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1单元峄城.docx
- 文档编号:24567383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189.96KB
三上第1单元峄城.docx
《三上第1单元峄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第1单元峄城.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第1单元峄城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桨、塔、周、墙”等37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双桨、宝塔、四周、安排”等新词,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想或推想“倒映、飘荡、环绕”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钢笔写字,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学习使用“”“”“?
”等做记号的方法来预习课文。
3.借助诗文,初步运用看插图想画面、反复吟诵诗歌想画面的学习方法,读懂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本组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
4.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是从低年级学段到中年级学段过渡阶段,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过程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预习单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读诗文想画面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具备图文对照的能力基础上,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加深认识,形成能力。
为此,我们借助诗文,初步运用看插图想画面、反复吟诵诗歌想画面的学习方法,读懂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本组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
从而完成本单元教学内容上的联系和学习方法的迁移.
三、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及方法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自主预习单
“指导预习”课
1.尝试运用一、二年级习得的识字方法自行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桨、塔、周、墙”等37个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双桨、宝塔、四周、安排”等新词,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想或推想“倒映、飘荡、环绕”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钢笔写字,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学习使用“”、“”、“?
”等做记号、运用不同颜色的笔迹的方法来预习课文。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1.谈话导入,了解预习知识。
2.课件展示,明确学
习任务
3.走进课文,学习预习方法。
4.浏览课文,巩固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和课文的初读感知
“预习展示”课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认读并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段落。
2.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班内交流等有效方式质疑解疑。
1.检查预习单的完成情况。
2、展示学生预习情况,着重看看钢笔字书写的情况。
3.针对问题,相机指导。
第三、四课时
《古诗两首》
第三课时“方法指导”课
第四课时方法实践课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诗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描写的景色,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3.初步学习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
1.学会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习得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枫桥夜泊》。
2.能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
2.借用课文插图,结合古诗中描绘的事物,启发学生想象,初步学习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
3.引导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
第五课时
《做一片美的叶子》
“诵读展示”课
1.练习运用读诗歌想象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欣赏清新自然的语言文字,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理解诵读中积累语言。
3.反复诵读、美读,欣赏叶子的外形美,体会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1.运用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借用文中清新自然的语言文字边读边想象作者描绘的美丽画面。
3.观察叶子,搜集叶子,画画叶子,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第六课时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主题诗会
1.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个别读,男女生赛读,配乐读,表演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3.搜集乔羽的资料,以及乔羽在创作中的小故事,走进作曲家乔羽的世界。
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诵读歌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美丽、快乐、幸福画面。
2.走进作曲家乔羽的世界。
3.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观看影片《祖国的花朵》
第七课时
《学会查“无字词典”》
“语文实践”课
1.能关注提示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好人物对话。
2.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爸爸是怎样帮助聪聪加深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的含义的,掌握查“无字词典”的两种方法。
3.理解词语意思,学会查身边的“无字字典”,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1.学习作者学习查“无字词典”的方法。
2.开展一次“查‘无字词典’比赛”的活动。
3.将自己猜想或推想的词语走进生活验证是否正确。
第八课时
单元总结检测
“回顾提升”课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字、词,交流易读、写错的字,联系生活实际推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山行》、《枫桥夜泊》,背诵并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回顾积累好词、佳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文表达的情感。
3.在表达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串成一段比较通顺、连贯的话,并把它们写下来。
1.采用“知识树”的形式,总体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
2.根据本单元课文内容布置适当的拓展性作业。
第一课时指导预习课
一、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一、二年级习得的识字方法自行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桨、塔、周、墙”等37个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双桨、宝塔、四周、安排”等新词,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想或推想“倒映、飘荡、环绕”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钢笔写字,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学习使用“”、“”、“?
”等做记号、运用不同颜色的笔迹的方法来预习课文。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使用“”、“”、“?
”等做记号、运用不同颜色的笔迹的方法来预习课文。
难点:
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
三、前置学习活动
教师:
依据学情,合理设计预习单
学生:
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预习知识
1.谈话导入,激发预习热情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生字,也能根据自己的所学独立自学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2.了解预习知识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习,预习就是:
“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
”显然,预习就是我们提前的学习行为。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我们来将本单元预习一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预习呢?
