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文档编号:24566829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85.09KB
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复习
(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三、四两节。
第三节主要介绍乙醇、乙酸这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其物理性质。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主要性质,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OH),要根据乙醇的结构式,根据—OH的特征复习乙醇的化学性质,与Na、O2反应等。
乙酸也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物质。
它的官能团是,乙酸是一种典型的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因此,要注意联系在无机化学中所学的相关知识:
如酸的通性等。
酯化反应,是新学习的有机反应,其本质属于取代反应,要明确其脱水的机理,要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实验34酯化反应,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主要介绍糖类、油脂、蛋白质,这几种物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复习时,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认识,比如:
可以以热碱水洗碗为例,进一步理解油脂的水解,同时,也可以利用生物学上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从化学的角度加入解析、学习。
抓住糖的多官能团进行学习,推测其可能有的性质,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探究能力。
复习时,要组织学生多讨论、多比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乙酸的重要用途。
2.掌握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
3.了解糖、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比较法进行复习。
2.采用讨论法复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点提示
教学重点
乙醇、乙酸的性质,糖、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教学难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的机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钠、乙醇、酚酞试液、水、试管。
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乙醇、乙酸、糖、蛋白质的重要用途及性质,本节课通过复习,使我们对其结构、性质、用途有更深刻的了解。
乙醇,俗称酒精,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
现在就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并归纳出乙醇的用途。
[师]请同学们说说乙醇有哪些用途。
[生1]可作饮料,如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等,我国在古代就已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对酒也是情有独钟,有诗为证: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疆场君莫笑,
古人征战几人回?
[生2]酒精还可以用来杀菌消毒:
皮肤擦伤,可以用酒精擦洗,给病人注射也先用酒精棉球把皮肤擦一下等。
[生3]还可以替代汽油作机动车的燃料。
[生4]还可以用酒精洗涤衣服上的油渍。
[生5]夏天,可把酒精擦在皮肤上,降温效果比水好。
[师]同学们举出了许多乙醇的用途,有的还以古诗为证,这充分说明了同学们对乙醇用途的了解,及大家丰富的知识。
乙醇的这些用途,都是由其某些性质所决定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并对乙醇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
推进新课
师(巡视、检查学生归纳情况)
板 书:
一、
[师][实物投影仪、乙醇的结构式]
[师]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及新键的形成,从图中所标出的①②③④处的化学键的断裂,同学们能否判断乙醇各发生了哪些反应?
[生1]断①处键,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师]如果①②处键断裂,大家看看形成了什么样的物质?
[生]形成了乙醛。
[师]那么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氧化反应。
[师]此时发生了催化氧化反应。
[师]如果是③④两处键同时断裂呢?
又形成了什么物质?
[生]乙烯!
(切换到幻灯片)
CH2===CH2CH3—CH2—OH
Na与H2O、乙醇反应的比较
现象
反应方程式
Na+H2O+2滴酚酞
Na+乙醇+2滴酚酞
联系与区别
相同:
(1)都能反应
(2)溶液都显红色
不同:
Na与H2O反应剧烈
【例1】某有机物X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3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2倍于其体积的CO2和3倍于其体积的水蒸气,有机物X在适当条件下能进行如下一系列转化:
①有机物X的蒸气在Cu或Ag的催化下能被O2氧化成Y。
②X能脱水生成烯烃Z,Z能和HCl反应生成有机物S。
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S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②有关转化反应方程式。
[师]请同学们先试着解析已知条件,找出解题思路。
[生]本题已知有机物燃烧时的耗氧量、生成CO2及水蒸气的量,由此,可以求出X的分子式,再根据性质,就可以得出答案。
[师]解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弄清楚要求什么。
找出了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就可以找出解题的思路。
解析:
由X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xHyOz+3O2―→2CO2+3H2O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
x=2;y=6;z=1
即,X的分子式为C2H6O,由所给的性质可以得出:
Y是乙醛,Z是乙烯,S是氯乙烷。
答案:
(1)C2H5OH CH3CHO CH2===CH2 CH3CH2Cl
(2)2C2H5OH+O2
2CH3CHO+2H2O
C2H5OH
C2H4↑+H2O
C2H4+HCl
C2H5Cl
[师]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含氧衍生物。
请同学们看书,归纳乙酸的重要性质。
板 书:
二、
[生]还可以列表比较乙酸的性质
投影:
乙酸的性质
性质
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酸的通性
紫色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Mg粉
Na2O
NaOH
CaCO3
酯化反应
乙醇
[师]下面我们仍从结构上加以解析:
(多媒体动画播放:
CH3COOH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情况)
[师]CH3COOH发生可逆电离,断①处键;发生酯化反应,断②处键。
[师]乙酸酯化反应的实验,是一重要实验,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2003江苏高考)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展示冰醋酸样品)。
在温度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2.实验中“用酒精灯缓缓加热”为什么?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4.导管口能否伸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之下?
