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读后感500字通用16篇.docx
- 文档编号:24581019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53KB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通用16篇.docx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通用1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学森》读后感500字通用16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通用16篇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通用16篇)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
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
他在美国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钱学森的伟大。
他为了回到自己的祖国,在美国受了很多苦,才达到了自己的心愿——回国,并在中国科技发展中做出伟大的贡献,特别是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发射做出巨大的贡献。
为了回国,钱学森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金钱、地位和荣誉。
我想,只有深深爱国的人,才能做出这个举动啊!
为了回国,他奋斗了整整五年。
五年啊!
对于一个没有意志的人来说随时都会放弃,随时都会改变,可他没有,一直怀着对祖国的挚爱,一直坚持着这种信念。
确实,钱学森的这种执着的爱国之心是无人能比的。
说起钱学森,我想起了邱少云。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痛苦地忍受着烈火的煎熬,一直伏在地上一动不动,没有发出一声叫喊和呻吟,保证了潜伏部队胜利完成任务,可他自己却活活被烧死。
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不痛苦吗?
不思念家人吗?
不思念他的战友吗?
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全中国人民,他舍己为人。
他的死是值得的,是光荣的,是永远让我们怀念的。
读了钱学森的故事,也许你和我一样会被主人公那么炽热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
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想一想我们自己,做事情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更不会举一反三。
我以后要向像钱学森那样,好好读书,长大以后报效我们的祖国。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2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2
这两天我在家里读了钱学森传,钱学森那优秀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让我感受颇深。
钱学森天姿聪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他1935年便考取公费留学,前往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
最先我认为钱学森会凭借他的才华在美国吃香喝辣,但我心胸太窄,完全想错了。
钱学森学而不厌,拜了冯·卡门为师。
冯·卡门是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他是航天科学起步时的顶尖人物。
钱学森拜这样有名气的人为师,我看见了他那远大理想,我想要在这样的大人物面前还能出风头,那么钱学森可真是才华横溢了。
可是钱学森上大学时有许多东西没有学到,这给了他很多困难,但他勤能补拙,难题渐渐变得得心应手,钱学森的学习精神值得赞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令人敬佩不己。
在钱学森未归国时,他己做出了奉献:
用研究出的火箭导弹狠狠教训了法西斯侵略者。
钱学森提出要回去报效祖国时,美国军官竟把他关在牢里,让他继续为美国效力。
我读到这儿时感到无比气愤,也十分惋惜钱学森暂时不能回国。
聪明的他把自己想要回国的愿望写成信夹在书里悄悄地寄给周总理。
这使我对他的爱国之心敬佩得五体投地。
当知道钱学森成功回国,我真是“欣喜若狂”。
钱学森回国后不仅报效了祖国为祖国制造了多种高科技的武器,还为国家下一代的青少年做宣传与帮助,积极支持国内下一代的学习。
《钱学森传》这本书中钱学森的顽强努力的学习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使我铭记在心,有朝一日,我也要像钱学森那样成为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才。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3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3
钱学森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忠实的爱国者,是两弹元勋,是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他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有机会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和系统教育。
小时候父亲就培养他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诗词、书法、国画、摄影,使他成长为一个充满灵性和活力、具有创造性的人。
这些艺术修养,不仅加深了他对艺术作品中诗词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
这点令我感触很深。
没有兴趣和爱好的我,生活空洞乏味,了无生气,抓紧时间培养一个自己寄托心灵的爱好。
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六年,是他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也是好生令我羡慕的六年。
当时的学校大师云集,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选修课也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
学生学得尽兴,玩得痛快。
多么美好的学校啊!
联系当下的教育,就不难理解本书最后写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目前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真的是太让人痛心了。
艰辛的归国路,让我们看到他拳拳爱国心。
主动要求当副职,专心研制火箭和导弹,让我们看到他的科学精神。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让我们看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的价值。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这是对钱学森精神品格和人生成就最好的写照,激励后代中国人投身科学和建设祖国的洪潮。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4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4
今天,我读了《钱学森》这篇文章,钱学森是一位伟人。
他非常了不起,他那崇高的爱国精神尤其令我敬佩。
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美国留学。
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又一次表达了他的思念祖国之情: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钱学森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美国的高级将领不让他离开时,虽然他受尽了折磨,但他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终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钱学森回国了,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读完《钱学森》,我若有所思,钱学森放着高薪的美国实验室主任不做,即使经历无数坎坷,却还要坚持回来报效祖国。
从这里我体会到钱学森炽热的爱国之情。
中国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奉献,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以钱学森为榜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胸怀祖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发奋图强,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5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5
钱学森这个名字每个人都很熟悉,因为他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还是一位热爱国家的人。
在读了《钱学森》一文后,我感悟深刻。
《钱学森》一文主要讲述了热爱国家的钱学森身在美国,享受着荣华富贵,但他一心想回到祖国,为人民做事,但他回国之事却受到阻挠,在经过漫长岁月后才回到祖国,并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对钱学森产生了敬佩之意。
他不求荣华,只为人民和祖国,努力学习,为的是能为人民做事,为祖国做出贡献。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为人民做点事。
”钱学森的话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钱学森爱国的品质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是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义务用自己的努力将祖国变得富强起来。
我们现在的发奋学习,是为了为人民做事,为祖国做出贡献,为了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现在,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强大,多么富饶,一次次的成功代表着中国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而这成功,是成千上万个爱国人士,成千上万个祖国的栋梁,成千上万个像钱学森这样的才子共同用努力创造出来的!
