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docx
- 文档编号:24577520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40KB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docx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它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的质量和效率,是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音乐也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歌唱中抒发真正走进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把人的喉咙比作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
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音乐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模式都改变了,教学方法也更多样化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了各种情况。
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歌唱教学,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观点。
自己的感情,从中感悟到音乐的美,领略音乐的真谛,
二、重新认识教学过程
在歌唱教学环节中,经常会有这些情况: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千篇一律。
一节课就是跟着音乐一遍遍地学唱,教师没有演唱要求,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对学生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尤其是低段学生尤为明显。
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创设情境,学习竞赛等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各种演唱形式如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角色扮演等来学***曲,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
2、一次歌唱活动下来,学生还不记得歌词,更不用说什么有表情,有感情了。
《课程标准》中要求:
“一至二年级每学期背***曲2-4首;三至五年级每学期背***曲2-4首。
”记住歌词在歌唱中固然很重要,但不能一味地让孩子记歌词。
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唱模式已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和者。
”所以,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将歌词内容记住,在学***曲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就能背***曲。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比如按照歌词编儿歌、编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3、教师引入到歌唱教学后,却往往在学生还没掌握歌曲的情况下,又开始丰富歌曲。
新课程对于学生要掌握的音乐技能方面有所淡化,教师就不敢再教学生音乐的基础知识了。
教师首先要走出误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是淡化它,而不是不教。
试想学生连歌曲都没有掌握,又怎么能开展好后面的活动呢?
我们可以换一种让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把抽象的变得具体,把复杂的变得简单,把专业术语换成富有童趣的语言,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运用技能去演唱、欣赏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课堂教学目标单一,学生会***曲、会简单的歌表演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我认为,每首歌曲都是作者抒发感情的载体,歌唱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一首歌曲,教师要启发和帮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反之,只有感受到歌曲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演唱和表现歌曲。
三、完善课堂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丰富的教学语言
音乐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歌唱教学的效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不可替代的工具。
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
”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和语义性的听觉艺术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不仅可以再现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
(1)形象的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便能发现,教师的一句形象化的语言提示,往往胜过让学生做多次的机械模仿,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淡化技能并不是不要技能。
因此我们不能避重就轻,必须寻求“化技能于无痕”的教学方法,让歌唱教学这一块内容丰满起来。
新课标对于1-2年级的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我们知道,歌唱是一门精深的技术,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唱出技术娴熟的歌声,而且小学生无法去理解声乐的专业术语,但我们要力求让孩子们能唱出自然而动听的声音。
所以需要教师把抽象变为具象,把专业的发声方法用形象的语言来传达给学生,让师生跨越技术的障碍,更易交流。
少年儿童大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能力较差,而且发声器官正处于细小嫩弱的时期,课堂上,除了用富有童趣的练声曲练习发声外,我还用形象的语言对他们的声音进行评价,帮助他们找到自然的发声方法。
(2)赏识的语言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赏识,赏识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赏、最大的鼓励。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就像教育要因材施教一样,赏识也要因人而赏。
不同的特点决定赏识点的不同,要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细微变化,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和众不同的,从而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和别人的差距。
赏识的语言要因人而异,不能“很好”、“不错”、“你真棒”之类的千篇一律,而且要注意过程性的评价。
在我的课堂上,基础好的学生我经常这样鼓励他们:
不错,如果100分是满分的话,老师给你打95分,很高的分数哦!
还有5分在哪里?
如果你能在……方面做的更好的话就能拿更高的分啦,加油!
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学习更认真了。
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我会这样说:
今天的表现不错哦,已经能背***词啦,而且坐姿也比上节课更端正,老师相信你能让我们大家看到一个更好的×××,对不对?
