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丁蜀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4566000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64KB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丁蜀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音汉互写
祈____祷②污秽______③目不kuī___园④鞠躬尽cuì_____
2.解释加点字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辞:
_______但:
______涉猎:
______见:
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3.诗文默写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竹里馆》)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
(李白《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_______)《逢入京使》)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
(韩愈《_______》)
⑤《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4.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
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C.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D.“神舟十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B.19岁生日那天,我接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这不能不说是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一件事。
C.关于陈凯歌与胡戈就《馒头血案》发生纠纷一事,电影导演陆川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的动机我不好猜测,但不管动机如何,都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
”
D.我们要正确处理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选取新的工业项目,利用新科技提高“环保”手段,改善人居环境。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B.《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文,是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著名小说家都德。
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
D.《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民歌的代表作。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7.对名著《骆驼祥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
B.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三次买车的希望都破灭了,第一次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骆驼祥子》中祥子和小福子是两情相悦的苦命人,但最终不能结合在一起的原因是贫穷,因为祥子无力负担起要养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酒鬼爸爸的责任。
D.《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拉着一辆黄包车在风雨中哆嗦,在烈日下喘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四、名著阅读
对了,祥子是遇到“点儿”上,活该。
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
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
把一支烟烧完,祥子还是想不出道理来,他象被厨子提在手中的鸡,只知道缓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
他很愿意和老程谈一谈,可是没话可说,他的话不够表现他的心思的,他领略了一切苦处,他的口张不开,象个哑巴。
买车,车丢了;省钱,钱丢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
谁也不敢招惹,连条野狗都得躲着,临完还是被人欺侮得出不来气!
8.选段中此时的祥子为谁拉包月?
祥子这次又遇到“点儿上”指什么?
9.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
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
①陆游:
南宋爱国词人。
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
②黏天浪:
连天的波浪。
③遮回疏放:
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0.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11.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抱薪救火
四年,秦破我①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②。
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苏代③谓魏王曰:
“欲玺④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
今王使欲地者制玺⑤,使欲玺者制地⑥,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
且夫以地事⑦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王曰:
“是则然也。
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
”
(选自《史记·魏世家》)
【注释】①我:
文中指魏国。
②芒卯:
人名,魏国的将军。
③苏代:
人名,苏秦的弟弟,战国时有名的说客。
④欲玺:
想要升官。
⑤使欲地者制玺:
让想得到土地的人掌握官位。
⑥使欲玺者制地:
让想要升官的人统治国土。
12.请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B.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C.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D.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13.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且夫以地事秦”相同的是()
A.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可以为师矣D.盖以诱敌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请予秦南阳以和(__________)
(2)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__________)
(3)且夫以地事秦(__________)(4)是则然也(__________)
15.翻译句子: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6.“抱薪救火”的成语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七、现代文阅读
清澈的声音
包利民
①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②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
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
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脚步刚刚踏上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声音遥遥传来:
“老师,我会想你——”
③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
那个女生,我上课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地说话。
不管我怎样鼓励她,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
“老师,我一定会大声地说话的,可是现在还不能!