“我们日盼夜盼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祖国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回去。
”钱学森的话多么诚恳,说出了心声,说出了爱国之情。
我们是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心中早已烙下中国印,无论走到哪祖国都在我心中。
钱学森使我为之骄傲,是我的榜样。
他的言语行动激励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对祖国充满信心!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6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6
寒假期间我看了《钱学森传》,钱学森是我国导弹、火前以及航天事业的莫基人,是人们心中的“科学圣人”。
他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怀崇敬、感触良多,印象最深的还是钱学森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钱学森身上有看中华民族浓厚的传统美德。
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艰苦朴素,还有他的高尚品格,无不令人敬仰。
其中给我最深的触动是他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书中讲述的爱国主义情怀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他乡,羁绊难归时,他至始至终都坚持着“我要回国”的信念,时刻不肯松懈……还在美国法庭上大声宣告:
“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报国,我的根在中国。
”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还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立刻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以一个普通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积极工作。
在条件艰苦的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岀了杰出的贡献。
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岀了重要贡献,展现了科学的力量和价值。
我丰常地敬佩钱学森坚持不懈的精神,与他所遇到的困难相比,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摇篮的孩子们所遇到的挫折好比是沙滩上的一粒碎沙一样不起眼!
当我们学习中遇到一点点“难题”是,总是很轻松地放弃了,转而问家长,问老师。
可是,这一点点的挫折与钱学森所遇到的那样多而且十分艰难的挫折相比,自已的那些挂折又能算些什么!
所以,我们要向钱学森学习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挫折,勇住直前!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7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7
今年暑假我读了《钱学森传》,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事迹。
1911年,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年代,钱学森出生在杭州,后来随父亲全家搬到了北京,在北京度过了少年的学习生涯。
他从小立志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长大后报效祖国。
于是他勤奋刻苦,埋头苦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并得到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
留美期间,深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钱学森,更加刻苦地学习科学知识,并立志学成后回国,拯救中国科技。
在美国,他致力于前沿科技——宇宙火箭技术的研究,很快他就成了知名的火箭专家。
就在钱学森准备回国时,战争爆发了,于是有人指控他加入了共产党,他很快就被FBI抓了起来。
通过多方努力,FBI不得不释放了他,重获自由后,他抛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毅然回国,因为他要实现少年时的志向,尽自己所能报效祖国。
一回国,钱学森就全身心地投入了他热爱的科技工作,不仅造出了中国第一枚火箭,把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发射上了太空,还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的科技人才,为中国的导弹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是一个充满爱国思想的伟人,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人们尊称他为“火箭之父”,“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等等。
钱学森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成就,是因为他热爱祖国,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认真学习,刻苦钻研。
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也要以钱学森爷爷为榜样,热爱祖国,好好学习,以后才能像钱学森爷爷一样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8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8
今天,我读了《钱学森》这篇文章以后,深深地为其震撼,感触甚多。
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他不但才学出众,而且十分地热爱祖国。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他却想回国为人民多做些事。
可是,美国移民局却不准他回国。
接着,钱学森被美国监视,9月6日,还被非法拘留。
虽然如此,但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动摇。
终于,在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含着幸福泪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钱学森,可真是热爱祖国呀!
被控制行动5年,也仍然动摇不了他回国为人民多做些事的决心。
要是我们,被监视了那么多年,肯定会忍不住向美国投降,甚至会有人认为自己是一只失去自由、失去蓝天白云的小鸟,宁可死,也不做没自由的小鸟。
钱学森真是有毅力、爱国呀!