(二)课件展示,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预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看看需要完成哪些预习任务呢?
出示课件展示:
(1)尝试运用一、二年级习得的识字方法自行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桨、塔、周、墙”等37个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双桨、宝塔、四周、安排”等新词,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想或推想“倒映、飘荡、环绕”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钢笔写字,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学习使用“”、“”、“?
”等做记号、运用不同颜色的笔迹的方法来预习课文。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2.指名读,边听边想,有哪些预习内容?
哪些要求预习起来有困难?
指生说。
3.师生交流
本堂课我们要学会一些预习方法,即运用不同的记号,不同颜色的笔迹来扎扎实实的预习课文。
在对本单元的预习中,大家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
(三)走进课文,学习预习方法
1.初读课文,解决阅读障碍,学习用“”的记号预习课文
三年级了,课文发生了变化,课文不再标上注音了,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
指名说。
预设:
(1)可以请教他人----向周围的同学或老师请教。
(2)可以查字典----能够借助字典自己解决,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3)可以查看课后的生字表----田字格里的生字是一类字,要求我们会认、会写;两条绿线里面的生字是二类字,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对照着课后的生字表,在文中用“”标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达到熟练认读每一个生字新词。
用红色笔迹标出二类字,生自由读生字词语,注意标出的生字新词的痕迹。
师巡视指导。
(板书:
记号“”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标注精彩语句,学习用“”的记号预习课文
(1)解决了阅读障碍,我们就能顺利的朗读课文了。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有散文诗、还有唐诗宋词,浏览四篇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篇课文?
喜欢课文的那句话?
为什么?
把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讨论,师巡视指导。
(2)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一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能不能用课文中的话或者自己简单的一两句话说一说。
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师生互动交流完善课文内容。
(3)课文的哪些句子对你的学习有帮助,你觉得这些句子在整篇课文中很重要,这些句子都是精彩的语句,我们可以在这些句子的下面画“”的符号。
(板书:
“”精彩语句下面)
(4)学生练习标画,小组相互交流,教师展示学生标画的情况
3.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用“?
”的记号预习课文
(1)“学贵有疑”。
读书要学会思考,要留下思考的记号,既要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更要思考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学会在不懂的词语、句子下边做个“?
”,甚至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写在课文旁边。
(板书:
“?
”有疑问处后面)
(2)自由读课文,尝试使用“?
”标出词语或课文中的疑问,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带“?
”的地方,看看哪些问题小组内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上课听老师讲解。
(4)小组内擦掉能解决的“?
”,对于不能解决的“?
”用红色笔迹标出。
4.小结:
有了这些“”“”“?
”做记号,我们就知道哪些词语是生字新词,那些句子是精彩语句,哪些地方是学习有疑问的地方,带着这些记号再读课文,读书的质量就会有提高。
俗话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种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是我们读书的好帮手。
当然了,不光只有这几种学习记号,还有一些记号随着我们的学习会不断地出现,请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这些记号的用法。
(四)浏览课文,巩固生字词语
1.归类认读字词
(1)学生自由认读后,小组长检查每一名组员的认读情况。
(2)小组内合作交流。
解决存在认读困难的生字,把这些难认的字用红色笔迹标出。
(3)教师抽查字词认读情况。
出示课件重点难读词语,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指导。
双桨环绕飘荡倒映愉快词典声音奉献肥美飘零整体输送茁壮
葱翠回归岩石悄悄意味深长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形态各异枫桥夜泊
预设:
尝试运用一、二年级习得的识字方法自行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要简单有效: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简单有效,方便识记,这样的方法要多用。
对于字词的读要读准音,三声声调读到位,如“桨”;叠词后一个字读轻声,如“悄悄”;注意平舌音和翘舌音不要混淆,如“葱翠”等;多音字要弄清楚在这个词中正确的音如“泊”、“似”
(4)小组合作,将生字归类。
每组一张卡片,小组内合作,将生字按照构字结构分类。
2.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每人发一张练字纸。
(2)浏览本组课文要写的生字。
出示课件重点难写生字,指名学生上黑板写,师相机指导。
桨洒典霜寺异输泊奉
预设:
按书写规则认真书写:
记住写字要点:
有关于笔画的,有关于间架结构的,如“桨”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还有关于关键笔画的,如“奉”上面三横最后一横要长与其他两横,“异”上面是“巳”,不是“己”也不是“已”.在写字时,还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书写要领先在书上描红、再在练字纸上临写,写钢笔字的握笔姿势和写铅笔字一样,注意顿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只是钢笔字写下了就不易擦掉修改了,错误的字打个小斜线。
(3)学生将这些字在练字纸上认真书写,教师巡视对学生“双姿”进行指导.