学生会很认真地点头,更认真地上课。
2、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巴班斯基在论及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的重要意义时,曾说:
“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发现,当学生有饱满的热情、轻松愉快的情绪时,学习的兴趣会更浓,接受能力也会增强,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1)培养师生感情,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师生关系和谐是课堂氛围最关键的因素。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进入课堂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
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发展对象,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伙伴,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创设情境,激发歌唱兴趣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就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一年级歌曲《小树快长高》时,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积极地、动情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整堂课我设计成一次郊外的游玩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去到大自然中,到森林中去寻找新朋友,用律动、教师激情的话语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有感情地演***曲,我加入了欣赏内容乐曲《小芽快快长》,这首电声乐曲和歌曲情绪、意境相符。
通过听、演等活动体验和感受乐曲明快、生动、朝气蓬勃的情绪,为学习歌曲做好情绪铺垫。
3、运用范唱对比
演***曲是音乐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教学中教师的范唱不仅能拉近师生关系,而且运用范唱对比,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难点。
新教材有音质很好的配套光盘,教师往往电脑鼠标一按,用光盘中的歌曲代替教师的范唱。
其实,教师的范唱有着光盘无法比拟的一个优点——对比。
声音的对比,表情、动作、情绪的对比等等。
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充满好奇,模仿力强,如果光听声音,也许只能模仿其声而难以神其形,而且注意力不持久,难以学好歌曲。
通过听教师形象生动的范唱,让学生逐步意识到怎样才是好的歌唱表现,分辨哪一种声音才是动听的声音。
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渐渐明白:
明亮、甜美、柔和、有控制、有感情、有表情的声音最好听。
我在课堂中就常常采用对比的方式,这样做不仅能抓住学生学习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必触及学生演唱上的缺陷,没有批评目标,而是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能确定模仿的对象。
同时,教师的范唱对比还可以轻松地解决一些难点节奏的学习,如在学习歌曲《小红帽》时,学生在第三句“她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节奏容易唱错,我把学生唱的错误的节奏演唱一遍,再把正确的演唱一遍,让学生分辨不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然后通过练习解决节奏问题。
4、注重对歌曲的分析和处理
每首歌曲的旋律、每个节奏和音乐符号都有作曲者的用意。
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歌曲之前,要剖析作曲者的创作用意,分析歌曲情绪以及表达怎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
(1)从歌词入手
低年级的歌曲一般短小流畅,形象生动,简单易学,情绪一般活泼欢快,对歌曲的分析处理可从歌词着手。
如二年级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这是一首结构方整,情真意切的抒情儿童歌曲。
歌曲借喻“大海、蓝天、高山、森林”引申至“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
上课时,在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后,为学生出示歌词并提问:
歌中谁把谁捧在、贴在、搂在、暖在和爱在心窝?
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中谁是谁的宝宝?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学生回答:
浪花是大海的宝宝,我们是祖国的宝宝,因为我的妈妈就经常把我抱在怀里的,接着我再问学生:
妈妈抱着你,你是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我说是温暖、开心的感觉,我进一步问:
妈妈是那么爱你,你爱妈妈吗?
学生响亮地回答我:
爱!
然后我指向歌词:
祖国把我们暖在心窝,我们应该怎样?
学生齐答:
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
接着我问:
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演唱这首歌曲呢?
学生回答说用亲切的声音演唱。
好,让我们用亲切的声音先来朗读一下歌词吧。
接着学生和我一起在伴奏中深情地朗读歌词,并根据“捧”“贴”“搂”“抱”等动词设计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轻松地记住了歌词,并且能用饱满的情绪去演***曲。
(2)从歌曲情绪入手
除了从歌词入手,还可通过歌曲情绪来体验歌曲。
如歌曲《摇篮》、《我的小宝宝》,都是优美又抒情的摇篮曲,曲调节奏平稳,优美流畅的旋律洋溢着一片安宁的气氛。
在教这两首歌时,我先提出问题:
歌曲的速度怎样?
情绪怎样?
然后请孩子们闭好眼睛,做睡觉的姿势,听我用甜美而富有童趣的声音演***曲,听完后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都能体验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然后请学生跟着钢琴用哼鸣“m”来模唱感受,营造出歌曲所表现的宁静气氛,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
歌曲处理的方法其实有多种多样,应因歌而定,但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即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音乐情感的审美中受其陶冶,又同时去感受他人。
总之,良好的歌唱教学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歌唱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管教师采取哪种教学手段,都应从学生的学情和需求出发,以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
童年的歌是纯真美好的,属于孩子自己的歌是令人陶醉的,愿每个孩子都能愉快的放声歌唱。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路任重而道远!
我将以一颗真诚的心引导学生开启音乐之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小学 音乐 教学 中的 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