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金旺鑫铜金矿考察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4564820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98.24KB
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金旺鑫铜金矿考察报告.docx
《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金旺鑫铜金矿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金旺鑫铜金矿考察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金旺鑫铜金矿考察报告
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金旺金铜金矿考察报告
安康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康旭、黄春光、高梦江三人,于2014年1月9日对“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金旺鑫铜金矿”进行了地质考察。
目的是初步验证联系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初步确认矿区控矿因素及矿化特征,分析其找矿前景。
一、矿权基本情况
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711总队在该地进行过地质勘查工作,提交过勘查报告。
为了加快矿产开发,2004年勉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招商方式设立采矿权,采矿权人叫马金五,四川人。
据说为了少交资源补偿费,采矿权登记以采铜为主。
由于资金不足,于2010年将矿权转让给了北京人庞小龙,庞又联合了勉县人汤志强合伙开发。
现已施工坑道四个,长度各不相等,总长约350米,并有面积不大的采空区。
该区采矿证已于2011年审批通过,但采矿权人由于资金短缺,2011年欠缴30多万元的资源补偿费,当地主管部门没有下发采矿证。
审批的采矿证编号为,有效期限为2011年2月22日至2015年8月22日,采矿矿种为铜矿。
矿权区拐点坐标见表1,面积0.5982km2。
勘查区拐点坐标一览表表1
表1矿权拐点坐标表
拐点
编号
X
Y
北纬
东经
1
3672752.000
36354487.000
33.1012026
106.2624135
2
3672076.000
36355406.000
33.0950535
106.2659977
3
3672076.000
36355388.000
33.0950527
106.2659283
4
3672102.000
36354468.000
33.0950927
106.2623775
上述坐标是由联系人提供,投在图上为一个近似三角形,面积小于载明的面积。
因此提供的坐标可能有误,需要进一步核实。
而且此坐标应用分带不准,应该采用35度带。
转换后坐标见下表。
表2矿权拐点坐标转换表
拐点
编号
北纬
东经
X
Y
1
33.1012026
106.2624135
3672591.715
35634325.421
2
33.0950535
106.2659977
3671942.341
35635263.375
3
33.0950527
106.2659283
3671941.826
35635245.383
4
33.0950927
106.2623775
3671941.463
35634325.049
采矿权外围是否设有矿权还没有调查清楚,但经了解在矿区东面有地勘单位在进行勘查工作。
矿区仅有少量平硐分布(调查4个),仅PD3有少量开采活动。
二、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
1、交通位置
勘查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茶店镇附近,行政区划隶属勉县茶店镇。
北距茶店镇2km,东距勉县县城20km,有山间简易公路通往茶店镇,S309省道及十--天高速经过茶店镇,武汉—汉中—成都的铁路经过勉县县城,交通方便。
见图1。
图1交通位置图
2、经济地理概况
矿区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三省交通要冲。
勉县境内海拔800—2600米,山势陡峭,矿区海拔1100米左右。
当地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2.1摄氏度,七月平均气温25.7摄氏度,累年(≥10℃)积温4399摄氏度。
