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点梳理.docx
- 文档编号:24564828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5.22KB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点梳理.docx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点梳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点梳理
考点一:
诗句默写
1.,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2.,客行悲故乡。
,人迹板桥霜。
3.,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6.《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
7.《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所以,。
9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然后知,。
10.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1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
14.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
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
“□□□□□□□□□□,□□□□□□□!
”
《望江南》
1.梳洗罢,。
2.,斜晖脉脉水悠悠。
。
《渔家傲秋思》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长烟落日孤城闭。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人不寐,。
《江城子密州出猎》
7.,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
8.,亲射虎,看孙郎。
9.。
鬓微霜,又何妨!
,?
10.,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
11.,日晚倦梳头。
12.,欲语泪先流。
13.,也拟泛轻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梦回吹角连营。
15.,五十弦翻塞外声,。
16.马作的卢飞快,。
17.了却君王天下事,。
!
考点二:
名著《水浒传》
一、作者是(朝代)的
二、《水浒传》艺术特色
1、
①
②
③
2、
3、
三、人物形象及其情节
1、鲁智深性格特点:
;相关的典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叙述)
2、林冲性格特点:
;相关典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叙述)
3、武松性格特点:
;相关典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叙述)
4、宋江性格特点:
;相关典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叙述)
5、高俅的形象:
四、名著阅读:
《水浒传》补充
注意:
1.概述内容(审清题目:
是要求概括选段内容还是回目名称);
2.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3.结合文段分析语言特点。
举例: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选段
结合文段内容谈谈本书的语言特点。
采用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例如:
“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
”这句话中“搠”“托”用得好,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写出浪里白条张顺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形象。
此外,本段还采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把张顺的勇猛好斗、水上功夫高强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补充:
杨志被“逼上梁山”:
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封妻荫子”是他的生活目的。
失陷花石纲并没有动摇他追求“功名”意愿,卖刀时怒杀牛二后他委曲求全,投案自首,充军时得到梁中书的重用,一心想通过押送生辰纲改变命运,光宗耀祖,直到“生辰纲”被劫,他才被迫落草二龙山,后来上了梁山。
考点三:
一词多义(与月测一联系在一起复习)
《鱼》
1、与:
①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词②呼尔而与之给
2、苟:
①苟富贵,无相忘如果②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苟全性命苟且
3、得:
①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得到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通“德”,感激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
4、于: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比②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③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5、道:
①行道之人弗受 道路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说③益慕圣贤之道学说
6、已:
①是亦不是可已乎停止、放弃②然志犹未已止③兵甲已足已经
7、故:
①故不为苟得也所以②欲擒故纵故意③故弄玄虚故意
8、使: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②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③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出使
9、患: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③生于忧患祸患④患得患失担心
10、加: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给予
《忧患》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野芳发而幽香(开放)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出)
先发制人(开始行动)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作)
市:
百里奚举于市(集市)门庭若市(集市)愿为市鞍马(买)
拂: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飘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作: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属予作文以记之(写)其中往来种作(劳作)作奸犯科(做)作茧自缚(做)
举:
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被选拔)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举世无双(全)举手之劳(举起)一举两得(举动)
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如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以身作则(法则,准则)欲速则不达(却、反而)
士: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身先士卒(士兵)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读书人)
考点四:
课内文言文
《鱼我所欲也》
1.从全文看,作者的观点(即阐述的思想主张)是:
我们要保有“本心”,甚至舍生取义,不能见利忘义。
作者在文中赞扬了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人,批评了_贪生怕死、见利忘义__的人。
2.文章内容理解:
第一段:
作者先讲了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观点。
接着,作者通过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人们“不为苟得,不避患”是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从而得出“人皆有是心,贤者能勿丧耳”的结论。
第二段:
作者列举了正反两个事例: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和有人不辨礼义而受万钟。
两个事例既是举例论证,又是对比论证。
告诉我们,如果见利忘义,就是失其本心的表现。
本段阐述的基本观点是:
人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会失去本心。
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5.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其目的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最终结果是“失其本心”。
6.联系全文内容,分析结尾的“此所谓失其本心”的“本心”具体在文中指什么?
“义”之心,指“舍生而取义”之心。
(指孟子所说的人本来固有的“羞恶之心”。
)
7.总全文看,在孟子看来,一个人一旦失去本心,要么会苟且偷生,要么会见利忘义
8.你知道“舍生取义“这成语的上半句是什么吗?
杀身成仁
(附: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有志的仁义之士,没有为求生而伤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就仁义的.孟子曰: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6、从古至今,都有不少有着浩然正气的贤人,也有那些失其本心的小人,请分别举出一个例子,简述其事迹或行为。
(1)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汪精卫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建立日伪政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笔记整理
1.本文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在文中孟子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
3.列举历史人物的事迹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
4..从文章中看,人的“忧患”(即“磨练”)具体指什么内容?
经历了忧患(磨练)有什么益处?
忧患(磨难):
客观上指: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主观上指:
“人恒过”、“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益处: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能改”、“而后作”、“而后喻”。
5.一个人要成才所要具备的条件:
(原文)客观条件: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主观条件: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自己的话)①客观上,身心、生活、行为等方面需要经历艰苦的磨练,从而性格变得坚强,增加才干;
②主观上,从思想上接受磨练,要勇于改过,奋发向上,有所作为,让别人了解你。
6.文中那一句阐述了治国之道?
(哪一句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孟子认为经受磨难有哪些益处?
①就造就人才来说,客观上能培养人坚强的性格,能增加人的才能,主观上能改过,能奋发向上,有所作为,能让别人了解。
②就治理国家而言,国家经历磨难就能生存发展、长治久安。
考点五:
作文提前准备
一、看中考满分作文,学习别人如何选材构思,积累语言
二、拿到作文题目,先身体,再想写什么人?