想到这里,我又不禁想起在开学时,老师问:
“班上有没有同学愿意留下来打扫卫生。
”那件事。
当时,班上没有几个人将手举起来,我也不例外,我真为那事而感到无比的惭愧。
和钱学森相比,我们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没用。
啊!
钱学森,你不愧是个才学出众、热爱祖国的人,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9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9
传记前言中有一段:
钱学森的朋友、普林斯顿大学航空系教授MartinSummerfield说:
“在科学的预见性上,钱学森不像冯.卡门、爱因斯坦和特勒等科学巨人一样,富有远见卓识。
他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计算工作,成为他们的左膀右臂,但却无法成为大师。
我认为,钱学森的长处在于复制,复制大师们所创造的东西。
”
在第7章又有一段:
冯.卡门即使在大庭广众下也能解答难题,事实上,群体的互动和在众目睽睽下顶着压力解决问题的情景甚至能够让冯.卡门兴奋起来,从而思如泉涌。
与之相反,钱学森可不愿意当着别人的面绞尽脑汁,他会把问题带回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周全后,才得出答案。
在第9章有一段:
钱学森和他的学生会去旁听冯.卡门的讲演。
冯.卡门有时会在黑板上推演一些他从来没有做过的理论,钱学森埋头抄录下来所有内容。
在快结束时,冯.卡门会看着表,说:
“我认为结果可能应该是这样的。
”然后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公式。
大约在一周后,钱学森会走进来,把整个计算做完,然后说:
“冯.卡门是对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钱学森对自己老师冯.卡门的天资卓越深为叹服。
说实话,看了这些,让我感到十分沮丧。
钱老是我心目中的大师,但是,在他的同学、同事和学生看来,他与冯.卡门这样的大师有非常大距离。
尤其“长处在于复制”深深地刺痛了我。
中国的大师与国际大师到底差距有多大?
现在再回想“钱学森之问”,我们应该怎么想?
!
我们正在尝试办的.“尖子班”应该怎么办?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0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0
钱学森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
不久,经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却充满了波折。
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一个美国上校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一个师,绝不能让他回去。
”1950年9月中旬,钱学森办理了回国手续。
他买好了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了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
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
移民及归化局迫害钱学森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
不少美国友好人士出面营救钱学森,为他找辩护律师。
他们募集了15000元美金作为保金,才算把钱学森从看守所里保释出来。
1955年6月,终于在周关怀下,钱学森一家人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电视节目,许多人为了得到一张绿卡,为了能够留在国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倾家荡产。
我不知道国外有多好,但我知道一个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是每一个国家都会敞开大门迎接的人。
我希望我成为这样一个人。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1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1
昨夜读《钱学森传——平凡造就的伟大》,被钱学森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
这位曾“踏莲而生”的小男孩,他的出生曾给母亲造成多大的痛苦,可是谁又能想到他将成为科学的巨人?
他的人生之路很平凡——出生,接受教育,,结婚生子,报效祖国。
可是,他的人生追求却不平凡,科学思想却不平凡,取得的成就更不平凡。
他的眼中闪烁着人格庄严的神圣之光,闪烁着人性美好的慈爱之光,闪烁着探寻真理的睿智之光。
我曾经注意到一个现象:
大凡真正的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他们几乎都是高寿之人,活到90多岁甚至100岁。
难道说老天爷眷顾他们,给他们超出一般人的身体条件么?
还是土地奶奶疼爱他们,不忍他们受到任何外力的伤害?
其实,他们也曾蒙受不白之冤,也曾遭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迫害,可是,他们专注于他们所热爱的事业,用一颗赤子之心,将全部的精力与追求定格在维护人格的庄严上,定格在维护人性的美好上,定格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故能成就其长寿,成就其伟大。
我们常人常常把精力分散在繁琐的生活中,有的人甘于平庸,瞻前顾后,安于稳定的生活;有的人善于钻营,蝇营狗苟,求得暂时的利益;有的人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耗费着宝贵的时光。
常人一生平凡,能活到80多岁就是高寿了,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能够站立,立于天地之间,成为万物之灵。
让万物之灵的灵光开启我们混沌的眼睛,也闪烁一次人格的光辉,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吧。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2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2
前两天我又读了《钱学森回国》这篇文章,心里不免有些感慨,要是世界上再多一些这样的人就好了。
钱学森9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
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99年0月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又一次表达了他的思念祖国之情: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钱学森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美国的高级将领不让他离开时,他的决心也一刻没有动摇,终于,钱学森回国了,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钱学森在美国有那么好的条件,还一定要回中国,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钱学森要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想想我们自己,做事情只要有一点困难就退缩了,而钱学森为了回国奋斗了五年之久,从这里我体会出了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像钱学森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精忠报国的岳飞,投江自尽的屈原,临死也要牵挂祖国胜利消息的陆游他们不都是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人吗?