[生1]取冰醋酸可以用玻璃棒撬。
[生2]用镊子撬。
[师]那就请你用玻璃棒或者镊子撬一下看是否合适。
一同学上台撬冰醋酸,结果很难撬动。
[师]大家集思广益,到底该怎么办?
[生3]用酒精灯加热。
[生4]放到热水中浸泡一会。
[生5]可以用热毛巾捂。
[师]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吗?
[生]不能。
盛冰醋酸的是普通玻璃瓶,不能直接加热。
[师]可以采取第4、5个同学所说的方法,用温水或者热毛巾捂。
[师]继续回答第2个问题。
[生2]缓慢加热是为了防止乙醇挥发,因为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从而造成反应物损失,乙酸乙酯的产率降低。
[生1]缓缓加热是为了防止反应剧烈,引起暴沸。
[师]同学们的意见呢?
哪个更合理?
[生]第2个!
[师]对!
[师]第3个问题。
[生1]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生2]对不起!
不知道。
[多媒体播放:
参考答案——Na2CO3溶液的作用]
[师]最后一个问题。
[生1]便于观察乙酸乙酯的生成:
一滴一滴地滴下!
[生2]可能是防止倒吸吧?
[师]为了防止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的倒吸。
【例2】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
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
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
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
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物质
乙醛
乙酸
甘油
乙二醇
水
沸点
20.8℃
117.9℃
290℃
197.2℃
100℃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
所提供的药品有:
pH试纸、紫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
实验仪器任选。
该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本题的原理是乙醛氧化制备乙酸,然后验证乙酸的性质。
[生2]A作为反应器,制备乙醛,B作为反应提供的条件——加热,C用来收集乙酸。
[师]题中所给的几种物质的沸点,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什么?
[生3]我认为,是加热的温度,因为乙酸的沸点是117.9℃,要想使乙酸顺利蒸发出,选甘油为好。
[师]可不可以选乙二醇?
[生4]可以,只要温度高于乙酸的沸点是117.9℃即可。
[师]正确。
[生5]检验乙酸,可以用pH试纸。
[生6]也可以用碳酸氢钠。
[师]哪个方案最好呢?
[生]pH试纸简单!