写什么事情?
采用怎样的写作方法?
简单拟一个提纲。
2010——2011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练习题
一.基础运用(31分)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B)(C)
A、何患无辞/生于忧患B、入则无法家拂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D、行道之人弗受/益慕圣贤之道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5题。
(8分)
3.根据拼音写出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
cāngsāng(沧桑)bānlán(斑斓)
4.根据上下文仿写空白处的句子。
(3分)
游山戏水逗闲云,可领略自然的境界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使用其中两个。
(3分)
圆满抵达探究共沐风雨贯穿
示例:
抵达目的地已是傍晚,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来到海边欣赏落日。
沐着落日的余晖,远离都市的喧嚣,想起他们共沐风雨的日子,体验到生命本该是一种艰辛和愉悦共存的圆满。
班上将开展“趟过青春的河流”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6——8题。
(9分)
6.请自拟一则青春座右铭。
(3分)
青春可以是灰色的,也可以是红色的,就看我如何描画。
要求:
突出自拟,体现青春,有警戒作用。
7.为配合这次活动,学校准备举办一次现场作文竞赛,请你为竞赛设计一个作文题,并说说你的出题目的。
(2分)
【示例】我的青春我做主目的:
让大家努力发现自己在青春期以来的可喜的变化,培养独立精神。
题目:
莫让青春虚度
目的:
让大家警觉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浪费的点滴时间,珍视青春,奋力拼搏。
8.请为这次活动写一段不少于80字结束语(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4分)
同学们,青春是绚烂多彩的,青春是如诗如梦的,本次活动让我们对已经步入的青春更加了解,也充满了信心,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珍视青春,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本次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开头称呼0.5分,紧扣青春主题2分,修辞1分,宣告结束的意思0.5分。
二.阅读理解(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
译文:
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做呢?
10、请用原文回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中加点字“是”各指代的内容。
(3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指“舍生而取义”;“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指代“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1、读完全文,你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什么时候才能做到舍生取义、不避祸患呢?
(3分)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用自己的话也可以)
(二)(10分)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注:
吴王:
即孙权;典:
主管;关白:
报告;见望:
被怨恨;功曹:
官名,相当于县长的总务长。
12、用“/”标出划线句子的停顿。
(2分)
时吴王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志许/当时以此见望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印绶未下而卒(去世、死)
(2)以范忠诚(认为)
14、孙权为什么重用吕范而不重用周谷?
(4分)
因为吕范坚持原则,不擅自答应孙权的私求,所以得以重用(2分);周谷早年曲意逢迎孙权,不惜做假账来欺骗孙策,所以孙权不重用周谷。
(2分)
15、从文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一个启示?
(2分)
我们做事要坚持原则,才能赢得尊重。
译文:
吴王任用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信和绶带还没有下达,吕范就去世了。
最初,孙策让吕范掌管财经,当时吴王孙权年少,私下向吕范借钱索物,吕范定要禀告,不敢专断许可,为此,当时即被孙权怨恨。
后来,孙权代理阳羡长,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进行核计审查,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不受责问,孙权那时十分满意他。
但等到孙权统管国事后,认为吕范忠诚,深为信任,而周谷善于欺骗,伪造簿册文书,不予录用。
(三)(11分)人得藐视点什么
16、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分)
画线句子运用了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牛眼看人和鹅眼看人的特点:
放大与缩小。
这样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过分放大,面对再弱小的对手也只能俯首贴耳;轻视、小看对手,再强大的敌人也可能对你惧怕三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
首先点明本文观点——“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并阐释何为藐视;接着列举古今中外名人藐视他人他物的经典事例,指出常人一样得藐视点什么;最后强调藐视应该具备哪些资本。
18、藐视,意思是轻视、小看。
某同学在班里学习成绩数一数二,于是他就看不起那些成绩不如他的同学。
这也是一种藐视。
请结合选文所阐述的观点,谈谈你对“藐视”的理解。
(4分)
显然这位同学的藐视是错误的。
“藐视”不等于“自负”“目空一切”。
“自负”是自以为了不起,“目空一切”是看不起别人,本文所指的藐视对象是那些为人所不齿的人和事。
是正义对邪恶的藐视,光明对黑暗的藐视。
如毛泽东面对强敌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观点;二者都是不切实际地看待自己与他人。
文中作者所说的“藐视”是针对当今社会很多人“看什么都伟大,见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的现状,提出要藐视一切貌似强大的、不合理的东西的观点。
(红色字部分必须有)
(四)悠长的铃声(毕淑敏)(16分)
19.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4分)
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
(2分)“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
(2分)
20.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4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或: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2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
(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
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
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
(1)题。
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③彰显了作品的主题;④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
(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2分。
)
我选
(1)题
(2)①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②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③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
(答出任意两点皆可,每点2分。
)
22.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
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4分)
结合“默契”谈感悟2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
(四)(10分)
23.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
A段在的诗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
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
(3分)
参考:
宋江杀阎婆惜后发配江州,在浔阳楼题反诗后被判死罪,择日在江州处斩,梁山英雄一起拥至江州劫了法场,救出宋江,在白龙庙聚义。
(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欠通顺连贯扣1分)
24.B段文字突出了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分)
B段文字突出了李逵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反抗彻底的性格特点。
他对乐和招安唱词的态度、动作、语言充分显示了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反抗彻底的性格特点(准确指出性格特点1.5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5分)
25.宋江一心盼望招安,对招安后的结果你有哪些感想?
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4分)
(1)宋江性格角度:
宋江的忠君迂腐最终导致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最终覆灭;
(2)主题方面:
统治黑暗,奸臣当道.忠臣能士报国无门,最终被迫害;
(3)历史规律方面:
农民起义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往往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语文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考点 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