”
④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⑤记得去年回故乡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飞雪。
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的过往,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曾度过我整个的中学时代,二十年的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拥挤着的回忆。
⑥忽然,便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
这许多年中,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
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
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的岁月,我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
相拥的那一刻,周围全是直入人心的暖。
⑦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遥远的时光里,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的希望。
⑧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秋的萧瑟。
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声:
“哇……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
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一直以来,都能听到他的喊声。
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这声音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
⑨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没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
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丢了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籁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⑩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时小睡,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大哭,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
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
迷梦归来,母亲白发萧然,问我是不是做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
⑪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唤,是此生最美的声音;而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却是母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17.通读全文,请用简要的语言将作者听到的四种声音概括出来。
18.有一些声音早已经浸润于作者的血脉中,所以才有文章第①段那种独特的感受。
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20.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以“清澈的声音”为题有哪些好处。
21.文章结尾说,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是母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你心中,父亲就是严厉,母亲就是啰嗦,老师就是“很坏”,同学就是“很抠”……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千帆阅尽,才发现原来他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
所以有首诗这样写:
挨过他的巴掌,记得那种痛;打我的棍棒,现在已经难觅影踪……这一切,今天回想起来,都幸福得不像话……时间啊,停下你的脚步吧,让他一直健康强壮,让他再严厉教导我一次,让我还能像个孩子一样,低下头擦擦不听话的眼泪……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朋友乃至陌生人……都可以当做倾诉的对象。
题目:
原来你是一个的人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填一个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
写一篇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qíhuì窥瘁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秽”不能写成“suì”,“瘁”与“粹”的区别。
2.推辞,托辞,推托只粗略地阅读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此题注意古今异义,“但”这里是“只”。
3.弹琴复长啸王维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及理解性默写的能力。
本题中前6个题目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
小题1注意“啸”的写法。
小题6注意“岑”的写法。
小题9注意“朔”“柝”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4.D
【解析】试题分析: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气:
气势;牛、斗:
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用在此处语义不当。
故选:
D
5.D
【解析】A.“完成……数据库”动宾不当,应为“建立……数据库”或在“数据库”后加一个中心词;B.语序数量性定语应在形容词性的定语前,“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C.“他”不知是指“陈凯歌”还是指“胡戈”。
点睛:
病句辨识判断。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6.C
【解析】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
7.B
【解析】B.孙侦探敲诈是第二次,第一次是买了车后,被连车带人拉了壮丁。
8.曹先生孙侦探敲诈祥子买车的钱。
也完全出于偶然,他本来跟踪的是曹先生,与祥子毫无关系,敲诈祥子本来无此计划,祥子本人也没有往这上面想,然而祥子却付出了最大的牺牲,辛苦攒下的买车的钱全被他敲诈了,曹先生却平安地躲过去了。
9.前:
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后:
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等.原因:
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
【解析】
【分析】
8.阅读名著《骆驼祥子》,祥子为了躲开虎妞的纠缠,到曹先生家拉包车。
“遇到点儿上”是指孙侦探敲诈祥子这件事。
9.《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但是,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从军阀逃回来后,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
而祥子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彻底地堕落了。
他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
通过这个悲惨的艺术形象,人们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有较深的理解,并启发人们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10.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11.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