日照时数1740小时。
年降水量841毫米。
无霜期237天。
当地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生物资源优势独特,气候温暖湿润,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水资源总量为25.44%亿立方米,矿产资源贮量大,为全省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
已探明的金、铜、铁、磷、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大理石等金属非金属矿藏有23种,是省市重要的冶金、化工工业基地和石材加工业基地。
区内居民主要为汉族,居民点多沿河谷两岸分布。
劳动力充足,有利于矿业开发。
三、矿区地质
图2区域地质略图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矿区在区域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南缘和扬子板块北缘之间的特殊地块,以广泛分布前寒武纪变质火山岩为特征。
构造上以勉略缝合带和阳平关深大断裂为界线。
区域地层可分为基底岩系和沉积盖层岩系两大部分,基底岩系又分为晚太古代结晶基底岩系和元古代过渡基底岩系,盖层岩系主要为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的浅变质沉积岩系。
晚太古代结晶基底岩系主要为分布于区域西北部的渔洞子岩群,为一古老的花岗绿岩系地体,花岗质片麻岩为太古代灰色片麻岩,岩性主要为片麻岩或浅粒岩,绿岩系可分为以角闪斜长片麻岩、绿片岩为主的正变质岩组合和以浅粒岩、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的副变质岩组合。
元古代中浅变质火山岩系组成的过渡基底可进一步分为何家岩岩群、大安岩群和碧口岩群。
何家岩岩群为了套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发育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原岩主要为玄武岩、基性凝灰岩、安山质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
大安岩群主要由灰绿色变质玄武岩、变玻屑凝灰岩、灰色火山角砾—集块熔岩及浅绿色绿帘阳起片岩、辉石细碧玢岩、变质玄武岩等组成。
属洋中脊产物。
碧口岩群主要为基性—中酸性熔岩为主体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合。
为晚元古代基底板块拼合过程中岛弧火山喷发产物。
盖层岩性主要为震旦—寒武系浅变质沉积岩系,底部为砂砾岩、杂砂岩,上部为板岩、灰岩、白云岩等。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而广泛,不同时代、不同岩性均有产出,主要有超基性岩体(已蛇纹石化、滑石菱镁岩化等)、辉绿岩体(脉)、闪长岩体、钠长岩脉、花岗岩体等,普遍产于基底与盖层之中。
该区自晚太古代开始不断经历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造就了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区内金、银、铜、铅、镜、锌、镍、铁、锰等金属矿产均有产出。
(二)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
矿区面积较小,全区均在震旦系中。
岩性为淡灰--深灰色厚层灰岩夹页岩或千枚岩。
2、岩浆岩
由于矿区面积较小,考察时间仓促,没有细致对地表进行踏查,也没有收集到可靠的地质资料,对区岩浆岩的分布没有认识。
3、构造
受区域大断裂的影响,区内断裂发育,大体分为两组,一组为近东西向分布,是矿区的主要主要构造群体,另一组为北东向分布,偶见北西向分布的较小的断裂构造。
各组断裂构造规模不等,宽度由10cm到10多m变化较大,局部膨大呈透镜状,多数为高角度断层,有的几乎直立。
构造内岩石破碎强烈,多伴有金属矿化,是主要的含矿构造。
四、矿床地质
1、矿体特征
(1)SB1破碎蚀变带
目前由1个平硐PD1和1个地表采坑CK1控制,控制长约30m,蚀变带宽变化较大,在PD1中宽约0.5m,地表采坑内宽约1.5m,产状180°/∠67°。
此次考察在PD1内采连续打块样1件,CK1内采连续打块样3件,分析金品位1.78-11.6g/t,银品位60.4-86.3g/t,铜品位0.55%,但银和铜均只在CK1内采样见矿,在PD1未见银和铜矿化。
经采样分析,SB1矿(化)带内可圈定金矿体1个,并局部伴生银和铜矿体。
金矿体由破碎蚀变带控制,与破碎蚀变带产状一致,宽0.5-1.5m,控制长约30m。