(实物投影仪投影几份学生的答案)
[师]同学们解析得不错。
本题属于实验题,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结合实验装置图,解析其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结合问题,得出答案。
(1)写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条件、配平。
(2)温度计是用来指示温度的,开始时是制备乙醛,温度应该控制在60~80℃,反应完成后,需要蒸馏出乙酸,所以,温度计应该是指示乙酸的沸点,所以,水银球应该位于支管口。
(3)B的作用是加热均匀,同时使生成的乙酸蒸馏出。
(4)可以用pH试纸检验乙酸。
答案:
(1)2CH3CHO+O2
2CH3COOH
(2)试管A的反应液中 试管A的支管口处 收集含乙酸的馏分
(3)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 乙二醇或甘油(只写一个)
(4)方法一:
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末,放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试管C中的液体,若有气体产生,则说明试管C中含有产物乙酸
方法二:
把一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玻璃棒蘸取试管C内的液体,点在pH试纸中部,试纸变色后,用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进而说明是否有乙酸生成。
若pH试纸变红,则是乙酸
[师]下面我们继续复习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师]请同学们看书,归纳比较。
投影:
表
(一)糖类性质比较
组成元素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性质
联系
单糖
C、H、O
果糖
C6H12O6
酯化反应
互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
C6H12O6
酯化反应
银镜反应
双糖
C、H、O
蔗糖
C12H22O11
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果糖
互为同分
异构体
麦芽糖
C12H22O11
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多糖
C、H、O
淀粉
(C6H10O5)n
水解,遇碘水变蓝
不是互为同
分异构体
纤维素
(C6H10O5)n
水解
板 书:
三、糖类
投影:
油 脂
蛋白质
油
脂
组成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氨基酸
性质
水解反应
皂化反应:
油脂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水解
遇HNO3显黄色
用途
能源物质,提供人体所需能量
生物细胞的基本物质
工业上应用
板 书:
四、
[师]对于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归纳得都不错,要根据生物学知识及生活中的知识加以理解、记忆,抓住代表物的结构、性质、用途,掌握特征反应。
【例3】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请填空:
(1)过程①是__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____反应。
(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上述物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
(填写字母代号)
[师]请同学们先思考,可以讨论。
[生1]①是消去反应,②是加成反应,③是氧化反应。
[生2]根据质量守恒可以知道,④的另一种产物应该是CO2。
[生3]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师]很好。
[师]本题看似较难,但是,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是基本的概念,只要概念清晰,审题仔细,是可以做出的。
答案:
(1)①消去 ②加成 ③氧化
(2)CO2 (3)A C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大家通过讨论的方法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比较,既巩固了知识,又训练培养了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举两得。
布置作业
1.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醋或醋精除去暖瓶内的水垢 B.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
C.用糯米饭、酒曲等自制甜酒酿D.福尔马林的稀溶液浸制生物标本
2.下列是某种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片断。
这种高分子化合物可能是( )
A.纤维素B.淀粉C.蛋白质D.油脂
答案:
1.B 2.C
三、糖类
家庭常用醋消除水垢性能的比较
镇江香醋
镇江陈醋
镇江白醋
浸泡水垢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12小时
……
结论
1.当下列物质:
①大理石 ②钟乳石 ③锅垢 ④贝壳 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有( )
A.①② B.④⑤
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2.据报道,2002年10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人质时除使用了非致命武器芬太奴外,还使用了一种麻醉作用比吗啡强100倍的氟烷,已知氟烷的化学式为C2HClBrF3,则沸点不同的上述氟烷有( )
A.1种B.2种
C.3种D.4种
3.近年来,建筑装潢装饰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若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会影响健康。
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CO
B.SO2
C.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D.臭氧
4.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反应的方程式为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
A.H2SO4B.CrO3
C.Cr2(SO4)3D.C2H5OH
5.下列实验:
①淀粉水解 ②纤维素水解 ③乙酸乙酯制取 ④由乙醇制取乙烯 ⑤用苯和硝酸制取硝基苯。
实验中用到浓硫酸的是( )
A.③④B.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6.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它可由冰醋酸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还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
SARS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B.过氧乙酸可与苯酚混合使用
C.由过氧化氢与醋酸制取过氧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浓过氧乙酸中加入少许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试液一定呈红色
7.据报道,某煤矿井下采煤面瓦斯突出,发生爆炸,当场造成56人死亡,92人生死不明。
截至记者发稿时,经过全力搜救,目前又发现4名遇难矿工遗体,死亡人数增至60人。
其中,55人系窒息死亡。
目前,尚有88名矿工下落不明。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性气体的爆炸都有一个爆炸极限,所谓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或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下表是甲烷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空气中
纯氧气中
甲烷的爆炸极限
5.0%~15%
5.0%~60%
下面是瓦斯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瓦斯的体积含量,从是否能够爆炸方面考虑,请判断哪些是不安全的________。
A.3%B.10%
C.30%D.60%
(3)请分析人为什么在瓦斯爆炸的矿中会窒息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矿井中的瓦斯爆炸,根据你的化学实验经验,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提示:
对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实验操作为:
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请完成以下问题:
(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管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
原受热的铜丝处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D 6.A
7.
