛祖帮他退兵。
这种事情居然发生在了一位博览群书的一国之主身上,是何等地可笑。
即使在他被俘的途中他还依然为寺庙施舍钱财。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他影响有多么深。
佛家追求的空寂虚无,使他在心中追求一片净土。
他渐渐地看透了万事万物乃至人的一生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是一场梦。
他的词又多是写世事的无常,虚幻的东西,哀怨愁苦,离情别绪,在手法上多是避实就虚,这便从内容与手法上都会实现了“梦”的意象。
佛教的“苦空观”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算来一梦浮生”,醒悟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可是他的“赤子之心”又使他不能忘记他曾执着的“梦”,至真之情便化为血泪模糊的词作。
对于一个佛徒来说,词中有“梦”便不是件奇事了。
(三)词体与梦的特征
“词,这种长短错落的、曲折变化的形式,本来天生来的这个形式就适合于传达人类内心之中的最幽隐深微的一份感情,”[17]因为“它当时初起的时候,就是不严肃的,是不被尊重的所以这些文人才士们当他们不经意之间,随便填写小词的时候,反而把他们内心之中的最幽隐、最委曲的,在他不知不觉之间就把它流露出来了。
”[18]梦就是人们心灵的一种特殊活动,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来源是无意识的。
它所显示的往往是人们内心某种难以诉说的感情,可能这种感情连做梦的人自己也不明白,模模糊糊的。
荣格在《梦的心理学通论》中说,“梦是对无意识真实状态的一种自我和象征性自我描述。
梦具有虚幻性,怪诞性,恍惚性,超越性,满足性,宽慰性,自知性,不知性,不由自主性等特点。
”[19]弗洛姆在《梦的精神分析》中也说,“梦含有一种如诗般的完整与真实性。
”[20]在“梦”的状态下,人们是无意识的,人可以肆意地奔跑,放肆地大声嚎叫,也可以干干净净地倾吐心声。
简而言之,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梦吐真情。
词可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回要眇,以喻其致”,[21]而“梦”恰好就体现了这种恍惚迷离的美,词体的特质与梦的特征有相契合之处。
“词这种文学体式本身的美感特质,是适合表现幽微要眇的感情,而且是一种被屈抑的感情”,[22]这样就同梦表现人们曲折微妙隐秘难言的心理有了共通之处。
而李煜的词大多是表现他自己心中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所以他选择了梦意象。
李煜选择了梦,所以他才能在这种多是表达私人话语的词体中,将自己比较隐秘微妙的感情更加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李煜选择了梦,所以他才能尽情地抒写自己内心深处独特的感受,畅快地说出自己心里憋闷已久的话语。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还深刻地指出“有时诗人以其深入的自省分析也可以发现,他的作品可以追溯到梦境本身,而诗歌只是由梦所蜕变出来的产品”。
[23]这句话更是揭示了创作与梦有深层本质的联系。
作为阶下囚的李煜在现实中不敢做的一些事情如回故国,在梦中他就可以畅游故国,可以旁若无人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因为他是在梦中,谁也不会去追究他的梦。
这样梦就成为了他思想和情感的寄托。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我们了解了李煜为什么要在词中多用梦这个意象,因为他要用梦来寄托他的情感,而梦意象的运用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梦境般的人生遭遇。
结语
李煜的人生就像一场梦。
他的身世和他独有的人生经历,只能让他有这种感觉。
没有这种人生经历,可能就不会有他的梦。
李煜把他的喜怒哀乐变化都表现在了他的词中。
“恰是薄命君王的遭遇,玉成了他的绝代才人的勋业。
”[25]李煜词中的梦意象是他词的意象建筑群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通过对梦意象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李煜的作品。
随着历史时空的转换变化,李煜早就灰飞烟灭,但这位词中之帝却仍叫我们世代缅怀。
在今天对李煜的词的研究是全面的,成果是丰硕的。
本文只是对李煜词中的“梦”意象做一些粗浅地探讨,希望本文给那些想要了解李煜的“梦”意象以及其作品的人一些借鉴。
注释:
[1]胡应麟.诗薮[M].1版.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00.
[2]蒋方.李璟李煜集[M].1版.南京:
凤凰出版社,2009:
120.
[3]蒋方.李璟李煜集[M].1版.南京:
凤凰出版社,2009:
120.
[4]蒋方.李璟李煜集[M].1版.南京:
凤凰出版社,2009:
133.
[5]蒋方.李璟李煜集[M].1版.南京:
凤凰出版社,2009:
118.
[6]蒋方.李璟李煜集[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1皇甫凤华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徘徊 61 皇甫 理想 现实 之间 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