矿体大致呈脉状,与围岩界线不是很清楚,且矿化蚀变的边界也不很规整。
矿石岩性为黄铁矿化蚀变灰岩、褐铁矿化蚀变灰岩,褐铁矿化蚀变是由黄铁矿化蚀变在近地表次生氧化形成的。
在CK1内可见较弱的铜蓝。
矿体围岩为深灰色灰岩。
岩层厚度由几cm到几m不等,产状与破碎蚀变带产状大体一致。
(2)SB2破碎蚀变带
SB2破碎蚀变带由PD2单工程控制,在PD2最里端出露,视厚度4m左右,产状180°/∠70°。
表现为岩石强烈破碎,成为粒径1cm左右的角砾,泥质胶结,碎裂岩普遍具有硅化、碳酸岩化和弱的褐铁矿化,
PD2出露的SB2破碎蚀变带采连续打块样2件,分析结果只有金和银矿化显示,金品位0.25-0.26g/t,银品位3.3-4.0g/t,未见铜矿化。
(3)SB3破碎蚀变带
由PD2单工程控制,和SB2破碎蚀变带性质相似,视宽度8m,产状300°/∠80°。
采连续打块样4件,分析结果只有金和银矿化显示,最高金品位0.16g/t,银品位2.2-5.0g/t,未见铜矿化。
(4)SB4破碎蚀变带
由PD2单工程控制,视宽度6m,产状140°/∠60°。
和SB2、SB3破碎蚀变带一同的是,SB4破碎蚀变带褐铁矿化强烈,胶结物中可见大量的红褐色团块状、蜂窝状褐铁矿。
经调查,该蚀变带金银铜矿化并没有因褐铁矿的大量出现而增强,采连续打块样3件,分析结果只有金和银矿化显示,最高金品位0.14g/t,银品位2.3-8.9g/t,未见铜矿化。
(5)SB5破碎蚀变带
由PD3单工程控制,和其它破碎蚀变带不同,该蚀变带具明显的特殊性,一是规模较大,二是全部为黄铁矿化原生矿。
蚀变带出露于PD3最里端,距PD3硐口约70米,包括蚀变的围岩在内,真厚度大于4m,产状走向70度,近于直立。
与其它破碎带相比,SB5蚀变带整体破碎并不强烈,但矿化蚀变强烈,破碎带内岩石及围岩岩石普遍具有强烈的黄铁矿化,黄铁矿呈团块状、脉状、透镜状、浸染状分布于灰色灰岩中,黄铁矿团块块径和脉宽最大可达30cm。
黄铁矿灰黄色,它型细粒结构,粒径小于1mm。
未见铜矿化。
其它蚀变可见弱的细脉状硅化石英脉,碎裂岩胶结物中可见较强的方解石化。
断裂破碎带两侧的围岩同时具矿化蚀变,蚀变岩与外围灰岩没有明显界线,呈渐变过度。
PD3为沿脉工程,经调查金矿化较好,可圈定金的工业矿体,但此处已被采空,采空区高近10m,长20m,宽4-5m。
坑道最前端掌子面仍有矿体存在。
在坑道前端掌子面上采连续打块样2件,分析结果金品位3.3-5.56g/t,银只有矿化显示,品位5.1-6.6g/t,未见铜矿化。
(6)SB6破碎蚀变带
由PD4单工程控制,破碎蚀变带性质和SB2、SB3相似,视宽度大于6m,产状走向近东西向,倾角近于直立。
采连续打块样3件,分析结果未见矿化。
2、矿石特征
(1)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均存在,工业类型主要为脉状浸染状黄铁矿化蚀变灰岩、褐铁矿化蚀变灰岩型金矿石。
(2)矿石成分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灰岩方解石,少量石英和蚀变产物方解石等。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
a、碎裂结构:
以灰岩为主的围岩在构造带内强烈破碎,原岩矿物颗粒受构造破碎后呈此结构。
b、他形-半自形晶结构:
原生的黄铁矿晶体具有此结构。
c、假象结构:
个别金属矿化较弱的部位,原生的黄铁矿自形-半自形晶体呈星点状分布于蚀变岩中,经后期氧化成星点状褐铁矿,仍保留原来黄铁矿晶形。
矿石构造:
a、角砾状构造:
主要是构造的作用使矿石发生碎裂至角砾岩化。
b、浸染状构造:
黄铁矿、褐铁矿呈星散状、浸染状分布于蚀变灰岩中。
c、团块状构造:
黄铁矿、褐铁矿呈团块-集合体状分布。
d、脉状构造:
石英和黄铁矿、褐铁矿呈脉状分布于矿石中。
(3)矿化蚀变
a、黄铁矿化:
观察发现黄铁矿化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星点状自形-半自形结构大面积分布于破碎蚀变岩及围岩的蚀变岩中,粒径1-2mm,个别达5mm,此类黄铁矿化可能与金矿化关系不大。
一类以他形细粒结构呈团块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蚀变岩中。
与金矿化有关,在PD3中此类蚀变岩金品位达5.56g/t。
b、褐铁矿化:
褐铁矿化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呈半自形粒状,由黄铁矿氧化而成,部分保留有黄铁矿的假象,呈星点状分布于蚀变岩中。
一种是呈他形、不规则状蜂窝状、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分布在蚀变岩中,该类褐铁矿与金矿化有关,但有个现象需要进一步查明,观察在CK1和PD2中均存在强烈的褐铁矿化,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但金矿化强度却差别很大,在CK1中,CK1H1样品属褐铁矿化蚀变灰岩,金品位达4.96g/t,而在PD2中同样类型的样品PD2H7、PD2H8、PD2H9最高金品位只有0.14g/t。