(4)展示学生书写的情况,看看间架结构,顿笔,字迹是否清晰。
(5)把易写错的生字用红色的笔迹在生字表中标出来。
3.拓展生字词。
(1)练习给生字组词,每个生字组词两个。
(2)归纳本单元的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四字词语。
(五)课堂小结,深化预习意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指生说。
师小结: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不断增强课前预习的能力,学会使用做记号的方法读课文,记录自己读书中的收获和疑惑。
今后在每一组、每一课的学习中都这样去提前去预习,你的学习会很轻松,也会充满探索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
预习指导课
预习方法
记号
“”生字新词
“”精彩语句下面
“?
”有疑问处后面
运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标注
(枣庄东方国际学校刘静)
第2课时预习过关课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认读并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段落。
2.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班内交流等有效方式质疑解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认读兵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班内交流等有效方式质疑解疑。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
结合第一课时的预习单,理清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未能解决的疑难。
教师:
利用课前时间了解学生第一课时的预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上一节课大家自主预习了第一单元。
现在你能把预习成果展示给大家吗?
这节课,我们进行“闯关”比赛。
请看“闯关”要求:
第一关:
识写生字关。
能够正确认读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第二关:
朗读课文关。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
质疑解疑关。
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结合自己的预习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2.俗话说:
“真金不怕火炼”,你到底预习的怎么样呢?
敢接受老师的闯关检验吗?
(二)“识写生字”关(板书:
生字)
1.生词我会读。
(1)归类出示:
sǎcōngchácísūcōngsì
洒水聪明查词典姑苏葱翠寒山寺
zuòshuāngZhōngzhīzhēngshūzhì
做功课霜叶钟声乳汁整体输送位置
bóbēibèishìsìjià
泊船背着背书似的骄阳似火暑假
⑵自由读,同位互读,开火车读。
教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洒水”的“洒”读半上,“聪明”的“明”和“位置”的“置”读轻声。
(3)交流:
前两行和第三行加音节的的字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读好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4)去掉音节我会读:
(板书:
新词)
围墙词典突然强烈岩石解释忧愁输送茁壮葱翠
骄阳似火烈日当空惊涛拍岸意味深长形态各异茁壮成长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引导学生学会归类积累词语)
2.生字我会写。
教师设计好田字格学生规范地书写本单元重点生字。
⑴链接第一课时的预习情况,同位互换批改自己练写情况。
⑵发现错误报告给小组长,在组长的帮助下纠正错误。
⑶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做重点指导、范写强调、学生强化练写。
“塔、墙”左偏旁“土”的最后一笔横应改为提。
“径、城、钟、泊、汁、体、输”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左窄右宽。
“异”字的上半部分是“巳”不要写成“己”或“已”。
(教师可引导学生和“导”字区别记忆)
(三)“熟读课文”关(板书:
熟读课文)
1.本单元一共有四篇美文,你读得怎么样?
能做到正确、流利吗?
把自己读得不够好的句子再练练。
2.熟读、背诵第3课。
⑴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
⑵试着背诵古诗。
(不做统一要求)
3.熟读第2课。
⑴组内同学轮读课文。
遇到读错的地方随时予以纠正。
⑵教师出示重点语句指名读。
注意引导学生读好人物的不同语气。
尤其要读好文中的反问句和感叹句。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
“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
”
“太像了!