中国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奉献,变得繁荣昌盛。
我们要学习他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像钱学森那样做贡献。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3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3
今天,我学习一篇课文,《钱学森》。
这篇课文讲的是:
一个叫钱学森的科学家,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然后到了美国发展,之后成了冯·卡门的得意门生。
但是他始终没忘记祖国。
他一心想回归祖国,为祖国做贡献。
但是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不让他回国,怕钱学森会成为阻碍。
最后,1955年9月17日,他终于会到了祖国。
后来为人民做出了贡献!
我认为“只扫自家门前雪,不顾别家瓦上霜”的人只是自私的人,算不得一个爱国者。
爱国不是在口头上所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没有爱国精神的人就是一个没有情感的人,爱国对他们来说只是两个冷冰冰的字而已,而对有爱国精神的人来说,它的分量在他们的心里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只会越来越重。
我们要珍惜在学校的每时每刻,将来也不会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遗憾。
季羡林曾说过:
“我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祖国。
”一代国学大师之所以获得如此成就,爱国精神一定是他不可缺少的品质。
是啊,祖国也是我们的祖国,我们和他的关系是无法用文字修饰的啊!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虽身处异乡也不忘祖国,何况我们这些还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中国人呢?
让我们大声呼唤:
爱国吧!
用有限的生命为自己的祖国做出无限的事。
让我们现在就努力学习吧!
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4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4
今天,我读了钱学森人生故事,看完之后,我被钱学森热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
钱学森从小就非常聪明,被人们称为“神童”,1936年,他去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学习航空事业,拜拥有“超音速飞行之父”称号的冯.卡门为师。
钱学森在他的老师冯.卡门的指导下,完成了美国第一枚导弹研制的设计工作。
1947年,钱学森被评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钱学森不仅是科坛巨星,还是科苑辛勤的园丁。
钱学森对学生十分严厉,坚信“严师出高徒”。
事实也证明,钱学森所教的学生有不少成为美国,中国,还有其他西方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异天才。
1950年,钱学森准备回国服务,但是因为他掌握了很多关于火箭导弹方面的知识,遭到美国麦卡西主义者的迫害,甚至做了一个月牢,归期被拖了整整五年。
美国国防部次长金布尔说:
“绝不能放走钱学森!
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但在被软禁的五年里,他不仅没有退缩,而且继续研究新领域撰写了《工程控制论》,成了世界工程控制论的鼻祖。
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了中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用了“两弹结合”,制造出了核导弹,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了“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
钱学森聪明伶俐,反应敏捷,而且对自己很严格,负责任。
钱学森对他下面研制导弹的人说:
“你们只管动手,意外发生的后果由我来负担。
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出了问题,则由我来承担责任。
”这真正体现了他的人格伟大。
钱学森一生荣誉如海,但他淡泊人生。
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谦虚的。
因为只有谦虚,才能永不自满,最终成就其伟大。
这些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5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5
《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动详细地讲述了钱学森从出生到逝世所有历经的事情,并重点写了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钱学森小时候不但聪颖过人,而且十分刻苦钻研。
长大后钱学森去美国深造,成为美国空气动力学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
当时他在美国享有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想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做贡献。
他顶住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终于回到祖国。
1956年,钱学森参加了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他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有关钱学森的在运载火箭和导弹方面的价值,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曾这样形容: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读了这本书,这让我想起有些同学说学习没有用,只会学成书呆子,许多不学习的人照样能成为大老板。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那祖国的明天将会怎样?
要想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那就要像钱学森爷爷那样学好科学知识,将来报效祖国,让祖国的明天因我们而美丽!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6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篇16
钱学森博士是小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本书深层次解密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
小生华丽家族,家学渊远,赴美求学,科学巨星,崭露头角,回国受阻,被捕入狱,五年抗争,终回祖国,运筹帷幄。
两弹一星,功勋卓著,载人航天,历史巨献。
本书首次公布厂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和照片。
从某种意义卜讲,本书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的传记,也是
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发展史……
作者被誉为“
中国第一传记作家”。
在本书中,其对历史事件、评论近于苛刻的真伪判断让这本书可信度不可怀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经过了最大努力去还原的历史。
不过另一方面,书中文笔,即语言的流畅度、文学性因此有所损失——或许“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吧!
总之,这是一部实事求是的出色传记,值得一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钱学森 读后感 500 通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