c、孔雀石化:
矿体中,局部可见孔雀石化,呈薄膜状沿裂隙面分布。
d、硅化:
主要为碎裂细脉状石英,常呈平行细脉组或网脉状分布在蚀变岩中。
e、炭酸岩化:
主要为方解石化,呈细脉状充填于碎裂岩的裂隙中。
五、本次考察结果分析
1、矿化特征分析
(1)矿体规模及连续性
目前在SB1和SB6可圈定2个矿体,SB1内矿体由PD1和CK1两个工程点控制,长约30m,大致为脉状,厚度0.50-1.50m,产状180°/∠67°。
围岩具有与构造带内矿化岩石相同的矿化蚀变,破碎带顶底板与围岩界线不是很清晰。
破碎带及两侧围岩蚀变宽度不等,膨大缩小现象较明显。
带内岩石为碎裂灰岩,具强的褐铁矿化(致密块状、条带状、团块状),下盘见团块状黄铁矿化;带内岩石以角砾状构造为主。
SB6内矿体由沿脉坑道PD6控制,坑道内可见矿体呈长透镜体状产出,长约20m,已采空,高约10m,在PD6坑道前端掌子面尚有部分未采尽黄铁矿化蚀变灰岩。
黄铁矿在蚀变岩中呈浸染状、团块状和脉状分布。
其它破碎蚀变带及含矿破碎蚀变带的其它部位金属蚀变很弱,仅见土黄色褐铁矿化浸染,局部见星点状褐铁矿化分布。
采样分析表明这此破碎带没有金矿化或仅有金矿化显示。
证明各个破碎蚀变带内含金矿体是不连续的,只产出于破碎带局部膨大部位,且必须伴有较强的金属矿化部位,主要以大小不一透镜体状存在。
目前矿区内发现的两个主要矿体规模并不大,且已经基本采空。
SB6内矿体采空部位的顶部可见矿体明显变窄,证明矿体在倾向上和走向上一样具有尖灭现象。
(2)品位及资源估算
经采样分析,所见金矿体品位在1.78-11.6X10-6之间,矿体品位与厚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但与黄铁矿化的强度明显相关,与褐铁矿化的强弱需要进一步查证,不是所有褐铁矿化强烈的部位金矿化都强。
银和铜的矿化与金矿化具有相关性,金矿化强的部位银和铜的矿化亦较强,但从相对矿化强度来看,金属矿化仍以金矿化为主,金是该矿区的主要成矿元素。
本次调查所见两个矿体资源量大致估算如下:
资源量估算表
矿体编号
平均厚度
m
矿体长
m
矿体倾向延伸
m
体积m3
体重t/m3
矿石量
t
平均品位
资源量
Au
10-6
Ag
10-6
Cu
10-2
Au
kg
Ag
kg
Cu
t
SB1
1.0
70
40
2800
2.5
7000
7.49
62.75
52.43
439.25
0.5
30
40
600
2.5
1500
0.55
8.25
SB6
4.0
40
40
6400
2.5
16000
4.43
70.88
合计
123.31
439.25
8.25
以上矿体已部分采空。
2、矿床成因类型分析
本区位于著名的勉略宁成矿区,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对成矿极为有利,矿区内矿体产于高角度断裂构造控制的微细浸染状黄铁矿化蚀变灰岩中,应属卡林型或类卡林型金矿,有形成大矿体的条件。
3、开采条件
破碎带两侧的围岩裂隙发育程度一般,稳定性较好。
由于矿体产于灰岩中,溶洞构造对矿体可能产生破坏,对采矿安全可能有一定影响,由于调查时间较短,尽管没有发现大的溶洞,但地表灰岩的溶蚀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
4、不利因素分析
(1)目前掌握情况分析,金矿体规模不大,连续性不好,矿体只在破碎带局部以透镜体状产出。
其它部位矿化很弱或没有矿化。
银和铜矿化更弱,只在SB1内单工程见矿,不是本区的主要成矿元素,形成大的工业矿体的可能性很小,研究价值不大。
(2)矿体所赋存的成矿构造多为高角度断裂构造,不利于施工钻探工程,会提高探矿成本。
(3)本次调查的金旺鑫铜金矿采矿权范围很小,只有0.5982平方公里,在此小面积工作区内发现大规模矿体的可能性不大。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工作我们认为,该区在区域上具备有利的成矿条件,但如果将该项目作为一个风险勘查项目进行工作,需要进一步查明该采矿权以外有没有设置其它矿权,外围有没有扩大范围或受让矿权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扩大工作区面积,则投资意义不大。
同时还应进一步收集该矿区及相邻地区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后再做结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中市 勉县 茶店镇金旺鑫铜 金矿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