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4563069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6.29KB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1、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文章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
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
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已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 孔子及《论语》的影响
1、中国古代:
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
2、国外: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西方推选的“一百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孔子排名为第五位;美国人则尊奉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日本:
长崎市的孔子庙的西廊大理石上所刻全部《论语》,现在还保存完整,供人观赏。
新加坡:
政府按照孔子的伦理思想,制定并实施了伦理教育计划,规定以《论语》作为中小学伦理教育的教材;新加坡还经常举办文明礼貌活动,《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这项活动的指导思想。
德国:
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更是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魅力《论语》——名著《论语》导读
阅读课件内容,感受《论语》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国外都备受推崇,必有其神秘魅力存在。
教师明确新知识:
1、了解孔子的生平:
好学不倦,知识渊博——游说列国、百无一售——整理古籍、致力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贫苦,处于生活的最底层,但他好学不倦,努力完善自己,百折不挠、坚持追求理想人生,终究千古留芳。
孔子的人生经历能带给我们启发,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明确《论语》的结构:
《论语》全书共分20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为若干章,每章长短不一。
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也不过数百字。
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3、学生背诵回顾所学《论语十则》及由此了解到的孔子。
补充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论语》,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四、感受领悟
学生阅读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引导学生体会《论语》的理趣,感受思想与内涵带来的魅力。
激发学生阅读《论语》的兴趣。
《论语》经典语句摘录及注释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译文】孔子: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
【译文】孔子说:
“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
3、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
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
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
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
4、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
“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5、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孔子说:
“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
6、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译文】孔子说:
“《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
‘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
【译文】孔子说:
“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好比牛车缺少輗(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小车缺少軏(古代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销钉)的结构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行路呢?
8、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
【译文】孔子说: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
9、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孔子说:
“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
10、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孔子说: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
11、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文】孔子说:
“由!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
12、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
“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
”孔子回答:
“那就是‘恕’吧!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译文】颜渊问仁德。
孔子道:
“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
颜渊道:
“请问行动的纲领。
”孔子道:
“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
颜渊道:
“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
14、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
“《关雎》这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
”
15、子曰: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
“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
16、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夕死
【译文】孔子说:
“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
17、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译文】孔子说: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
18、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见贤思齐
【译文】孔子说:
“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
19、宰予昼寝。
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
【译文】宰予在白天睡觉。
孔子说:
“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不值得责备呀。
”又说:
“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
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
20、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译文】子贡问道:
“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
”孔子道:
“他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
21、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之。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
“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
22、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译文】孔子说:
“宁武子这人,在国家太平时节,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便装儍。
他那聪明,别人赶得上;那装儍,别人就赶不上了。
”
23、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
【译文】孔子说:
“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
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
24、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译文】孔子说:
“[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25、子曰:
“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lè),仁者寿。
”
【译文】孔子说:
“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
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
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
26、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孔子说:
“[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
27、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
【译文】孔子说: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道:
“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
”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
“汝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
孔子对子路道:
“你为什么不这样说:
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如此罢了。
”
30、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译文】孔子说:
“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
31、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
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
32、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译文】孔子说: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
33、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
【译文】曾参病了,孟敬子探问他。
曾子说:
“鸟要死了,鸣声是悲哀的;人要死了,说出的话是善意的。
在上位的人待人接物有三方面应该注重:
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懈怠;端正自己的脸色,就容易使人相信;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声调,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错误。
至于礼仪的细节,自有主管人员。
”
34、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译文】曾子说:
“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
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
35、子曰:
“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译文】孔子说:
“以勇敢自喜却厌恶贫困,是一种祸害。
对于不仁的人,痛恨太甚,也是一种祸害。
”
36、子曰: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译文】孔子说:
“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值不得惧怕了。
”后生可畏
37、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译文】孔子说:
“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
38、子曰: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译文】孔子说:
“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
3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译文】孔子说: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
40、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成人之美
【译文】孔子说: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和这相反。
”
41.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译文】有子说:
“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
42、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
“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区别。
”有教无类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
“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
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
44、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
【译文】孔子说:
“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
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
45、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血气方刚
【译文】孔子说:
“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
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迷恋女色;等到壮大了,血气正旺盛,便要警戒,莫好胜喜斗;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便要警戒,莫贪求无厌。
”
46、子贡问为仁。
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译文】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
孔子道:
“工人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搞好他的工具。
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
”
47、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译文】子贡道:
“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
可以说是仁道了吗?
”孔子道:
“哪里仅是仁道!
那一定是圣德了!
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
仁是什么呢?
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
48、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死而无悔·暴虎冯河
【译文】孔子对颜渊道:
“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
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
子路道:
“您若率领军队,找谁共事?
”
孔子道:
“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我所找他共事的),一定是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的人哩!
”
49、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译文】孔子说: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
50、子曰:
“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
【译文】孔子说:
“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省俭朴素就显得寒伧。
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
5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一点也没有四种毛病——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52、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译文】孔子说:
“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
53、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54、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不达
【译文】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问政治。
孔子道:
“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
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
55、子曰: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同逊)。
”危言危行-危行言孙
【译文】孔子说:
“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谦顺。
”
56、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译文】孔子说: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
57、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译文】孔子说:
“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
58、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译文】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
”孔子道:
“大概是‘恕’罢!
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
59、子路曰:
“君子尚勇乎?
”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译文】子路问道:
“君子尊崇勇敢不?
”孔子道:
“君子认为义是最可尊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
60、子夏曰:
“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过饰非
【译文】子夏说:
“小人对于错误一定加以掩饰。
”
五、名著导读《论语》检测题
一、填空:
1、《论语》成书于_春秋战国_之际,是一部_语录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_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中庸》《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儒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3、《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不亦乐乎等。
二、根据对孔子的了解,请你给孔子颁发一个符合他生平、思想的奖项,写出评选理由(60字),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词(100字)。
教育奖。
评选理由: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
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观念,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颁奖词:
在历史滚滚流过的江河中,他如珍珠般闪烁着光芒。
他推崇“仁礼”,强调着君臣、父子之义;他周游各国,饱受磨难却从不游移;他坚持思想,纵然狼狈却从不改变。
他执着,他博学,他在治学路上“因材施教”,在周游途中绝不放弃。
他就是孔子,一位广传仁义的师者。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
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案:
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⑵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
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示例:
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
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译文见上44题。
)
四、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1、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表明了学须有友。
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5、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强调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8、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它类似的毛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讲儒家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人要不畏艰险环境,在困境中能够坚强不屈: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五、总结提升:
(选做其中一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待人接物之道,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这句话?
请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少于100字。
示例: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的头上。
这句话在为人处世方面历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我们需要干净整洁的环境,讨厌污染。
那么,我们就要严以自律,不做损害环境的事情。
2、《论语》中提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示例:
“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
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六、作业:
1、认真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2、《论语》中有很多格言警句,你觉得那一句给你的启发最大?
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烛之武退秦师 学年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武退秦师 教学 设计