(1)CH4+2O2
CO2+2H2O
(2)B
(3)从上述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耗氧性的反应,爆炸时耗尽了矿井的几乎所有的氧气,所以人在其中会窒息死亡
(4)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
8.
(1)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亮 温度
(3)反应仍继续进行;仍是原受热部分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亮的现象;因为乙醇的催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铜丝维持一定的较高温度
(一)
1.具有四面体结构的物质探究
四面体结构有两种:
无心四面体和有心四面体。
(1)无心四面体:
四面体的中心没有原子,原子都位于四面体的顶点上。
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为键,虚线示形;下同),4原子分子形成的四面体都是无心四面体。
(2)有心四面体:
四面体的中心有1个原子,四面体的顶点上分别有4个原子。
如下图所示。
5原子分子形成的四面体都是有心四面体。
NH
、PH
等是有心正四面体。
如下图所示,属正四面体离子。
2.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适量的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原理:
CH3COONa+NaOH
CH4↑+Na2CO3
碱石灰作用:
①NaOH:
反应物
②CaO:
干燥、吸水
(3)装置:
和制O2、NH3装置相同(常规方法)。
(4)收集: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5)干燥:
可选用浓硫酸或碱石灰作干燥剂。
3.有机物知识
什么是有机物:
(1)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除CO、CO2、碳酸、碳酸盐等)
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碳外,通常还有氢、氧、氮、硫、卤素、磷等。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1)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跟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能相互形成共价键,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长长的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因此一个有机物的分子中可能含一个碳原子,也可能含有几千甚至上万个碳原子;而含有相同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分子又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
所以有机物中所含元素种类虽少,但形成的物质种类和数目繁多。
目前,从自然界发现的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已超过1000万种,而且新的有机物仍在不断地被发现或合成出来。
有机物的性质特点:
(1)溶解性: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稳定性和可燃性:
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
(3)熔沸点:
多数有机物熔沸点低,很多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气态,且液态物质易挥发。
(4)导电性:
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5)化学反应:
一般比较复杂,反应速率较慢,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常需加热或使用催化剂以促进它们的进行。
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而不用“===”,但方程式必须配平。
有机物的简单分类:
有机物可简单分成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
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称烃。
烃又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二)
1.神奇的乙烯
在自然界,植物从发芽到落叶,开花到落花,结果到落果的这种自然现象对人们来说,已是习以为常了。
但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先说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会脱落。
树木的嫩叶慢慢地长大,经过一段时间,绿叶便慢慢地变黄、衰老,最后脱落。
这种落叶是一种自然衰老现象。
它就像所有有生命的东西一样,生长到一定时候便要衰老死亡。
另一种落叶现象就是秋天的落叶。
这种落叶是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
实际上是由于秋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叶片中有较多的乙烯和脱落酸造成的。
乙烯和脱落酸有促进叶子脱落的作用,叶柄基部形成一个离层区,在酶的作用下细胞间的联系变得松弛,一遇风吹叶子便从离层区脱落。
花和果实的脱落与叶子脱落的道理是非常相似的。
花在衰败前常有较多的乙烯和脱落酸形成促使果柄产生离层区,引起果实脱落。
了解了叶、花、果脱落的原因,人们便可用科学方法来人为地控制它们的脱落,这对农业生产是很有意义的。
2.煤气灯的秘密
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
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起来,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
1908年,美国有些康乃馨的培育者将这种名贵的花卉移植到装有石油照明灯的芝加哥温室中,结果花一直未开。
针对上述事实,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原来这都是乙烯捣的鬼:
煤气灯中漏出的是乙烯,它能使树叶早落。
美人蕉碎屑燃烧后产生乙烯,它能促使花儿开放。
芝加哥温室中石油照明灯放出的乙烯,它却抑制了康乃馨花儿的开放。
看来,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乙烯对不同的植物施展了不同的魔法。
3.石蜡油分解实验的再探究
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右图所示装置:
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KMnO4溶液或溴水。
实验要点:
(1)石棉要尽量多地吸收石蜡油。
(2)石蜡油分解反应的温度要在500℃以上。
(3)实验中要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志鸿优秀教案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复习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优秀 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 有机化合物 复习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