太像了!
”
“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
”
力求做到:
①朗读正确②语意明确
4.熟读1、4课。
⑴出示难读的句子,学生集中练读。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绿。
⑵同位互比。
从这两篇课文中,选出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和同位比一比,看谁读得棒!
⑶指导学生背诵4课第六小节。
(抓住作者描写的顺序:
春-夏-秋-冬)
自由背---同位互背---指名背诵
(四)“质疑解疑”关(板书:
质疑解疑)
1.在上节课的预习中,大家学会了“读书做记号”,那么,谁还有不明白的问题?
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2.小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班内交流。
⑴通过小组内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山崩地裂”是什么意思?
“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
“无字词典”指的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做一片美的叶子?
学生试着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先通过查词典解决“山崩地裂”和“形态各异”的意思。
再读读课文,找到有关语句理解。
后两个问题在学习课文时练习课文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⑵教师及时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查词典、练习课文)
⑶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学情,梳理问题,有些当堂解决,有些放在后面的课时中学习。
(五)课堂总结
1.小组讨论,上《预习过关课》的感受与体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说说今后该如何更好地做好预习和展示?
3.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精彩的展示,老师了解了同学们对本单元的预习情况,大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一些预习方法,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相信在后面的课文学习中你们的表现会更精彩!
六、板书设计
2.预习过关课
生字新词
熟读课文
质疑解疑
(峄城区坛山中心小学李广州)
第三课时方法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诗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描写的景色,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3.初步学习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难点:
学习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文所描绘的画面,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
三、前置学习活动
1.利用早读时间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预习习惯得到培养。
2.学生搜集关于杜牧的资料,对诗人有更全面的了解。
3.通过预习知道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在预习过关课上,已经把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
山行)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2.你觉得秋天什么最美?
(1)小组交流。
(2)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秋天里的景色;也可以吟诵我们学习过的关于秋天的诗句;同时我们还可以放声歌唱,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3.在这绚丽的秋天,正是登山的好季节,我们不妨跟着作者一起到山中去走一走,感受秋天的美吧!
4.简介作者:
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人称“诗圣”。
他的诗文豪放,以七绝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
《江南春》、《清明》、《山行》等。
(二)交流汇报,理解诗句。
1.逐句默读古诗,思考每句诗描写了什么景物,整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不理解的词句用问号标出。
2.小组合作学习,由同学们说一说每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对于疑难的地方全组同学交流。
不能解决的疑难由小组长记录下来。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一处处景物,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秋景图,在诗人杜牧眼中这又是怎样的秋景图?
分别寄托着他的什么情感?
让我们再读古诗,品味诗中的秋意。
3.汇报一下,哪些是你们小组解决不了的?
(学生交流汇报,重点理解“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坐、枫林晚、霜叶、红于”,学生根据自学先自由说一说)
(1)对“寒山、石径”的理解:
怎样的山才是“寒山”?
(深秋时节,草木枯萎,山上光秃秃的,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所以称“寒山”)径:
小路。
石径是怎样的小路?
(石头铺成的小路。
)
(2)我们见到的山路都是什么样的?
诗中用哪个字修饰它?
(斜)你能把这个字放在诗句中理解吗?
石径斜:
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
(老师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石径,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
(3)“白云生处”是什么意思?
(课件播放白云升腾的景象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这“人家”该在什么地方?
请学生说一说。
(4)“坐”,你理解吗?
让学生体会诗人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树林,以至天色已晚,还是停车观赏,留恋不舍。
(5)在杜牧眼里,经霜打过之后的枫树林越发显得火红,五颜六色的春花也比不上那似火的霜叶。
(用图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诗人眼里多姿多彩的春花也比不上那似火的霜叶,来理解“红于”的意思。
)
(三)读懂古诗,整体感知。
1.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这首诗,谁来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1)学生自由练习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
2.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注意调整说话的顺序。
(1)自己先组织语言,自由练习说一说。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上第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