示例:
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
10.阅读诗歌,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诗句内容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11.根据古诗常用的借景抒情的方法,从诗人所写景物中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抓住重要字词“闲人”来理解诗人的情感。
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
考点:
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B
13.B
14.
(1)求和
(2)停止(3)况且(4)这
15.况且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16.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不但不能消除灾祸,反而会使灾祸继续扩大。
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才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灾祸的消除。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3.A.来;C.做;D.用(这种方式);B与例句都是“以……为由”。
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此题注意古今异义,“是”古义是“这”。
15.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注意“以”,用;“薪”,干柴,是关键词。
点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6.“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参考译文:
(安釐王)四年,秦军打败魏军和韩军、赵军,杀死十五万人,魏国的将军芒卯逃跑了。
魏国的将军段干子请求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来求和。
苏代对魏王说:
“想升官的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
如今大王让想得到土地的人掌握官位,让想升官的人控制国土,魏国的土地不送光了就不会停止。
况且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魏王说:
“这是对的。
尽管如此,可是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
”
17.①女孩为“我”送行时的大声呼唤②中学同学相逢时的惊喜呼喊③乡邻聋哑孩子真实自然的叫声④睡梦中听到母亲亲切的呼唤(最后一点答“我”呼唤母亲不给分)
18.结构上: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内容上:
运用比喻,将某些声音比喻成精灵,突出某些声给作者带来的温润和温暖。
19.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回荡”,突出强调女孩为“我”送行时的呼喊入耳入脑入心,挥之不去,温暖永久。
20.①线索作用,将来自师生、同学、乡情、亲情的四种声音一线贯之,使全文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②创设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③强调四种声音给“我”带来的美好而温暖的感受。
21.在母亲看来,孩子无论多大,都只是自己的孩子,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会让母亲更觉温暖和满足。
【解析】
17.考查对文章的梳理。
阅读文章看出是按照时间推移地点转换来安排文章的,先是写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的声音;接着写去年回故乡的城市,中学同学相逢时的惊喜呼喊的声音;再写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风尘仆仆归来时,乡邻聋哑孩子真实自然的叫声;最后写去年夏天,在老家睡梦中听到母亲亲切的呼唤的声音。
18.考查文段的作用。
段所在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一般是: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3)总领全文,引起下文;(4)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为××作铺垫等。
19.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此句连用三个“回荡”,是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女孩为“我”送行时的呼喊入耳入脑入心,挥之不去,温暖永久。
20.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从近几年试题发展趋势看,要求阐释标题含义的题目不少。
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
学生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
此处题目起到线索作用,使全文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又创设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21.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孩子梦里呼唤妈妈,看出孩子对母亲很是依恋,母亲听到孩子的呼唤,也会感到满足与欣慰。
22.范文:
原来你是一个脆弱的人
提起我笨拙的笔,笔尖划过纸页,书写父亲,把父亲从生活搬上纸面,我却不知该怎样去描绘父亲苍老的容颜。
姑且用一行行浓浓的墨迹,阐述父亲的点滴,再让我以儿子的口吻把父亲定格在空空的纸页。
父亲给我的感觉是那么刚毅,炯炯有神的目光,总会透过我的双眸,刺穿我忐忑的心灵。
一双眼睛,把生活的磨难看成刚出笼的雪白的馒头,一点点吃掉。
但是这样的夜晚,父亲平淡的话语让我意识到,那双坚毅的眼神后面,有太多太多的泪水。
墙上的钟转过一圈又一圈,父亲的烟灭了又燃,我的眼泪干了又湿。
这个夜晚我们父子不再沉默,两代人,两颗心,两段人生交汇于一点,今夜我称它为情。
父亲不流泪吗?
夏日的炎热把青色的小麦晒得垂下了头,它们的青春过早凋谢,成长的摇篮被烈日晒焦,也扼杀了父亲正在成长的丰收梦。
父亲没有眼泪,将希望的犁又一次扛起在肩头,开垦出一片希望之田,播种下一斗希望之种。
父亲没有眼泪吗?
一声轰鸣,雷雨骤然而至,驱散了父亲的喜悦。
父亲一年的希望被颗颗晶亮的冰雹砸得七零八落。
一丝落寞从父亲眼里闪过,但父亲不流泪。
挽起袖口,扬起牛鞭,犁头卷起阵阵的土浪和肆意流淌的汗水一起融入黄色的土地。
又一次丰收,父亲的笑容绽放,只不过额头的皱纹好似刚耕过的土地。
其实,父亲也会流泪。
夜深人静的时候,委屈的泪水会打湿枕头,打湿那晚的梦。
如今的父亲,身躯不再伟岸,略微有些佝偻;眼神不再刚毅,明明有丝疲倦。
父亲有些无奈,他想,如果没有疾病的困扰,他依然是一片天。
现在,父亲一脸倦容,显得苍老了许多,许多。
沉默,短暂的沉默。
父亲的烟头一亮,一颗晶莹的泪珠划过父亲苍老的脸颊,划过我的眼睛,顺着我的血液流遍全身。
这颗泪珠落进我的心海,激起一圈涟漪,荡漾在我的心房!
【解析】
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再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出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正文要有真情实感。
注意本文“原来你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要求文体是记叙文,补充题目时要求体现自己情感态度,写一些自己熟悉的亲人或朋友,抓住他的特色,用一两件事来描写,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和外貌、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
点睛:
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突破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
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
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学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中学 学年 年级 月考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